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三国当军阀 >

第466章

混在三国当军阀-第466章

小说: 混在三国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嗄兀跏咕趾伪亟们槟亍!�
  “这……”
  刘璋一时语塞。
  张松又道:“刘使君,在下听说丞相已经上奏天子表使君入朝为宗正,天子的圣旨虽然还未到,在下却是可以预先向使君道贺了。”
  “是吗?”刘璋神情一黯,叹息道,“明白了……”
  ……
  刘璋府邸,别院。
  这时节的西川还是有几分寒意,西厢房的门窗早早就关上了,只有悠扬悦耳的琴声伴随着婉转的歌声从门缝窗隙里飘散出来,又有幽幽的灯光将舞女诱人的身影投放在窗户上,显得格外婀娜多姿。
  厢房内,刘璋的寡嫂吴氏正临窗抚琴,熊熊燃烧的炭火将屋里熏烤得温暖如春,吴氏也是脸泛桃花,显得越发妩媚,一对清水双瞳尤其明媚动人,玉指轻舒,款款的清音如高山流水款款流淌,令人流恋忘返。
  一队西川舞女正在轻歌慢舞,身上那袭薄薄的轻纱根本就不足以掩盖诱人的春色,玉腿劈张处,妙处纤毫毕现,马跃目光如炬,灼灼地游走在舞女火辣的胴体上,然后滋的一声吸干了盅中滚烫的美酒。
  酒意上涌,马跃的眸子里顷刻间变得灼热起来。
  “美人儿。”马跃向吴氏勾了勾手指,狞笑道,“过来,快过来。”
  吴氏不敢违抗,莲步珊珊走向马跃身边,尚隔着两步远时,马跃早已经探出猿臂将吴氏一把搂入怀里,然后嘶的一声就撕开了吴氏身上的缕衣,一对又挺又翘又丰满的玉乳便仆地弹出,蹭在了马跃脸上,直撩得人心猿奔腾、意马难收。
  吴氏嘤咛一声,粉脸霎时羞得通红。
  马跃淫兴犹炽,再探手又撒裂了吴氏的下裳,霎时间两瓣丰腴挺翘的雪臀就赤裸裸地呈现在了马跃面前,马跃嘿嘿一笑,搂住吴氏纤腰轻轻发力强迫她跪倒在柔软的地毯上,然后双手左右开弓,狠狠两巴掌扇在吴氏的雪臀上。
  吴氏雪雪呻吟一声,雪白的翘臀上已经浮现两道清晰的巴掌印痕,就像是纹上了两朵梅花,显得格外的娇艳诱人。
  【套用某读者的一句话:小狗式,又见小狗式,最爱小狗式。】
  ……
  濮阳,大将军府。
  袁绍正与心腹谋士审配、逢纪饮酒作乐,大厅里正有一队山越舞女手持短剑木盾歌舞助兴,袁绍身边还有两名江东美女陪酒,左拥右抱好不快活。
  “这江东女人就是水灵。”谋士审配是个忠臣,可忠臣也好色,望着大厅里这队山越舞女,审配的眼睛里直冒淫光,啧声赞道,“啧,瞧那小腰扭的,那皮肤嫩的简直就能掐出水来,真想抱在怀里尝一口。”
  “江东女人可不止皮肤嫩。”袁绍笑道,“正南如果喜欢,何不从这队山越舞女中挑选两名回家?”
  审配大喜道:“主公此话当真?”
  袁绍道:“孤何时说话不算数过?”
  “如此多谢主公。”审配急道,“在下要那两名大屁股、小腰、瓜子脸的舞女。”
  “好。”袁绍大手一挥,爽快地应道,“那两个女人便是正南的了。”
  “如此,在下敬主公一杯。”审配遥举酒盅,喜不自禁道,“多谢主公赐下美女。”
  “好。”袁绍大笑道,“喝,哈哈哈……呃!”
  袁绍笑到一半,忽然呃了一声,表情顷刻间变得一片呆滞,然后直挺挺地往后便倒,审配、逢纪大惊,急抢上前来将袁绍扶起时,发现袁绍已经口吐白沫、人事不省,而陪在袁绍身边的两名江东美女早已经吓得粉脸煞白。
  ……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99年)五月,大将军袁绍中道崩殂,时年四十七岁。
  ……
  是夜,大将军府里一片肃杀。
  审配、逢纪、李孚、辛评、辛毗等重臣聚集在袁绍的寝居外,一个个显得神思不属、焦躁不安,正等得不耐烦时,忽见郎中哭丧着脸从袁绍寝居里走了出来,以审配、逢纪为首的大臣急围了上来。
  “主公病情如何?”
  “主公苏醒了吗?”
  郎中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吱哑!”
  紧闭的大门再次打开,袁绍正妻刘氏满脸杀气从里面走了出来,喝道:“袁五何在?”
  一名年近花甲的老家将闻声上前,应道:“老奴在。”
  刘氏咬牙切齿地喝道:“把那两个江东小贱人绑了,鞭笞致死,再以金针刺破其脸,让她们死后到阴间再无法勾引男人!”
  “老奴领命。”
  老家将答应一声,领命去了,不到片刻功夫,便领着家丁从两侧厢房里揪出了花容失色的两名江东女子,两名江东女子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命运,哭着向刘氏求饶道:“夫人饶命,夫人饶命哪……”
  刘氏却是理也不理,唯有脸上的神色变得越发狰狞。
  半晌之后,大将军府偏厅。
  审配、逢纪、辛评三大谋士正与袁绍正妻刘氏密议立嗣之事。
  袁谭、袁熙、袁尚皆为刘氏嫡出,不过刘氏和袁绍一样,心中偏爱袁尚多一些,都有意立袁尚为世子,只不过考虑到废长立幼有违常理,所以袁绍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这一拖却给袁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刘氏向审配三人道:“妾身禀承先夫遗志,欲立三子尚继位,不知可否?”
  辛评与袁绍长子袁谭过从甚密,当下急道:“夫人不可,所谓长幼有序,岂可随意废止古制?窃以为应当令长公子谭嗣位,如若不然,恐贻祸无穷。”
  刘氏蹙眉不语。
  审配素来与袁尚亲善,当下就反驳道:“正男此言差矣,三公子雄姿英发、文武兼备,颇有主公遗风,理当嗣位以承大统。”
  辛评、审配两人争执不下,刘氏又问逢纪道:“不知逢纪大人又有何高见?”
  逢纪道:“在下唯夫人马首是瞻。”
  刘氏道:“那就秘不发丧,先召公子尚返回濮阳嗣位,然后再召公子谭、公子熙,及高干返回濮阳,尔后发丧,扶先夫灵柩返回邺城安葬。”
  ……
  汝南。
  袁谭自从被朝廷敕封为扬州刺史,袁绍便分兵五万由袁谭领率驻扎汝南,时刻摆出威逼淮南、庐江之架势。
  是夜。
  袁谭刚刚巡视完军营返回平舆(汝南郡郡治),还未及卸甲便有小校入内来报:“将军,辛评先生来访。”
  “辛评先生?”袁谭急道,“快请他进来。”
  小校领命而去,不及片刻功夫便领着辛评复返,辛评急道:“公子,出大事了。”
  袁谭道:“何事?”
  辛评以眼色示意,袁谭会意急屏退左右,这才问道:“仲治,出何事了?”
  辛评黯然道:“主公已经归天了。”
  “啊?”袁谭大吃一惊,旋即向北跪倒在地,干嚎起来,“父亲,父亲哪……”
  “公子,现在还不是悲伤的时候。”辛评吸了口气,沉声道,“夫人与审配、逢纪密谋,欲矫诏令三公子袁尚嗣位,时间就在袁尚返回濮阳之日!公子需早做决断哪,否则一旦让袁尚继承大统,公子必死于葬身之地耳。”
  “什么!?”袁谭勃然大怒道,“本公子才是嫡长子,父亲的大统自然该由本公子来继承,袁尚有何资格嗣位?简直岂有此理!”
  “公子。”辛评道,“袁尚有夫人、审配、逢纪的支持,继承主公大统只怕是势在必行了,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公子可即速点起大军杀奔濮阳,抢在袁尚嗣位之前攻入濮阳,将主公所留遗诏昭示天下,唯有如此方能挽回大局。”
  “好,就这么办!”袁谭拍案怒道,“来人,击鼓升帐!”
  ……
  濮阳,大将军府偏厅。
  逢纪向审配道:“元图兄,在下刚刚得知,辛评这家伙托病在家有诈。”
  “啊。”审配道,“其中有诈?”
  “正是。”逢纪道,“辛评其实早在五天前就已经离开濮阳了,你我还一直被他蒙在鼓里。”
  “辛评离开了濮阳?在这个时候?”审配沉吟片刻,忽然脸色大变,失声道,“难说说这家伙去了汝南?”
  逢纪道:“在下也是这么认为。”
  审配道:“辛评如果去了汝南,那肯定是向袁谭通风报信去了,以袁谭的性格,一旦知道夫人要废长立幼,肯定不会甘心,极有可能会出兵攻打濮阳,抢在公子尚嗣位之前扭转局势,这样一来局面可就糟了!”
  逢纪道:“袁谭若真的举兵叛乱,不知道正南兄可有应对良策?”
  审配目露寒光,沉声道:“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快刀斩落麻,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局势,否则主公的基业恐将毁于一旦,到时候不但孙权、曹豹会出兵攻伐我军,甚至连马屠夫也极有可能落井下石。”
  “既然是这样,那事不宜迟,你我这便分头行动。”逢纪道,“正南兄火速赶往陈留,让公子尚带兵北上濮阳,在下则连夜前往山阳,让二公子也率军回师濮阳,再请高干将军调集濮阳守军在濮阳周围张网以待,静等袁谭率军来攻。”
  “好。”审配道,“就这么办。”
  ……
  淮南合肥。
  两万吴军精锐秘密集结,此时的合肥已经成了一座庞大的兵营。
  周瑜中军大帐之内,太史慈、朱然、吕蒙、周泰、蒋钦、徐盛、全琮等东吴将领济济一堂,正在热烈地讨论北伐之事。
  “大都督到。”
  帐外忽然响起一声嘹亮的号子声,帐中诸将急停止讨论。
  从容的脚步声中,周瑜身披戎装、面带微笑款款步入大帐,众将急双手抱拳,朗声唱道:“末将等参见大都督。”
  周瑜大步走到案后,肃手道:“诸位将军免礼。”
  “谢大都督。”
  诸将抱拳谢过,这才退下分列两侧。
  周瑜大手一挥,朗声道:“地图!”
  早有小校将地图哗地展开,然后挂到屏风之上,周瑜大步走到屏风前,向诸将招手道:“来,诸位将军都请围过来。”
  诸将依言围至屏风周围。
  周瑜道:“诸位将军,刚刚细作回报,袁绍已经于半月之前暴卒,袁绍谋士审配、逢纪等矫诏拥立袁绍第三子袁尚嗣位,袁绍嫡长子袁谭举兵反叛、回师攻打濮阳,却在濮阳城外被袁尚、袁熙、高干联军所败,今袁谭已经率残军退回汝南。”
  “袁绍死了?太好了!”大将太史慈道,“现在马屠夫又远在西川,袁绍又暴病身亡,还有谁可以阻挡我军北伐?此时不取中原更待何时!”
  “呵呵,太史将军稍安勿躁。”周瑜微笑道,“眼下起兵北伐还缺乏契机!”
  “契机?”太史慈道,“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周瑜道,“此时出兵北伐,很可能会迫使袁谭、袁尚暂时罢兵,联兵抵抗我军!如果我军先等上一段时间,等袁谭走投无路向我军求救的时候再出兵,则不但可以分化河北军,还可以利用令袁氏旧部自相残杀,我军可不兵不血刃尽得中原,又何乐而不为呢?”
  “袁谭求救?”太史慈不解道,“这两年袁谭率军驻守汝南,一直与我军交战,如何会向我军求救?就算要求救也应该向凉军求救才对?”
  周瑜道:“马屠夫、贾毒士远在西川,急切间难通消息,马超又率军远征西域,眼下洛阳城内无人主持大局,如果没有马屠夫允许,试问方悦、徐晃、许褚之流谁敢出兵救援袁谭?袁谭如果要想生存,就只能向我军摇尾乞怜。”
  太史慈道:“原来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