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条路了。
16。进军东欧(1)16。进军东欧(1)
苏军解放波兰东部、进抵维斯瓦河之后,波兰国家军遂于1944年8月1日在华沙举行起义,企图控制波兰首都。
在讲述华沙起义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波兰的政治局势。
1939年9月1日,德寇进攻波兰之后,波兰政府于17日逃往罗马尼亚。
次日,总理辞职,旧政府不复存在。
9月30日,波兰的一些政治家在巴黎成立流亡政府。
1940年6月,波兰流亡政府迁移伦敦,受到英国的大力支持。
波兰流亡政府仍然奉行反苏、反共的对外政策,公开提出“两个敌人”的理论,即既反德国,也反苏联。
流亡政府成立之后不久就在波兰国内建立“代表处”和武装部队(后来正式命名为国家军),进行抗德斗争,企图在战争结束时控制波兰局势,恢复地主、资产阶级政权。
在希特勒德国进攻苏联以后,波兰流亡政府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斯大林为了抵抗法西斯侵略者,被迫号召在苏联的波兰人参军作战,并对由于各种原因而被关在集中营里的波兰人实行了大赦。
1941年8月,苏联同波兰流亡政府签订协定,同意在苏联领土上建立波兰军队。
1939年9月被苏军俘虏、关在集中营里的安德斯将军和其他一些军官获得了自由,开始组建波军。
第一批波兰军队(7个师、1个旅,共75万人)于1941年8月开始在苏联领土上组建,1942年初建成,由瓦·安德斯将军指挥。
1942年夏,按照波兰流亡政府的指示,以安德斯为首的这支波兰军队全部撤出苏联,经伊朗开赴伊拉克,协同英军作战,以后在北非、意大利战场上作出了贡献。
但根据协议,这支波军是由苏联武器装备的,应与苏军并肩抗德。
建成后全部撤走,苏联对此耿耿于怀。
但和他们同时被俘的14万多名军官以及另外11万名波兰公民则惨遭杀害,造成骇人所闻的卡廷事件。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17日,根据苏德秘密议定书,苏军开进波兰东部。
开始时进行了一些战斗,双方互有伤亡。
后波军总司令雷兹·斯米格雷命令波军不要抵抗。
经双方谈判,如波军放下武器,苏军保证波兰官兵人身自由。
结果有24万多名波兰官兵向苏军投降了。
这些人经过甄别分类,很多普通士兵都被遣散回家了。
但有十几万人被押送到苏联,其中14700多名高、中级军官和其他有地位的人士被分别关在3个集中营里:科泽尔斯克集中营(位于奥廖尔附近)、斯塔罗别利斯克集中营(哈尔科夫附近)和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加里宁附近)。
另有11万名波兰公民被关在乌克兰西部和白俄罗斯西部的其他集中营里。
例如,科泽尔斯克集中营关有4727人。
其中有4名将军,1名海军少将,约100名上校和中校,300名少校,1000名上尉,2500名中、少尉,500多名见习尉官。
200多名空军军官,50名海军军官,此外还有2l位大学教授和教师,300名内外科医生,几百名法官、律师以及工程师、教师、作家、诗人、新闻工作者、工业家和商人等。
1940年3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给联共(布)中央和斯大林写信,建议对被俘的波兰军官和其他波兰人总共约26万人予以枪决。
信中说,在战俘营中,总共有14736名前军官、官员、地主、警察、宪兵等;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地区监狱,关押的是前军官、警察、特工、各类反革命分子和叛徒等。
“鉴于上述所有人员都是苏联政权的顽固不化、死不改悔的敌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认为,必须对14700名战俘及被关押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地区监狱中的11万名各类……
人员,以特殊方式处理,处以极刑:枪决。”
贝利亚的这份报告共4页,在上面签名同意的有斯大林、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和米高扬;在报告边上签名同意的有加里宁、卡冈诺维奇。
根据这份报告,1940年3月5日,联共(布)政治局举行第13次会议,就上述处决波兰战俘问题做出决定。
由斯大林签发的这个决定的措词,与贝利亚的报告内容几乎完全相同。
1940年4、5月间,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秘密警察开始执行任务。
他们对3个集中营进行了清理,把448名战俘转移到另外一个集中营,其余14万多名波兰军官和其他人等则惨遭杀害。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关押的11万名波兰公民中,也有7305人惨遭毒手。
究竟处决了多少波兰人,说法不一。
1959年3月3日,苏联克格勃主席谢列平在给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报告中,列举了确切的被杀者数字。
这个报告说:“根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三人特别小组决定,枪决了21857人。
其中在卡廷森林(斯摩棱斯克地区)4421人,在斯塔罗别利斯克集中营(在哈尔科夫附近)3820人,在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加里宁地区)6311人,在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其他集中营和监狱中共处决了7305人。
所有消灭上述人员的行动都是根据苏共中央1940年3月5日的决定采取的。”
16。进军东欧(2)16。进军东欧(2)
例如,在斯摩棱斯克西面12公里的卡廷森林中,苏联秘密警察偷偷地把波兰军官运到这里,用手枪一一处死。
然后挖几个大坑,把这些波兰军官的尸体埋入坑中,上面栽着杉树。
有一个大坑长28米,宽16米,里面埋着3000名波兰军官的尸体,分12层码着。
死者都穿着军装,有的还被绑着。
他们都是由手枪从脑后射死的。
身上还有个人信件。
苏联内务部秘密警察干完了这些惨绝人寰的卑鄙勾当,就以为万事大吉了。
1941年7月,德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
1943年4月13日,柏林广播电台播出了一个消息,说他们从斯摩棱斯克得到了报告,当地居民向德国当局指明,布尔什维克在卡廷森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处决,有1万名波兰军官被苏联国家秘密警察杀害了。
德国人进行挖掘,结果就发现了上述惨状。
德国还要求中立国家派医学代表团去调查。
4月5日,苏联塔斯社发表声明,说争议中的波兰战俘被拘留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几个集中营里,从事道路建筑。
德军到来时来不及把他们撤走,结果落入德国人手中。
如果他们被发现已遭杀害,那就是说他们是被德国人杀死的。
德国人为了挑衅,硬说这是苏联当局干的。
波兰流亡政府被卡廷惨案吓呆了。
它要求设在瑞士的国际红十字会派代表团去调查,并要求苏联政府确切说明波兰军官的下落。
国际红十字会同意德国和波兰的请求,准备进行调查,但认为苏联必须参加,苏联拒绝了。
4月25日,苏联政府宣布与波兰流亡政府断交,因为后者同德国人一起诬陷苏联。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这事不了了之,成为悬案。
纽伦堡国际法庭也未对此案做出裁决。
1980年以后,波兰报刊开始提出卡廷事件问题。
1985年4月底,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与新任苏共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举行会谈。
双方同意,表示要解决波苏关系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
1990年4月,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塔斯社发表声明,正式承认将近15万名波兰军官被屠杀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苏联方面对卡廷悲剧“深表遗憾”。
1992年10月14日,叶利钦总统的特使、俄罗斯国家档案委员会主席皮霍瓦专程前往华沙,向波兰总统瓦文萨递交了有关卡廷事件的两包“绝密档案”(复印件),总共20个文件。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由斯大林签署的同意枪决14700名波兰军官和11万名波兰公民的决定(已如上述)。
波兰政府立即将其中几个重要文件公开发表。
至此,2万多名波兰军官和公民惨遭杀害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在谈完这个悲惨的历史插曲之后,我们再回到正史上来。
另一方面,波兰共产党人于1942年1月在华沙成立了波兰工人党(原来的波兰共产党于1936年被共产国际错误地解散了),同时建立武装部队司令部,着手组建人民近卫军,抗击德国法西斯占领者。
此外,一些流亡在苏联的波兰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也组成“波兰爱国者联盟”,请求苏联政府帮助建立波兰军队,以便打回老家去,光复祖国。
1943年5月,新型的波兰军队在苏联国土上又建立起来。
到1944年7月,这支波军已发展为两个军(含6个师),总计10万多人。
1943年12月31日至1944年1月1日,波兰工人党和人民近卫军的代表、波兰社会党左派、农民党和民主党的代表以及知识分子左派的代表等,在华沙秘密召开“全国人民代表会议”,选举鲍列斯瓦夫·贝鲁特(波兰工人党)为主席。
会议决定把国内的武装力量统一起来,正式组成人民军。
1944年人民军发展到5万人。
1944年7月底,“全国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团与流亡在苏联的“波兰爱国者联盟”达成协议,决定成立全国临时执行机构。
7月21日,“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在华沙秘密开会,决定成立“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临时行使政府职权。
7月22日,在刚刚解放的东部小镇赫乌姆,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正式成立,不久就迁往卢布林。
7月23日,莫斯科电台广播了“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告波兰人民书》,史称《九月宣言》。
宣言宣布,“全国人民代表会议”是波兰政权的惟一基础,也就是说,伦敦流亡政府已失去了合法地位。
7月29日,设在苏联的“科希秋什科”电台用波语广播了下列节目:“华沙,这个从未屈膝投降、从未停止战斗的城市,行动时刻到来了……
通过巷战,在房屋里、工厂里、商店里进行战斗,我们将使最后解放的时刻日益接近,我们将保护国家的财富和兄弟同胞的生命。”
在此后几天里,这家电台一再对华沙居民发出呼吁:“华沙的人民,武装起来!进攻德国人!……
帮助红军渡过维斯瓦河。
传递情报,指明道路……”
在这种形势下,由波兰流亡政府领导的波兰国家军司令部认为,6、7月间,德军在白俄罗斯连遭失败,25个师被歼,3周之内后退300英里;紧接着,在布格河和维斯瓦河之间又遭失败。
16。进军东欧(3)16。进军东欧(3)
德军缺乏预备队,他们已不可能夺回东线的主动权。
红军在人数和速度方面都占优势,他们能够渡过维斯瓦河,占领西岸,准备向奥得河进军。
在维斯瓦河中游,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拥有绝对优势,步兵为3比1,坦克和大炮为5比1,德军处于劣势。
波兰国家军认为,德军面临两种选择:他们或者不经战斗而放弃维斯瓦河和华沙,或者是控制局势,保卫维斯瓦河,为华沙而战。
国家军总司令科莫罗夫斯基(化名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