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喜事-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做好了饭,郑氏想去看看柿子到底咋样了,是不是涩味儿已经去掉了。
谁料她往大盆里一看,顿时心有些冷了。这情况,好像有点不太对劲啊。
她上次见过莲子家卖的柿子,那颜色,虽然不及刚摘下来的时候鲜亮,但是仍然是深一点的金黄色。可是,她现在用热水烫的柿子,咋就会,变成棕色了?
可能因为是热水的缘故,或许等上一等,等到水凉了,柿子的颜色就会变回去。
她又在自以为是的自己安慰自己。
吃完了饭,郑氏又去看这些柿子。这时候,水已经差不多全凉透了,但是这颜色,咋越来越深了呢?
郑氏从水中捞出一个,捏起来有些软。再咬上一口,还是涩。
这可咋办?她突然间有些慌了神。她看清了啊,明明就是在柿子上浇热水的啊,咋就会,变成这样呢?难道这么多柿子,真就不行了?
不管郑氏再怎么着急,莲子回到家之后,将事情和家里人说了。
虽说杨氏是个绝不吃亏的性子,但是这柿子树毕竟不是她家的,人家挪回了自己家,除了村长,别人根本就不能明着说什么。她虽然脾气爆,但从来都是个讲道理的人。
这件事情,也只能这样了。以后或许再也不能卖柿子了。
但是从此一事,莲子也得到了一个教训,不管要弄啥东西,还是一定要让它完完全全属于自己家啊,这样不管是谁,都休想来打主意!
卖完了最后的一批柿子,这件事情算是就此过去了。
冬天很快来临了,今年入冬的头雪下得有些晚,足足比往年迟了得有一个月。但是大雪却是下得很大,纷纷扬扬地飘了两天两夜才停了下来。
地里没有啥活儿,给张掌柜那边要送的果脯,淡季的时候一直源源不断地送着,所以虽说到了旺季,也不至于十分忙碌。
而给董掌柜的酒楼那边做的酱,制作起来比较简单,不消一会儿就能做上不少,又有人来取,所以更是不用很费心。
只是今年的花生又丰收了,杨氏又在没事儿的时候就剥着。赶紧剥完了,还可以早早地做了点心去卖。
外面冰天雪地的,早上晚上的结冰了倒还好,要是白天太阳一出来,化了雪,路上泥泞不堪,别说马车难行,就连人走在路上,都是难走得很。
这几日莲子一家都没有出门,围着堂屋里的火炉烤火。
下过雪之后,天气一直十分晴好,阳光明媚得有些刺眼。外面冰天雪地,屋里却是温暖如春。
莲子坐在暖炉边上,不禁想起来以前冬天的时候,时常全家人围着火炉坐着,炉子上咕咚咕咚地炖着冻鱼,那味儿香香的,一点儿也没有鱼的腥味。
要是有冻鱼就好了,莲子心中不禁想。这个节气,这种温度,河里应该是会有冻鱼的,只是要凿了冰窟窿去捞,着实得费劲。
“娘,咱能去河里捞冻鱼吗?”莲子向杨氏问道。
下了雪之后,冻鱼肯定是有的,等到中午头,砸了冰窟窿,拿了网去兜上一些,炖了炖给孩子们吃。
“等到晌午头了吧”,杨氏说道,“让你爹带你们捞去。”
“噢,捞鱼去喽!”栗子一听说中午要去捞鱼,兴奋地欢呼起来。
才刚下了雪,河里还没人凿过。吃过午饭,刘景仁便带着四个孩子,拿了工具,去了河沿。
他先选了一处冰较薄的地方,用大石头用力砸了几下,冰面很快裂了一条缝,再拿起石头,砸了几下,一个冰窟窿便出现了。冰窟窿边上,果然有几条已经冻僵了的鱼。
冰薄的地方,氧气就会充足一些,鱼势必会游到这边来。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结冰的范围会越来越大,鱼儿就会被冻上,变成冻鱼。
刘景仁砸了好几个冰窟窿,捞了有七八条冻鱼,这才回了家。
晚饭也不用准备其他了,将前几天蒸的白面馒头放锅里溜上一溜,吃鱼就行了。
刘景仁回家后,就拿了三条稍微小一点的鱼,给开膛破肚,收拾干净了,交给杨氏去做。
杨氏先将大锅烧热,用葱姜蒜,辣椒,花椒和豆瓣酱爆了锅,又将鱼放进锅里煎了煎,煎到两面变为金黄色,这才添了水,盖上锅盖仔细炖。
开锅之后,一道一道的白浪在锅里翻涌,同时,阵阵浓香扑鼻,莲子不禁摸摸肚子,觉得更饿了。
好不容易等到鱼炖好了,杨氏用大碗盛了鱼肉,又用小碗给每人盛了碗鱼汤,就着白面馒头,香喷喷地吃了起来。
莲子以前不是很爱吃鱼,主要是受不了那腥味。但是这冻鱼却不一样,腥味不浓,刺也很好除。
一家人将三条鱼全都吃光了,连鱼汤都喝得一滴不剩。
栗子吃完之后,隔着厚实的棉袄拍了拍圆滚滚的肚子:“咋就觉得今年的鱼特别好吃呢?”
“那是你馋了。”杨氏笑嗔道。
吃完了饭,不宜马上睡觉。全家人坐在火炉边上烤了会儿火,杨氏还在不停地剥着花生,刘景仁在一边帮她。
谷子和豆子做着绣活儿,她俩现在刺绣的手艺已经十分好了。杨氏说春子应该很快就要出阁了,自己又整天这事那事的,根本就没空,所以便让谷子和豆子勤快着点儿,给做几样绣品,到时候春子出阁的时候,也不至于拿不出绣活。
栗子原本特别讨厌做针线活儿,但是后来不知咋的,竟然爱上了自己拿着剪刀针线的,裁裁缝缝,自己做衣裳。只是她毕竟年纪小,样子倒是十分漂亮,但是那针法,可就十分惨不忍睹了。
莲子可不喜欢做针线活儿,前世的时候,就有人说过她针线活做的不好,她只是笑笑道:“这整日摆弄庄稼的,哪里能干得了细活?”
闲来无事,便拿了本书,在灯下读着。她读的,正是以前张子贺送给她的那本书。
这几年来,或许是因为实在想赚钱摆脱贫困,因此莲子看得书都是有目的性的,要么就是医药类的,要么就是农时类的。当初一看张子贺给的竟是一本志怪故事,心中还埋怨了一番,谁有空和他一样整日家看故事。
因此,这本书一直放在莲子的床头,没怎么看。最近'免费小说'整 理东西的时候才给翻了出来,看了两页,没想到还真是有意思。
莲子看书正看得津津有味,忽听栗子道:“娘,咱们啥时候去赶集啊?”
杨氏一边剥着花生,一边悠悠说道:“今儿是十一月初三,初六是集,可是这雪化不了,路上不好走。要不,就等到十一看看再说吧,要是路好走了,就去。”
栗子答应着,脸上露出浓浓的笑,又可以赶集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七十六章 亲事
冬日里地里没活儿,很多大事儿,比如议亲、娶亲,都会选在冬天。
这日,刚刚过了午,沈氏吃了晌午饭,正坐在院子里太阳底下,纳着鞋底儿,只听门上有人问道:“他嫂子在家吗?”
沈氏仔细一看,见来人竟是村里的媒婆,人称花婆子。沈氏一猜可能是托她办的事儿有消息了,忙站起身让她进来。
这花婆子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仍穿着一件紫红对襟袄儿,下面系一条同色的褶裙,鬓角还插着一朵大红的绒花,看起来十分的喜庆。许是由于不用干活的缘故,看起来竟比同龄人年轻了不少。
“哎呦,他嫂子,纳鞋底儿啊?”花婆子进门和沈氏寒暄着。
沈氏也笑道:“是啊,嫂子真是稀客,快坐快坐。”她说着忙将自己刚才坐的矮凳推给了花婆子,“这太阳地里比屋里还暖和,坐这儿舒坦着哩。”
花婆子道了声“是啊”,在矮凳上坐了。
“大嫂子,可是我托你的事儿,有消息了?”沈氏问道。其实她也是一个直爽的人,啥事都喜欢开门见山的,不喜欢拐弯抹角。
花婆子拍了下手,说道:“可不就是这么个事儿嘛,我就是赶着来知会你的。”
“咋样?”沈氏那张常常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浓浓的期待之色。
这时,李氏在屋里听见了花婆子的声音,忙出来听。
“我前段日子打听着一个姑娘,是姚家堡那边的,模样儿可俊了。”花婆子笑道。
姚家堡离这刘家庄并不是很远,要是想去打探打探这姑娘的话,也不难。
“真的啊?”沈氏脸上露出惊喜,忙又问道:“家里还有啥人没有?”
花婆子道:“家里只有两个哥哥,和一个老爹,娘早死了。”
沈氏更开心了,这很好啊,没了娘,娘家事儿就少,等到老爹也死了,就彻底没了牵挂,能省多少事儿啊。
想着这些,沈氏不着痕迹地瞥了李氏一眼。
“哥哥嫂子也都是通情达理的,一点也不难为。”花婆子满口好话,又接着道,“他嫂子,我告诉你啊,这姑娘啊,那小手,可巧了,做的那绣活,啧啧,就跟真的一样,俊得不得了。”
沈氏这下更开心了,手巧好啊,这样才能配的上景林。
“模样儿也俊啊,少找,真是少找啊。”花婆子又道,恨不得将姑娘夸出一朵花来。
沈氏是越来越满意了,景林的亲事,一定不能含糊了,当初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就罢了,如今日子过得也能满足温饱,况且还有二房说了,能帮衬些钱,那更是要好好儿地挑,好好儿地办了。
“这么好的姑娘,别是有啥毛病吧?”李氏插言道。
沈氏正在兴头上,心花怒放的,乍一听这话,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瞬间炸毛了:“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李氏翻翻白眼,撇撇嘴,不再说话。心里却道:“这么好的姑娘,能嫁给个瞎子?”
花婆子闻言,也向李氏道:“老大媳妇啊,你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先别说那姑娘是怎样得好,就是你三奶奶我,咱能睁着眼说瞎话吗?”
这个谁知道呢,媒婆干的可不就是睁着眼说瞎话的行当吗?
不过这话李氏可不敢再说,只附和道:“是啊”,继续听那花婆子说。
“他嫂子,这姑娘真真儿的是万里挑一的,错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你可要抓紧了啊。”
“哎,行。”沈氏答应着,又问道,“那姑娘的娘家有啥说的吗?”
这话问的,自然就是关于彩礼的事儿了。
花婆子笑道:“他婶子,这么好的姑娘,咱也不能薄待不是?到时候风风光光的,两家脸上都好看。”
“是这么个理儿。”沈氏说道,“行,我再和他爹商量商量,要是行啊,还要麻烦婶子尽早地把这事儿给办了。”
花婆子见事成的差不多了,眉开眼笑道:“行,一定给你好好儿地办。”
说着,花婆子就要起身:“还有不少事儿呢,不多坐了。”
沈氏会意,让她稍等,赶紧进屋抓了一把银钱,给她塞兜里,说道:“辛苦婶子了,买点馃子吃吧。”
“哎,哎”,花婆子答应着,笑着走出了沈氏家门。
“娘,不是我说”,李氏又道,“咱家她三叔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哪有那么好的姑娘会——”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沈氏一个眼刀,给生生割断了。
沈氏进了屋,捯饬了好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