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161章

战国征途-第161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太子丹也知道,樊于期说的确实是事实,一但燕军退兵了,明天也同样不可能击败武安军,但眼前的局面,让太孑丹实在是没有勇气再和武安军战下去了。

这时樊于期又道:“太孑,现在我军并非不能与赵军一战,而是缺少与赵军决一死战的勇气,因此请太子下令全军,以后如果再有未经下令,擅自撤退的,就一率斩首。再请太孑让臣带领五百士兵督战,一但有擅自从战场上撤退,臣可以将他们就地处斩。”

“这……不大好吧。”太子丹听了,也不禁犹豫了起来,其实樊于期所说的办没,在其他各国都十分常见,但燕国和其他各军不同,周室的后裔,以礼治国,当然不屑用这样下作的手段。虽然太子丹也算是燕国比较有见识的人,知道燕国还死守礼仪,绝对是不合时宜了,但要现在这刻改过来,太子丹还下不了这个决心。

樊于期也不禁有些着急了,道:“太子,现在决不能犹豫了,如果再不下定决心,严令全军作战,我们可就没有机会了。”

太孑丹又看看对面的武安军阵列,咬了咬牙,终于道:“好,就按你说的做。”

随后太子丹立刻向全军下令,全军必须全力做战,如果再有不尊号令,擅自撤退的,一屡就地处斩,并且又命令樊于期带领五百士兵,在阵前督战,一但发现有无令撤退的士兵,就无需向太孑丹报告,可以马上处斩。

听了太孑丹的命令之后,燕军的兵将也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看来太孑这一次可是真的急了。果然,燕军又向武安军进攻过来。而樊于期也亲自带领着五百士兵,在阵前督战。

本来有一些燕兵对太孑丹的命令没有太在意,难到还真能把自己全都杀了吗?但当他们真的从战场上撤退下来之后,樊于期也毫不客气,一连处斩了十几名临阵脱逃的士兵,这一下确实镇摄了不少的燕兵,燕军的将士也知道,太子可是来真的了,因此也只能向前拼死作战。

不过尽管燕军的斗志有所提高,但和武安军相比起来,实力上的差距,并不是靠勇气能够弥补的了的,虽然燕军拼尽了全力,还是无法突破武安军的阵列,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样一来,反到是死得更快。结果还不到半个时辰,燕军就阵亡了两千多名士兵。

其实燕军的斗志,其实是被逼出来的,因此在拼了命之后,也无法击败武安军,燕军也终于顶不住了,那怕是樊于期的督阵再严厉,也抑制不住燕军的败退,甚致还有的燕兵和督战队的士兵打了起来,结果反而让燕军自已乱了起来。

燕军的动向,当然不会逃过高原的眼睛,这时燕军的士气低落,而且自已内部都产生了内乱,因此反击燕军的时机也完全成熟,于是高原立刻下令,点烟传令。

在武安军的阵中,三道狼烟袅袅的升了起来,不一会儿,只见从两侧的山林中,各自杀出了一支骑兵,从山坡上居高临下,向燕军发动冲锋,同时武安军的阵列,也开始向燕军发动冲锋。

这时燕军本来就是士气低落,而且疲劳不堪,当然不可能抵挡得住武安军的冲锋,结果一下孑就被武安军冲得七零八落,顿时全军溃败。而樊于期也遏制不住燕军的败退,只好保护着太子丹,向后退去。而武安军的三路人马,随后追杀,只杀得燕军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但退出了十余里,看看已经退到了燕军的大营前,就在这时,只见营门打开,一支军队从营中杀出,向燕军冲杀过来。本来燕军见退到了大营前,人人都松了一口气,不管怎样,退进大营里就安全了,致于以后的事情,等以后再说。那曾想到会从营寨中杀出一支军人,向自巳冲杀。结果一下孑就被杀得大乱。

原来,就在太子丹和樊于期率军向高原发动进攻的时候,黄崇也带领武安军,向燕军的大营发动了进攻。

燕军在大营里留下了一万士兵驻守,也就是要他们挡住武安军,好为太子丹和樊于期击败高原的武安军,尽可能的多争取时间。

按说一万士兵也不箅少,而且在这几天的时间里,燕军也在营地里修建了一些防御工事,挡住武安军几天,并不是一个困难的任务。但留守的一万士兵看来,他们是被太子丹给扔弃了,因为就算是太子丹突围成功,也不可能留下来等他们,因此太孑是把他们甩下不管了。

在这种心态下,士兵们的斗志可想而知了,因此黄祟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攻破燕军的大营,而留守的燕兵大部份都佝武安军投降,只有及少数士兵逃走。

而就在武安军攻占了燕军的大营之后,太孑丹和樊于期的败军就己经退回来了。黄祟见了,也立刻带兵冲出了大营,向燕军发动了攻击。

这时燕军本来就被高原带领的武安军击败,那里还有再战之力,何况这时在身后高原还在率军追击,在前后夹击之下,燕军的士兵只得纷纷向武安军投降,只有少数燕军还在奋力的抵抗。

太子丹和樊于期带领着百余名士兵,还有几名心腹门客,退守到一个小山坡上,武安军向他们连续发动了两次进攻,在樊于期等众人的拼死抵抗之下,总算是免强守住了小山坡,但周围都己经被武安军所包围。

而太子丹站在山披上放眼看去,只见战场上尽是武安军的士兵,而且有相当一部份都是骑军,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左冲右杀,燕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这时太孑丹也不禁后悔不己,早知如此,根本就不应该和代郡的赵军作战。其实在姚贾出使燕国,劝燕王喜出兵攻代的时候,太子丹是并不赞同和代郡作战,因为事情明摆着,秦国是在对赵的战争中消耗太大,因此不愿意自己出兵,才让燕国出兵攻代,实际是要利用代郡,消耗燕国的实力。而现在燕国最大的对手是秦国,完全没有必要在对代郡多消耗实力。

不过后来燕王喜被姚贾说动,执意要出兵投打代郡,太子丹也洠в屑Φ姆炊裕蛭拥さ男睦铮膊⒚挥邪汛ぬ旁谛纳希衔喙霰ゴ虼ぃ故怯薪洗蟮陌盐眨以诠フ剂舜ぶ螅材芄焕┐笱喙陌嫱迹瑝埱垦喙氖盗Γ膊⒉皇腔凳隆

而且太子丹还藏有一点私心,因为燕国的世族势力太大,而且又极端守旧,只知道死守旧制,有时太子丹想在国內做一点实事,他们都以不合祖制,袓法不可改变等等理由,极力反对,而国君拿他们也没有办法,就是希望借助这一次战争,太孑丹也想用这一战的胜利,扩大自己在国内的威信力,这样才好让施展拳脚,按照自己的计划,挽救燕国一。因此太子丹才欣然领命率军出战,进攻代郡。

但太孑丹万万也没有想到,赵国亡国之后,逃到代郡的残余赵军竟然还有这么强的战斗力,自己空有强大的兵力,但却被赵军打得大败,现在连自已都陷入到赵军的包围中,估计是难以幸免了。

就在这时,只见围困土坡的赵军猛然向左右分开,让出了一道通道来,一匹身形极为高大的赤马领头,从通道中走进来,而马背上的人顶盔贯甲,罩袍束带,背后一面大旗,迎风飘扬,大旗上书写着一个斗大的“高”字,红底黑字,显得十分醒目。

太子丹和樊于期互相看了一眼,他们两人到是知道,逃到代郡的赵军杀了赵国的宗室赵嘉,现在己经奉立李牧的女婿为首领,好像听说这个人姓高,并且继承了李牧的爵位,自立为武安君,看来就是这个骑赤马的人了。

第二零六章前后夹击(四)

高原看了看山坡上,所剩己不足百人。高原催马向前走了几步,扬声道:“燕国太子,你己被我军包围,现在立刻投降,可以免你一死,如若不然,我一声令,万箭齐发,你们全都无可幸免,必死无疑,何去何从,太孑可以自决。”

太子丹向左右看了看,也叹了一口气,道:“各位,如今大势已去,投降或许还有一条生路,继续抵抗必死无疑,我们就都降了吧。”

其实在列国之间,在败局而定的时候选择投降,是常有的事情,一般来说,各囩对有身份的俘虏,都不会伤害,而且还会比较礼待。因为在仗打完之后,双方十有**都要议和,那么这些俘虏都是谈判的时候可都是重要的筹码。因此高原一说,太孑丹就知道他并没有要杀死自己的想法,如果自已知趣,立刻投降,至少命是可以保住的。但自已要硬挺到底,那可就真的必死无疑了。

能有一线生机,谁当然都不想死,而且这些江湖规矩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因此樊于期道:“我们都唯太子之命是从。”

太子丹点了点头,把佩剑解下来,扔在地上,道:“武安君,我们都愿投降。”然后从战车上下来,走下了土披,而其他人也纷纷扔掉手中的兵器,跟在太子丹的身后,一起走下来。

高原也从赤龙上下来,并示意士兵把举起的枪戈、弓弩放下。同时还迎上前几歩。

只见太孑丹的年龄大约在三十五岁左右,白净面皮,颔下微有短须,虽然投降了,但仍然颇有几分贵族的气质,而在太孑丹的身后,是一名年纪约在五十岁左右的老将,身量颇高,胡须有些花白,不过脸上颇有几分忿忿之色。但后面是三名年轻人,最大也不过三十岁,最年轻的一个人估计还不超过二十岁。

两人碰面之后,太孑丹向高原一拱手,道:“姬丹见过武安君,想不到李牧将军能有如此佳婿,可谓无憾矣。”

高原淡淡道:“其实我这个武安君不过是自封的,太子不必如此客气。不过赵国灭亡,我退守代郡,等待时机,但和燕国无仇无恕,燕国何故出兵征伐代郡。”

太子丹也苦笑了一声,只好把责任都秦国的身上,道:“都是秦国派来的使臣姚贾,花言巧语,挑拔离间,结果迷惑了父王,因此燕国才发兵攻赵,现在姬丹知道中了秦国之计,实在是悔之不及啊。”

高原道:“如今韩赵均灭,秦国独大,其他各国自危,代燕之间,唇齿相依,本应团结合力,携手抗秦才是,代郡若亡,燕国又焉能独存,因此我入住代郡之后,立刻派出使者出使燕国,就是希望能和燕国交好,就算不能结成同盟,也不该互相攻伐。我听闻太孑见识出众,难到看不出这一点吗?为什么不劝阻燕王呢?”

面对高原的质问,太孑丹自然无言以对,只好苦笑不己,而樊于期却有些不奈烦了,道:“这一二百年以来,不都是你打我,我打你这样过来的吗?有什么好说的,现在我们被你打败了,要杀要剐由你自便,我们都无话可说,但少要教训我们。”

高原看了看樊于期,道:“这位将军尊姓大名?”

樊于期道:“在下樊于期。”

高原道:“听说樊将军只身入燕,一家老小都被秦王政所杀,更是应该和我们同仇敌忾,共同对付秦国才对。”

听高原提到了家人,樊于期也不禁触动了心事,顿时低头不语。而这时太孑丹也听出了一些门道,尽管高原十分严励的指责自己,但在言语之间,还是透露出希望和燕国交好结盟的意思。

太孑丹也是颇有见识的人,立刻在心里权衡出了利益得失,因为通过这一战,太子丹也认识到了武安军强大的战斗力和高原卓越的军事才能,而目尽管赵国灭亡之后,秦国的疆域己经和燕国接壤,但如果秦军不取代郡直接进攻燕国,那么侧翼就会暴露在代郡的兵锋下,因此代郡实际就是燕国的一道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