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229章

辽东钉子户-第229章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朝廷的风宪,都察院和六科的言官,有七成左右是倾向东林的。这是一股让皇帝都头疼的力量,一旦他们铆足了劲头参劾谁,谁一定满头包……唯一的例外就是张恪。
  顾秉谦也被收拾得死去活来,天启总算是给了他一把刀,次辅大人立刻站出来,就准备谢恩,然后大开杀戒。
  “慢,臣请圣上收回成命!”
  天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出来的竟然是张恪,他难道不想收拾那些可恶的言官吗?
  “张总兵,你有什么话说?”
  “启奏圣上,科道言官有风闻奏事的权力,自古言路不通,朝政必定崩坏。如今诸位大人踊跃上书,正是言路畅通,政治昌明的表现,实在是不该太过苛责!”
  言官的作用就像是人体的白细胞,从朱明立国开始,一代代的言官前赴后继,不惧生死,多少权臣巨贪都是被言官拉下马!
  可是年深日久,锋利的宝剑也会生锈,到了明朝后期,言官几乎成了疯狗,沽名卖直,撒泼打滚,甘当鹰犬,奋战在党争的第一线,早就没了铮铮铁骨。不过张恪说的也是正论,只是从受害者嘴里说出来,实在是有些怪异。
  “张总兵,这些人可是污蔑你啊?”天启不解地问道。
  张恪跪在地上,洪亮的声音说道:“陛下,臣一个多月消息全无,难保会有人猜忌。虽然臣也恨那些胡说八道信口雌黄之徒,可是朝廷有祖制,若是陛下因为小臣,就责难言官,让朝局不稳,偏偏恰逢辽东战事不利,臣之罪过大矣!”
  听完张恪的一番话,天启小皇帝心里头竟然暖乎乎的。
  多好的臣子啊,哪怕自己受了委屈。也知道替朝廷想,替朕着想,替辽东想!
  满朝文武,胡子白了一大把,心胸气度竟然不如一个年轻人,实在是可悲可叹!
  “张总兵,请起吧!”
  天启亲自从龙椅上下来,把张恪从丹墀扶起,拉着张恪的手,小皇帝激动地说道:“什么叫做老成谋国。张总兵虽然年纪轻轻,虽然是武人,但是眼光却比你们都长远!汝辈读圣贤书者,难道不知道羞愧吗?”
  叶向高,邹元标,赵南星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一头雾水。张恪这小子吃错药了,还是圣母病犯了。竟然替言官说情!他什么心思?难道想和东林讲和,不追究下去了!
  他们都拿不住主意,面对着天启的质问,满朝文臣再度跪倒。
  “臣等万死!”
  “罢了罢了。真想死就去找绳套,省得在朕的面前添堵!”
  叶向高等人弄得老没趣,讪讪站在一旁。
  天启说道:“张总兵,你心胸宽阔。可是这些人已经影响到了天下百姓的观感,朕绝不允许有功之臣蒙羞!”
  “陛下仁德,臣感激不尽。”张恪诚恳说道:“陛下若是真想恢复臣等的名誉。就请在军中选派将士,在京中宣讲战场种种,天下人自然能明辨是非,还微臣一个公道。”
  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招数,天启好奇地问道:“张总兵,军中之事有什么好玩的?”
  “回禀陛下,军中有乐事,更多的却是可歌可泣的悲壮!此番浑河一战,四川土司白杆兵不远数千里,挺身赴难,浑河一战,我们并肩杀敌,收拾战场的时候,臣曾发现一个十六七岁的士兵,胸前被五六支箭穿透,在他的怀里有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
  张恪说到这里,鼻头发酸,“那是白杆兵路过锦州微臣送的,听说他们从小只穿过草鞋,有了新鞋舍不得穿,脚上都是冻疮……”
  听着张恪的诉说,天启的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微张,他真的想不到,为国捐躯的勇士,竟然连一双新鞋都没有穿过!
  小皇帝激动地眼圈发红,喃喃说道:“这才是大明的忠臣,大明的脊梁!张总兵,你马上安排二十名将士,朕要和他们对谈,要听听他们亲口告诉朕,战场到底是何等残酷!”
  平时皇帝和武夫接触,肯定是反对一大片,眼下东林被压制住了,朝堂上也没有了反对声音,很快就散朝了。东林的人对今天的事情百般疑惑,立刻商量对策去了。
  ……
  “永贞,你是不是怕了东林邪党?”
  刚下朝,魏忠贤一把抓住了张恪,气急败坏地说道:“主子真的生气了,你怎么不借着天赐良机,好好杀一杀言官们的威风,让这帮疯狗尝到教训?他们有人,咱家何尝没有人,只要主子站在咱们一边,就无往不利!”
  “哈哈哈,魏公公,你误会了。谁惹了晚生,晚生从来不会客气!不过言者无罪,就算打了他们廷杖,这帮人还巴不得呢!而且他们挨了打,就有了说辞,再想对付关键人物就不好办了!”
  老魏这下子真的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张恪竟然所谋者大,没把区区言官放在眼里。
  够阴险,咱家很欣赏!
  魏忠贤笑道:“看来是咱家误会你了,永贞,你想怎么办?”
  “公公,很明显言官上奏,拦街告状,背后都是东林的人在主使。据晚生所知,中书舍人汪文言四处活动,替东林做了不少私活黑活,凡是阴谋诡计他都跑不了。只要拿住此人,顺藤摸瓜,东林大佬保证跑不了!风闻言事没罪,可是结党营私就不可饶恕了!”
  魏忠贤双眼寒光直射,激动地问道:“永贞,你确定抓汪文言这么个小官有用?”
  “哈哈哈,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拿下汪文言,胜似十个百个言官!”张恪狰狞地笑道。


第二百七十章 硬骨头汪文言
  汪文言不是进士,不是举人,甚至不是秀才,他出身小吏,最高的学历只是国子监监生,而且还是花钱捐的。
  按理说蝼蚁一般的人物,和东林党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不过汪文言确实成了东林党,而且还是继顾宪成和李三才之后,东林最重要的活动家。
  以致史书上有如是评价: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
  汪文言对东林党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结识了朱常洛的贴身太监王安,由此帮着东林拉上了朱常洛父子这一条线。在万历驾崩之后,东林党倾力表演,鲤鱼翻身,成了辅佐新主的重臣,实力膨胀到了顶点。
  自古盛极而衰,东林党提前遇到了张恪这个劲敌,不光折损了大学士刘一璟,内廷的最大助力王安也死在了魏忠贤之手。
  随之而来,老魏和客氏在天启身边夜以继日地说着东林的坏话,大势越来越向着不利于东林的方向滑落……
  和张恪谈完之后,老魏立刻叫来了锦衣卫都指挥使许显纯。
  许显纯是武进士出身,其实在明朝考武进士并不容易,不光需要考校骑射功夫,还要考研策略的本事,简单的说要文武全才。
  许显纯便是如此,身材雄壮,走路生风,儒雅之中带着威严,深得老魏赏识。
  “拜见干爹!”
  “起来吧!”魏忠贤微微一笑:“咱家问你一人,汪文言你可知晓?”
  “当然知道!”
  许显纯眼前一亮,急忙说道:“干爹,汪文言可不是省油的灯,他游走京城多年,上至公卿大臣,下至贩夫走卒,无一不交。手段通天。是叶向高的左膀右臂!”
  许显纯试探地问道:“干爹,您想对付此人?”
  “没错!”老魏干脆地答道:“这次东林漏了马脚,惹得圣上不快,岂能放过他们!”
  许显纯十分赞同,笑道:“干爹,汪文言这家伙挑拨离间,浙党,齐党,宣党,楚党等人全都恨之入骨。奈何有叶向高等人护着,没人能奈何他,不过干爹要想拿他,顺藤摸瓜,保证能钓到大鱼!”
  老魏精神振奋,笑道:“好,你这就去办,马上抓住汪文言,严刑拷问!”
  打发走了许显纯。老魏靠在椅子上,自语道:“张恪此子知道的怪多的!”
  ……
  棋盘天街,首辅官邸。
  叶向高端然危坐,一张老脸。满是愤懑忧虑。
  “老夫下朝就在思索,张恪绝非什么宽宏大度的人,他在朝堂上并不是放了咱们一马,而是要放长线钓大鱼。”
  赵南星还有些疑惑。说道:“元翁,你是不是高估张恪了,他刚刚死里逃生。从辽东回来,就能制定如此阴毒的计划?”
  深知张恪厉害的大学士韩爌说道:“太宰,张恪年纪不大,但是精于算计,又和魏忠贤等阉宦过从甚密,说不定他们联手设计也不一定。”
  “唉!”左都御邹元标叹道:“说到底还是咱们急躁了,要是等着张恪回来,摸清情况,再动手也不迟。结果弄成了构陷功臣,在天子那里失分,自然让阉党有了可乘之机。”
  叶向高说道:“百姓有句俗语,知道尿炕就睡筛子了。谁能辽东张恪这小子在一片大败之中,竟然打赢大战,还拉来了一个朝鲜人给他作证,难道他有诸葛近妖的算计不成,提前做了准备?此人真是太可怕了!”
  叶向高摇头叹息,饶是他几十年的宦海沉浮,也没有办法化解眼前的难题。
  坐在门边的左光斗一直在听着,他突然说道:“元翁,诸位大人,我刚刚打听到一些消息,那个李贵身上并没有朝鲜国书,献给圣上的礼物都是在天津采买的。”
  “什么?”
  几个东林大佬一下子都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起来。
  “你是说张恪弄了个假冒的朝鲜使臣,果然卑鄙!”赵南星气得山羊胡子乱抖,骂道:“好个奸猾的拧成,老夫这就上奏弹劾他!”
  “慢!”
  “元翁,你还有顾虑不成?”
  叶向高摇头苦笑:“我们就是吃了急躁的亏,难道还不知反省吗!眼下朝廷需要胜利,皇上做梦都想万邦来朝,有了朝鲜朝贡,皇上正在欢喜。我们搅了皇上的兴致,只会给张恪制造攻讦我们的借口,得不偿失!”
  左光斗不以为然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元翁,恕下官不敢苟同,李贵是假的,浑河大战也就是假的。真假是非如此,我们断不能因为曲意逢迎,就不顾大是大非!下官不才,愿意亲自上书,死劾张恪,大不了舍了性命不要,也要让这个小奸臣原形毕露!”
  左光斗说得慷慨激昂,韩爌却像是看白痴一样,看了他一眼。
  “浮丘,当时就是你带头弹劾张恪,才弄得如此被动,此时再鲁莽上奏,只会害死大家!”
  “韩阁老,难道都怪我左光斗吗!”左光斗豁然站起,须发皆乍,说道:“我上奏还不是为了化解不利局面,谁能料到张恪不只是活着回来,还立了功。我左光斗做事无愧于心,大不了一颗头颅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危机关头,东林党的这些人终于产生了分歧,左光斗和韩爌吹胡子瞪眼。
  “不要吵了!”邹元标愤怒的一拍桌子,训斥道:“眼下是什么时候,自己人不能乱。李贵的事情不能放过,如果他是假的,那张恪的死期就到了!不过不能贸然上书,我们必须想好对策。”
  叶向高深以为然点点头,笑道:“南皋兄,你有什么妙策?”
  “既然是朝鲜人,就该让朝鲜方面说说真假。我提议让礼部向朝鲜行文,督促朝鲜派遣使团前来。李逵见李鬼,张恪的鬼把戏自然被戳穿!”
  “好!”叶向高笑道:“真妙策也!”
  和张恪斗了几回,东林党也学聪明了,正面交锋太危险了,只有隐藏背后。打闷棍,下黑手,杀人于无形,才是最好的办法。
  左光斗想了想,说道:“总宪大人此计甚妙,可是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