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332章

辽东钉子户-第332章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底还要用有本事的,废物再多也没用。
  只要张恪能挡住建奴,就重重赏赐他,把人心拉回来!
  天启暗暗的想到。
  就在京城人心浮动,乱成一团的时候,终于等来了辽东的消息,先是锦衣卫的密探回报打赢了建奴,接着巡抚衙门送来消息。说是大捷。
  一下子君臣的心思都安定下来,危机总算是结束了,六部九卿,各大衙门终于有了欢声笑语,告病躲在家里的大臣也都露头了,和同僚们畅快地聊着,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伴随着崔呈秀进京,所有人的兴趣都被提了起来,究竟辽东一战打成了什么样子。赢了,能赢多少啊?
  大家翘首以盼,崔呈秀从上午进宫,一直谈到了下午。将近掌灯十分,才从乾清宫退出来。
  紧接着就有旨意传下来,加崔呈秀少保太子太保,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赐蟒袍金币,荫一子锦衣卫佥事。专任兵部尚书。
  从六部靠后的刑部尚书,一举荣升一品大员,执掌兵部。崔呈秀几乎拿到了人臣荣誉的顶点。
  凭什么他能一飞冲天,无数人都心有不甘,憋着劲想要找麻烦。可是很快他们就放弃了这个念头,甚至有人觉得崔呈秀得到的封赏还太少,应该给更多的赏赐!
  原来按照天启的命令,将崔呈秀口述的广宁大战经过,刊印出来,下发六部九卿,在京的各个衙门。由于时间紧急,每个衙门只有一份。
  这拿到了带着墨香的书卷,谁也忍不住了,各位部堂大人干脆把所有桌子拼在一起,一页一页的纸张排好,就仿佛参观博物馆一样,大家排着队观看,就连内阁之中都不例外。
  “……城中百姓,闻令而动。车马行、织工作坊、酿酒作坊、脚夫、民壮,无不应允,顷刻之间,而得兵过万,军民一心,同仇敌忾……”
  虽然宦海浮沉多少年,可是读到此处,魏广微还是忍不住两眼通红,泪水湿润了眼圈。
  “自古以来,军队上下一心,则战无不胜,而定辽侯竟能是民众一心,数十万人,如臂指使,虽孙武孔明,没有此等之能啊!”
  跟在阁老后面,也有不少司值郎,傅冠是天启二年的榜眼,刚入官场,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忍不住大声赞叹。
  “广宁百姓如此烈性,视鞑虏如草芥,当世豪杰,莫过于此,当树碑作文,彰显功勋,非如此不足以显示朝廷的仁德。假使大明的百姓都能如此,就算有百万鞑虏,又有何惧!”
  傅冠开口之后,其他人都跟着议论起来。
  倒是走在最前面的顾秉谦微微撇嘴,心说你们还太嫩了!
  两军对战,光是性子烈,光是有血勇就行吗?
  从这些文字当中,顾秉谦读到了最可怕的东西,张恪随时能召集上万士兵,鼓动几十万的军民为他所用。
  如此威望,如此手段,还有谁能够比肩!
  别说建奴,就算大明倾尽全力,想要从张恪手里抢夺辽东,只怕也是不行啊!看来从此之后,张恪这个辽东王就谁也奈何不了了!
  想到这里,顾秉谦竟然有些天旋地转,凭着他首辅的见识,焉能不知让武夫做大的后果,只是他无能为力。
  “哎,这个首辅当下去,只怕要有遗臭万年的时候啊!”顾秉谦竟然生出了隐退的心思。
  其他人不知道首辅的想法,还兴致勃勃的看着,仿佛重温了大战的刺激。
  当读到城堡拒敌的时候,他们欢呼高兴,当读到建奴攻到城下,他们提心吊胆,当读到城中军民以命相搏,一次次把建奴赶下城去,他们赞叹钦佩。
  到了最后,他们终于看到了最激动人心的一串数据。
  “此战共计毙杀建奴两万八千七百人,俘虏两万一千有余,加上失踪逃散,尸骨无存,建奴损失人马在五万以上,半数战力已然烟消云散!”
  “好,太好了!”洪敷敎拍着大腿,泪水横流。
  “老夫总算是能看到光复辽东的一天了!”
  大胜的消息就仿佛长了翅膀,没有半天时间,已经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所有军民百姓都被惊呆了,进而他们疯了一样,冲出家门。外面已经鞭炮齐鸣,舞龙舞狮的队伍到处都是,热闹场景比过年还疯狂。
  朝廷的动作也非常快,崔呈秀进京的第三天,天启就下了旨意,加封张恪为平辽公,世袭罔替,赐金书铁券。下令拟定有功将士,上报朝廷,一体赏赐。
  看到了这份圣旨,所有人的心头都升起了光闪闪三个天大的字:辽东王!


第四百零五章 十大总兵
  “侯爷,我问了王中丞。”乔桂从外面笑嘻嘻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坛子状元红,放在了张恪面前。
  “他说了,永贞你至少要高升一步,混个世袭罔替的国公爷,等到直捣黄龙,灭了建奴,异姓封王,未尝不可!咱们先庆祝一下,看见没有,这坛酒差不多有三四十年了。听说孩儿生下来的时候埋的,结果等到了孩子都当了爷爷,也没考上状元!”
  乔桂大笑道:“要我说建功立业,就要靠着手里的三尺宝剑,读了一肚子酸水,屁用没用!”
  乔桂说的高兴,可是张恪脸上丝毫没有喜色,他也不由得停了下来,心说难道这就是大将的风度,喜怒不形于色,看来自己还要修炼啊!
  “呵呵,桂哥,你去把大家伙都叫过来,咱们一起喝酒!”张恪突然说道。
  乔桂急忙起身,到了门口,突然转身问道:“永贞,都叫过来吗?”
  “嗯!”
  过了没多大一会儿,张峰走在最前面,后面是马如峰、汤辉、孙得功、周敦吉、于伟良,还包括秦良玉。
  大家伙进来,书房立刻显得狭小起来,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站着。不过张恪并没有换地方的意思。
  “诸位,广宁一战,所幸诸位前来搭救,张恪感激不尽!”说着,张恪躬身施礼。
  几个人吓得连忙摆手,周敦吉说道:“侯爷,您待我们天高地厚之恩,和鞑子拼命乃是我们的本分,哪里能担得起侯爷的谢字。”
  孙得功也笑道:“没错,我们都是侯爷的属下,要是胆敢不服从命令,手下的弟兄都能把我们撕了!侯爷,您就是我们的当家人。没别说的,我老孙这条命早就卖给侯爷了!”
  他们一带头,其他人纷纷表态,一帮武夫,指天发誓,拼命表着忠心。
  张峰最了解兄弟的心思,又是大哥,说话没有什么顾忌。
  “永贞,有什么吩咐,请您直说吧!”
  张恪点点头。坦然笑道:“广宁这一战,我们杀了两三万建奴,俘虏两万多,又杀了杜度、阿敏两个贝勒,生擒阿巴泰。论起战果,超过长生岛,乃至历次战斗,就算开国以来,都不多见。大家都是大功臣。朝廷少不了赏赐,副总兵提拔到总兵,原本是都督佥事,提升到都督同知。甚至左都督,加公孤的荣衔,官居一品,封妻荫子。差不多做到了武将的顶点。”
  张恪说的都是事实,可是大家伙却从话里听出别样的意味。
  秦良玉最为直率,爽朗地笑道:“侯爷。小妇人女流之辈,有什么提点,请侯爷明示。”
  “嗯,秦夫人少安毋躁。”
  张恪在地上缓缓转了几圈,叹口气,说道:“朝廷的情况大家心里有数,文贵武贱。我们这些人哪怕是官至一品,也抵不过七品翰林来的清贵。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我们这些人太显眼了,就难免招来祸患。”
  吸!
  所有人全都一惊,自从大胜之后,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光顾着想美事。张恪的话好像一盆冷水,泼到了大家的头上。
  半晌孙得功才试探着问道:“侯爷,是不是有什么不好写的消息,朝廷要卸磨杀驴吗?”
  “敢!”汤辉断喝道:“俺出生入死,啥也不怕,朝廷要还想派一个孙得功夺权,老子就和他拼命!”
  张峰问道:“二弟,当真朝廷有什么动作?”
  “也有也没有!”张恪笑道:“朝廷刚刚来了旨意,要我拟一份用功将士的单子,给大家伙请功受赏。”
  好事啊!大家都瞪圆了眼睛,难道里面有什么问题?
  “封官受赏是好事,可是朝廷特别提到要重用,里面就有文章了。”张恪笑道:“我猜的不错,朝廷是想把你们之中的一些,调到九边,或是内地省份,大明朝处处烽火,离不开人啊!”
  谁都不是傻瓜,听张恪说完,一个个低头沉思起来。
  其实算起来他们大多数都是杂号总兵,如果调到其他地方,比如河南总兵,比如山西总兵,独当一面,绝对是高升了。
  可是这个高升有意义吗?屁都没有!
  义州兵几乎是独立的体系,各大总兵都直接听张恪命令,钱粮军械,士兵补充,都有自己的系统,不用看别人眼色。
  要是调到了内地,有巡抚,有总督,布政使,按察使,一堆的监军太监,甚至知府县令都能不把他们当回事!
  美其名曰高升,实则落到了后娘堆里,就等着受气吧。
  “二弟,朝廷有动作吗?”
  “嗯,来的旨意当中就说的四川奢乱蔓延,要掉白杆兵回去。秦夫人被任命为四川总兵,秦民屏为副将,率领白杆兵回川平乱。”
  “混账!”
  孙得功气得一跺脚,冷笑道:“先是秦夫人,接着就是你我,建奴未灭,朝廷就想着把大将都调走,究竟是什么意思!我看绝对不能答应。”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秦良玉的身上,秦良玉眉头一皱,冲着张恪拱拱手,笑道:“侯爷,诸位,你们的关心小妇人一清二楚,可是我乃是四川人,是大明的总兵,朝廷有令,我岂能不从,有负诸位厚爱,还请见谅。”
  几句话说的漂亮之极,守土有责,忠君爱国,谁也没法反驳。可是白杆兵一走,等于开了恶例,要是三天两头,向外调兵,谁也受不了啊!
  “侯爷,您看该怎么办?”大家异口同声问道。
  “秦夫人忠贞报国,我甚为敬佩,回川平叛也是应该的。不过我想提醒秦夫人几句。”
  秦良玉慌忙躬身,说道:“侯爷请说,小妇人一定照办。”
  “秦夫人,我给朝廷上了本,要求把白杆兵视作正式武装,而非土司士兵。如此一来,粮饷就有了保证,立了功勋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抢走。”
  张恪想起来历史上的白杆兵,不由得一阵心酸,一直给大明冲锋陷阵,不但没有得到应得待遇,反而不断消耗,最终淹没在历史长河里。好好的一柄利剑,竟然无人打磨,可悲可叹!
  “秦夫人,说句诛心的话,忠于大明不错,可是那些昏官代表不了大明,不必愚忠愚孝。白杆兵有多少秦马两家的子侄,总不能看着他们吃亏吧!”张恪语重心长说道:“秦夫人,你们虽然回四川了,可是咱们一起并肩作战,用血凝成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以后不管有什么委屈,只管说出来,我们守望互助,你意下如何?”
  秦良玉突然笑道:“侯爷,承蒙看得起,小妇人感恩戴德。别看白杆兵回四川了,只要您一张纸条,秦良玉愿意效犬马之劳!”
  “好!”
  张恪笑着到了桌子前面,一把抓起了酒坛子,撕去封口,酒香立刻飘了出来,在场多数都是好酒的,光是闻到味道,就醉了一大堆。
  “拿碗来!”
  侍女送来了酒碗,每个人都满了一碗,张恪端着酒碗,脸上微微带笑。
  “众位,就算朝廷想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