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逆天劫 >

第231章

逆天劫-第231章

小说: 逆天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天远的脸上笑容依旧,双目之中却是寒光隐现:“既然陛下让草民发问,草民便却之不恭了。草民要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吴天远说到这里时双睛紧盯着朱元璋的双睛),就是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刚才在设想着吴天远会问他什么问题,也在肚子里拟好了各种答案,因此只要吴天远的问题正对得上,他便会随嘴将答案说出来。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吴天远竟然会问刘基是怎么死的,据他所知吴天远与刘基一点关系也没有。可吴天远就是问出了这样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问题来。仓促之下,他不及多想便答道:“刘伯温是病死的,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吴天远却摇了摇头,道:“据草民所知,并非如此。草民查过太医院的记录,说刘基死后,在他的腹内取出一块石头来。从这一点看来,刘伯温一定是中毒而死,而且所用的还是最为低劣的毒药。若是使毒的大行家,是不会用这样的毒药的。据草民所知,洪武八年刘伯温在京城生病之时,陛下曾派遣胡惟庸领着太医去为刘伯温诊治。可是他们去过后没多久,刘伯温便毒发身亡了。这难道是巧合吗?我看一点也不象,肯定是太医得了你的密旨,在看望刘伯温的时候,给他下了毒!”

说完吴天远双目中寒光四射,罩定了朱元璋,似乎要将朱元璋看穿了一般。朱元璋则显得十分慌乱。在刘伯温被毒死的这件事情上,他是问心有愧的。慌乱之中,他道:“不是朕干的,一定是胡惟庸干的。胡惟庸一直与刘基不合,肯定是他串通好了太医,给刘伯温下毒的。”

       第一章 君民往事(三)

吴天远却不理睬他的辩解,自顾自地道:“陛下为什么要杀刘伯温呢?这件事情还真让人觉着奇怪啊!刘伯温可以算得上对陛下最忠心的臣子了。在陛下打天下的过程中,他独挽乾坤,帮你定下了先灭陈友谅,再并张士诚,最后鼎定中原的计策。他可以算得上居功至伟,可是陛下分封功臣的时候,刘伯温也只不过被封了个诚意伯,岁禄更是只有区区的二百四十石而已。而当时被封为韩国公的李善长,岁禄却有四千石。这是因为刘伯温的功劳没有李善长大吗?还是因为刘伯温不是淮西人?”

“刘伯温不是淮西人,在这个充斥着淮西人的朝庭里自然是无法立足了。所以当刘伯温向陛下提出致仕还乡的时候,陛下一口便答应了下来。可是刘伯温这个人太聪明了,聪明到你对他一点也不放心,你不但把他的儿子留在京城做人质,还经常派人去刺探他。后来胡惟庸说刘伯温要在有王气的地方修建祖坟,吓得刘伯温赶紧又回到京城来向陛下申辩。而陛下呢?你却不给刘伯温任何机会,直接将他的傣禄给夺了,还限制他的自由,不准他离开京城。刘基也没办法,写了一首咏梅的诗呈给您:‘我家洗砚池边水,朵朵开来点墨痕。不要枝头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虽然诗写得不怎么样,可是用以表明自己的高风亮节还是足够的。嘿嘿!即使是这样,这样一位人杰最终还是逃不了被你毒死的下场。而他的大儿子在今年年初也被人整死了,不过这件事情倒是胡惟庸所为,与陛下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这样一个为陛下立下汗马功劳,在各位功臣中首屈一指的人物,什么错也没犯,只因为不是淮西人,便被陛下弄得家破人亡。也的确令人心寒!”

朱元璋没有说话,可是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吴天远的话每一句话都象一支支利箭,直射入他心中最为隐秘的地方。而且他也的确是对不起刘伯温一家,他向来不愿提起这件事来,而这四年来也没有人敢在他的面前提起这件事情。没想到今天这个自己找上门来的吴天远竟然当着他的面将这件事情剖析得清清楚楚,令他感到十分难堪。

吴天远见朱元璋不说话,便冷笑一声,道:“草民再问陛下第二件事情,郭天叙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咬着牙,面色极其凶恶,哼了一声道:“郭天叙是因为陈野先叛变,才以身殉职的。”

吴天远的脸上带着嘲弄的笑容道:“真的是这样吗?怎么草民看着不象呢?”

朱元璋狠狠地望着吴天远:“你是怎么认为的?”

“陛下的泰山老丈人郭子兴死后,军中便推举了他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而推陛下与张天祐为左右副元帅。可是在郭子兴的军中,陛下的队伍人数最多,军纪最好,不但有徐达、常遇春、汤和、邵荣这些猛将,还有李善长、冯国用这些人帮着你舞文弄墨。陛下又岂肯久居于人下呢?只是郭天叙既是你的大舅子,又是正职的元帅。人家名正言顺,你如果无缘无故地造反,你又怕众心不服,弄不好反而会闹个众叛亲离。”

“陈野先的投降是一个好机会。陈野先是因为兵败才近不得已投降的,可是他的骨子里却一点也不想投降,这一点你看得清清楚楚,还装模作样地与陈野先结为兄弟,以麻痹所有的人包括陈野先。你第一次攻打我们脚下的这座京城时,你自己的主力军队却是一动未动,而是让陈野先与张天祐和郭天叙等人去。本来陈野先的家小留在太平作人质的,而你也偷偷地将他们都给放了。陈野先便越发没有顾忌了,立时临阵倒戈,杀了郭天叙和张天佑。而陛下呢?自然而然成为了都元帅,郭子兴的军队也全都归了你。这个借刀杀人的计策简直是神来之笔,竟然不露半点痕迹。”

“而郭子兴的另一个儿子郭天爵到了那个时候居然还敢自不量力地与陛下争夺兵权。他哪里能是陛下的对手?最终当然免不了一死了。不过郭子兴也算是对陛下有再生之恩了,可以说没有郭公,就没有陛下的现在。可是郭公他老人家的尸骨未寒,陛下却接连将人家的两个儿子给杀了,嘿嘿,说起来也不免令人齿冷啊!”

吴天远说这番话的时候,满面微笑,似乎是在说第三人的事情,而非指责朱元璋。而朱元璋在听这番话时,却是又羞又怒。自吴天远向他问话以来,一直问的都是他的阴私而难以启口之事。朝中的许多官员都未必清楚,可是吴天远却都能娓娓道来,说得丝毫不爽。看来吴天远对这些事情调查了许久,也不知道吴天远调查这些事情,究竟是个什么居心。

朱元璋对吴天远所说的话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向吴天远问道:“你问这些事情,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吴天远道:“若说有意思,当然有意思。若说没意思,其实也没什么意思。我刚才所问的事情,都不是重要的事情,我主要想问你的事情,却是小明王韩林儿是怎么死的?”说到这里,吴天远的虎目中精光四射,如两道利剑直插朱元璋的腹心,似是要逼着朱元璋招供一般。

朱元璋没有回答吴天远。通过刚才的那段对话,他已经知道无论自己再怎么狡辩,吴天远都会自说自话一番,将自己的谎言戳穿掉。况且在对待小明王韩林儿的这件事情上,他也同样是问心有愧的。

       第一章 君民往事(四)

果然,吴天远见朱元璋不说话,便自顾自地道:“其实,陛下这一生也没办过几件错事。可是在小明王韩林儿这件事情上,无疑是陛下平生所办的最失策的事情之一了。当陛下要出兵去安丰救小明王韩林儿之前,刘伯温是极力阻止的。刘伯温以为,只要陛下的大军一出,陈友谅便会乘虚来攻。况且将小明王韩林儿救出来后,又该如何处置?这也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是继续让他当皇帝?还是要将他杀掉?如果是后者,还不如不去救他,要他作甚!而如果是前者,更是自讨没趣了,平白无故地给自己找一个顶头上司来,那不是自缚手足吗?而且既然接了小明王韩林儿回来,就得建造皇宫给他住,这又得多花多少钱啊!”

吴天远说到这里,痛惜地望着朱元璋:“如果当时你肯听刘伯温的话该多好啊!可是你当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却就是不听。而刘伯温的话也同样应验了,你这边大军一出,陈友谅的大军跟着就来了。不过陈友谅不够聪明,那时他如果是大军沿江直下,直捣京师的话,嘿嘿,陛下却连回家的路都没有了。而陈友谅却是在洪都外一打就是几个月。结果呢,却被陛下回军鄱阳湖,一场决战,将陈友谅给灭了。”

“到了最后,小明王韩林儿也同样成了烫手的山芋。你自己要称帝了,可是小明王该怎么办?还是一个字——‘杀’!于是你就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走到瓜步时,廖永忠将小明王韩林儿杀了,然后将其座船凿沉。早知如此,你当初又何必亲自去救他?不过,你对自己弑君的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生怕别人将其揭发出来。而廖永忠实在不够聪明,他替陛下承担了这弑主之名,自然是陛下的一块心病。迟早有一天陛下会将其收拾掉,他居然仍然赖在朝庭里不肯离去。果然,到了龙凤八年,你随便给廖永忠罗织了一个僭用龙凤诸不法事的罪名,将他给杀了。说到这里,草民突然间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无论陛下投靠谁,那个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而无论谁为陛下卖命,最终都会倒大霉!”

朱元璋这时已经恢复了平静,他的心里虽然对吴天远恨之入骨,可是脸上却不再流露出来了,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听吴在远侃侃而言。他知道吴天远就要将谜底揭开了——为什么问他这些不着边的事情!

吴天远叹了一口气,道:“先师临终之前,曾遗令草民为小明王韩林儿报仇。我想陛下应该知道,先师早年曾受刘福通的邀请,去汴梁为红巾军将士治病疗伤。其间与小明王韩林儿相识一场。而后来陛下起事之初打的也是小明王的旗号,所以先师一直认为大明的天下便是小明王的江山。而陛下弑君,龙飞九五之后,以先师的武功和能力是难以替小明王韩林儿复仇的,是以先师便将这个重任传到了草民的身上。”

“自从草民武功大成以来,这几年,草民每年到要到皇宫大内来小住几天。每次草民前来之时,都是下定了决心要直接取了陛下的性命。为了这事情,草民也配好了无色无味的毒药,只要草民使出来,陛下手底下那些无用的庸医们是无论如何也查不出陛下的死因的。可是每当草民进了皇宫大内之后,见到陛下勤政爱民,夙夜积劳,总觉得陛下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好皇帝,而外间的百姓也对陛下极为称道,这让草民始终下不了这个手。所以草民每次都取了几样物件回去祭告先师的在天之灵。其实到了今年,我也早已无行刺陛下之心,可是每年都入宫来看看陛下,已经成为草民的一种习惯了。只是草民也没想到今年到京城来竟然会遇上这样的风云际会,也没想到草民此次入京的时间竟然如此之长。”

吴天远说着,从自己的袖口中取出几件物件来。这些物件却无一例外的都是镇纸,有一对白玉蟾蜍镇纸、金狮镇纸一个和描金花狸镇纸一双。这些镇纸都是朱元璋以前的心爱之物,在这几年中相继无缘无故地不见了。朱元璋一直以为是太监们贪图小利,将这些镇纸偷出去卖了。为此还处死过几个不相干的太监,到今天总算是真相大白了,这些镇纸原来都是被人偷去了。至于那描金花狸镇纸的确是近日才丢失的,却没想到今日再度又出现在他的面前。

朱元璋看着这些镇纸默然了,如果他在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