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最强战兵-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资格比较老的老兵担任班长,钱万冠、刘大叉子、书生分别担任副排长,兼管三个班,另外马尚武、李阳东分别担任两个班的班长!大家对于这样的安排有没有意见?”沈三多在见到霓虹秀让马尚武和书生的矛盾暂时压下去了,于是接着说出自己对部队的具体安排。
因为他们的部队是排级编织,对队伍的安排不能超出范围,这是规矩,所以他只能将这一百八十几人的队伍分拆安排进九个班,设置副排长这个职位,其本质跟一个加强连差不多。
“没有意见!”所有人都没有意见,纷纷点头同意。
“那下面我们接着分析下新四军和日军的战斗态势?”沈三多见第一项队伍分配战斗单位的事情搞定,接着就更加详细的分析新四军和日军的战斗了,“新四军对待这场敌强我弱的战斗,肯定不会墨守成规的死守,因为死守是根本守不住的,所以他们一定会调一个精干营在金湾河牵制住鬼子三个大队的主力,再以两个营的主力牵制和集中优势兵力消灭鬼子最为精干的井上中队。”
“不会吧?两个营的兵力牵制三个鬼子大队?再以两个营的兵力消灭鬼子号称铁拳无敌的井上中队?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疯狂打法!”霓虹秀听到沈三多的分析当即质疑道,他不相信新四军会做这样冒险的事情。
“这是他们唯一给濮阳方面赢得时间的机会,也是扼守住金湾镇唯一的可能。”沈三多将自己做出这样分析的理由尽可能说充分一些,“金湾河是一道天然屏障,一个精干营固守在金湾河岸,只要死守住河面上渡河的鬼子,坚持三小时,小鬼子在得知井上中队被消灭,自然会在三小时后撤退回沁县的!”
“就算是金湾河可以守住,但负责牵制三个鬼子主力大队的营可能也所剩无几了,要知道那一个营满编才三百多人呢!”霓虹秀觉得这有些天方夜谭了。
“战争,是需要牺牲的,这是宿命!大家看,从沁县通往金湾镇的这一段,只有勉强能过车的两条细长峡谷通道,两边悬臂耸立,虽然看上去是两条岔路,但却殊途同归,一样可以到达金湾河,我敢肯定这个营是绕过前面鬼子两个大队,来到这个分叉口,将鬼子第三大队诱进另外一条峡谷,想办法困住第三大队,再集中优势兵力收拾井上中队的。因为井上中队携带的都是重型装备,行军速度没有那样快,对付他们时间根本有多!”沈三多接着分析道,一副看透一切的样子。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确定攻击目标
“那我们是去帮着新四军打井上中队,缩短金湾河守卫战的时间,还是直接支援新四军金湾河防线,牵制住鬼子的两个大队,给攻击井上中队的新四军争取些时间?”霓虹秀听完沈三多的分析,似乎已经彻底明白了新四军的作战部署,于是她提出疑问道。
沈三多可不是那些泛泛之辈,既然要打这场仗的话,就一定会挑重点打,以她对新四军这个战斗部署来看,她觉得最为重要的位置就只有两个,第一就是金湾河防御阵地,那足足有三个鬼子的大队进攻,军事压力可想而之了,要是新四军的战斗部署真像沈三多推测的那样,那么金湾河阵地将是最需要支援的地方。
其次就是犀牛领防线,这个地方新四军虽然有两个营的主力部队,可因为鬼子的井上中队是个重武器装备的中队,而且还有坦克装甲车,要消灭井上中队自然也不是容易事情。全歼井上中队压力就变得相当大,因此支援犀牛领的战斗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综合这一系列的分析,霓虹秀自然想知道沈三多会将他们安排在哪里打这场仗了。
“我们加上刚招募的新兵,也不足两百人,想在战火纷飞的阵地前沿讨便宜,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我们突然冒出在阵地前沿,也会打乱新四军的战略部署,所以我的决定是,所有战斗人员连夜出发,袭击这个地方!”沈三多说着,将自己的手指顶在了地图上面,并在那个区域画了一个圈圈。
“什么?攻打沁县县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沈三多这个决定,可沈三多的手指明明就在沁县县城画了个圈圈,那明明就是他们要攻击的目标。
“没错,就是沁县县城!”沈三多多说道,似乎这个目标很明确,这个行动方案在他听霓虹秀提起鬼子攻打金湾镇的时候,他就已经在酝酿了,只是直到这一刻这个方案才算成熟。
“你这是在开玩笑,我们就只有不到两百人的队伍,而且还有五六十人是学生,他们甚至都没有摸过枪,根本就参战不了!”霓虹秀从诧异的眼神里回过神,看着沈三多说道,似乎觉得沈三多这次的指挥太过大胆了,好不好他们全部要牺牲在县城里面的。
“我没有开玩笑!”沈三多强调自己的态度,并且一再声明自己的主张,“没错,我们当中是有五六十个学生兵,他们不会打枪,战斗爆发后还有可能吓得尖叫,甚至腿软,这些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我们这次就是去县城搞破坏,不和小鬼子正面接触,即便是遭遇了,也会迅速脱离接触的!”
“你怎么敢保证我们在进城后,所有的事情还会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发展?凭什么?”霓虹秀不相信侥幸心理,她不可能让这几百人的队伍拿生命去冒险。
要是弟兄们牺牲在正面战场上,那弟兄们是死得其所,至少对战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县城被小鬼子包饺子了一那就是白白牺牲,没有丝毫价值了,因此她不得不反对了。
“我当然可以保证!”沈三多第一次在霓虹秀的面前大声说话,而且还说得这样理直气壮的,不仅令大家感到惊讶,也让他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明天下午,山崎调动了几乎所有的鬼子兵出城,留下驻守县城的只有一个不完整的第四大队,不足两个中队,分别担任着宪兵和警备的任务,那些伪军和汉奸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
“沈小胆,听我说,这个可不是小事情,几百条性命的生死,都在你的一念之间,你可要想清楚!”霓虹秀依旧没有答应,她忧心得很。
要知道沁县已经落在小鬼子手里有些日子了,根基也打好的差不多了,再加上萃花楼密道已经被炸毁,他们没有了任何出路,一旦被鬼子包为的话,大家就真的出不来了。
“放心,我已经想清楚了!”沈三多可不管霓虹秀的态度,只是应付了一声,然后对着属下几个骨干说道,“刘大叉子、钱万冠、书生,今晚入夜后,带上各自部队随我潜伏道沁县县城之外,然后我带上六子、李阳东想办法连夜进城,弄清楚鬼子的粮库、军用物资仓库以及鬼子司令部附近的守卫情况!”
“是!”他们三个人当即应声,然后起身去了准备,六子,马尚武和李阳东也没有留下,他们知道眼下他们的事情还比较多,需要时间去处理。
“希望你的决定是对的!”霓虹秀知道没有办法阻止沈三多,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憋着一口气要和小鬼子干一仗,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她要阻止的话,肯定会遭到弟兄们强烈反抗的,因此她只能说这样一句话,然后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你干什么去?”沈三多见到霓虹秀朝着外面走去,立刻拉住她的手询问道。
“瞧你这话问的,部队要打大仗了,我当然是去准备下,和你们一起出发了!”霓虹秀不理解的看了一眼沈三多,立刻说道。
“七亘村是我们的根基,你必须留下看守,等着我们回来!”沈三多没有打算让霓虹秀去,毕竟这一去凶多吉少,他不愿意她一个女孩子去冒险。
“沈小胆,翅膀硬了是不是?还记不记得我是你的长官?居然敢命令我?”霓虹秀一把拽上沈三多的耳朵,然后说道,一副不乐意被沈三多命令的架势。
“痛……痛,你去…去还不成吗?”沈三多当即讨饶,没有想到着丫头动起手来这样泼辣,耳朵差点没有被多方给揪掉。
“哼……”霓虹秀得意的松开沈三多耳朵,然后双手靠在背后,得意忘形一般的朝着外面走去。
“这还是不是女人啊?”沈三多一边看着霓虹秀的离开,一边用力的揉搓着自己得耳朵,不理解的眼神镶嵌在那意外和不敢相信的脸庞上,满脸迷惑。
第一百一十四章 城门旧识闹矛盾
黄昏时分,三排的弟兄完成了队伍的整编和战前动员准备,准时开赴沁县县城,在到达县城二十里地的林子里面隐蔽待命,然后沈三多、六子、李阳东和所带那个班,先人一步来到了城门口。
“兄弟,现在城门楼子可是关闭的,我们能不能进去,就得看你的了!”沈三多在见到城门紧闭,城楼上到处都是伪军看护的情况下,对着身边的李阳东说道。
李阳东好赖也在伪军里面干过大队长,这些守城门的伪军或多或少也和他有些瓜葛,因此沈三多觉得李阳东对守城门的伪军应该有些办法。
“排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李阳东看了看城门上的伪军,然后对着沈三多说道,虽然他不敢保证自己在离开伪军后在伪军队伍里面还有没有面子,可他却想冒险试试。
要是因为他的努力能够让沈三多和自己属下一个班弟兄进去的话,那对于他们袭击县城的战斗可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三排也不会再被其他兄弟因为他的出身而看不起他了。
“小心点,注意安全!”沈三多听了李阳东的话,知道李阳东是打算去会会过去同僚了,于是对着李阳东嘱咐了一句,然后说道,“能说通最好,要实在不行的话,找机会撤退出来,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行!”李阳东听后应声,然后冲着身边的两个弟兄说道,“强子、阿豪,你们两个跟我走一趟,其他兄弟原地待命,保护好沈排长!”
说完这话,李阳东就带着强子、阿豪两个人朝着城门口走去,一刻也没有停留。
“师傅,我们现在进城合适吗?”六子心里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要知道现在小鬼子还没有出城,鬼子对于城内的防御一定最为严密,他们选择这个时候进城,他觉得是在冒险。
“有什么不合适的?现在小鬼子没有出城,仗着城内的鬼子人数多,才会让我们有机可趁,不然这会坚守城门多的就不会是伪军,而是鬼子宪兵队了!”沈三多倒是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安,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进城,就是觉得眼下时机最好。
“师傅您的意思是说鬼子要是出城了就会给咱唱空城计?”六子从来没有从沈三多这个角度想问题,现在听到沈三多这样说,倒是觉得有一些道理。
“你以为空城计只有诸葛亮能唱吗?”沈三多敲了下六子的脑袋,然后接着说下去道,“要真是小鬼子看守城门的话,城门检查会比现在严格多了,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进去,所以现在对我们来说可是个好机会!”
“明白了!”听到沈三多这样说,六子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在沈三多面前说道,完全肯定了沈三多的说法。
“什么人!”就在这个时候,城门口那边从城楼上传来一个声音,看来上李阳东他们已经到达了城门口,被上面的伪军发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