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问道仙武世界 >

第99章

问道仙武世界-第99章

小说: 问道仙武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虎王何等精明的人,他当然明白这些人担心什么,要是全民普及识字,无疑就打破了文人士子的垄断地位,长期下去,他们就要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理是这个理,但谢虎王推行简体字的决心已定,不会因为某些利益集团的阻挠而改弦更张,但他也不打算彻底和文人士子们撕破脸皮强推政策,所以采用迂回的方法。谢虎王先是召开了一个盛大的宴会,邀请了北方有名的文人士子参加,酒宴进行到一半,谢虎王对着齐善行问道:“本王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下齐大人。”

    齐善行见谢虎王当着众人面请教自己,顿时觉得脸上有光,神采奕奕的回答说:“虎王殿下尽请发问,下官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谢虎王:“秦朝始皇帝为何要统一文字?”

    齐善行:“秦统一天下后,各地任沿用以前六国的文字,从而出现了一令多文,使政令不通。故秦始皇统一文字,有助于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

    谢虎王:“汉初时期,为何用隶书代替秦小篆?”

    齐善行心知不妙,虎王殿下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但他无法,只能如实回答说:“秦小篆书写复杂,难以推广,汉朝遂用隶书代替小篆……不过这里面也有改朝换代的意思。”

    谢虎王见老齐到最后还要顽抗一下,继续发问说:“即有改朝换代涵义在里面,那为何汉朝后期又用草书代替了隶书?”

    齐善行:“这……想来是草书更便于书写!”

    谢虎王当着众人面大笑,说:“既要遵循祖制,那秦汉两朝为何如此作为,本王欲意推行简体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有何不可。”

    齐善行心里倒是被谢虎王说服了,但他却不能这般低头承认啊!否则的话,天下文人士子们还不用唾沫把他给淹死了…!只见老齐领着一大帮文人士子跪在谢虎王面前,苦苦哀求,推说什么祖制不可轻易改动,否则必遭灾祸降临等等。

    谢虎王大怒,心中暗道:“平时都是老子借天意去诳别人的,不想今日被人反用来逼迫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

    虎王一声令下,命殿前侍卫,把一竿跪着的文人士子都“请”出去。

    一大波文人士子被殿前侍卫押着,走街串巷的,引来了好多围观群众。这些人不敢直接骂谢虎王,只叫嚷着有奸臣在朝中,他们这是被奸臣所害。

    不多时,众人来到晋阳城东的一片荒地中,只见荒地中已经搭建起了不少简易的茅庐。不少人心中发束,莫不是虎王殿下动了真怒,要用他们来开刀了!

    只见为首的御前校尉从怀中拿出一政令,宣读起来。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历经了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两晋、隋等历朝历代。若按祖制推算,当以三皇为伊始,想那三皇,居于茅庐之中,穿兽皮,吃野菜……本王甚是看重祖制,欲以大加推广效仿,且令尔等先行尝试一番,若是有成,本王定加重赏。”

    待御前校尉念完,齐善行一行人傻眼了,这分明是虎王殿下用的“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办法,也不由得他们不同意,两旁的卫士一涌而上,把这些文人士子们的衣服都脱了,给他们一人披上一件兽皮作的衣物,又丢下几筐野菜,让他们自行生火做饭。如此一来,这帮文人士子的领军人物们有苦说不出,只好强打精神,居住在茅庐之中,体验起祖先的生活来…!

    开始的时候,这些文人士子们还互相勉励,邀约共同进退,结果不到三天,就有人屈服了,跑到看管他们的御前侍卫那里讨饶,并写下了同意推行简体字的文书后,才被放回家去。

    有一就有二,短短十天不到,这群抗争最激烈的文人士子就在祖先们艰苦的生存条件下屈服了一大半…!纷纷转向同意推行简体字,那态度坚决的,就好像虎王殿下若是不推行简体字,就是要了他们命一般…!

    又过几天,剩下为数不多的顽固份子迎来了他们的家人…!各家各户的一大帮子妻儿老小,哭哭滴滴的被人押到这里,说是来这里与家人团聚,一起尝试下上古三皇时期的幸福生活。面对父母骂、发妻闹、小妾哭、孩子叫。这群顽固派彻底屈服了,一个个乖乖的同意推行简体字,并赌咒发誓的说:“以后要是有谁再敢提什么遵循祖制,法不可变的这种废话,就让他也来尝尝这般滋味!”

    最终,简体字在北方大地逐渐推广开来,谢虎王以一种不见血的斗争方式,完胜了众多文人士子。


大唐双龙 第三十一章  挖人挖到了李阀后院

遁去的一,随着天地周游不息,流转不停,同时存在于万物之中,老子名之为“道”,释迦称之为“佛”,佛正是觉悟的意思,千变万用,尽在其中。

    自从谢天虎得到了和氏璧以后,每日勤练武功,以龙气养紫阳真气,进步颇大,冥冥之中,只差最后一步,便能捅那层窗户纸,达到破碎虚空的境界,从而羽化飞仙,进入地仙境界。

    无奈始终不得其法,谢天虎想找个人来参照对比一下,却又无人可问,只好继续摸着石头过河。

    这时,大宅女邀月给谢天虎出了个主意,她说:“既然夫君下一步的境界是地仙境界,此等境界只在佛道两教的藏书中才有记载,那何不把佛道两教的有道高僧、方士请来询问,或可从中得到起启发。”

    别说,大宅女邀月这办法还真不错,值得一试。(这就像后世的很多跳水教练一样,自身肥肥胖胖,跳水不怎么样,但他们就是能教导出世界级的跳水冠军出来。)

    谢虎王立刻命人把北方大地上,有名的佛门高僧,玄门方士请来,讨教起玄之又玄的仙佛神魔等事宜。

    一来二去,两个多月时间过去了。

    谢天虎在突破地仙境界上没有半点进步,反而是离奇怪诞的故事倒听了不少,更有几个玄门方士进言,要为谢虎王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直把谢虎王惊得喷出了刚喝下去的茶水。由于突破的方法始终没找到,谢天虎一琢磨,莫不是请来的这些人境界不够?故而在面对自己的询问时,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于是谢虎王派人南下,去请佛门的四大圣僧来晋阳一叙。

    说起大唐双龙位面的佛门四大圣僧,谢天虎和他们还有些渊源,想当年在射雕位面,谢天虎就是照搬了四大圣僧的一些佛学理念,才成功忽悠到了【龙象般若功】的秘籍,可谓是货真价实的“第一桶金。”

    为了说服三论宗的嘉祥大师,禅宗四祖的道信大师,天台宗的智慧大师,华严宗的帝心尊者来晋阳,谢天虎还专门分别给他们写了封信,信上写着未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主旨的一首打油诗。

    “达摩是老骚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文殊菩萨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

    这打油诗表面上看似粗鄙不堪,但谢天虎相信,以四大圣僧的智慧,不难看出诗中真正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涵义所在。

    至于玄门方士,谢天虎想到了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是袁天罡,另一个是李淳风。

    话说袁、李二人无论是在正史还是野史中,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先说说袁天罡,这厮简直就是个怪物…!袁天罡,生卒年不详。唐代最著名的相师,中国相术大师。四川成都人。隋末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善风鉴,累验不爽,隋时为盐官令,入唐为火井(临邛)令。相传他懂得“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三世相法】、【推、背图】(和李淳风共著)、【袁天罡称骨歌】等。有人评价袁天罡为:名如皓月罩千秋,声似春雷震古今。(谢天虎想说,尼玛。袁天罡这厮一人就当了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这么多种职业的领军人物,这要放到后世,简直比爱因斯坦还要牛得多…!)

    再说说李淳风,他和袁天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说,袁、李二人其实就是师徒关系。李淳风(602-670),终年68岁,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岐州雍县人(今陕西 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推背、图】的作者之一。唐初曾任太史令,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和历史文化名人,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说白了,他也是个了不起的神棍+科学家…!)

    要请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来晋阳,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他俩现在身处长安,正为秦王李世民效力,而且颇得重用…!

    谢天虎想了好半天,才想到一个或可一试的办法,他分别给二人写了封信,每封信上只有几个大字:“唐、宋、元、明、清。遁去的一。”

    若是袁,李二人真有本事算出后世演变的结果,并著书【推、背图】之中,那他俩定会明白信中深意,不由得他俩不上套( ̄︶ ̄)

    数日后。

    身处长安城中的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暗中接到了谢虎王的邀请信,他俩各自拆开来信看了一看,顿时都震惊不已!

    袁天罡掐指一算,琢磨了好一会,才派人去把李淳风请到自己府上来商量对策。

    没过多久,李淳风来了,两人来到袁府书房中商量起来。

    袁天罡:“淳风,你是否也收到了谢天虎的邀请信?”

    李淳风:“师傅慧眼,什么都逃不过您的神机妙算!但不知师傅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袁天罡曾经筑舍居于阆州蟠龙山前,李淳风因久慕其名,故带着条金自远而来,拜于门下。故二人有师徒的名份。)

    袁天罡:“谢天虎凭空出世,异军突起,在很短时间内占据了整个北方大地,成为了最有实力问鼎天下的人物,真是英雄了得!但这并不是为师最看重的地方。”

    李淳风问曰:“难道师傅最看重的是那封信?”

    袁天罡颇为满意的回答道:“孺子可教也!遁去的一,同时存在于万物之中,玄妙无比。不如你我师徒二人今天就来算一算,那谢天虎的命格如何?”

    李淳风:“敢不从命。”

    于是两人各自默算起千里之外谢天虎的命格来。李淳风用的是“周髀算经”,袁天罡则用的是“称骨算命法”。

    两个神棍捣鼓了好半天,也没算出个头绪来…!(谢天虎可是有混沌珠罩着的,别说是袁、李二人,就算此间的天道,都照样算不出来…!)

    良久。

    李淳风大汗淋漓的说:“师傅,那谢天虎的命格竟然算不出来,似有什么东西将其遮挡住了。”

    袁天罡叹曰:“玄妙之极,不愧为敢自称遁去的一,看来你我二人有必要北上一趟。”

    李淳风:“只怕秦王不肯放行啊!”

    袁天罡:“无妨,为师自有脱身妙计。”

    几日后,袁天罡和李淳风以师门发生了重大变故为由,向秦王李世民告了个假,正大光明的出了长安,先是一路南下,然后兜了个大圈子,取道河南境内北上,朝黄河以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