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万道神帝 >

第298章

万道神帝-第298章

小说: 万道神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壶酒,送君万里!

    放眼天下,能让一位手握大权的帝王坦诚相待的人着实是凤毛麟角。

    姜榆罔生性便不乏猜疑之心,故能让他相信的人就更加稀少,迄今为止,也不过堪堪两人而已。

    一人是刑天,姜榆罔手下最为得力的臣子和大将,也是他最为信任的兄弟。

    一人是华乐兮,曾经的女娲氏圣女,如今神农氏的帝后。

    前者早已私自领兵征战,攻打蒸蒸日上,实力势力都愈发强大的人皇轩辕氏,与他有多日不见。

    而后者,在半个时辰之前,尚还睡在他的枕边。

    枕边人,麾下臣。

    一近一远,一内一外。

    皆是他心中无法割舍的存在。

    可命运无常,许多时候人们都会被迫做出一些无法两全其美的决定,到那时,割谁舍谁,便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哪怕要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是万人之上的炎帝,也不例外。

    。。。。。。

    伴随着一声厚重的金属声响,姜榆罔推开了昭明殿的大门,封闭的大殿徐徐展开缝隙,一阵耀眼的白光从中渗透而入,将殿内的阴暗驱散。

    立于白光之下的姜榆罔,身上似乎又多出了一种别样的气息,光明宏大,极尽正道,只是他眉宇间的阴郁之色却是未能减弱丝毫。

    炎帝,万火之帝。

    他本就是火的极致代表,而火本就是这世间最古老最神圣的光明。

    拥有这样一层身份,他其实并不需要多余的光亮来衬托。

    他的一举一动,往往都能成为无数人的典范和榜样。

    岂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日出东方,光照千秋”?

    姜榆罔现在却似乎对身上所流窜的光芒有些抵触。

    他没有在温和的白光下停留多久,便径直走入了大殿之中。

    暗色龙袍轻轻拂动,若龙起风,将背后做工精致不失古色古香的大门合上。

    开门,闭门。

    由始至终,都未曾有明显的声音传开,皆是被姜榆罔以自身气息禁锢。

    而他本人则继续迈着寂静而有规律的步伐,不急不缓地走入昭明殿内。

    殿门紧闭,窗扇不通,外界的光亮很少有能透射入此中的,故而殿内一片幽静,阴暗的氛围宛若夜色笼罩下的山林。

    只是如此阴暗的环境下,姜榆罔却仍自心如明镜,目若朗星。

    他看得见很多东西,也感觉得到很多东西。

    殿内有火牛喧天,有金龙绕柱,有七彩琉璃,有九曲黄河。。。。。。

    一笔一画,一勾一勒,皆极尽图腾纹理,大道法相。

    当这一切都以具体建筑的形式呈现出来之后,那么所有的东西仿佛都具备了灵性,不再是纯粹的死物,反而活灵活现,一丝折射出的光亮,都有可能照耀锦绣山河。

    然而殿内山河,殿外山河似乎都与此刻的姜榆罔没有多大关系。

    他只是淡然地瞥了一眼昭明殿内的其余图腾建筑,便将目光聚集在那高达九层离地数丈,被白虎之皮蛟龙之筋制成的长布覆盖的玉石阶梯上的宝座。

    座长三尺六,宽约一尺五,主体材料为第十六重天产出的稀有宝物离火龟背铜与第二十八重天产出的子母云水铁,上绣镂空真龙图案,并有宝塔光轮,通体闪烁着黄金之光,这正是神农氏历任炎帝都曾坐过的炎帝宝座。

    正午之时其光芒最盛,煌煌不输日月。

    故而那时的宝座温度也是最高,其上分明无火,却有焚烧万物之势,纵是虚无的空气,靠近此座也会不禁生出香炉青烟,非火系道法造诣极高者不可驾驭。

    能终日坐在这等奇特宝座之上,并不为其所伤,反倒火德日渐兴旺之人,除却神农氏之主炎帝之外,还有何人?

    姜榆罔面色平静,踱步上前,没有刻意留意脚下的九层阶梯,因为多年累积下来的熟悉经验往往比自己的一双眼睛还要管用许多。

    四下无人之际,他又一次坐上了炎帝宝座,独自望向充盈却又空荡的昭明殿,眉头紧锁,心头复杂。

    神农氏多年积攒下来的气运自他即位以来便在不断削弱,时而缓慢时而快速,这一点,身为当事人的他老早便有察觉。

    察觉却不代表能够改变。

    气运之说本就飘渺,虽存在却无形,寻常的风水堪舆大师便能探测,但若说改变气运,就是顶尖的风水堪舆大师也得花费不少功夫,且那是建立在不涉及王侯将相等因果业障深厚的人的范畴之中。

    风后能以六十四卦一举削去刑天的气运与命运,导致其最后的生机流散,魂归星海,本命星破军也是随之陨落,除却他在卦象气运等玄学之道上的造诣早已达到了堪称登峰造级的地步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是趁刑天伤重时下的手,占了大便宜。

    乘虚而入,强易气运,仅亚于强行逆转天道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风后除去刑天之后,看上去虽然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但实则他早已伤及肺腑,损耗了上千年的苦修功夫不止,尤其是当刑天身陨,魂归星海之后炎帝姜榆罔留下的神通突然爆发,走了出其不意的诡谲之道,杀了风后一个措手不及,令他伤上加伤,状态与先前经历连番大战的刑天相差无几。

    只差有人趁此良机来送他最后一程。

    姜榆罔很想做这个人。

    可惜他真身尚在伊川,与风后所在的垒壁关相隔太远,以预先留在刑天体内的一道大神通重创风后已是极限,不可能再趁胜追击,一举除掉风后。

    这自然是莫大的憾事。

    然而与此事相比,还有一件事要令他更为遗憾和懊悔。

    那便是他此生再也没有机会与那个昔时的憨厚少年如今的悍勇大将把酒言欢,醉卧月下,不谈军国大事,只聊闲话家常。

    神通神通,神圣而通天地,却依旧未能保住刑天的命,只能在他死后重创罪魁祸首。

    姜榆罔的神色忽而由平静变得黯然,他袖袍一挥,不知从何处取来一壶美酒,对着常羊山的方向猛然敬去,沉声低语道:“送君万里!”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星陨人不归

    卯时。

    日将东升。

    然星月余辉不曾散尽,故日月星三者好似连成一片,彼此交相辉映,形成难得的美景。

    只是美景虽有了,良辰却再不复。

    出身蛮夷部落,却有着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的女子独坐在庭院中,感受着昼夜交错时的丝丝凉意,一股失落伤感的情绪从她的心中飞速扩散,进入那双并不大但却胜在精致耐看的眼眸之中。

    眼上自然是眉,不浓也不淡。

    她眉心之间却是有些特别,生了一枚红枣大小的朱红色印记,本如娇艳女子的烈焰红唇,但随着女子的眉开始蹙起,这枚印记便好似远山中的一抹云雾,朦朦胧胧,飘浮变幻,始终带着挥之不去的苦闷哀愁。

    她本没有这么苦这么愁的。

    眉心间的印记原本也没有这么红的。

    是那个一生戎马南征北战但却粗中有细的高大男子当初从麾下军士杀死的野狼中取出一撮上好的狼毫,以狼毫为笔,蘸了点朱红色的颜料,用着并不熟练的手法,于她眉心中点下很轻却又很重的一笔,才有了如今的眉间一点朱砂。

    眉间朱砂,凭添芳华。

    可纵使芳华绝世,若无人来赏,无人来爱,又有何用?

    唤作月夕的女子突然间不忍再看那天穹上最后的星辰。

    她将头深深地埋下,靠在了弯曲的膝盖之上。

    晨光与夜色交替之时,或许是一天中最美丽奇妙的时刻。

    包括周围的花,花边的草,草旁的树,树上的叶,叶身的露,无一不是美丽的。

    其实她自己也是美丽的。

    但她却再没有心思来欣赏这种美丽。

    静谧无人语时,她悄然红了眼睛。

    眼中的红,与眉间的红,如出一辙,那么刺目,那么惹人怜。

    本该爱她怜她的人却已不在。

    如果他尚在此处的话,他一定会走上前去,先为她添一件寒衣,再陪她屈膝坐着,用着响亮但有时也不失柔情的声音轻轻安抚着她。

    那一刻的她,才高兴,才幸福。

    她本有机会更加高兴更加幸福,如果那一天他没有披甲,没有提斧,没有调兵,没有远走,而是骑着胯下白马,径直朝她所在的地方走来,那么即便那个大大咧咧惯了的男人没有为她铺上十里红妆,她也会满心欢喜地对他说三个字。

    我嫁你。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意义却非凡。

    她其实早就想说出这三个字了,在他还不曾成为神农氏第一大将的时候,只是碍于女儿家的面子与迟迟未到的时机,她才一直不曾说出口。

    一人不言,一人默等。

    等着等着那一人却彻底不见了踪影。

    她很想大声骂他几句,宣泄心中压抑着的无尽悲愤,可话至嘴边却怎么也出不了口。

    出口了也无用。

    因为他听不到。

    她还听得到。

    可听到的只是以往他对她所说的那些话。

    “哎,小小年纪怎么就学人当山贼拦在路中间了?你知不知道若是方才我手下这几位兄弟的战马再快上一步,你的小命就不保了。”

    “不保就不保,你这恶魔杀的人还不够多吗?我的家园,我的族人,哪一个不是因你们而毁灭的?”

    “族人。。。。。。家园。。。。。。毁灭,我好像明白了。”

    “明白了你还发动这场战争,人命在你眼里就这么不值钱吗?!”

    “傻丫头,游牧民族与农耕势力的矛盾自古便不可调和,况且天下大势本就是分分合合,就算我不提斧握刀,率铁骑征战,狼烟和战火也会被别人点燃。和平这种奢侈的东西是有,但却是建立在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上,既然是战争,总免不了死人的。”

    “我不管什么天下,什么大势,就算一定要死人,为何不是你这等作恶多端,手上沾满血腥的大恶人?”

    “傻丫头,从古至今有几人是不死的?就是那开天辟地的盘古,也有力竭寿终之时,不过是分时间早晚而已。所以你如果想看到我死的那天,就得好好地活着,到时候。。。。。。嘿嘿,没准儿还能在我的衣冠冢旁骂上几句,诅咒我生生世世。。。。。。”

    “衣冠冢,你这是在咒自己会死无全尸咯!”

    “哈哈,不算自己咒自己,天道循环而已,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对于领兵征战沙场者而言,这是最好的归宿了,不过我运气未必会那么好,就先定个衣冠冢吧。”

    。。。。。。

    “大个子,跟了你这么多年,为何从来不曾见你卸甲?”

    “甲胄这玩意可比山还重,既然穿上了就难以卸下。”

    “难么?你力气这么大,九头牛都比不过你,莫说是卸甲,就算是撑破铠甲,也没问题的吧。”

    “傻丫头,你当铠甲是大白菜啊,还撑破,撑破了你给我补吗?”

    “才不要,我留在你身边是看你会怎么死的,不是来给你当修补匠的。”

    “说的倒挺有风骨,不过实际上,怕是自己太笨,学不会这高明的技术吧。”

    “你才傻!你才笨!傻大个!笨大个!等哪天你的衣冠冢建好了,本姑娘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