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49章

070-奇效良方(1)-第49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肉苁蓉(酒浸,焙干) 牛膝(酒浸焙) 天麻(去苗,酒浸) 木瓜(去穣,酒浸, 
焙,各 
炙) 麝香(二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升降阴阳,既济水火,平补心肾。 
远志(去心) 青盐(炒,别碾) 破故纸(炒) 白茯苓(去皮) 益智仁 菟丝子 
(酒浸) 
上为细末,用 猪腰子一个,去膜切细,和酒碾烂,同白面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如小便赤少,车前子煎汤下。心虚精神不定,茯神汤下。如 
夜间烦躁不得睡,用酸枣仁末调汤下。如心气盛,浓煎麦门冬汤下。一方去石菖蒲,加熟地 
黄一两,用羊腰子为丸。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下元冷惫,心火炎上,渴欲饮水,或肾水不能摄养,多吐痰唾,及男子消渴 
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去粗皮,各二两) 牡丹皮 茯苓(去皮) 泽泻(各三 
两) 山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肾经积冷,下元衰败,目暗耳鸣,四肢无力,夜梦遗精,小便频数。常服补 
肾水。 
桃仁(去皮尖,炒) 白蒺藜(炒,去刺) 巴戟(去心) 肉苁蓉(酒浸,焙) 破 
故纸 茯苓(去皮) 石斛(炙) 山药 萆 白术(各二十四两) 肉桂(去粗皮,不 
见火) 川乌(炮,去皮脐,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肌体消瘦,目暗耳鸣,常服壮筋骨,益肾水。 
赤石脂( ) 茯神(去皮木) 山茱萸(去核) 熟干地黄(酒浸,焙) 巴戟(去 
心) 牛膝 
(酒浸) 山药(以上各三两) 五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肾气虚损,目眩耳鸣,四肢倦怠,夜梦遗精,常服补益心肾。 
菟丝子(酒浸,五两) 石莲肉(二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山药(二两,纳七 
分打糊) 
上为细末,用山药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盐汤任下。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补虚劳,益心肾,生精血。 
羊膝(酒浸,焙) 白茯苓(去皮) 山茱萸(去核) 舶上茴香(炒) 山药(各一 
两半) 菟 
味子 楮实子 巴戟(去心) 
炒断丝,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盐汤送下,食前服。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补虚劳,养血气。 
黄 (蜜炙) 当归(酒浸) 熟地黄(洗) 茯神(去皮木) 沉香 木香(各半钱) 
麦门冬(去心) 天台乌药 肉桂(去粗皮) 北五味子 半夏(姜制) 酸枣仁 白 
术人参(去芦) 白芍药 陈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盅,食前服。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虚劳自汗。 
黄 (蜜炙,六钱) 甘草(炙,一钱) 加白术 白芍药(各二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诸虚劳倦。 
黄 (蜜炙) 白芍药 白术(煨) 石斛(酒炒) 当归 川芎(各一钱半) 肉 
桂(去粗 
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有热加柴胡(一钱)。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 胀,骨肉酸疼,短气喘咳,痰嗽潮热,多 
腰背僵直,多卧少起。 
黄 (去芦,蜜炙) 附子(炮,去皮脐) 鹿茸(去毛,酥炙) 地骨皮 石斛(去 
根) 人 
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咳嗽者加款冬花,唾血者加阿 
胶,便精遗泄者加龙骨,怔忡者加茯神。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肝肾虚极,热淫于内,致筋骨痿弱,不自胜持,起居无力,足不任地, 
热时作,饮食无味,不生气力,诸虚不足。 
鹿茸(去皮毛,酥炙) 肉苁蓉(酒浸,焙) 天麻(去芦) 菟丝子(酒浸,蒸,别 
碾) 牛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温酒或米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虚损之疾不可医者。极能关锁精气,升降阴阳,攻效如神。 
葫芦巴 附子(炮,去皮脐) 川乌(炮,去皮脐) 沉香 当归(去芦) 巴戟(去 
心) 天 
蛎( ) 龙骨 赤 
黄(生用,明者,七钱半) 
上为细末,酒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盐汤或米饮送下,日二。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诸虚,补精气,填骨髓,壮筋骨,助五脏,调六腑,久服驻颜不老。 
熟地黄(取末) 石斛(去根,酒炙) 肉苁蓉(酒浸) 菟丝子(酒浸三日,淘,炒) 
牛膝 
二两) 沉香(三钱) 麝 
干山药 覆盆子 人参 木瓜 秦艽(以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四十丸,用温酒下,盐汤米饮亦得 
。凡年五十以上者,加入∶ 
黑附子(以青盐汤蘸炮,一两) 鹿角(一对,去顶,二指) 硫黄(半斤,浑用) 
上用麻油釜中,以水同煮,常微沸,勿大急甚,水耗只旋添温水,须用水以备添之,炼 
令角胶汁尽,其角如霜,以手捻如腻粉,乃盛之取用,勿令秽污着也。一方无山药。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诸虚不足,膀胱肾经痼败,阴阳不交,致生多病。水欲升而沃心,火欲降而 
是则坎离既济,阴阳协和,火不炎而神自清,水不渗而精自固。久服闭精补益,永 
浊遗精之患,功效难以尽述。 
鹿茸(去毛,切片,酥炙) 柏子仁(炒,别研) 远志(去心,炒,各二两) 菟丝 
子(水淘, 
浸) 牛膝(去芦,酒浸) 
(酒浸,焙) 巴戟(去心) 沉香(别研, 
钱,重者四个,去皮脐,各切下顶,剜空,心中分安辰砂在内,以前顶子盖定 
木瓜(二个,大者,去皮穣,切开顶,入辰砂附子四个在内,以木瓜元顶子盖之,线扎 
烂蒸讫,取出附子切片,焙干,研为细末,辰砂细研水飞,木瓜研如膏,用宣州瓜为妙 
上为细末,用木瓜膏杵和,入少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盐汤米 
饮任下。一方无当归。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骨髓伤败,补虚益气。 
沉香(锉) 续断 石斛(去根)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香子(炒) 补骨 
脂(微炒) 
苁蓉(酒浸,切焙) 杜仲( 
丝子(酒浸一宿,别研) 附子 
桑螵蛸(炒) 五味子 川芎 覆盆 
上为细末,用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或温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脾胃诸虚百损,气血重伤,阳气久衰,下寒阴汗,中脘停痰,心腹痞闷 
食困倦,泄泻肠滑,因病虚损,正气不复,妇人月信不调,或产前产后一切阴盛阳虚之证, 
并皆治之。 
肉豆蔻 缩砂仁 益智仁 人参(各一两) 霍香叶 桂花 甘松(各一分) 茯苓(去 
皮) 
梗(二两) 当 
草(炙,五两半) 苍术(净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用生姜红枣浓煎汤调下,日进二服,或用姜枣同煎,和滓 
服亦妙。如因产病后,气不复常,虚劳损弱者,久服见效。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补虚益损。 
莲实(去皮,不以多少,酒浸一宿,入于猪肚内,用水煮熟取出,焙干切细) 
上为细末,酒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通治百病,虚瘠羸乏。 
牛髓(研) 羊髓(研) 枣膏 白蜜 酥(以上各一升) 麦门冬(去心,焙) 桂 
心当归 川芎 
铢) 五味子 人参 防 
上以麦门冬等十四味为细末,别研枣膏和散,次与牛髓等和搅令相得,纳铜钵中,于釜 
沸汤中煎,待堪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稍加至四十丸,空心温酒下,日再服。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心气不宁,诸虚百损,肢体沉重,情思不乐,夜多异梦,盗汗失精,恐怖烦 
无时,口干咽燥,渴欲饮水,饮食减少,肌肉瘦悴,渐成劳瘵。常服补精血,调心 
食,安神守中,功效不可尽述。 
人参 黄 白茯苓 莲肉(去心) 白术 山药(各一两) 缩砂仁 乌药 橘红 干 
姜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二盅,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盅,去滓,食前服。一方用 
炮熟附子半两,或为细末,每服一匕,食前用苏盐汤调服亦可。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真元虚惫,阴邪独盛,阳气暴绝,或大吐泻久痢虚脱等病,余同黑锡丹治状 
佳。 
沉香 硫黄(如黑锡丹砂子结,放冷,研为细末) 黑锡(去滓秤,各二两) 牛膝(酒 
浸) 
豆蔻(煨) 
石( ,各一两) 
上药并砂子四两,并为细末和匀,用糯米粉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 
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补虚益气乌髭。 
枸杞根叶花(不以多少,于木臼中捣烂,水煮一伏时,绞取浓汁五升,入酒五升,同熬 
成 
首乌(判 
上为细末,以煎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属性:治先曾损血及脱血,肌瘦,行步不得,手足痿,血气枯槁,形神不足,如滑肠绝不入食, 
守死无法可治者。如咽喉窄,下食不得,只能五七粒,渐渐服之,粒数多便可养 
人面色红润,无血者便生血并津液,大便燥者自润,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皆可服之。 
羊肉(七斤,精者,去筋膜脂皮,批开入药末) 肉苁蓉 湿山药(去皮,各十两) 当 
归 
上四味,置肉内裹定,用麻缕缠,用上等糯米酒四瓶,煮令酒浸,再入水二升又煮,直 
候药肉烂,捣如泥,再入。 
黄 末(五两) 人参(三两) 白术末(二两) 
上以熟糯米饭焙干为末,一十两,前后药末,同剂为丸。恐药难丸,入宿蒸饼五七枚, 
焙干为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