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流云剑 >

第438章

流云剑-第438章

小说: 流云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妍莹因为家仇,对于打击燕王朱棣血统非常激进,和熊储“韬光养晦,平静一生”的思想观念格格不入。
  黄妍莹痛恨燕王朱棣一脉当然也情有可言。
  她的祖上黄子澄向建文帝进言削藩,完成真正的大明一统。后来燕王朱棣造反攻破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踪。
  但是黄子澄并没有放弃,而是秘密筹建军队,准备继续讨伐逆贼朱棣,最后被燕王朱棣残忍的全身凌迟而死。
  建文帝朱允文不知所踪,但是齐泰和黄子澄刚好就知道。
  燕王朱棣劝降没有丝毫结果,黄子澄反而咬破舌头,破口大骂燕王朱棣是不忠不孝的国贼,完全就是只求速死的模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上已经验证了黄子澄当年的断言是对的,燕王朱棣就是大明朝的国贼。
  “片帆不得出海”的闭关锁国政策、“不得更改祖宗成法”的祸国政策,这都是燕王朱棣留下的遗命。
  大明朝两百多年来,属于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这是没有争议的。
  但是大明朝的所有财富,都集中在藩王手中。所以藩王一个个富得流油,看看那些大肆营造的王宫就明白了。
  军饷可以不发,王宫不能不修,这就是朱棣留下的政治遗产。
  因此,明朝国库是最穷的,这也被无数事实证明,同样没有争议。
  要说因为拖欠军饷而发动兵变的次数,大明朝那是开了历史先河。而且从朱棣开始就已经有所显露,后来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没有钱发军饷,所以大明军队只能逐年缩减,结果就是放弃了长城之外的所有主权。不仅放弃了,朝廷每年还需要补贴白银给那些割据一方的逆贼。
  可是无论如何裁减军队,因为大片的国土都是那些藩王的,而且根本没有人给朝廷纳税,所以朝廷仍然没有钱养少得可怜的军队。
  到神宗皇帝时期,除开所谓“半农半军”的卫军,堂堂大明朝的常备军队竟然只有区区十六万人。
  如果这十六万人能够打仗也行,问题是这十六万人还是个虚数。能够集中起来的仅仅五万于人,其中都是老弱病残。
  由此可见,无论什么王朝,搞成国中之国的结局谁都明白,削藩是事在必行的强国之路。
  黄妍莹虽然年轻,但是她的祖宗一生都在追求大明一统,恢复大明朝往日的荣光,这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或者是遗传因子,谁也无法改变。
  正因为如此,黄妍莹看见大明朝越来越乱,局势一天不如一天,当然忧心如焚,所以在熊储面前说话就更加急切。
  刚好碰到熊储同样继承了祖宗的血统,从来都是不温不火,更不想走极端,两个人之间的性格差异就越来越突出。
  其实,黄妍莹和熊储两个人都是为了顾全大局,根本说不上谁对谁错。
  黄妍莹顾全的大局,是把祸国殃民的朱棣血统彻底铲除掉,推翻那些祸国政策,对全国来一个大整顿。
  熊储顾全的大局,却是因为大明朝四面皆敌,局势已经岌岌可危,自己绝对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添乱。
  两个人都不是神仙,站在自己的观念上都有道理,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隐患就埋下了。
  黄妍莹毕竟是一个有担当的女孩子,一个人枯坐大半个时辰,自以为想明白一些问题,所以思路很快就转到了另外一个方面。
  夏芸,东路大军的统帅,现在已经拿下了临安府、交关、马关,吸引了南方各部落的注意力,立了一大功。
  “师兄对我本来就有意见,而且慢慢不喜欢我了。这一次南征战役我一定要有所作为,绝对不能被夏芸抢走了风头,到时候我就真的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女孩子就是女孩子,黄妍莹也无法摆脱这个毛病,考虑问题又变成了一根筋。
  刚才是在心里和那个“不识好歹的师兄较劲”,现在才多大一会儿,黄妍莹较劲的对象又转到夏芸身上去了。
  一旦找到了心灵寄托的对象,黄妍莹仿佛浑身充满了无穷的斗志,很干脆的抹了一把双眼就像换了一个人,又变得英姿飒爽起来:
  “曹翠云,传达我的命令,阿错日则和威史俄里的荡寇营,明天四更吃饭,五更天出发!”
  可是,作为一个方面军的统帅,黄妍莹就没有想过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把先头部队的将领找到一起,仔细谋划一下战斗展开的细节问题。
  要知道,军师万练专门强调过:阿错日则、威史俄里这两个家伙虽然不怕死,但都是有勇无谋之辈。亡命的冲杀是没有问题的,要说到使用计谋那就别提了。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熊家军都是一帮子少年男女组织起来,根本没有单独带兵作战的经验,更没有经历过大战的洗礼,所以处理事情起来自然丢三落四。
  可是,或者是黄妍莹实在是太想有所建树,或者是她真的疏忽了很多事情,反正就留下了致命的隐患。
  正是因为致命隐患事先就留下了,所以阿错日则、威史俄里的荡寇营这一去,就出现了不可挽回的巨大问题,留下了让人痛不欲生的遗憾。


第515章 遭遇吹箭
  朝廷曾经在这里设置了三宣六慰,管辖这些地方。
  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麓川平缅司)。
  宣抚司设宣抚使一人,从四品,同知一人,正五品;副使一人,从五品;佥事一人,正六品。
  六慰指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缅甸(阿瓦)军民宣慰使司、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孟养军民宣慰使司、老挝军民宣慰使司。
  宣慰使司设宣慰一人,从三品;周知一人,正四品;副使一人,从四品;佥事一人,正五品。宣慰使、宣抚使管辖司内军民之政。
  明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并不断进攻明朝所属的土司。至嘉靖末年(一五六六年),缅甸吞并了八百、老挝和车里三个宣慰司。
  万历四十八年(一六二零年)初,东吁王朝又攻占了木邦、蛮莫、陇川、孟养等司,“三宣六慰”全部落入缅甸手中。
  镇康御夷直隶州因镇康河得名,西汉属于哀牢国,名字叫石赕。东汉永平十二年,隶属永昌郡。
  永乐七年设置镇康御夷直隶州,名誉上属云南布政使司管辖,实际上属于当地岳氏家族的领地,现任头人叫岳鹰。
  西路军主将黄妍莹和副将霍连山兵分两路,指导思想很明确,第一步就是要拿下麓川平缅司(今瑞丽县),打开进入缅甸的通道。
  其中,霍连山率领杨虎和那力布赖的骁骑营走北线,兵力三千六百人。作战目标就是赶到章凤镇,突然袭击拿下陇川邦抗山的虎踞关、西邦欠山的天马关,从北面进攻麓川平缅司。
  黄妍莹率领主力部队走南线,灭掉岳鹰拿下镇康御夷州,然后从东面夹击麓川平缅司。主要战术动作,就是夺取章凤镇东南芒棒山上的汉龙关,切断麓川平缅司所部的南下退路。
  镇康御夷州的头人岳鹰,当头人还不到十年。他的父亲叫岳凤,十五年前叛而复降。结果岳鹰一接班,转眼又叛了。朝廷搞什么以夷制夷,简直不知所云。
  在万历四十八年(一六二零年),为了呼应东吁王朝的进攻木邦、孟养、孟密三地,岳凤迫不及待兴兵造反,被云南布政使的官军敲打过一次,这就是著名的“岳凤之乱”。
  朝廷平叛的事情还没有过去多久,所以岳鹰对于北面的朝廷官军一直小心提防,并没有丝毫大意。加上这附近都是自己的领地,所以通风报信的人当然很多。
  比如说顺宁府、云州那边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被岳鹰知道了。而且已经有一支三四千人的部队冲过来,岳鹰当然更加知道。
  现在,作为先头部队的阿错日则和威史俄里,按照黄妍莹的命令,早上天还没亮就带领荡寇营出发,长途奔袭镇康御夷州。
  镇康一带是元谋人的繁衍之地,属于古哀牢国的核心地带,有两千多年的聚居造反历史。
  阿错日则和威史俄里这两个莽夫,原来是元谋县土司吾毕奎的两员副将,他们对金沙江流域非常熟悉,对于古哀牢国的核心区域根本没有印象。
  加上这两个家伙不学无术,对于一些外界的事情根本就不关心,当然也就不知道镇康御夷州这边前不久还造反。
  最关键的是,昨天还兵不血刃拿下了顺宁城,认为这里的南蛮子都不咋地。于是产生了严重的轻敌思想,就有些粗心大意。
  南汀河是澜沧江、怒江中下游的一条深谷间歇性河流,暴雨季节和枯水季节之间的水位,最大落差二十余丈。军师万练选定十一月底发起南征战役,就是因为这个季节河水小很多。
  阿错日则和威史俄里的荡寇营,都是南方部卒,翻山越岭都是家常便饭,倒没有什么不适应。他们从云州出发,沿着南汀河右岸(西岸)进军。
  一路上时而走山脊,时而走山腰。七个时辰走出六十来里,可谓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日落前发现一个部落:芒吉。
  这是一个河边部落,人数只有两百多,小头人勐倰没有反抗,而是赶紧出来迎接天兵天将。
  阿错日则当年在吾毕奎手下就是一方面的主将,虽然平时比较鲁莽,但是对于行军打仗还是很谨慎。
  通过小头人勐倰的介绍,阿错日则有亲自巡视附近的地理环境,最后决定布置三座大营过夜。
  威史俄里带领八百骑兵、八百孔明弩车兵,就在芒吉下游三里的一个河湾平地安营扎寨。
  阿错日则带领八百鸟铳兵、一千二百步兵在西北方向的勐楞山半山腰,另外扎下两座大营。
  三座大营之间相距三里地,从而组成犄角之势,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这是很标准的扎营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妥,至少阿错日则和威史俄里觉得很妥当。
  在南方行军打仗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埋锅造饭,而是每一个十人队升起一个火堆。
  生起火堆有三个用意:防备夜晚出现毒蛇、猛兽袭击大营,祛除晚上的寒气和湿气,用火灰把楠竹筒埋起来“烧饭”。
  既然是“烧饭”,那就肯定要烧了。
  砍下碗口粗细的楠竹把水米、熏肉放进去封住,然后生起火来就行。用火灰埋住楠竹筒,小半个时辰之后拿出来劈开竹筒,香喷喷的熏肉米饭自然新鲜出炉。
  熊家军控制了黑井镇,当然不缺盐,所以有了熏肉补充能量的同时,还能够补充盐分。
  大军饱餐一顿香喷喷的行军饭,一天的疲劳去除大半,只要好好睡一觉,明天又是龙精虎猛。
  月上中天,四野寂静,营地之中只有火堆不时响起劈啪声,三军将士的鼾声此起彼伏。
  啊——
  很短促的一声惨叫在四更天听起来并不是很清晰,尤其是山风吹拂之下,更是听不真切。
  但是阿错日则眼睛都没睁开,就一把抓住身边的狼牙棒跳了起来,蹿出帐篷就冲向出事地点。
  这是战场上的特殊感觉,阿错日则就算是在睡梦中,也不会忘记自己安排的哨位在什么地方。
  西北方向三十丈,这是两个鸟铳兵的哨位。
  阿错日则带领自己的二十四个亲兵冲过来的时候,鸟铳不见了,就剩下两个已经被偷袭身亡的军卒。
  阿错日则蹲下身子的一瞬间,就已经发现两个军卒的脖子上有两个黑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