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红楼同人)穿入红楼+番外 作者:释家传人(起点vip2013.7.05完结) >

第25章

(红楼同人)穿入红楼+番外 作者:释家传人(起点vip2013.7.05完结)-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虬对于最近很多登门拜访的官员学子,很是烦恼,薛虬并不想应付他们,但奈何自己现在还没有真正地做官,并且是高官。对于一些官员的赏识,薛虬自然要表现得很是感激,很是高兴。薛虬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在演戏,并且是很无奈地演着一场戏。其他下人自然不知道薛虬心中所想,他们对于这些上门拜访的人感到很是高兴,觉得自家大爷就要飞黄腾达,这些人上赶着前来结交。

    贾府里面自然也知道薛虬中了会元这件事,并且还是贾政一脸高兴地说了这件事,“母亲,这妹丈认下得义子薛虬实在是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是会元,这殿试过后说不准就是状元了。三元及第古来少有啊!”

    贾母看着贾政那一脸高兴的样,心里很是憋屈,开始想着算计人家没什么,现在薛虬却是不能再得罪,保不齐人家就会官至几品。贾母扯出一抹笑容,说道:“的确是可喜可贺。这薛虬也还要叫我一声外祖母,叫你一声舅舅。”

    贾政一听,心里更是高兴,想着虽是干外甥,但也是外甥。

    要是薛虬知道贾母说的话,肯定会相当无语,前些时候还想着算计自己,现在就想着自己是她的干外孙,真是不顾脸面。

    贾政又想到自己的二儿子和薛虬一般大,现在却还是整天只知道在内宅厮混,弄着女儿家才弄的胭脂,心里不由火大,对贾母说道:“母亲,只是宝玉和薛虬一般大,现在却还整天只知道玩,该收收性子了。”

    贾母心里又对薛虬埋怨,好好的还要牵扯宝玉,叹了一口气,对贾政说道:“你看着些,别累很了他。”

    贾政一看贾母同意了,连忙应是。在接下来一段日子,贾宝玉也薛虬那是相当有怨言,不仅让自己搬出大观园,还要每天检查自己的功课。

    大观园潇湘馆里的雪雁等人知道这消息后都很是高兴,虽说还没有做官,但是看现在这样,很可能薛虬大爷就要做大官了,小姐也有人撑腰了。

    林黛玉却没想那么多只是真心地为薛虬感到高兴,心里也十分佩服哥哥,居然是会元,这本事可真厉害。但又想到当初薛宝琴写的那封信,心里没来由的很是沉重,哥哥高中之后想必就会议亲吧。又想到自己第一次在扬州码头见哥哥时的场景,“我能知道你是谁吗?”和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心里很是酸楚,明白有些事真的只能如初见,没有结果,终究是没有结果。

    想着这些林黛玉不禁流下泪来,没有多一步,也没有少一步,就那样初见,却又不能再多一步。

    雪雁看见林黛玉流泪还以为她是欢喜极了,劝慰道:“小姐快别哭了,这是该高兴的事。”

    林黛玉流着泪笑了,笑得有些无奈,“是啊!该高兴!”自己为什么要哭呢?

    浅雀比雪雁大,也成熟很多,从每天林黛玉只要一听到大爷的什么事,立刻就变得很是关心,仿佛只有大爷值得她去在意。这已经不仅仅是兄妹感情了,这里面或许已经有了不该有的想法。浅雀很是担忧,瞧着林黛玉的神色,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他们两个是义兄妹,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伦理纲常压着,他们两个是没希望的。浅雀不知道薛虬是怎样想的,只希望大爷并没有这样想过。

    可惜的是,薛虬也有了不该有的想法,只是把它埋葬起来,一直压抑着。

    远在金陵的薛太太等人却是过了好几天,才收到信,看见信上提到薛虬中了会元,全府都很高兴,正准备庆祝。而这个时候,薛虬就要参加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殿试。

    北静王府,这一次水玲珑却并没有反对,这让水溶感到很奇怪,问道:“怎么了?这一次怎么不说话了?明天就是殿试,过后皇上就给你指婚。”

    水玲珑低头玩着腰带上的玉扣,头都没抬,问道:“我反对有用吗?”

    水溶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其实父王也不想这样,只是你已经十五了,却一直没有人敢上门提亲。你的名声在外——,父王也只能求皇上为你指婚。”

    水玲珑放下玉扣,抬头问道:“我的名声怎么了?”

    水溶看着水玲珑,良久才说道:“这一次皇上让你自己选一个,再指婚。这已经是最大的恩典了。”

    水玲珑笑了笑,“父王,我不是你!”

    求一下推荐!求一下收藏!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殿试风云

    参加殿试的只有会试的前三百名,也就是会试考上的只有三百人,可以说会试杏榜一贴出来就真的是无数考生泪洒京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好薛虬过了这独木桥。

    殿试这一日,虽有三百人站在保和殿,但却一点都不显拥挤,可想着保和殿究竟有多大。每位考生面前都是一张凉席,一张四方矮桌,上面已经摆放好笔墨纸砚,殿试根本就不需要带这些。等礼部官员点完名,发卷,之后还不能作答,要等皇上亲临,并开口说开始作答,才能动笔。

    不久皇上就穿着一身金黄龙袍走到殿中央,身后跟着各部官员,,帝王的威严直接就给在场的三百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英武不凡,脸色严肃地扫视这下面这些考生,正声道:“众位学子十年寒窗就看今朝,望你们认真答题,成为朝廷栋梁。”

    话一说完,众考生学子皆行跪拜之礼,齐声说道:“吾等自当全力以赴!”这口号一说出来像是彩排过的,整齐划一,薛虬跪在这当中并未开口,因为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还好人多,低着头不显眼。

    这时皇上的贴身太监尖着嗓子,“殿试开始!众学子作答!”铜锣声“碰”地一响,考生们赶紧坐下拆阅桌上的试题。许多考生都是十分震惊,更有甚者已经脸色发白,这只有一道策论是由皇上亲自出题,并没有引用四书五经上的话,来加以阐释。

    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制策,时日东南,海寇猖獗,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短短二十五个字,问题就是要策论兵戎,并且还是要策论如何解决东南沿海海寇猖獗,粤海一带海疆不宁的问题。难怪众考生脸色苍白,这并没有考四书五经,实在是让人太措手不及。

    薛虬一开始也被这题目给惊了,但仔细一想的确现在东南沿海的事越来越严重,必须要解决。薛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位皇上是真的有雄图大志,而不是只知享受的君主。还号薛虬前世也看过一些有关军事的书,心里还是有点把握。

    皇帝一眼就看见薛虬,这是因为他身旁的济舟指给他看的。不仅皇帝看重这届科举,身后的这些官员也相当重视。由于义忠王一脉倒下,朝廷上很多官员都遭了清洗,现在是真的需要这些栋梁。

    薛虬仔细想了一下,方才动笔写着。皇帝看着薛虬一气呵成,下笔如有神助,和其他考生苦思冥想恰恰相反。奈不住好奇,直走到薛虬身旁。其他考生也都知道这会元,看见皇帝过来心里更加战战兢兢不知该如何作答。

    皇帝对于林如海的这个义子也早就知道,心里想着看在林如海的面上多栽培薛虬,但不曾想到薛虬居然是金陵的解元,还是新科会元,这让皇帝对于薛虬很是好奇。这一次的题目他知道会很难,许多儒家学子根本就不知道从何答起,看见薛虬在奋笔疾书,不由得皇上不好奇他会怎样做答。

    薛虬并没有注意皇上就站在自己身后,只是不断写着。皇帝仔细一看,很是惊讶,简直是答得太好了。薛虬的策论归结起来就是要全面整顿海防,不同于一般人只知道说,还说不在点子上。薛虬对于整顿海防写明了四点举措,每一点都详述了具体做法,让皇帝大感震惊。

    皇帝不由得仔细打量薛虬,才十五岁,居然会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感叹。

    皇帝一言不发,面色严肃地离开保和殿,心里却是仔细想着薛虬所提到的办法。贴身太监李全不知道皇上在想些什么,跟着皇上走了,留下大大小小的官员面面相觑。

    殿试的成绩很快就出来了,二、三甲的人已经指出来了,只有二甲第一,也就是传胪未定,至于一甲三名有了,但并没有排状元,榜眼和探花。这都是要皇上钦点的。

    皇帝看着桌案上的名单和试卷,望着众位官员,问道:“你们都看好了?”

    众位官员俯身应是,太傅柳一相并道:“只有状元,榜眼,探花和传胪未定,请皇上钦点。”

    皇帝拿起二甲里面前七名的试卷一一翻看起来,心里不是失落,都是一些纸上谈兵,对礼部尚书程佑说道:“传胪就是京都姚一鸣。”

    程佑躬身应到。皇帝又翻看起三名一甲的试卷,看完之后,问道:“你们认为谁应该是这状元?”

    兵部尚书李效第一个上前说道:“微臣以为,金陵薛虬当是状元。”李效是真的觉得薛虬答得很好。这个时候济舟并没有为薛虬说话,他也知道避嫌。

    皇帝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并没有说什么。又问大学士宋江,“宋江,你说呢?”新科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可以说是隶属翰林院大学士。

    宋江已经是满头白发,但精神却依然斗数,躬身回道:“臣以为,薛虬年少,三元及第对于他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李效一听宋江这话,就不乐意了,直接问道:“怎么就不算好事?三元及第,他靠的是本事。”李效性格耿直,一点也不同意宋江的话。

    皇帝转头对着众人问道:“你们呢?有什么看法?”

    “臣以为临安萧子墨可为状元!”宋江说道。

    “什么?萧子墨?写的都是一些屁话。”李效一句话就给回了,皇上也不在意李效的失礼。

    这时候刑部尚书匡旭笑着说道:“皇上,臣以为这届科举都是少年考生,实乃国之大幸。臣以为年少正好可谓是国之富强。况且这三元及第古来少有,从皇上这出现,可不就是说皇上福泽深厚,引天下俊才为国之栋梁。”

    这一番话可真是说的太好了,其他官员不禁心里暗自鄙视匡旭,这时候还拍皇上马屁,居然还拍的这么好。

    皇帝也不禁笑了,“好,朕就钦点金陵薛虬为状元,金陵刘昇为榜眼,临安萧子墨为探花!”

    众官员俯身跪下,齐声道:“遵旨!”

    当皇榜被贴出,府衙的人就跑着报喜,这种事是最喜欢的,喜钱不是一般的多,尤其是这状元公的发的喜钱。

    报喜报的人一路高喊着,“金陵薛虬状元郎,三元及第。金陵刘昇榜眼,临安萧子墨探花。”就这样一路喊着,听到的人们都很是激动,朝着西街涌去。

    三元及第,古来少有啊!

    求推荐!求收藏!庆祝薛虬三元及第啊!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指婚之事

    薛虬穿着大红状元服,骑在汗血宝马上,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京城花。按照惯列一甲三鼎骑着马要从大明门绕着京都大街逛上一圈,后面跟着的是二甲进士和三甲同进士。众人都是一脸喜气,英姿飒爽,好不得意。

    两边有侍卫保护,差役敲锣开道。人们可以说是相当高兴,都想见见着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把宫门前的朱雀大街给为了个水泄不通,聚集吆喝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