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万道神帝 >

第363章

万道神帝-第363章

小说: 万道神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旁做倾听者的蓑衣客复而无言,斗笠黑纱之下,不知作何感想。

   但是这一次没有依靠红烛翁的“提点”,他自己便又打破了这种沉默。

   “我没有去过神域,但我记得你对神道境界的描述,可以想见神王与神皇间的差距,一个因琴而生的琴君为了人族便能如此,实在令我辈汗颜。可你不是人族,那位因他成长的妖帝半妖半人,又经历了那么多年奴隶生涯,想来杀伐之心必不会弱,契合你的一些脾性,你崇敬他我可以理解,但你何以对这位琴君也有如此深厚的情感?”

   很刁钻独到的问题。

   换成是别人,红烛翁一定不会回答,因为喜欢谁崇敬谁是他的自由,其中具体原因却也不容易说清楚,大多是来自于一种心理的感觉,难以用言语描述。

   可蓑衣客不一样。

   在他落难的时候,是蓑衣客对他施以援手,四处捕鱼,助他调养恢复。

   捕鱼的,捕鱼的,叫着爽朗上口,但真的不是什么调侃之语,其中有着非凡的意义。

   所以面对蓑衣客提出的问题,他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然,回答的方式是由他自己来定。

   “你有没有想过,在神不是神的时候,他们是什么?”

   蓑衣客愣住。

   他听得出这不是无意义的反问,但这个问题就如他先前提出的那般不好应答。

   故而他思考了很久,才言道:“也许是人,也许是妖,也许是兽,也许是芸芸众生。”

   红烛翁又道:“那么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是能够让芸芸众生一同欣赏的,不会因为血脉种族的原因而产生排斥。”

   蓑衣客心中震动,半晌之后,他恍然大悟道:“音乐!”

   红烛翁会心一笑:“作为音乐最古老的表达形式之一,古琴的意义地位非同小可。我没有听过他的琴,但我知道他是真正的君子,君子抚琴,明目洗心,一首自他离去那天起便失传的洗心曲,还能够时常被人们提起,引为憾事,单是这一点,便足以令我崇敬他,尤其是当这首曲子还与他的感情经历有关时。”

   “是么?那么有关他的感情故事,你又知道多少?”

   红烛翁长叹一声,正欲再言,面部表情却是陡然僵硬,呆立当场。

   因为这股声音的来源并不是蓑衣客,而是他后方一道执剑的魂魄!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条件

   魂魄虚无。百度搜索:

   虚无的存在如何能握住实质的剑?

   这是红烛翁心中闪过的第一个疑问。

   这样的疑问很快被解答。

   因为他透过周围烛火中的倒影大致明白了秦苍能够握住那把剑的原因。

   无论是剑身还是剑柄,都是由火系力量变幻而成。

   对于一个能将他的火焰一丝不落地吸收的人而言,即便是魂魄之躯,握住这样一把剑,也不会有丝毫的困难。

   但是这显然不能成为秦苍突然出现在此的原因。

   震惊到无言的不只红烛翁。

   还有蓑衣客。

   他虽然期望见到秦苍的到来,却也没有料到秦苍竟会出现得这么突然,事先全无征兆。

   若不是秦苍在背后突然出声,他和红烛翁都还不会意识到此处还有第三个人的存在。

   与药皇南宫决不同,蓑衣客与红烛翁最深厚的方面并非魂力,但他们的感知能力也绝对不弱,在探查修为明显要低于自己的修士时,更应该如鱼得水才对。

   然而这种反常的事情还是在此时此刻发生。

   “你的出现,当真是一个莫大的惊喜。”

   蓑衣客的语气就如他的话一般,又惊又喜,他没有急着转身,不是因为担心秦苍手中的剑锋,而是他在暗自猜测吸收了那些火焰后,秦苍的真实战力又有了多大的提升。

   红烛翁也未转身,但是他立即提出了疑问。

   “你是如何找到这里来的?”

   “如蓑衣客所言,真假红烛阁,本就只有一墙之隔,我吸收了你的烛火,要找到这面墙并不困难,以幻术消除破墙时的异变和声响,同样简单。”

   “我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譬如你的魂魄为何会流血,你的血为何会具备那般令人着迷的特点,竟能够熄灭火焰的同时将其中的力量吸收,还有你又是如何保证在偷听我与蓑衣客的谈话时不被发现。。。。。。这一切的一切,我希望你能够给我一个合理的答案。”

   “在让人给出答案之前,你最好抛出一个足可让人回答的理由。”

   “我、蓑衣客同时与你结盟,从此共同进退,这个理由,是否充分?”

   “充分,但却未必可信。”

   “相信我是最好的方式,否则你将不会得到与我心平气和商讨计划的可能。”

   略带着威胁性的话语传入秦苍耳中,换来了冷冷一笑。

   红烛翁却是皱紧了眉头,认真道:“这并非什么好笑的笑话。”

   秦苍道:“本身并不好笑,但你藏在其中的意思却是十分好笑。以你与蓑衣客的修为,若是正面对决,单独一个便能轻易地将我置于死地,然而你们所采用的是布局的方式,并且在这过程中还出现了你们意想不到的纰漏。利用这个纰漏,我既可以轻易脱身,也可以轻易反客为主,相信我,如果现在你对我出手,最先受伤的一定是你自己,非是剑伤,而是烧伤,这道伤并不会致命,却一定可以彻底断绝你将来重返神域的可能。”

   “那如果是我出手呢?”

   红烛翁还未给出什么反应,一旁的蓑衣客就已率先做出假设。

   秦苍回应道:“换成是你,效果也是一样,但你并非神域的人,所以这道伤只会成为你突破悟道之极,踏足神位的最大阻碍。”

   “哈哈哈哈!”

   唯有绿林草莽才能发出的狂笑声骤然自蓑衣客的口中响起,秦苍却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他很清楚他方才所说的这番话对于在多年不出神魔的玄域中生活良久的人而言,具备着何等巨大的冲击力。

   “听你的意思,似乎我只要不受这道伤,安心按照你的思路行事,有生之年,便一定能够堪破神魔界限,问鼎大道之巅?”

   “能不能问鼎大道之巅我不敢保证,但那时的你已经迈出许多玄域强者穷其一生都无法完成的一步,却是毋庸置疑。”

   “还是那句话,我要的盟友不是赌徒。你在许下豪言壮语的同时,也得给出让人信服的资本。”

   “两年之内,我必问道,五年之内,我必悟道,这个资本,是否足够?”

   话音未落,蓑衣客与红烛翁便已同时转过身来,望向秦苍,皆是失声道:“此话当真?!”

   秦苍平静道:“五年时光,对于你们而言,并不漫长,若是五年期限一到,我还未踏足悟道境,便任凭你们处置,蓑衣客可以用我做钓鱼的鱼饵,至于红烛翁你,便能痛痛快快地研究与我有关的秘密。”

   红烛翁脸色一变,难以置信道:“你他娘。。。。。。咳,你小子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这点心思你都能猜到?”

   秦苍微笑道:“不是猜的,而是看的。假红烛阁中的蜡像,论技艺或许只是你创造的残次品,但其中却也寄托了你的野望,你渴望创造,你渴望研究,你渴望发现一切新奇的事物,渴望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们一一表达出来。蓑衣客曾说过一句话,你是个既疯狂也伟大的人,在我看来,这个形容应当会很贴切。”

   红烛翁怪笑道:“毕竟我和这捕鱼的也算是老朋友了,很多时候,他的确比较懂我,当然,我也懂他,不过如今你要这么横插一脚,成为第三者,并且让我看不懂,这就让我很是心慌了。”

   没有过于纠结红烛翁言辞中可能引起的误会,因为如今的秦苍只想尽快促成结盟,获取更强的力量,文字游戏,能忽略则忽略。

   “如果我答应结盟之后,便从自己的肉身内提取一丝血脉力量供你研究,你是否会心安一些?”

   红烛翁心中微动,但还是讨价还价起来。

   “光一丝血脉力量还不够,你还得从身上切下一片肉,噢,还要加上一份三魂七魄孕育的精华。”

   “这个要求似乎有些多。”

   “但我不会让你吃亏,你也可以像我提些条件,当然,要在我能承受的限度之内。”

   “很好,我的条件是我炼化八荒魔珠时,你要与蓑衣客一同为我护法,除此之外,我还要琴天阑曾用的那把五弦古琴的琴架。”

   “你怎么会知道琴架在我这里?”

   红烛翁遽然发问,这一刻的眼神都仿佛增添了几分杀性。

   秦苍却早已料到,浑然不惧,只是像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不管你是否认为这是挑拨离间,我都要说,你那位门徒的口风,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紧。”

   。。。。。。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支红烛的寓意

    ♂

    真的红烛阁比假红烛阁的地势还要隐秘。

    但这隐秘的地方却拥有着与外面无穷无尽的幽暗海水极不相称的光明存在。

    红烛翁真的很喜欢在室内各个角落摆上红烛,仿佛众多烛光汇聚的那一刻,他就可以在阁楼内欣赏到足以媲美日出的美景,那样的感觉来源于虚假,却又近乎于真实,让他迷乱,也令他心安。

    他不像蓑衣客,没有钓鱼的耐心,也没有钓鱼的爱好。

    他的脾性很怪,既有疯狂暴虐的一面,也有平静专注的时候。

    深海之内见不到日出日落,却不代表他早已失去了多余时间的概念。

    他的作息紊乱,却也规律。

    他会像普通人一样定时睡觉,但一天十二个时辰中,他往往只睡两个时辰。

    剩下的十个时辰中,有一个时辰他是纯粹地发呆,不想任何事情,双眼之中看不出丝毫智慧的光亮,只剩如混沌般的苍茫。

    如此一来便还有九个时辰。

    蓑衣客来的时候,他会分出一半时间陪伴蓑衣客,余下的一半时间才是他创造和研究的时刻、

    蓑衣客不来时,他在创造研究上花的时间同样只有一半,其他的时间他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思考当中。

    他思考的东西很多,几乎可以用杂乱一词来形容。

    有些问题更是迄今为止都没有具体的答案。

    譬如宇宙在天地未开之前为何是一片混沌?

    混沌之中又为何会突然孕育出盘古?

    盘古为何对自己的诞生之地不满意,打算另起炉灶,开天辟地?

    创造神道帝境的盘古又如何未曾料到自己开天后的劫数,不事先留下一线生机?

    虽是后天生灵,却与盘古并称上古三神的伏羲与女娲又是因何突然衰败?

    以至于一个又一个万年过去,都还杳无音讯,没有复兴出世的征兆。

    。。。。。。

    那些本不是他应该思考的东西。

    而且就算思考了也无用,因为他始终不能回到那个时代,去探索,去改变。

    曾做过神的红烛翁明白这个道理,却还是控制不住地去想,一如他在创造和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可言传,不可理喻。

    而今是申时。

    以往的这个时候,就算蓑衣客已经到来,他多半也是简单招呼一下,就投入到自己思考的世界当中,但是今天不一样。

    他迎来了一个朋友,也迎来了一个盟友。

    说实话,他并不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