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万道神帝 >

第325章

万道神帝-第325章

小说: 万道神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苍道。

    姜榆罔深意一笑,忽而问道:“那么你何时会戴上?戴上的又会是怎样的面具?”

    秦苍并不打算回答,只是言道:“我会是个好的倾听者,但不会是个好的解惑者,如果你非要问,还是问些对当下很有意义的问题为好。”

    姜榆罔哦了一声,旋即果真转变话锋。

    “对于你所在的玄域,我了解的还不够多,尤其是你们的灵力修炼体系。方才我只记住了每一个境界的名字,却不知你现在处于哪一个境界?想清楚再回答,因为我会根据你的实际境界来制定最为合适的步骤顺序,助你修成神农血脉。”

    将自己外散的最后一丝灵力收入体内,秦苍旋即应道:“初入龙庭。”

    “龙庭境。。。。。。倒是让我想起了曾在神纪时代威震万族的伏羲氏龙官龙师。。。。。。如果我先前没记错的话,你曾说过抵达此境体内将会开辟出一道类似洞天的龙庭,既可作为灵力运转的中枢,也可作为危难之时魂魄的临时寄居地吧。”

    秦苍点头道:“确是如此。”

    “很好,我打算先将你的凡血悉数逼入龙庭之内,引灵力冲刷,再以神农氏独门秘法诱导,而后将能够提升为神农血脉的部分凡血留在龙庭中,不能蜕变的就将它们挤压至龙庭之外,顺着经脉回归原处。期间我的一魂一魄也会入驻你的龙庭之中,以神农真火炙烤你的血液,往复七七四十九日,好则遗留十之五六,坏则十不存一,成则神农居龙庭,败则龙庭溃龙穴,无论如何,所有后果你都将一力承担,可愿如此?”

    “善。”

    秦苍不多言,姜榆罔也不再多话。

    其身形遁空,转瞬之间一魂一魄便是涌入秦苍刚刚开辟不久的龙庭之中。

    真火中,神农生。

    。。。。。。

 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刀问道

    天魔岛东,坐落着一片凌嶒参差的峰壑。

    或形似天狗,或形似贪狼,或形似猛虎。

    穷凶极恶,凶相毕露。

    大自然的雄奇能令人惊叹,令人敬畏,但更多的还是令人好奇。

    在魔道修士盛行的天魔岛上,从来都不缺乏具备胆量气魄的人。

    他们往往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往往明知事不可为,却还要拼了命地去尝试一次。

    从寻常人的角度来衡量,他们无疑是不可救药的疯子。

    但从修士的角度来看,他们却是当之无愧的勇士。

    在修行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最能获利的往往不是那些一味避免以身犯险以求谋定后方的智者,而是这些悍不畏死的所谓莽夫。

    莽夫们不会诵念佛经,不会明白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类的道理,因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天堑只有靠自己手中的屠刀来斩断。

    斩断了,即见天堂。

    斩不断,即下地狱。

    手中的刀,是足以衡量他们生死的道。

    为求道而挥刀!

    如此方是真刀客。

    。。。。。。

    刀之利,在于刀之弯,与剑的平直不同。

    但从内心而言,刀客与剑客却是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他们做一件事情,去一个地方,时常都会带着很强的目的性,而这个目的性也几乎高度一致。

    无论是去青山绿水之地还是穷山恶水之乡,他们都不是为了观景,而是为了历练。

    既练手中的刀,也练心间的刀。

    两种刀都需要不断磨砺,磨刀似乎也总绕不开“石”这一字。约莫是因为“石”意味着坚硬,象征着阻碍。

    久而久之,盛产各色嶙峋怪石的山便成了他们常去的历练之所。

    在很久之前,天魔岛东面的这些峰壑也曾岩幛苍翠相间,也曾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没有半分如今的恶兽凶相。

    可随着那些刀客的陆续到来,这些山峰的地质形貌亦是于悄然间发生转变。

    其中最为八大魔门中人所熟知的,便是这里有座山崖曾被一把唤作道血的残破长刀劈断山背,分成南北两峰。

    而那断山一刀的刀气与刀意时至今日都未曾彻底散去,可供人们观察研习。

    当然,前提是你的修为足够,意识也足够强大,能够承受得住那股刀气和刀意的压迫。

    昔年被一刀分成两截的断刀崖,迄今为止已吸引了不下百道在刀道上颇有造诣的刀客身影,就在昨日子时,它又迎来了一位背负黑刀的刀客。

    黑刀,黑衣,行走在黑暗之中。

    本该融洽。

    本该自然。

    但因为他那没有多少血色的苍白面容,以及白如宣纸的手背,一切似乎又多出了几分别样的色彩。

    魔岛之上有魔门。

    魔门之中有魔修。

    早已习惯性代表阴暗的魔于黑夜中背刀行走,实在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他可能是去修行魔功。

    也有可能是去杀人。

    他的身上实在有着太过见怪不怪的可能。

    可当他的手,他的人与他的刀形成截然不同的鲜明反差时,他的身上就注定不会缺少神秘。

    这种神秘与他的身份地位无关,只与他的人,他的刀有关。

    。。。。。。

    黑衣刀客没有去往南峰,也没有去往北峰。

    他只是如一尊雕塑般立于那一股百年不散的刀意面前。

    那一刀将山峰一分为二,刀痕透穿虚无,绵延入地底,经过岁月的愈合,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印迹。

    可刀气还在,刀意仍在。

    既不在断刀崖南,也不在断刀崖北,而是在这片他伸手可及的天地里。

    天有多高?

    地有多厚?

    很深奥但却有些无趣的问题。

    所以即使他双脚踩着那把自第八层获得的又一奇刀,以刀身作天地间一浮舟,悬于高空,呼吸着高处快速流动的空气,他也没有花心思去想这些。

    他想的还是人。

    与自己亲近的人。

    他想到了那个言谈儒雅但实则不失野心,一心想要堪破神魔界限,将八大魔门整合,自一隅之地的乱魔岛走出,挫尽天下正道,败尽天下英豪的父亲。

    他想到了那个温柔静,虽处于魔门漩涡之中,却仍自能保持一颗静心的妹妹。

    他想到了那个总喜欢与他斗嘴吵闹,在他面前摆出一副泼辣架势,名中却有“美人如玉,惊鸿落雁”之意的心仪女子。

    他还想到了那个与他其实并未认识多久,但总能让他感到趣味相投的结拜大哥。

    只是,他却已有两年不曾见到那位结拜大哥的身影了。

    秦一剑,的确是个不错的名字。

    似乎没有了那把剑,他这把刀也处处受了限制,总觉得不够尽兴,不够快意。

    这种奇特的感觉以前从未有过,但自那个自称是海域散人的秦一剑到来后,却每每与日俱增。

    刀与剑,不是该相对而立,互为对手的么?

    为何感受不到那份剑意,他竟会觉得自己的刀再不如以前那般锋利,不如以前那般迅疾?

    这世间千奇百怪的事情为何又有那么多?

    多到他这个一向只以手中刀解决问题的男人,都感到头脑一阵的不清醒。

    未曾饮酒却已如大醉。

    “两年前的今天,你迟迟不来,我与其余七大魔门之人等候多时,却始终不见你的身影,我以为你有事耽搁,错过了进入巨塔的时机,不曾想到了塔内后却又再次与你相逢,你还救了我妹妹一命。”

    “一年前的今天,你迟迟不出,我多次寻你无踪,便又与其余七大魔门之人在外等候多时,后来他们都觉得你遭逢突变,被困死在塔内的机关中,一个个相继离去,我还在等,一天复一天,一月复一月,不觉间过了一年,依旧没有你的消息。可我还是不相信你就这么死了,因为你秦一剑。。。。。。是我柳三刀的大哥啊!”

    “我柳三刀的大哥,岂能那么早地就去见了阎王?!”

    柳三刀喝声如雷,刀出如电,一刀竖斩,竟如瀑布飞流俯冲而下,于那分隔南北两峰的虚空中再斩一刀,刀中无气无意,却是具备雄浑大势,若万千潮浪叠加,似大漠黄沙倒卷,一刀斩出一道!

    “道”字深陷地底之时,他的刀已收回,双眼再度望向天边。

    “我已以刀问道,你呢?”

    。。。。。。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柳乘风

    有人问道,有人悟道。

    身为八大魔门之首的天魔门门主,柳乘风本就拥有令人无比敬畏的权势手段,尤其是当他由问道境圆满晋入悟道境后,他在八大魔门中的号召力与震慑力就更是无与伦比。

    无形之中,似乎连那些针对天魔门的涌动暗流都少了许多。

    但柳乘风却深知,魔门魔修的野心始终不可能被彻底消除,只要有一丝火星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很快就会发展成燎原之火。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魔性岂不更是如此?

    他柳乘风是魔,其余七门门主难道就不是魔了?

    只不过是因为其余七门门主比他晚些悟得魔道的真谛,晚些进入悟道境罢了。

    现在他的力量足以震慑住他们,可将来等他们七人中也出了一个悟道境大能,魔门势力间的内部争斗,他可未必抑制得了。

    被摧毁过的城堡想要再重建起来并不容易,反倒是湮灭在战火中更加轻松。

    但他绝不会异想天开到凭借那些聚不拢的残滓残渣来与正道抗衡,争雄天下。

    过分的自信,就不再是自信,是自负,是愚蠢了啊!

    他不会想做一个愚蠢的失败者,他想做的是俯瞰天下的成功者。

    如何成功?

    攘外必先安内。

    自然是要先将魔门内部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和因素统统消除。

    三十年一度的魔门会武,转眼之间又要到来。

    岁月,果真是这世间最奇妙的存在。

    三十年前,他是天魔门门主,但还没有一儿一女,也没有遇到那个总能让他觉得岁月静好的女子。

    三十年后,他依旧是天魔门门主,身边有了长大成人的柳三刀、柳静之,但那个女子却已离他而去。

    她曾不止一次地说她厌倦了魔门内的勾心斗角,想要带着他和孩子一同归隐山林,享受世外之地的平和宁静。

    他却总是拒绝。

    一是因为他放不下自己的基业,二是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这世上还有那一处地方算得上与世无争,隔绝纷扰。

    在他还不是魔门之主,也不是修士,只是个拿着把木刀木剑就敢冒充高手的少年的时候,他做的梦不是飞天遁地,称雄天下,而是行侠仗义,快意恩仇。

    后来他真的行过侠,仗过义,但却没有快意过。

    因为从他入江湖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话的含义。

    一天在江湖,一辈子都在江湖。

    曾经无比向往的地方,待久了后,也会厌倦,但那时早已经走不出这座名为江湖的围城了。

    他运气好,及时醒悟,不再当什么江湖侠士,而是做魔道修士。

    单纯地为力量而修,为长生而修,为个人而修,似乎真的比终日谈什么苍生大义,要轻松得多啊!

    后来却也不轻松。

    因为他发现修士的世界也有江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