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章 章邯降楚
秦之兴起,无疑其内在战争机器的疯狂开动,外在百万铁军的征讨四方,打下前所未有的天下,然而短短十五年间,泱泱大秦,毁于一旦,真是应了其兴也勃,其败也勃。
城外秦楚大军厮杀过后,横尸遍野,血肉流满一地,秽臭逼人,秦川荒漠的苍鹰在天空飞旋,时不时地飞下来叼食尸肉,两军派来不少士兵不断收回己方死尸,然后焚烧埋葬,烟气氤氲结成如雾,腥臭气味传出十里之远。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不过如斯。
夜幕低垂,骊山脚下驻扎章邯所带的人马,上战场二十余万,此时只剩六七万人,死伤惨重,军营里外躺满了伤兵,痛苦声在黑夜中呻吟不绝。
营帐内章邯、陆渐离、秦剑英、蒙天化十几位将领闷坐着,章邯一言不发,正想着下一步该如何去走,如今秦朝廷已经无药可救,连二世陛下也被赵高害死,国将不国谈何忠君?谓叹道:“我与诸位将领忠肝义胆,一心效忠秦王,到了此刻却欲报国而无门,乱世之际,若不再为身谋划,必死不葬身之地,你等意下如何?”
陆渐离、蒙天化等中郎将先军锋将面面相觑,不敢妄自提议,均道:“我等唯将军马首是瞻,将军战,秦军则战,将军和,秦军则和!”
章邯微微点头道:“大秦灭亡罪魁祸首就是赵高,若没有他在朝野蒙惑二世,残害忠良,乱我朝纲,也不会造成如今义军反抗的局面,就是咱们早就看不过眼,何况是六国百姓,不起义就怪了。”
陆渐离试探道:“将军在阵前说要与楚军议和,不知是否当真?”
众人目光都注视着章邯,降楚就是叛秦,诛九族的大罪,谁也不敢轻言之。
章邯叹道:“不错,我正有此意,秦大限将至,吾等若还抵抗义军进咸阳便是愚忠,相当于助纣为虐成为赵高的爪牙,何况我们那么将领和朋友都被赵高害死,连陛下也被他杀害,这个仇不能不报,不如与楚军议和,助他们攻城,为咱们报仇,到时分封一片土地,仍然不失将相王侯!”
陆渐离奇怪道:“龙天羽此时声势如日中天,又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在天下百姓中口碑最盛,章将军为何选急选项羽,而不等待龙天羽到来。”
章邯脸色大变道:“我弟三弟章豨,死于龙天羽之手,二弟章平在彭城一战走失,至今生死未卜,此仇不共戴天,我若反投靠彭城义军,将来又有何脸面去面对黄泉之下的二老,何况当初巨鹿之战、彭城会战,六十万秦军都毁在龙天羽之手,吾等昔日战友死伤无数,岂能相投?”
秦剑英不解道:“那今日楚军也杀死我们不少人啊!”
章邯叹道:“这就叫两权相害取其轻也。”
秦剑英却疑虑道:“就怕项羽未必肯,要知道咱们将其叔父项梁及八万江东子弟全部奸杀,今日楚军便如此仇恨我等,若去投诚反会被害,请章将军三思而后行!”
章邯也担心起来,毕竟峣关一战绕西的楚军全被围歼,并击杀了项梁,项羽疾恶如仇,说不定会执意替叔父报仇,不肯议和就遭了。
陆渐离想了想,拱手道:“将军,此时楚军兵乏粮少,只剩四五万人,咸阳有重兵把守犹如铜墙铁壁,项羽想短日内攻克恐怕艰难,再说后方各路诸侯军长驱直入,很快就能抵达渭水南岸,项羽处境比咱们也好不到哪去,定会先将私仇搁置一旁,毕竟反秦争天下的大业要紧,即使项羽鲁莽,楚军中必有能人高士出谋划策劝之,吾等不必深忧!”
他话音刚落,忽然一名侍卫掀帘进入禀告道:“将军,楚军有使者夜中造访,说有重要事务与将军相商!”
章邯心忖这么晚了有楚军使者前来,必有要事,正襟危坐,说道:“快请!”
侍卫转身出去,不一会从营帐外走入一位中年儒者,长袍大褂,一看就知道是个文书谋士,儒者躬身一礼道:“在下苟春子,乃楚军亚父范先生部下谋士,拜会章将军。”
章邯疑问道:“两军对垒,深夜派来使者,不知有何贵干?”
苟春子从长袖中取出一支竹简,上呈道:“范军师思慕章将军才识义胆,特写下一封书简与将军,章将军看过自然分晓在下来意。”
章邯点了点头,吩咐侍从赐他木椅入座,另一名侍从接过苟春子手中书简,呈递给了章邯。
帐内烛光摇曳,众人凝神屏息,目光一时都注视着上将军和楚军使者。
章邯摊开竹简,上面三段小篆历历在目:“白起为秦将,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杀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数,而最后竟然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辟榆中几千里的地域,最终竟然斩于阳周。为何?功劳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罗织罪名,用国法杀死他们。”
“现在将军为秦将三年了,所损失的士卒以十万计,而诸侯军同时并起,越来越多。那个赵高一向谄谀,为时己久,眼下形势危急,也怕二世杀他,所以打算用法杀死将军,借以推卸责任,另外派人替代将军,以此来摆脱祸患。将军在外时日已久,朝廷中很多人与你有隔阂,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况且天要亡秦,无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全都知道。”
“如今将军在内不能直言规谏,在外为即将灭亡的国家的将领,孑然孤立而想长期存在,岂不可哀!将军何不倒戈与各路诸侯联合,签订和约,共同攻秦,割地为王,南向而坐,称孤道寡;这同自己伏砧受戮,妻子被杀,哪个比较好一些呢?若将军尚有睿智识得时务,应尽快背离西秦,归附楚军听从项将军调遣,以前私仇大恨统统一笔勾销,如何?望尽快答之。”
显然楚军还未得到消息,二世已在几个时辰前被赵高害死了。
章邯看了一遍,又大声宣读一遍,最担心的地方解决了,疑虑尽去,降楚势在必行,朗声道:“各位将军,认为该如何答复楚军使者?”
众人答曰:“将军之意便是吾等之意!”
章邯又道:“明日正午,与楚军议和在鸿门辕外,谁还有异议?”
众将齐声答道:“吾等无异议!”
章邯毅然道:“那好,就这么决定了,明日正午鸿门辕外,我军与楚兵议和,互为盟友共同讨伐国贼赵高,诛杀赵族满门,以报秦皇提携之恩,赵高一除,咱们就再也不属于秦人了!”
众将霍然起身,拱手齐道:“吾等遵命!”
苟春子脸上肌肉抽动,微笑道:“如此乃两军之福,更是天下百姓之福也。”
从这一刻起,章邯下定决心反叛朝廷统治,归附项羽麾下,推翻暴秦分得诸侯王称号,再掉过头来集合关中秦兵对付后面的龙天羽,好为自己两位亲兄弟报仇雪恨!
第五章 才女心碎
咸阳城外已是风雨飘摇,亡秦气息四处飘零,草木皆兵。
渭水南岸尽是楚军的岗哨,监视着咸阳城一举一动,而城池上依旧有重兵把守,火光通明,城内有十万护城军,五万飞骑营人马和数万赵府阎府的家将,赵氏杀手行会的三千剑手也在城内活动,防御力量还是很牢固的。
赵高得到胡亥已死的消息时,欣喜若狂,匆匆带人赶到兰池宫亲自证实一番,见二世果然刎颈自杀,放下心中一块大石,顺手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玺佩在自己腰间,野心奢欲立即高涨起来,似乎觉得整个秦王朝,乃至天下都是自己的了。
“哈哈……秦王朝,以后不再是赢氏的了,而姓赵!赵高的赵!哈哈……”
赵高大笑过后,带着人马赶往到秦宫。
咸阳宫是秦的皇宫,营建在亮北原上,通过渭桥与南岸的兴乐宫相通。
此时皇宫内外依旧灯火辉煌,文武百官都被通知前来朝会,许多人还不知道二世被诛杀的消息,也有些武将通过宫外侍卫变动和皇宫的厮杀声察觉到有大事将要发生。
所有人面面相觑,交头接耳,正窃窃私语商议着秦廷存亡之忧。
赵高从后殿门走上殿台正中,满脸兴奋,准备宣布登基。
忽然宫殿外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有名护卫从城门赶来,人未进殿先闻其声:“报……启禀丞相,城外交战互有损伤,后来章邯将军金铭收兵,声称要与楚军议和,投靠项羽倒兵相戈,请丞相定夺!”
赵高眉头一皱,心想章邯素与我不和,此次降楚定会联合攻打咸阳,若我在此时称帝,内忧外患,无法调动城内军民抵抗叛军,故作悲伤道:“诸位卿家,二世陛下方才已被闯入城内的乱党刺中,驾崩于世了,我深感痛心疾首,但此时此刻切莫张扬,否则让将军知道咸阳内二世陛下辞世,定会军心动摇的,当务之急国不可一日无君,诸位都是国柱栋梁,可有何高见?”
在场大臣一听,哭声呼起,当场闻得噩耗就昏倒好几位老臣,并不是他们很拥戴胡亥割舍不得,其中有人因为猜知真正内情而气愤致晕,有人想借机装晕回去准备逃跑。
上国柱高呼道:“陛下在此时驾崩,难道天要亡我大秦啊!”
赵高吩咐侍卫将昏倒的老臣抬出,又止住文武百官的哭声,冷冷的眼神注视着全殿的大臣,喝道:“不是说过叫你们别声张么,难道都想违反本相的话,犯杀头之罪吗?”
文武百官一时止住呼声,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很多文臣武将眼中露出了鄙夷之色,都低下来头,眼下城外叛军压境攻城在即,连章邯将军都投靠楚军了,都感觉到秦朝要灭亡了,脖子架在刀刃上,谁还会有心思去逢迎这个狼子野心的宦官。
赵高见无人应答他,冷哼道:“尔等都哑巴了不成?国不可一日无君,尤其是内忧外患之局,更不可没有颁令调兵之主,当务之急,要重立国军,二世发丧,可容退兵之后再议!”
一名赢族老臣蓦然呼道:“大秦乃赢氏先祖经历几百年所创下的基业,非老秦族赢氏一脉,谁敢称王便是大逆不道,作乱犯上,只要是始皇嫡系近支血脉,我们做臣子的都拥护,其它外姓人,想也甭想!”
他如此一说,明显是在向在场文武百官强调要坚决反对赵高登基称王。
“嗨,上大夫说的对,非赢氏皇族不得成国君!”群臣都跟着高声附和。
赵高见群臣大违常态,感受到众人愤怒情绪到达了极点,顿觉天旋地转,他这才感到自己的罪恶达到了“天弗与,群臣弗与”的程度,怎么办?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还说自己要称帝,无非是自掘坟墓,语锋一转道:“诸位卿家可有合适人选?”
“始皇之孙赢子婴,学识渊博,善待客卿,在赢氏血脉中名声最佳,我推举子婴为大秦新任国君!”
“对,我们也拥护子婴为君王!”
跟着宫内文臣武将开始喊着“子婴”的名字,有些大臣想逢迎赵高的,见群臣声势浩大,而咸阳又陷落在即,所以一时也不敢多言,想等瞧清形势再选阵营。
阎乐气得痒痒,手握宝剑恨不得立即冲上殿中屠光这群老夫子,但没有赵高发令,也得暂时按捺住火爆禀性。
赵高瘦脸涨得通红,显然对这群百官今日的态度恨之入骨,不一会儿,嘴角忽然溢出一丝冷笑,说道:“好,既然诸位要臣都各抒己见,一致拥护子婴为秦王,本相当然支持,明日正午,吾携各位大臣一同去游说子婴,接玉玺登基封王。”心中暗想谁当这国君还不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