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循手表腕。盛则皮缓肉淖。故善于卷握也。多脉者。皮肉瘦而脉络多外见也。仇汝霖曰。阳气者。
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者也。是以气少。则皮肉瘦而多脉。
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有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
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手太阳之脉。其上行者。循于颧颊耳鼻目 之间。是以皮肤之血气盛。则有多须。面多肉以平。血
气皆少。则面瘦色恶。太阳为诸阳主气也。其下行者。循肩 肘臂而下出于手腕。是以血气盛则掌肉
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也。以上论手足三阳之血气。各循本经之部分。充肤热肉。淡渗皮毛。肥
腠理。濡筋骨。以养二十五变之形。如血气皆少。则又不能佗佗遗遗之自然矣。
黄帝曰。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约乎。岐伯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气血少。其肥
而泽者。血气有余。血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
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
此言足太阳之主脉也。二十五人之形者。皮脉肉筋骨也。以五形之人论之。则当手少阴主脉。今
变为二十有五。合于手足之三阳。故以足太阳主脉。盖十二经脉之俞。皆会于足太阳之经也。故美眉
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也。恶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少也。其肌肉肥而颜色润泽者。手足三阳之脉。血
气皆有余也。盖足太阳为诸阳主脉。太阳之脉。气血盛而美眉。则诸阳之脉。血气皆有余。而肌肉肥泽
矣。故当再审察其皮肤。分肉之气血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逆顺者。皮肤经脉之血气。交相逆
顺而行者也。知逆顺之有余不足。则知所以调之矣。仇汝霖曰。脉字其字宜玩。盖用脉字。以知足太
阳之脉之气血多少。加其字。以分别肥而泽者。乃诸阳之脉之血气有余也。倪仲宣曰。按口问篇论足太
阳之精气。行于脉外以濡空窍。十二奇邪之走空窍。独取足太阳之外踝。此章论太阳为诸阳主脉。而诸阳
脉之血气有余不足。皆以足太阳为准绳。盖太阳之上。寒水主之。在天为阳。在地为水。在人即为精气。是
以足太阳为诸阳主气。而又为诸阳主精血也。
黄帝曰。刺其诸阴阳奈何。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
于身皆有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行。决之乃行。
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
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
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此言手足三阴三阳。皮肤分肉间之气血。皆从脏腑之经隧。而外出于形身者也。盖二十五变之
形者。皮脉肉筋骨也。是以上节论脉之血气。此节论皮肉筋骨之气血焉。诸阴阳者。足之少阴太阴厥
阴。手之少阴太阴。以应五音五行之人也。手之太阳阳明。足之少阳太阳阳明。以应左右太少二十五
变之人也。诸阴阳之血气。所以充肤热肉。渗泽皮毛。肥腠理。濡筋骨者。皆从本脏本腑之经隧。而
出于孙络皮肤。各并本经之脉络以分界畔。此非经脉之血气。故当按其寸口人迎。以知阴阳之有余不
足而调之。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形身中。皆有邪痹于皮肉筋骨之间。甚则留而不行。
以致经络之血气。有所凝涩。盖充肤热肉之气血。从内之经隧。而外出于孙络皮肤。此因邪闭于络脉
之外。气血不得外行。以致凝涩于经络之中。故当致诸阳之气以温之。则寒痹解而血得以和于外矣。其
结络者。血气留结于脉内。以致脉结而血不行。又当决之使行。盖邪闭于皮腠。而致经络之凝涩者。当
理其气。血结于脉络者。当决其血也。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不足于上者。推而上之。盖气血
之出于皮肤。而又有上下有余不足之分者。因络脉所出于上下。有疏通阻滞之不同也。其有稽留于经络
中而不至者。因而迎之。此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胃海所出之气血。而
布散于天下者。从脏腑之大络。而出于孙络皮肤。大络虽与经脉缪处。然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
末。盖并经而外出于皮部。各随本经之脉以分界限。是以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足太阳之上血
气盛。则美眉也。寒与热争者。阴阳之血气混乱也。故当导而行之。使各归
于本部。盖手足三阴三阳之血气。行于皮肤分肉之间。如不分界畔。则混乱交争矣。宛陈者。陈
之物。宛积于肠胃之内。以致血气不至。此不因于血结于脉络而不通。故当则而予之。盖用逐陈
之法则。而予夺之也。此手足三阴三阳之血气。本于胃腑之所生。从经隧而外出。故必先明知二十
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之约法毕矣。如知少宫太宫之人。则知比于足之阳明。而足阳
明之脉。其上行者。挟口环唇。则知经隧之络脉。亦络于唇口。而皮肤之气血。亦分部于唇口也。
仇汝霖曰。此以皆为痛痹之皆字。照应气有余于上。或不足于上。盖十二经隧之络脉孙络。与十二
脏之经脉络脉。并行于形身之上下。若此身中皆为痛痹。则十二经隧之络脉。皆为之不通。如只痹于
足阳明之上。则阳明之上气不足。而下气有余矣。若只痹于足阳明之下。则阳明之下气不足。而上气
有余矣。痹在阳明之部分。则知阳明之气血。结而不通。又不涉于诸阴阳之络矣。此盖假痛痹以申明
皮肤分肉之气血。各并本经而出。各从本经经脉所循之上下。而各分界畔者也。
卷八
五音五味篇第六十五
属性:右征与少征。调右手太阳上。
此承上章谓五音之人血气不足者。当调之以五谷五畜之五味也。上章云。右征之人。比于右手太
阳。太阳之上鲛鲛然。又云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有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是右
征之人。当调手
太阳上矣。又云少征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下 然。又云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
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是少征之人。当调手太阳下矣。今右征与少征。同调手太阳上者。谓血气
上下之相通也。
左商与左征。调左手阳明上。少征与太宫。调左手阳明上。
此言皮肤分肉之血气。虽各有分部。然通融渗溉。交相往来。审经络之相联者。亦可以通融调治
也。夫左商之人。调左手阳明上者宜矣。而左征与少征。应调手太阳。而同调于手阳明者。谓手太阳
与手阳明之脉。并出于巨虚而上行。手足三阳之脉。皆纵横联系于头面。然虽各有界畔。而皮肤血气
之流行。交相往来。故有经脉相联者。亦可以同调之也。是以左征少征之人。同调于手阳明上。且手阳
明主皮肤之气血者也。手阳明之脉。出于足阳明之巨虚上廉而上行。故太宫之人。当调足阳明上。而
亦可调之手阳明上也。
右角与太角调右足少阳下。(按前章有左角而无右角左右二字有误)
前章云。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是右角之人。宜调之右足少阳下也。又云
太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人遗遗然。此以太角之人。同调右足少阳下者。左右上下之相通也。
太征与少征。调左手太阳上。
前章云。质征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是太征之人。当调手太阳上矣。又云少征之
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下 然。今以太征与少征。同调左手太阳上。亦左右上下之相通也。
仇汝霖曰。右角与太角。故从下。少阳之气从下而上也。太征与少征故从上。太阳之火气炎上也。
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
前章云。众之为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又曰少羽之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下
纡纡然。是宜调足太阳下也。
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
此以少商与右商调手太阳者。即左征少征之调手阳明。乃互相交通之义。
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
前章曰。桎之为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众之为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
然。今皆调足太阳下者。太阳之气。从下而上也。
少宫与太宫。调右足阳明下。
前章云。少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下枢枢然。太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婉婉然。
以上而同调之下者阴阳血气。皆从下而上。足而手也。倪仲宣曰。足多从下。盖以下而通于上也。手多
从上。盖以上而通于下也。阴阳血气。上下环转之无端也。
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
前章云。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栝栝然。夫半谓之判。判角即少角也。前章只有太角
左角。 角判角。而无少角。恐传写之误耳。倪仲宣曰。下文亦无少角。
商与上商。调右足阳明下。
商主手阳明大肠。上商主手太阴肺。足阳明者胃腑之经气也。此以手太阴阳明。而调之足阳
明者。血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也。谷入于胃。乃传之肺。盖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肺与大肠之血气。皆从胃腑始出。而行于手太阴阳明之经。故 商与上商。
调足阳明也。倪仲宣曰。脏腑通连者曰下。
商与上角。调左足太阳下。
商。手阳明大肠也。足太阳者。膀胱水府也。营卫生会篇曰。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
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是大肠与膀胱。并属下焦。
而交相通贯者也。是以 商而调之足太阳下者。以腑气之交通于下也。上角应足厥阴肝经。五脏之
脉络。皆不上循头面。惟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足太阳之脉。与督脉会于目
之睛明。而上额交巅。是足太阳与督脉厥阴。会于目而交于额也。是以上角而调之足太阳下。盖血
气津液。主于肠胃之下也。按此节论调手足之三阳。有左右上下之相通者。有手太阳而调之手阳明者。
有手阳明而调之手太阳者。有手阳明而调之足阳明者。有足厥阴而调之足太阳者。阴阳之血气。各有
分部。而调治错综。抑经气之交通。或鲁鱼之舛误。姑从臆见笺疏。以俟后贤参正。仇汝霖曰。此
节论调左右太少之血气。比手足之三阳。而不涉于五音之三阴。今以上商上角论调于后者。谓血气之生
始也。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始于手太
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交于督脉。复循腹里。下注于肺中。是以论调上商之手
太阴。上角之足厥阴者。谓血气之营于脏腑十二经脉之中。而渗注于外也。张子所谓鲁鱼之误者。
疑辞也。且前后不从本经之调治者。计什有一条。岂差误之过半耶。学人当从气交中求之。
上征与右征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阴。脏心。色赤。味苦。时夏。
此节以五谷五畜五果之五味。调养五音之人。及二十五变之人。盖左右太少者。从五音之所变
也。上征者。手少阴之人也。右征者。左右上下。手足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