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喜事-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淑兰看着他,自从她离开,只是短短的几个月而已,但是这几个月对她来说,却像是几年一样漫长。这几个月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让她感到疲累,感到苍凉。但是一看到他,他那温润的眼眸,那一身的淡然,她突然像是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一样,又回到了初见他的那一年。
“娘娘不是应该在宫里吗?这里恐怕不适合。”苏可言说道。
这句话,让李淑兰的心瞬间沉了下来。她早已料想到会是如此结果,只是她控制不住自己,自从知道他来了京城之后,她就发了疯一样地想见到他。
“哥哥不必如此生疏,叫我淑兰便可。”
李淑兰说着这话,自己去将房门关上。
“我父亲昨日给哥哥送了邀请帖子,只是哥哥拒绝了。”李淑兰又说道。
苏可言回道:“殿试在即,请娘娘和大人体谅我以学业为重,等到殿试之后,必定登门拜访。”
李淑兰闻言,笑道:“哥哥有心了,此番必定高中。”
苏可言道了一声谢,再次说道:“夜深了,娘娘还是赶快回去吧。”
来这里,本来就是想见他一见,但是见到了,她竟然再也不舍得离去。
“我这是回家省亲。”李淑兰说道。
“夜路不便,娘娘还是快些回去吧。”苏可言又说道。
李淑兰看着他,眼波流转之间,流露出浓浓的悲伤。
“哥哥,其实我一点都不想进宫,只是皇命如此,我不得不从。”她说道,声音低沉,
“这几个月以来,我每日都在怀念着老太太和哥哥对我的好,只愿亲身报答,没想到,竟然是不能了。”
苏可言闻言,又说道:“我代祖母谢娘娘的惦念,只是娘娘不必想太多,报答一说,更是不必。”
他面上的表情仍然和以前一样,带着疏离和冷漠。
李淑兰只感觉疼痛钻心,泪水忍不住流了出来。
这个娘娘,真的以为她想当?她愿意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愿意一辈子都留在苏府,一辈子都在他身边,哪怕是就这么看着他也好过现在。
宫里的勾心斗角,夺权争宠,她实在是受够了。她以嫔的身份入宫,这短短的几个月,却连升两级,成为淑妃。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其中的艰难,怕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步步为营,如履薄冰,打败了多少人,才换的如今的荣耀和地位。
只是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如果身边没有一个相依的人陪伴,再多的荣耀,那又有什么用?永远只是荣耀罢了,不可能变成幸福。
她感觉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人,更不是一个女人,只是一件工具罢了。皇帝用她来笼络父亲的心,而父亲利用她来争夺更多的权势。
“哥哥放心,此次殿试,必定高中。”李淑兰说道。
“谢谢娘娘的好意,只是这事,就不劳娘娘费心了。”苏可言说道。
李淑兰摇摇头,面上带着几分凄怆地笑意:“没事,只是一句话的事儿,哥哥只管放心就是了。”
虽然皇帝一方面是出于想笼络李墨才对她恩宠有加,但是另一方面,着实是被她迷得团团转。她再以如此心机,只需在皇帝面前说上几句话,就能为苏可言谋得一个好前程。
只是,她想给的,却并不一定是他想要的。
“多谢娘娘美意了,实在是不用。夜深了,娘娘请回吧。”苏可言再次说道。李淑兰看着他,他温润的面庞,那冷漠之后的温柔,她却永远触摸不到。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四十四章 策问
在她转身的刹那,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止也止不住。
苏可言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将门重新关好,之后又回到桌旁,看起了书,好像之前根本就没有人来过一样。
因为苏可言即将殿试,所以这几日,莲子并没有去地里,而是在仔细地思考,到底要用什么办法,才能说服那些农户改种。
以前的方法,试一回失败一回,可见是不行的,看来还是要再想其他的方法。
好几日没去地里了,那边的情况,莲子自然不知道。不过事实情况,要比莲子所预料的好上一些。
那姓刘的一家人自从听了莲子的建议之后,第二日便买了种子,赶着种上了。村上有人听说了这事,有的背地里嘲笑,有的则专门上门去,一副焦急的样子,劝说他们不要听那大姐儿的话。姓刘的一家人又是将莲子帮他们治好了虫的事迹说了一遍,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们是信了莲子。
之后,受他们的影响,竟然有几户人家,也将自家棚子里的菜拔了一部分,种上了大葱大蒜等物。也有一些人,想等着莲子再来的时候,专程将她叫到自己的棚子里,先给看一看,然后再说说该怎么改种的好。
这几日,莲子一直在徐府待着没有出门,对于外面的事情,自然是不知道。
她想着等到苏可言殿试之后,再好好地投入进去,一定要将这些人给劝服了。
最后一天的讲学,这日徐先生讲的是殿试时应该如何表现,学子们一个个都听得十分认真,并且暗中都在猜测,明日皇帝会出什么样的问题。
次日一大早,便有朝廷派来的车驾前来,将学子们接进皇宫,之后,便是由皇帝策问,周围有许多大臣旁听。
莲子一直在纸上写写画画,看起来还算是平静,但是她自己却知道,实则内心里,是根本平静不下来的。
她也在猜测着,皇帝到底会策问什么题目,想一想,应该也就是关于国计民生方面的吧。她虽然对苏可言满怀信心,但是说实话,又真是十分担忧。
一直等到下午的时候,苏可言这才回来。
看到他回来,莲子反而不紧张了,只是微笑着起身迎接,让他坐下休息。
“丫头啊,你就不想问问情况如何?”徐先生率先问道。
莲子闻言,笑道:“情况如何?”
徐先生今日也去旁听了,对于殿试的情况,自然是知道。
“不错,十分不错啊。”他说道。
莲子这才稍稍放下了心,虽然相信他,但是毕竟还是为他担心的。
“先生过奖了。”苏可言笑道。
徐先生摇头,又说道:“是真的不错。”
他说完,又看向莲子:“这次的策问,题目只是一个‘民’字,别看这只是一个字啊,但是真要是论起来,那可是相当有难度啊。”
莲子点头,这个她知道,前世写作文的时候。如果只给出一个字作为题目,那才是真的难呢。
“你猜可言是怎么回答的?”
莲子心中正思索着,忽然听徐先生又问道。
莲子摇头,以前从来都没有听他说过这方面的事儿,她哪里能猜得出来。
“引。”徐先生说道。
说到这个字,他似乎又回到了上午的朝堂。
“学生认为,要让民众顺从,就要先为他们的利益着想。而如何着想,也就是一个‘引’字,引导民众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苏可言说道。
他这话一出口,徐先生就感觉眼前一亮,引导民众做对他们有利的事,是他们自己做,而不是朝廷替他们做,这两者,可是有极大的不同,并且这中间,又能省去很多麻烦,获得不少收益。
金座上的皇帝,身穿黑色绣金龙袍,头戴帝王冠冕,听苏可言这样说,微微地点了点头,又似乎是随意地一问:“何以‘引’?”
苏可言又说道:“引导民众做对他们有利的事,就要先把握大局,彻底明白哪些事情对民众真的有利,切不可急功近利。对民众失了责,更是对皇上失了责。”
殿上的皇帝闻言,再次点了点头,又听苏可言接着说道:“学生今日发现京郊遍植暖棚,这对于增加民众的收益,的确是有利,但是学生认为若是从长远来看,此法弊大于利。”
皇帝闻言,开始感兴趣了起来。京郊暖棚的事,算是他自己下令鼓励种植的,此时听苏可言如此说,倒想听个究竟。
并且,今日,他倒是听说,好像有的农户开始拔菜苗了。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关联?
“怎么说?”他问道。
苏可言回道:“若是鼓励种植,越来越多的百姓都在种植蔬菜,那么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必定是日益减少。咱们国家粮食产量丰富,且与他国互易,如此下来,长期以往,只怕是不妥的。”
皇帝点头,要说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那可是一点也不假。如果粮食产量匮乏了,别说与他们的互易再做不下去,就算是对于国内来说,只怕都要造成混乱。
他当初只是觉的这暖棚之法新奇,且确实是能为农户增加收入,至于这方面的,还真是没有好好地考虑。没想到,今日殿试,竟然被一个考生在策问时说了出来。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底下没人说话,沉默得出奇。
等了一会儿,这才有人出来说道:“老夫以为然也。”
“恩师有何高见?”皇帝看向徐先生说道。
“这城郊的暖棚,我最近倒是经常去看,不但像他说的那样,不适合长期种植,且短期,都怕是不能的。”
“哦?”皇帝不解,当初有人进言,说这暖棚怎么怎么好,如何如何赚钱,定然能给百姓带来不少好处,何以恩师竟然说不行了?
徐先生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前些日子得见高人,她不是别人,正是这暖棚之术的开创者,据她说,京城的气候并不是十分适合发展暖棚,并且撒种之前并没有做好防虫松土措施,只怕明年春天的时候,会发生虫灾。”
“竟然会这样?”皇帝惊讶问道。
只可惜那曹宇轩今日并不在大殿,要是在的话吗,必定要好好地问问他。
他心里正想着,忽然听徐先生又说道:“当初工部的曹大人确实是去了苍山,也见了那位暖棚的开创者,不过拒她所说,曹大人好像只是听了听,并没有亲自去看,至于亲为一事,只怕更是没有了。”
徐先生趁此机会说道,皇上对于这暖棚一事正在兴头上,别人怕惹怒了他,但是他不怕。
“什么?”皇帝再次惊讶。
没有亲为连亲见都没有,竟然敢直接进言,简直是胆大包天!
“不巧,我这位学生籍贯苍山”,徐先生指着苏可言说道,“更不巧的是,那暖棚之术的开创者,就是我这学生还没过门的媳妇。”
难怪!
众大臣心中暗道。
皇帝也心中暗道,原来是自己家的技术,难怪这么熟悉。
“世间竟然有如此奇女子,当真是奇也!”皇帝说道。
“当真是奇也!”徐先生也说道。
莲子听到这里,微微一笑,说道:“先生谬赞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也只不过是碰巧罢了。”
徐先生笑着摇头,她的学识,她的才干,他又不是不知道,这哪里是单单碰巧就能实现的?
“这么说的话,可言哥哥是表现的不错了?”莲子问道。
“哪里是不错啊,是十分不错。”徐先生说道,“名次差不了,不过——”,他停顿了片刻,接着又道,“也不会特别好。”
莲子诧异,这是什么话?
徐先生笑着解释道:“这个小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