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之我是韩信-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前车之鉴,一路关隘必严防以待。若勉强与之交战,实无成算。依微臣只见,不如养兵蓄锐,徐徐图之。”
陈胜复仇心切,闻言不喜。
邓宗告退后,有中正朱房进言,说邓宗拥兵在外,有意背主自立。今不听大王军令,反骨已露。应早除去,以绝后患。陈胜纳其言,派兵缉捕邓宗于驿馆,逼其自缢。邓宗临死前叹道:“周市劝我远离大王,悔不听其所言。”
便有人将此言告知陈胜。陈胜心中又忧虑起征东将军周市。
那周市败于齐王田儋,还军魏地,陈胜便不喜周市。前日有意让韩信接续周市,攻打齐国,被韩信婉言拒绝。后想派他人前往,一时之间无合适人选,又恐将周市逼反,故一时未有动手。
今听周市竟有如此言论,陈胜那颗善忌之心,又深深不安。
于是他又下旨一封,欲传周市入都,故伎重演,铲除这个怀有贰心,手握重兵的周市。
第三章 弥天大谎
韩淮楚闻听周文战败消息,不由难过。他虽然心知这是历史的必然,但他曾与义军并肩作战,陈胜也十分看重自己,自己用计破了荥阳,陈胜还曾厚赐金钱绵锻,待自己也算不薄,只是未有机会重用自己罢了。
他唏嘘一番,便来计划工程。
韩淮楚找来工匠,略一计算,让他咂舌不迭。
原来若要按他心中所想,为师傅建一座行宫,尽复鬼谷道场旧貌,少说也要两千金。
那陈胜赐给的百金,韩淮楚因觉得沉重,便散给了沿途难民。此时想起,不由后悔,“若拿此作为师父建观之资,岂不是好?”
那工匠见韩淮楚窘样,说道:“小哥,你这计划,只有王公巨贾方能办到。我看你也不像是有钱的样子,怎会有如此念头?”
韩淮楚道:“建观修道场乃是行善,看来只有广募善缘了。”工匠叹道:“若是太平之年,你这么一大笔钱财也很难募到。如今百姓流离失所,自顾不暇,哪有余钱来行这善事?”韩淮楚闻之默然。
工匠问道:“你可识得什么达官贵人,请其相助?”
“达官贵人?小生且去打听打听,看看以前结识的朋友,有没有做了大官的。”韩淮楚闻言眼中一亮。
他这一打听,还真给他探听到一人。此人便是师兄周叔。
在鬼谷道场学艺之时,那周叔中等身材,讷讷少言。他胸中文墨不多,读起兵书来常不解其意,便时常向众人请教。众人取笑他笨,他也毫不在意。平日里不喜与众师兄弟嬉闹,有空就将自己关在屋子,研读兵法,说是自己笨,所以要多用功才行。
倒是鬼谷悬策,对这位徒弟颇为嘉许,说他可成大器。
韩淮楚听闻周叔已在张楚征东将军周市麾下,献计献策,立下了不少赫赫战功,作了首席大将。他心想,“师兄终于显山露水,不愧是我纵横家走出的弟子。”
他便去临济义军大营,寻找师兄周叔。
※※※
临济在今河南省丘封县东,秦时乃是大镇,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因义军占领后免除了暴秦的一干苛捐杂税,四方百姓安居乐业,一副兴旺繁忙的景象。
韩淮楚来到军营前,只见那营寨布置得森然有序。士兵均穿上了统一的张楚军制服,行走时成行成列,丝毫不乱,已不似当日在葛婴营中见到的仓促成军的光景。想是周市得了魏国这块富饶的土地,便有钱整饬军队。又有纵横家弟子周叔以兵法布置营盘,训练士卒,已收有成效。
韩淮楚便在营前通名,告知要见周叔将军。守卫一听韩信之名,耸然动容:“原来是助假王攻破荥阳的韩将军,小的这就去通报周将军。”
“看来小生在义军中,还小有名气啊。”韩淮楚心想。
不多时,一位三旬汉子,中等身材,身着便服走出营来,正是韩淮楚师兄周叔。
周叔一见韩信,即拉着他手,激动道:“真是韩信师弟来了,我还以为听错了呢。师弟,自从在万载谷你与师傅他老人家去游历天下,咱们已好久没见了。”
周叔便将韩信接入军营,二人边走边谈。韩淮楚笑道:“师兄你现在境况不错啊,做了周市大帅的首席大将。”周叔笑道:“师弟谬赞了。听说师弟助假王破了荥阳城,大王没有封赏你什么官职么?”韩淮楚道:“他原本想让我接替周市,做什么征东将军。”
周叔“哦”道:“那师弟岂不是成了我的顶头上司。师弟可曾答应?”韩淮楚叹道:“陈王让我去攻打齐国,师弟我窃认为不智,便婉言谢绝。”周叔点头道:“师弟慧眼如烛,那齐国哪有这么容易攻下的。不怕师弟笑话,我就是与那齐王田儋在狄城交手,吃了败仗,这才回师魏地。”韩淮楚道:“如今强秦才是大家的共同敌人,咱们不宜树下如此强敌,而宜与之结盟才是。”周叔道:“师弟所言正是此理。我便劝周大帅与齐结盟,但大帅惟恐大王震怒,不敢许之。”
韩淮楚便问:“那齐王田儋可曾来攻魏?”周叔道:“田儋也曾动过兴兵之念,听说是齐王的族弟田横晓以大义,劝说田儋放弃伐魏之念。”
“想不到那田横年纪轻轻,倒是个有识之士。”韩淮楚心道。
他又忆起当初在清溪鬼谷,田氏三兄弟合攻旷世佳人虞芷雅,自己为救佳人身负重伤的历历往事。
“说起来小生还要感谢田氏兄弟。若不是他们,小生怎会有那么一个英雄救美的机会,又怎能与虞姑娘单独相处恁多时日,最终博得佳人的垂青。”
※※※
二人来到周叔帐内,周叔令人奉茶。继而问道:“师弟谢绝陈王封绶后,这些时日去了哪里?”韩淮楚答道:“我与师傅闻得有大蛇肆虐,去了芒砀山一趟。”
周叔神色一动:“芒砀山?听说彼处最近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师弟去过那里,可曾听闻?”韩淮楚问道:“是何大事?”周叔道:“听说那条大蛇乃是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一个叫刘邦的英雄所斩,这事可是真的么?”
“小生的未来老板可真是厚颜无耻,这牛皮也会吹!他连那大蛇的牙缝都不够填,居然敢说斩了大蛇!”韩淮楚心中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他要想戳穿刘邦的谎言,可说是轻而易举。但他随即想到,“也好,就让那些无知黔首们相信这个故事,好让他们对那无耻的刘邦心怀崇拜,以利未来汉室之兴。”
“看来小生要帮刘邦圆这个弥天大谎了。”
韩淮楚便道:“这事师弟我亲眼目睹,千真万确。”
一语既出,周叔耸然动容:“原来师弟见过此事,这事是真的。快讲讲,当时是怎么回事?那刘邦一个凡人,如何能斩杀大蛇?”
韩淮楚缓缓道:“这事还得从我与师傅去了芒砀山讲起。”
“当时师傅约齐天池真人,毅城仙翁两位道长,一同去芒砀山,准备斩去大蛇,为民除害。在玄女庙遇见九天玄女显圣。师傅领了娘娘法旨,以身饲蛇,喝下了一坛雄黄酒。”
周叔惊愕道:“师傅他老人家竟要以身饲蛇?那岂不是会没命?”韩淮楚道:“师兄休要惊慌,师傅已悟得大道,以自己毒倒大蛇,便立地成仙了。这是好事啊。”
周叔“扑通”一声跪地,放声大哭:“师傅,您老人家就这么去了么!”
韩淮楚搀起周叔,说道:“师兄休要悲伤。师傅已被玉帝封为云梦圣君,这是我纵横家继祖师王诩之后,第二个得道之人,我们师兄弟应感到高兴才是。”
周叔止住悲伤,继问:“既然是师傅毒倒大蛇,怎说大蛇被刘邦所杀?”韩淮楚道:“那大蛇虽然毒倒,却躯体庞大。天池真人,毅城仙翁两位道长也拿他无可奈何。正好刘邦撞到,喝醉了酒,化身成一个八丈巨人,手持利剑,就那么一挥,大蛇的头便被他斩了下来。”
周叔“哦”了一声,说道:“看来那刘邦真是赤帝之子,大有来历。”
“汗!看来小生比那刘邦更无耻,更会吹牛。”韩淮楚心道。
他这番话,便由周叔传扬出去。众人添油加醋,越说越玄,普天之下均当了真。刘邦得了天下,干脆将之载入正史,无耻到了极点。高祖斩蛇的故事,便流传到今。
接着韩淮楚讲起师傅封圣,托自己为其修建行宫之事,并言欲重建鬼谷道场,问周叔可能解囊襄助。
周叔脸现难色,说道:“师弟不知,我虽做了大将,也没多少俸银。因时下战局不稳,军中开支颇大,我那一点俸银还常有拖欠。”
韩淮楚闻言颇为失望,道声:“师兄既然为难,这事便罢了。”
又听周叔说道:“师门有事,我这弟子自当倾囊相助。”即唤来一个小兵,取了一封金子,说道:“我所有的俸禄都在此了,共一百金。虽然少了点,可略表我的心意,希望对师弟有所帮助。”
韩淮楚也不推辞,接了金,称谢不已。
周叔道:“我纵横家的鬼谷道场乃是数百年的基业,要想重建,花费太大。靠你我二人恐是有心无力。正所谓集沙成塔,这么大的工程还需靠更多人的力量。”
韩淮楚道:“师兄说的是。不知还有哪位达官贵人,能帮助我完成心愿。”
※※※
正说话间,有一家僮模样之人,入帐问道:“周叔将军在么?”周叔欠身道:“我便是,阁下有何事找周某?”那人道:“我乃中正大人家仆。家主听闻韩信将军造访周将军,特来请韩将军过驿馆一叙。”
韩淮楚在陈城多日,清楚张楚朝堂情况。他听闻中正朱房乃是一位只知阿谀奉承,进献谗言的小人,却不知他为何也到了临济。
韩淮楚不欲与这般人物有所来往,便推辞道:“我与你家大人素无往来,阁下请回吧。”
周叔道:“师弟此言似有不妥。”韩淮楚惑问:“有何不妥?”周叔道:“中正大人今番乃是陈王特使,等同陈王亲临。他欲见你,师弟还是去走一遭吧。”
韩淮楚便问:“陈王派特使来了?有何旨意?”周叔长叹一声:“大帅正为此事忧虑。”他望了望那位家僮,欲言又止,说道:“师弟去了自知。”
韩淮楚便随那家僮,走出军营,来到临济驿馆之外。
第四章 前车之鉴
一峨冠博带,身材削瘦,面无血色的中年男子早迎出馆外,喜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一向韩将军你去了哪里,大王正找你呢。”
韩淮楚愕然道:“大王找我何事?”
朱房道:“此事说来话长,将军且入内长谈。”便将韩淮楚引入大堂。
韩淮楚落座,朱房劈面问道:“大王待你不薄,韩将军为何不辞而别?”韩淮楚正为此事心愧,支吾道:“我师傅听闻芒砀山出了一条大蛇,找上我,要去看个究竟。”
朱房责备道:“如今战事正紧,将军不思报效朝廷,却去看什么大蛇,岂不是太孟浪了。”
韩淮楚便道:“末将在驿馆赋闲多日,未得陈王封绶,左右无事,想出去走走也无妨。”
朱房便道:“大王非不想重用你,只是无甚机会。你看,这机会不是来了么?”韩淮楚便问:“陈王欲委我何职?”
朱房道:“右将军新近大败于秦军,丧师辱国。大王痛悔未听将军之言,致有戏下大败。欲派你接续周文,重整军马,杀入咸阳,为我张楚死难的将士报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