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私募江湖 >

第7章

私募江湖-第7章

小说: 私募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8年8月博弘正式推出离岸海外基金,发行规模1亿美元左右,实现了其私募基金出海的第一步。而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对冲基金行业,对于本土私募基金公司而言,应该是一种比较前瞻性的尝试。刘宏透露出这只离岸基金未来的发展方向,先是成为HFA成员,再成为AIMA成员(HFA、AIMA均为伦敦知名基金协会),最后像西蒙斯等一流对冲基金那样,将自己盘子里的资产优质化。这只离岸基金主要还是以中国市场以及大中华地区的标的为主要交易对象,以买低卖高的套利交易和统计意义上赢利概率高的统计套利交易为主要交易手段。中国这一新兴市场,为他们提供了不少机会,这一定位,在国际市场上也颇具吸引力。
    截至2008年年底,内地管理团队在境外发展私募基金的,约有10余家,但主要是做多/做空股票以及PE投资①,以数量化和市场中性对冲为特色的还几乎没有,显然,博弘的套利型对冲基金出海尝试再次走到了行业前列。
    同派私募
    就中性投资而言,具有相似风格的是上海博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徐大成。在近几年的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与中性投资有关的波涛的《系统交易方法》等3本书和范·撒普的《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其中系统交易方面的理念、原则和概念,对建立在中性投资理论基础上的市场波动特征的把握,让一些操盘手型的私募如获至宝。
    就离岸基金而言,同样走在出海前列的还有柏坊资产、景林资产等。
    就股评风格而言,相似的私募有润天华创赵笑云、创世纪资产叶荣添、山东智博周贵银等。





    正文 点评:睁开市场的眼睛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19 本章字数:836


    点评:睁开市场的眼睛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证券市场才刚刚开始萌芽。1984年的“小飞乐”,是诞生在新中国的第一只股票。私募还处在蒙昧的状态。这个时期,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因着各自不同的缘由,接触到证券,他们中不少人,此后成为私募的中坚力量。
    随着沿海城市的开放,很多人开始涌向正在兴起的“鹏城”深圳,后来这些人都成为深圳第一批私募的雏形。其中包括清华团体…刘迅的“新同方系”,背井离乡的李驰等人。而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早在内地证券交易所成立前几年,就已经接触香港股市,是为港股熟客。不过,另一路“民间股神”派系也悄然抬头,代表人物有林园、女私募李雅非等,但他们投机色彩偏浓,路线颇有些剑走偏锋。
    那时候,已经可以从上海与深圳初期的股票发行情况看出这两个地方交易文化根本上的差别。深圳自改革开放后,受香港的金融市场发展影响较深,甚至有人断言自1978年起到1993年,深圳资本市场领跑上海15年。而此后,上海的发展速度与质量远远超过深圳,由此才正式展开圈内所谓的“土洋之争”。不过,深圳的市场化优势未减,这体现在之后阳光私募的“深圳模式”与“上海模式”的差异上。
    在这个时期涌现而且至今仍生存着的私募,堪称中国证券历史上存活最久的私募代表,他们的经验与启示注定也是最经典与最传奇的。不管是从迈克·吴还是刘宏身上,都可以发现,他们的视野较为国际化,且都不太喜欢走阳光私募道路。刘宏甚至激进地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阳光信托也是不合法的,就好像自己用1 000万元作抵押,借了1亿元作高利贷,有违投资理念。他们都喜爱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投资理念,我们从迈克·吴身上看到了欧奈尔的踪影,从刘宏身上找到了中性投资大师西蒙斯的痕迹。
    这个时期的投资风格难以定性,只是在这个历史时期,那些开化较早的投资者,获得了世人瞩目的先机,且这个先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看来都是一种难以取代的优势。





    正文 沪深双市逆境格局初成(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21 本章字数:851


    第二章1990~1995年疯狂时代
    平静的表面下,一场变革正在酝酿之中。新生代银行家们出现了,他们在商业学校里接受了教育,把获取净利作为思考的所在。
    …'美'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
    一切资本力量已悄然酝酿,老牌私募已经在此时建造起自己的王国,并利用一些中国特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赚钱模式。当然,一切故事都从沪深两个交易所成立开始。
    迄今仍可以看到,上海着名的外白渡桥东北方向正对着一栋始建于160年前的欧式写字楼…黄浦路15号。正门墙壁上铜牌罗列,当然,最能显示其历史价值的无疑还是中间那块牌子…上书“原礼查饭店(建于184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址”。
    门上的漆色已显斑驳,昭示着其不同凡响的历史。迈步而入,一面开市铜锣静静地悬挂在那里,不禁把人们的记忆带回20年前。1990年,中国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大幕。
    人们翘首以待…这场万众瞩目的好戏将由谁来登台?而谁又将是这台好戏的主角?
    沪深双市逆境格局初成
    1990年12月19日,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尉文渊“当”一声敲锣开市,新中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告成立。
    开业之初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30种证券上市,其中国债5种、企业债券8种、金融债券9种、公司股票8种。当时,全上海证券经营机构25家,柜台交易点50多个,然而,可作为会员的证券公司却只有3家:万国、申银和海通,用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一书中的话来说,“就这么‘三把蔬菜’、‘六块肉’,尉文渊硬是把它炒成了一桌菜”。
    上海证券交易所能够顺利开张,自然离不开管理层的关照。当时的时代背景十分微妙,中国在经历了1988年“物价闯关”失利①以及1989年的经济低迷后,原先强大的通货膨胀势头一下子猛降下来,如何有新生的力量作为撬动的支点,成为举国上下关心的问题。一切富含生命力的资本都在暗潮涌动。





    正文 沪深双市逆境格局初成(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23 本章字数:893


    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上海既没占上改革先机…承包、租赁、金融、用工制度等改革多先在重庆、武汉、沈阳、广东试点,开放也轮不到上海,而是选择了深圳、温州等沿海城市。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当时就说,中国的经济中心已出现南移的趋势,广东将取代上海。
    这一年,一个人物出现了,他在很长的岁月中,都刷亮了上海人的眼睛…原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朱镕基于1988年就任上海市市长。
    朱镕基到任后就发现这里根本没有钱,虽然他动员了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总经济师等一干人马去北京要“干货”…资金,但跑断了腿也只有几千万元贷款额度,显然入不敷出。此时,朱镕基便意识到,与其向上面要鱼,不如自己养鱼。这个念头日益明晰与强烈。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干部王华庆回忆说:1989年12月2日,当时朱镕基身兼上海市委书记和市长两职,在康平路市委小礼堂召开金融改革会议,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也从北京赶来参加。朱镕基说,他来上海之后,一直在抓财政,但收效不大。他认为要调整部署,从金融改革抓起,建立证券交易所和引进外资银行。
    在这次会议上,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三人小组成立,由时任上海交通银行董事长李祥瑞、时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龚浩成,以及时任上海体改办主任贺镐圣组成。
    然而,会上有些干部还在为会不会在上海滩培养起一代资产阶级而忧虑,所以这个事情又仿佛悄然无声了。
    不过,这件事很快就有了新的进展。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十大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决定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趁机加快步伐。仅在1990年,上海就开了两场证券市场的国际研讨会:一场是1990年5月,与北京合搞了发展证券市场国际研讨会。一场是在10月中旬,发展上海证券市场国际研讨会召开。这次研讨会的规模更大,会议邀请到了美国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格林伯格、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威廉·西蒙、美国前国防部部长温伯格等,当时赠予这些外宾的礼物是16张电真空股票。





    正文 沪深双市逆境格局初成(3)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25 本章字数:1058


    1990年春,朱镕基访问美国、新加坡等地,在抵达最后一站香港时,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不动声色地说: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年内成立。
    与上海受到政府浓重的眷顾不同,深圳证券交易所可以说是王健、禹国刚两个人共同推动的。
    禹国刚1968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后在军工厂测试过火炮。1981年春节,他怀揣变卖家产得来的600元钱,带老婆儿子闯深圳,供职于爱华电子公司。
    与阚治东的求学经历相似,禹国刚也去日本学过一年证券。那是在1983年,借日中青年研修协会创始人冈崎嘉平太邀请,禹国刚和另一中国青年蔡靖华不远千里赶往日本学证券。当时日本《朝日新闻》拍下了他们二人的照片,背景是东京证券交易所,质疑他们学成后在中国是否有用武之地?
    果然,禹国刚在日本学了一年证券后回到深圳,却苦于没有去处,只好悄悄回到爱华电子公司摆弄彩电。幸好有张鸿义把禹国刚从爱华挖出来收在麾下。张鸿义原是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后任深圳市副市长。
    1989年10月,原深圳发展银行副行长王健因领导班子改组而下台,当年他39岁,禹国刚比他大7岁。这时候,禹国刚已捣鼓深圳证券交易所一年多了,曾邀请过王健一起参与。这次,张鸿义再次出马,劝说王健“要往前看”。于是,1989年年底,王健、禹国刚联手加速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筹办,眼见着万事俱备,1990年8月就可以开张,然而上面却迟迟不批。
    上海证券交易所即将开业的消息刺激了深圳人。1990年11月22日,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市长郑良玉、副市长张鸿义一干人来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备组。李灏说:“今天就是来拍板的。”
    王安在《股爷,您上坐》一书中提到,与上海的大张旗鼓不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开张很低调,直接说成“试开业”。1990年12月1日当天,深圳证券交易所铜牌上的红布都没有掀开,而出席开业仪式的最高领导是深圳市资本市场领导小组副组长董国良。当天,安达股票成交8000股,以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的手工方式操作,不过,深圳最大的几个券商没露面。
    1991年7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时任广东省代省长朱森林、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时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汤丙午、时任深圳市市长李灏等出席深圳开业仪式,深圳证券交易所这才算正大光明地“呱呱坠地”。
    至此,中国资本市场在1990年年底形成了之后影响整个金融行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