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412章

辽东钉子户-第412章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大学士黄立极,户部尚书毕自严,左都御史房壮丽,工部尚书洪敷敎,兵部左侍郎卢象升,吏科都给事中宋权……”
  “不要再念了!”
  李朝钦心稍微放下一点,光是这几个人还不算什么,一群没有兵权的文官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对了,有武将来了吗?”
  “有。”
  李朝钦眉头一皱,说道:“定国公,英国公。还有成国公,不都派锦衣卫盯住了吗,怎么还有谁?”
  “安东王张恪!”
  听到这五个字,李朝钦直接趴下啦。
  “娘的,猴崽子,你怎么不知道挑大个的说,咱家踢死你!”
  正在李朝钦痛扁锦衣卫的时候,两队人马已经汇合了。一边是张恪和朱由检,另一面则是首辅魏广微,大家在午门碰面。这种时候一切寒暄都省了。
  张恪冲着魏广微拱拱手,说道:“元辅,您乃是百官之师,社稷江山都在你的肩上扛着,还请元辅能一肩挑起。”
  魏广微点头道:“担子要大家一起扛,有安东王在,就有了定海神针,老夫也就不怕了。”
  说完之后,张恪和魏广微一左一右。保护着朱由检,迈着大步,到了午门前。李朝钦一见黑压压的人群,他从骨子里冒凉气。低头对着小太监说道:“还不快去通知九千岁。”
  交代完毕,李朝钦迎着人群走了过来。
  “诸位大人请留步,咱家奉命在此守候,诸位大人有什么事情。只管写成奏本,交给咱家,自然会有人处理。只管放心。”
  这种时候,大佬不用动,自然有人冲到前面。宋权迈着大步,冲了出来,上来一点客气不讲:“请问这位公公?内阁首辅没法进内阁,奏本上去了,没有内阁票拟,司礼监又如何批红?朝廷规矩已经被你们败坏至此,还让我们放心,我们如何能放心!”
  他这一番话义正辞严,再加上年初诸位官员心中就有怨气,一直没有发泄,一时间全都鼓噪起来。
  “没错,宋科长说的有理,我们要见皇上,要恭请圣旨。”
  “九城戒严,何等大事,没有圣旨,光凭着魏忠贤的手谕,合规矩吗?”
  “准是阉竖从中作梗,祸国乱政,我们要见陛下!”
  ……
  一声声叱问,就像是匕首,把李朝钦刺得体无完肤。他惹不起百官,就把目光落在了魏广微身上。
  “魏阁老,你可是九千岁提拔的人,还不知道约束这些人吗?”
  魏广微云淡风轻一笑,根本不在乎李朝钦的话。
  “老夫乃是圣上任命的首辅,上承圣意,下领百官。老夫站在这里,就是想知道一件事。”
  “什么事?”
  “圣躬安否?”
  李朝钦先是一愣,随即暴跳如雷,破口大骂。
  “好啊,你们什么意思,难道以为圣上驾崩了,就带着新主子前来,想要谋朝篡位不成?抹着良心问问,你们这些深受皇恩的读书人,还有点人味么?”
  朱由检听到这话,吓得脸色一变。他这么干可是有风险的,万一天启身体安好,听信魏忠贤的谗言,治他一个谋朝篡位的罪,可没处说理去!
  朱由检就要起身分辨,可是一双大手按住了他。张恪微微一笑:“王爷,还请安坐,让臣去说两句!”
  看到张恪的笑容,朱由检竟然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烦劳安东王了。”
  张恪迈着大步,来到人前,一看还是李朝钦,不由得哂笑道:“李公公是吧?”
  “是,是奴婢。”面对张恪李朝钦灰溜溜儿夹起了尾巴。
  “让魏公公出来,你还不配和本王说话!给我滚!”
  李朝钦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太监,被人家华丽无视,脸臊得通红,可是又不敢发作。正在此时,午门开放,一脸疲惫的魏忠贤从里面走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几年魏忠贤凶名赫赫,百官见到他都不由的心虚后退。
  老魏定了定神,突然抢步到了信王的轿子前面,跪倒磕头。
  “老奴魏忠贤见过信王殿下,王爷千岁!”
  九千岁向一千岁磕头,这也算是一大奇闻,只是谁也笑不出来。朱由检强压着恐惧,声音发颤地说道:“魏公公快快平身。”
  魏忠贤站了起来,面无表情,从袖子里取出一件明黄色的东西,高高举在空中。
  “圣旨!”
  两字一处,在场的众人全都一愣,有的已经跪倒,有的还在迟疑,见别人跪下,也不得不跟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躬微恙,着信王朱由检立刻入宫侍疾,不得停留,即刻进宫。”
  魏忠贤说完,把圣旨送到了朱由检面前。
  “王爷,请接旨吧!”
  朱由检霎时间就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魏忠贤来了这么一手,明晃晃圣旨摆在那里,根本不给他思索的时间,谁知道圣旨是真是假,若是进了宫,万一遭了毒手,简直没处说理。可是不进宫,那就是抗旨不尊,同样是大罪!
  一瞬间朱由检急得脸上都冒汗了,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留在王府多好,何必淌这趟浑水?
  这时候一个和煦的声音响起,“王爷,既然圣上下了旨意,臣愿意随王爷一同入宫,还请王爷恩准。”
  一刹那,朱由检的泪水奔涌,脱口而出:“安东王,真忠臣也!”


第五百一十九章 高宗
  张恪挺身而出,别说是朱由检,就连在场的文武都吓了一跳,宫中情况如何,谁都不清楚。贸然进去,搞不好身首异处,也并非没可能,历来改朝换代都是最凶险的,而此时更是凶险三分。
  洪敷敎和魏广微对视一眼,两个人几乎同时出来。
  “永贞,为师以前在礼部做过事,还是为师陪着王爷进宫吧。”洪敷敎把“为师”两个字咬得很重,责怪的意味不言而喻。
  至于魏广微却满心苦水,他曾经是老魏的人,如今和张恪结盟,如果张恪真有个三长两短,凭着他以往的所作所为,言官能轻易撕碎了他。
  “安东王,老夫乃是首辅,陪着王爷进宫侍疾,天经地义,还请王爷不要抢功才是。”
  张恪摇头笑道:“元翁,朝中大局还要您和在场的众位大人撑着,小王是残病之身,一无是处,正好陪着殿下进宫。依小王看,魏公公是陛下器重的心腹,天底下什么地方都不如宫里安全。魏公公,你说是不是?”
  魏忠贤暗自咬牙,他是真不想和张恪打交道,但是他偏偏又凑了进来!不过这样也好,张恪进了宫,就等于是猛虎入了牢笼,怎么处置都要听他的摆布。真要是放在外面,凭着张恪折腾的能耐,他还真不放心。
  “呵呵,安东王能信任老奴,老奴万分荣幸,圣躬有恙,只是信王殿下和安东王进宫吧。”
  魏忠贤说完,转身前头领路,几位大汉将军跑过来,接过朱由检的轿子,就要往宫里抬。
  “慢!”
  朱由检冲着张恪一摆手,说道:“安东王身体也不好,大冷天步行跟随,孤实在是不忍心。还请准许,让安东王与孤同乘一个轿子。”
  魏忠贤迟愣一下,点了点头,张恪装病这么长时间,也没法拒绝,只能坐进了轿子里。大汉将军抬起轿子,颤悠悠消失在众人的眼前,等到轿子进去,午门再度关闭,只留下傻愣愣的众位官员。
  “唉。元翁,怎么能让安东王进宫呢!若是魏阉有什么歹心,没了安东王坐镇,我们可怎么办啊?”宋权悔恨地说道。
  户部尚书毕自严倒是出来帮着说话,哼了一声:“既然有担心,刚刚为什么不说?六科不是能封驳圣旨吗?”
  宋权被问得脸色一红,默默低下了头。
  魏广微叹口气,说道:“诸位,为今之计。只有相信安东王,相信大明的列祖列宗在天有灵!”
  ……
  “张爱卿,你看?”
  轿子之中,朱由检小脸煞白。忍不住问道。
  张恪面带微笑,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朱由检心中更加忧虑,偷偷指了指轿子外面。那意思是小心隔墙有耳。
  张恪微不可察地摇摇头,指了指嘴巴,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朱由检也不是傻瓜。略微一寻思,就明白了张恪的意思,是告诉他不要多话。
  的确,这种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闭口不言,说多多措,说少少错,不说不错!
  想到这里,朱由检忍不住对张恪投以感激的目光。领兵打仗的和文官就是不一样,满朝文武,恐怕除了张恪,能在这种时候保持冷静的,绝无仅有!
  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轿子突然停下,只听到外面传来魏忠贤的声音。
  “奴婢恭请信王殿下!”
  饺帘撩开,张恪先走了出来,朱由检在后面紧紧跟随,亦步亦趋。
  到了外面,他们才知道敢情来到了乾清宫前面。再向宫门四周看去,只见所有的侍卫,太监,宫女全都扎着一根白布,脸上都有泪痕。
  一刹那,朱由检身体一晃,差点摔倒在地。
  “怎么,魏公公,难道皇兄?”
  魏忠贤以头触地,痛哭道:“殿下,陛下刚刚驾崩了!”
  朱由检顿时一愣,下意识看了一眼张恪,只见他已经扑倒在地,嚎咷痛哭。
  得!
  跟着学吧!
  朱由检跪在冰冷的台阶上,放声痛哭。
  “皇兄啊,大明的江山不能没有你,臣弟不能没有你,你怎么就撇下了祖宗基业啊!臣弟心痛,痛啊!”
  还真别说,朱由检有当影帝的资格,泪水就像自来水一般,哗啦啦的一个劲流,仿佛真是兄弟情深,哭到了伤心处,声音哽咽,几乎昏厥。
  张恪暗暗竖起大拇指,今晚的最佳男演员,朱由检!
  魏忠贤刚开始陪着哭几声,可是渐渐的朱由检也不停下来,张恪也在掉眼泪。老魏差点气昏了。
  你们当这是平常人家死了亲人啊?宫里宫外一大堆的事情,哭能解决什么!
  “安东王,劝劝王爷吧,国不可一日无君,好些大事等着王爷呢!”
  张恪擦擦眼泪,说道:“魏公公,圣上在日,最信任的就是公公,想必已经把身后事交代清楚,我们只管听着就是。”
  朱由检急忙说道:“没错没错,孤王头目森森,不知所以,魏公公有什么安排,孤王一定遵从。”
  看这俩人这么听话,魏忠贤忍不住松了口气。
  “殿下,还有安东王,请随老奴进殿,有几件事情要启奏。”
  朱由检偷偷看了一下张恪,只见张恪没什么表情,他顿时放心地跟着魏忠贤,三个人进入了乾清宫,一直走到了龙床的前面。
  天启此时还躺在床上,一张枯瘦的小脸呈现可怕的青灰色,身体完全僵硬,好像一截枯木。
  看到了尸体,朱由检福至心灵,趴在地上,跪爬到龙床前面,放声痛哭。魏忠贤不能不陪着,可把一肚子话的九千岁给憋坏了。
  好不容易朱由检声音弱下来,趴在地上不停抽泣。魏忠贤总算有了说话的机会。
  “奴婢启奏信王殿下,在正月十五的后半夜,主子万岁爷升,升天了!”
  朱由检悚然一惊,按照常理。皇帝驾崩,应该第一时间通知群臣,魏忠贤竟然封锁紫禁城,可见居心叵测。未来的皇帝对九千岁是越发忌惮,只是张恪交代过,他闭口不言。
  魏忠贤也不知道信王什么心思,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启奏王爷,老奴之所以冒天下大不韪,封锁紫禁城,实在是因为陛下之死另有隐情?”
  “什么?”朱由检不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