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88章

070-奇效良方(1)-第88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鸡头肉 莲子肉 莲花蕊 藕节 白茯苓 白茯神 干山药(各二两) 
上为细末,用金樱子二斤,去毛茨捶碎,水一斗,熬至八分,去滓,再熬成膏,仍用少 
面糊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温米饮送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上用生白矾如圆眼大一块,碾细,先用板猪油熬熟,安放令冷,次用童子小便或自己小 
便一小盏,用瓦罐盛火上顿待沸,入矾在内,又挑熟猪油一块,候温得所,食前服之,晚下 
空心又进,每日一服,甚者三四服便清。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小便白浊 出髓条。 
大茴香 酸枣仁(炒) 破故纸(炒) 白术 白茯苓 牡蛎(用左顾者,砂锅内慢 
火爆 
上为细末,用青盐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温酒或米饮送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小便白浊,梦遗泄精等疾。 
莲肉 益智仁 龙骨(五色者,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清米饮调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精气不固,梦泄白浊。 
白茯苓(去皮,切作块,以猪苓一分,同放于瓷器内,用水煮至二十余沸,取出焙干, 
研为细末,四两) 黄蜡(四两) 
上将黄蜡熔化,搜和茯苓末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津,服以小 
便清为度,仍忌食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心气不足,小便滑,赤白二浊。 
益智仁 白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 不拘时用白汤或温酒调服。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莲肉(去心) 藕节(干者) 龙骨 远志(以上各一两) 白矾(枯) 灵砂(各一 
分) 
上为细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用白汤送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梦遗失精,小便白浊。 
败荷叶(晒干,不见火,二两) 白茯苓 牡蛎(左顾者, 过,各一两) 龙骨(用 
五色 
上为细末,研匀,以败蜡熔和,丸如梧桐子大,如无败蜡,以蜡糊代之,每服三五十丸 
,空心用麦门冬汤送下,日进二服。如觉阳道衰微,小便清,梦遗止,即住服。忌酒并热面 
动风等物,如欲阳道如故,即以麝香酒解之,此药治大衰痿阳道,止妄心,惟修真养性之士 
宜服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虚劳小便 余沥尿精。 
人参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焙) 泽泻(各一两) 官 
桂( 
去皮脐) 苦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如 痹加附子炮 
去皮脐一分,妇人血伤加生地黄焙半两,黄柏去粗皮蜜炙一分。一方用熟地黄治虚劳失精, 
小腹弦急,隐隐头疼,目痛发落。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虚劳内伤,肾气衰冷,小便余沥,精气滑泄,宜服。 
汉椒(去目并合口者,微炒出汗) 鹿茸(去毛,酥炙) 鸡头实(生用) 龙骨(以 
上各二 
一两半) 补骨脂 
上为细末,入盐花二两,研令匀,用 猪肾十枚,切去脂膜,研令烂,以酒三升,渐 
熬成膏,次入药末,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送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安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 
益智仁(二十四枚 
上研碎,用水一中盏,入盐少许,同煎服,有奇效。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房室过度,精泄自出不禁,腰背不得屈伸,食不足,肌肉两脚苦弱,此药治 
韭子(一升) 桂心 当归 紫石英 远志 天雄 紫菀 山茱萸 薯蓣 细辛 人参 
禹余粮 川芎 白术 附子 石菖蒲 杜仲 干姜 石斛 白茯苓 僵蚕 天门冬 甘草 
(以 
(以上各 
上为细末,以白蜜入牛髓枣膏,合捣三五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 
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上用乳香,如大拇指一块,临卧时放口中烂嚼,至半夜即吞下,不二三次病愈。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便浊之疾,皆缘心肾水火不济,或因酒色,遂至以甚,谓之土淫。盖心有虚热,而肾 
不足,故土邪干水。史载之尝言,夏则土燥而水浊,冬则土坚而水清,此其理矣 
往峻补,其疾反甚,此方中和,服之使水火既济,而土自坚其流清矣。 
人参 龙骨( ,各一两) 白茯苓 络石(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米饮调下,临睡再服。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既济水火,滋补心肾,止白浊梦遗。 
酸枣仁(净肉,研) 辰砂(研,各一两) 乳香(半两,研) 附子(一个,炮,去 
皮脐)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空心用温酒送下,须是腊日合, 
以瓷器收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梦泄。 
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炒,去盐) 乌药(一两半,炒) 山药(一两,为末打糊) 
上为细末,用山药末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临卧用盐汤送下,以朱 
砂末为衣。凡病精泄不禁,自汗头眩虚极,或寒或热,用补涩之药不效,其脉浮软而散,盖 
非虚也,亦非房室过度,此无他,心有所睹,因有所慕,意有所乐,欲想方兴,不遂所欲, 
而致斯疾。既以药补,且固不效,将何治之?缘心有爱则神不归,意有想则志不宁,当先和 
荣卫,荣卫和则心安,次调其脾,脾气和则志舍定,心肾交媾,精神内守,其病自愈。其法 
用人参三钱,当归一钱,洗焙为末,作三服,糯米饮调服,服毕,自汗止而寒热退,头眩 
未除,川芎三钱,人参一钱,焙为末,作三服,沸汤调服,头眩遂瘥。精不禁者,用白芍药 
半 
神定,精固神悦。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白浊。 
金樱子(洗净捣碎,入甑中蒸,令熟,用汤淋之,取汁入银铫内,慢火熬成稀膏,将鸡 
头末和丸) 鸡头实(去壳研为末,等分) 
上为末,以煎膏同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一方用乳汁 
丸,一方用盐汤送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梦泄失精及溺白。 
上用新韭子二升,须十月霜后采好者,用好酒八合渍一宿,明旦日色好,童子向南捣一 
万杵,平旦用温酒五合,服方寸匕,日再。 
一方微炒为末,食前酒服。一方用生韭子空心盐汤下三十粒。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白浊。 
龙骨 牡蜡(各半两) 
上研为末,同入鲫鱼腹内,用纸裹,入火内炮熟,取出去纸,将药同鱼肉搜和,丸如梧 
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米饮下。每用鲫鱼,不拘大小,只着尽上件药为度,服时看药 
效如何,更加入茯苓远志各半两,尤佳。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下元虚冷,小便白淫。 
莲实(去壳) 巴戟(去心) 附子(炮,去皮脐) 补骨脂(炒,以上各二两) 山 
茱萸 覆 
上为细末,煮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用盐汤送下。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小便白淫及遗泄,精无故自出。 
龙骨(五两,别研) 牡蛎( ) 官桂(去粗皮) 熟地黄 白茯苓(去皮) 人 
参甘草(炙,各二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服。 

卷之三十四遗精白浊门(附论)
遗精白浊通治方
属性:治小便白淫不止,精气不固,及有余沥,或梦与阴人通泄。 
龙骨(一两,别研) 缩砂(去皮,半两) 诃黎勒(去核,五枚) 丹砂(研,一两, 
存一分为衣) 
上为细末,煮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以丹砂为衣,每服一丸,空心热酒送下,夜卧服 
三丸,冷水送下,不可多服。或太秘欲通,用葱汤点茶服之,即通。 

卷之三十五
诸淋门(附论)
属性:《内经》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灵枢》又曰∶足厥阴肝之经,病遗溺闭癃。 
戴人分析为二∶闭为小溲不行,癃为淋沥而下,诸方谓之血淋证也。《原病式》曰∶淋小便 
涩痛也,因热结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以其热甚,客于肾肝,阴分血受热也。下焦有热 
,则热郁膀胱,膀胱为津液之府,胞为受纳之司,故热入膀胱,胞中外热,阴络内溢,故不 
得小便而溺血也。诸方论有五淋之名,所感不一,病则大同小异,皆由热郁之所致。或谓有 
冷淋者,误也。殊不知溲下淋沥疼痛,忍之身必战栗而增寒,故似乎冷。若遂以为冷,此不 
明矣。气运变化之机,亢则害,承乃制,战栗似寒,经属于火,反兼水化之象,乃热甚而郁 
结不开,或热出砂石者,或如脂膏者,亦非冷凝也。是若热在脬中,煎熬日渍,轻则凝如脂 
膏,甚则结如砂石。且如汤瓶煎炼日久,熬成汤碱,又如清水煎汤,热甚则沸溢,自然混浊 
也。《脉经》曰∶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热结下焦,令人淋闭不通。淋 
之为病,小便数而涩,小腹痛引脐中。《原病式》又曰∶淋小便涩而不通也为热,遗尿不 
禁者为冷,岂知热甚客于肾部,干于厥阴之经,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神无所 
用,故液渗入膀胱,而漩溺遗失,不能收禁也。经云∶目得血而能视,脏得血而能液,腑得 
血而能气。夫血随气运,气血宣行,则其中神自清利,而应机能为用矣。《灵枢》又曰∶肾 
主二阴。然水衰虚而怫,溲客其部,二阴郁结而痿痹,神无所用,溲便遗失而不能禁止,然 
则热证明矣。《痹论》云∶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夫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今风寒湿邪,客于胞中则不能化出,故胞满 
水道不通,其证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是足太阳经。其直上行者,交额 
入络,脑气下灌于鼻窍,则为清涕也。严氏有五林之分∶气石血膏劳是也。气淋为病,小便 
涩,常有余沥;石淋茎中痛,尿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