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巧哥玩笑道:“想听唐子浩弹唱那首《鸿雁》。”
于是,两兄弟一咬牙,今天背着家中父母把小妹带了出来。
要知道,从现在的情形来看,皇长子耶律洪基很有可能取代耶律重元登上帝位。
如此一来,萧巧哥做为长妃,就是帝后的不二人选。这个时候,萧家更要小心翼翼,万不能让人抓到把柄,更不能为了女儿的一点小心意,让她染上半点名声上的问题。
所以,两兄弟把妹妹带出来去听一个男人弹曲,绝对是担了很大风险的。更何况,北阁是南朝的书院分阁,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起来,萧家说都说不清。
。。。
唐奕一听他们的来意,心说,老子也够没正事儿的,为了给你们唱个曲,连国家大事和正经生意都不顾了。
但是,一想到萧巧哥确实挺可怜的,唐奕的心又软了,起身道:“我去拿琴。”
说着,就往里间走。
只不过,走的时候,唐奕却忘了那几本不让萧誉看的《观澜商合》账册还在桌上忘了收起来。
萧誉看着那几本账出神,他现在抑制不住好奇心地想打开看看。看看唐子浩让人看的财富就有那么大,那不让人看的东西又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他像是着了魔似的缓缓伸出手,靠向那几本帐册。
。。。。
“二哥,小妹敬你一杯。”
就在萧誉眼看就要碰到账册之时,巧哥悦耳的声音响起,把他吓了一跳。
“啊,啊?”
“小妹敬二哥一杯啊,谢谢二哥带妹妹出来!”
萧誉把手收回来,透过巧哥苏幕遮的薄纱,萧誉仿佛看到妹妹眼中的灵动与智慧。
他尴尬地端起酒杯,“为兄只是好奇,倒是让小妹见笑了。”
兄妹之间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萧誉大方认错,薄纱背后的巧哥也是欣然一笑。“是小妹冒失才对,小妹只是不想二哥失去唐子浩这位朋友。”
“。。。。。”
“像二哥、三哥与唐子浩这般,不分南北,不问出身,可以无拘无束地坦诚相交的朋友,应该很珍贵的吧?”
巧哥言语之中尽是憧憬和羡慕,这样的朋友,她这一生也不可能有。
“只是本无关帐册,二歌何必为了一观,而淡了兄弟之间的情份呢?”
巧哥一语惊醒梦中人,与唐奕的友谊,确实比那一点好奇心重要得多。
“为兄冒失了!”
。。。。
唐奕出来的时候,三兄妹正举杯同饮。
他扫了一眼桌上的帐册,然后朗声道:“越来越觉得,交下你们这班损友,真是亏了。不但要随时候驾,还要好酒好菜的招待,更得客串伶人以祝酒兴。唉,交友不慎啊!”
萧欣哈哈大笑,“记得来生可要与我兄弟远一点,不然,还不放过你!”
萧巧哥则是看着唐奕手中的吉他出神,“唐家哥哥果然不是用瑶琴弹的。”
唐奕道:“这是我家乡的琴,与瑶琴音色有别,等下小妹一听便知。”
说完,坐到桌前,横抱吉他,唐奕轻轻一拨琴弦。。。。。
萧巧哥不禁眼前一亮,她从小以音律排解寂寞,不论是汉人的琴萧横笛,还是北方的马头琴,都还算精通。
但,唐奕的这把怪琴弹出的声音,却不与任何她知道的琴声相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空灵。
。。。。。
第243章 曲高和寡
二月北寒春未发,却入苍茫草原深。
外面天寒地冻,但在观澜北阁之中。。。。
随着唐奕的歌声琴调,众人仿佛置身蓝天白云之下,碧草清河之侧,牛群马堆之中。。。。。。
鸿雁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秋草黄
。。。。。
萧巧哥听得有些痴了。。。。。唐奕虽是一身汉服汉儿的装扮,但此时在她眼中,唐奕却仿佛就是一个草原汉子,抱着五弦琴(契丹乐器五弦),坐在天青草绿的草原上放声高歌。
那悠扬高亢的调子,几乎让人闻到了草的清香、牛羊的嘶鸣。
。。。。。
酒喝干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
一曲唱罢,不但萧巧哥一言不发。连萧欣也彻底傻眼了。
“乖乖。。。这曲子咋可能是南朝人写的?应该是我大辽狼儿写的才对啊!”
萧誉也叹道:“若是六月天气,定要带唐兄去草原上看看。那时再唱此曲,必是天神之音临凡一般的美妙!”
唐奕把琴放到一边,抿然笑道:“哪儿有那么夸张?喝酒,喝酒!”
其实,他心里已经美的不行了。。。。。
终于啊,哥的才华终于有人欣赏了!
“唐家哥哥的家乡是哪儿?”
久未出声的萧巧哥突然开口,众人不禁一滞。
萧欣一想,对啊,唐奕身为南人,怎么会唱出如此富有草原意味的歌来?
唐奕放下酒杯,“我的家乡。。。很遥远,不说也罢!”
萧巧哥一怔,她看出,唐奕的表情虽是洒脱,却透着一丝哀伤,说不出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
萧欣、萧誉却看不出唐奕有什么不同,一曲《鸿雁》勾起了两人的兴致,再加上酒劲上涌,不由一时技痒,竟也唱起了契丹民歌。
他们可不像唐奕那么安静,这兄弟二人是一边唱,一边跳,气氛一下子就热络了起来。
四人围坐厅前又唱又跳,就连萧巧哥都为了助大家的酒兴,也唱了一首曲子。
她唱的,正是后主李煜的那首《独上西楼》。
当然,是唐奕改过的那首。
这回,唐奕也算见识了什么叫专业的。
因为唐奕这里没有瑶琴,巧哥只得清唱。但那也如仙音绕梁一般空灵曼妙,一点都不比后世的原唱差。而且,唐奕估计,若是让萧巧哥唱宋词,应该也不在大宋第一歌妓董惜琴之下。
听着萧巧哥清唱,唐奕不自觉地抱起了吉他为她伴奏。
有了琴声唱和,整个曲子又上了一个台阶。萧家兄弟痴痴地听着,忍不住对视了一眼,二人皆从对方眼中看出几分震惊,亦有几分惋惜。
汉人有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契丹人虽学汉典,却难懂其中妙意。
然此时此地,萧巧哥与唐子浩,一个清歌慢调,一个扶琴相随,应该就是所谓的知音吧!?
只可惜。。。。。
唐子浩不是伯牙,巧哥亦不是钟子期,出了这个门,他们就没法再琴、腔合鸣地唱出此等天籁之音了。
。。。
“这酒不够烈。。。”萧誉喃喃自语。
“我也觉得。。。。。”萧欣附和起身,又去取了一坛千军酿过来与二哥对饮。
“咱们是不是太冒失了?”萧欣猛干一碗烈酒。
“怎么讲?”
“你看小妹。。。今日她越高兴、越满足,将来进到那个人府里,就更孤独、更凄冷。。。”
萧誉有些诧异,这番话应该是我说才对吧?三弟何时也变得忧郁起来了?
“也许吧。。。”萧誉也不知道此行是对是错。
“不过,最起码现在小妹很快乐。”
“也对!”萧欣一扁嘴,“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所以。。。”
萧欣笑着举杯与二哥对碰,“唐子浩说的没错,所以要尽量享受今天!”
至少小妹现在是快乐的!
。。。。
这厢,萧家两兄弟开始一碗接一碗的对灌;那一边,唐奕与萧巧哥却玩出了感觉。一曲《独上西楼》唱罢,苏幕遮下露出一个谁都看不见的满足笑意。却不想,唐奕根本没停下来的意思,琴弦拨动,一首曲子再次响起。
萧巧哥细听,发现还是他那本歌谱中的曲子,也忍不住随着曲子哼唱起来。
于是,两人就像后世‘茬琴对歌’一般,你一句,我一句,你一段,我一段地对唱起来。
。。。
唐奕爽到了,来到大宋五年,就他…妈没像今天这般痛快过!
所有人都道唐奕是个天才,是妖孽!
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除了见识比宋人多一点,脑袋转得快一点之外,其实狗屁不是。
都知道华联仓储。可是,没一个人问过‘华联’二字是哪儿来的?
都知道猪油可以提炼肥皂、甘油。可是,没一个人在乎,为什么猪油可以产出这些东西,是何原理?
都知道唐奕无缘无故就会唱一些奇奇怪怪的曲子。可是,没有人探究,他为什么要唱,为什么会唱?
大家好像都忽略了事情的根源,而只注重了结果!
所以,别看唐奕混的风声水起。有钱,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有势力,整个围在他身边的,不是名儒,就是权臣,个个在光耀千古。
还有兄弟!
可谁又想过,在他心底,有财富和情谊都化解不开的孤独呢?
曲高和寡!
做为一个穿越者,唐奕所站的高度就是曲高和寡。
让人崇拜不难,但让人懂你,却是太难了!
他的能力,来自千年之后的另一个时空,而他的孤独,同样也来自那个时空。。。
他不奢望,有人能理解一个灵魂为什么会跨越千年;不奢望,在有生之年,把另一个时空有关他的故事说给宋人听。
但,他奢望有人能欣赏他的歌,更奢望,有人能看懂他的孤独。。。
可笑的是。。。。。这个欣赏他的歌的人,却是北方狼族之中的一个小女孩。。。。
更可笑的是。。。
这个小女孩也看懂了他的孤独。。。
“唐家哥哥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
喝累了,也弹累了,二人停了下来。
萧巧哥第一句话就让唐奕一怔。
“没关系的,唐家哥哥若是不想说,妹妹自不会强求。妹妹只是好奇,唐哥哥的家乡会有这样的琴,这样的曲儿,还有这样的情怀。。。。。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唐奕一时语塞。
“而且,唐哥哥的琴声里,让妹妹有一丝错觉。。。”
“错觉?”
“听唐哥哥的琴,妹妹总觉得。。。唐哥哥与小妹。。。”
萧巧歌顿了一下。
“是一类人。。。。”
“。。。。”
。。。。。。
推书:《这个天国不太平》穿越南王冯云山,将华夏打造成第三个日不落帝国。
第244章 老子没钱
唐奕现在有种想掀开那道隔绝二人目光的苏幕遮的冲动,他想看看,那薄纱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一双眼睛。
他长叹一声,转头见萧誉、萧欣已经醉的不醒人事,遂悠然开口:
“我有两个家乡。。。。。”
“一个在南边,一个在梦里。”
“小妹想听哪一个?”
。。。。
萧巧哥欣然道:“梦里的吧。”
“梦里啊。。。”唐奕喃喃复述。
“梦里的家乡很大,有好多好多人,非常的热闹。大家不会为了吃饱肚子而发愁,追求的是更高的生活品质,更自由的生活方式。他们可以在天上飞,一日万里;可以海里游,潜入深渊;也可以千里之外传声绘像于瞬息之间。”
“哦对了,他们还欣赏不同的音乐,有来自草原的民歌,也有异域的靡靡之音;他们编造各种各样越乎想像的故事来丰富生活,大多数人只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不用考虑门户之见;他们也学儒家,但却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他们不但了解了自己,还在努力了解世界,更想征服星空。”
唐奕说的兴起,眼中满是追忆。
萧巧哥是越听越神奇,忍不住插话道:“唐家哥哥原来是从仙境里出来的呢!”
唐奕一笑,“所以,它只能在梦里。”
萧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