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41章

070-奇效良方(1)-第41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弱,气不复常。 
桂心 陈皮(汤浸去白) 肉豆蔻(面裹煨) 缩砂仁 良姜(微炒) 干姜(炮) 荜 
茇人 
上为细末,用汤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到七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温脾养胃,升降阴阳,和三焦,消宿食。 
白豆蔻(去皮) 橘红(去白) 人参(去芦) 浓朴(姜制) 半夏曲(炒) 神曲 
(炒) 干姜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食前温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补脾胃,进饮食,宽膈顺气。 
木香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枳壳 香附 缩砂 白豆蔻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服六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脾胃不和,中脘气痞,胸膈停痰,呕吐恶心,胁肋刺痛,饮食无味,肢 
温中和胃,止呕进食。 
丁香 木香 沉香(各半两) 藿香叶 白豆蔻(去皮) 白茯苓(去皮) 陈皮(去 
白) 白术 人参(各一两) 半夏(三两,姜制)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不拘时用生姜 
汤送下。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肠胃一切寒疾不利。 
三棱(炮) 莪术(炮) 干姜(炮) 良姜(炒) 草果仁 益智仁 陈皮(不去白) 
甘草(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远,用盐汤调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开胃养气,温脾进食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 (蜜炙) 山芋 粟米(炒) 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服。又方加白扁豆一两蒸用,名 
八 
十日之外,饮食倍常。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大益脾胃,消痰进食,早出胃冷及酒病,尤宜服。 
生姜(一斤,洗净切碎,磁盒内用盐四两腌一宿,日中拌晒,以盐水尽为度) 草豆蔻 
(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半,用白汤调,空心食前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温脾暖胃,逐痰消饮,顺三焦,进饮食,辟风寒湿冷之邪,及大病瘥后,胸中 
唾不止,及治妇人新产,五脏俱虚,血脉未定,腹痛作泻,最为急证,并宜服之。 
人参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前用沸汤化服,嚼食亦可,或丸如 
梧桐子大,熟水下五七十丸。 
脾病方云∶肺寒作嗽,加五味子阿胶等分。 
脾肺俱受虚寒,作嗽不止,加胡椒八分服,一名胡椒理中丸。二方能理脾温胃,散寒止 
嗽,功效特异。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脾为肺母,母能令子实,肺受寒而温理脾胃者 
,此其意也。 
又治心腹绞痛,霍乱转筋,一切沉寒痼冷,加附子等分,每服一丸,用水煎化服,名附 
子理中丸。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健脾暖胃,消化冷痰,治中满胀闷,噫气吞酸,心腹时痛,不进饮食。 
神曲(炒) 麦 (炒) 干姜(炮) 良姜(炒) 陈皮(各二两) 枳壳(去穣, 
麸炒) 肉豆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温米饮或白汤送下。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风冷寒湿邪气,腹胀痞满刺痛,肠鸣泄泻,吐逆吞酸,羸弱困倦无力,不思饮食,一 
切脾胃之疾,并宜服之。 
丁香 沉香 木香(各一钱半) 附子(炮,去皮脐,六钱) 陈皮(去白) 大腹皮 神 
曲 
皮,姜制, 
砂(八钱) 荜澄茄 白附子(炮) 良姜(油炒) 红豆(去红皮) 胡椒(炒) 荜茇 川 
姜(炮) 甘草(炙,各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用白汤送下,食前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胸膈痞闷,脾寒不嗜食,服燥药不得者,宜服。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橘皮 半夏 枳壳(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脾胃久虚,中焦气滞壅上,或有冷涎,上潮呕恶,或胸腹疼痛,不思饮食。 
人参(一两) 白术 茯苓 丁香 甘草(各一分) 肉豆蔻(三个) 黄 干姜(各 
半两) 
上用白米二盏,同碾为细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同煎至七分,通口 
服,如脏腑不调,加丁香十四粒,石莲肉七粒,同煎如前法,空心食前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和脾胃,进饮食。 
桂心 香附子 浓朴 陈皮 苍术 三棱 阿魏(别研) 甘草(各半两) 肉豆蔻 
(一个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生姜一块,切开作孔,安药在内,合 
定用湿纸裹煨,候熟嚼细,盐汤下。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沉香(一分) 人参 白术 肉豆蔻(面裹煨) 干姜(炮) 缩砂 丁香 木香 甘 
草(炙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前细嚼,用白汤送下,或化下亦可。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通中健胃,消食快气。 
人参 白术 藿香 肉豆蔻 丁香 缩砂 神曲(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橘皮汤调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寒邪伤胃,温中补气,安胃进食。 
木香(一钱半) 缩砂 白茯苓 青皮(各二钱) 干姜(炮) 陈皮(各三钱) 大 
麦 白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水送下,忌冷物。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脾脉厥逆,大腹中热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心注脾急痛。 
大黄(三两,细切,以水一升半,别浸一宿) 茯苓 泽泻 黄芩 橘皮 细辛 芒硝 
( 
上 咀,除大黄芒硝外,以水七升,煮至三升三合,去滓下大黄,更煎两沸,再去滓下 
芒硝,分作三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脾胃壅实,口内生疮,烦闷多渴,颊痛心烦,唇干燥,壅滞不食。 
防风(去芦,四两) 藿香(七钱) 石膏(煨) 缩砂仁 山栀仁 甘草(炙,各半 
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男子妇人虚弱,及疟安后体气尚虚,眼昏暗,加净枸杞子拣菊花蕊(各半两)。常服 
顺气快脾,进美饮食。 
附子(一个,炮,去皮脐) 人参(去芦) 木香(不见火) 藿香 缩砂仁 槟榔 白 
茯苓 
(去白) 香附 
穣,麸炒) 黄 (擘开,盐水浸) 浓朴(姜制) 粉草(炙,各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服。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翻胃吐食,口苦吞酸,胁 
怠惰,面色萎黄,及中焦痞闷不任攻击,脏腑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后气衰 
或元禀受怯弱,不能饮食,及久患泄痢,肠胃虚滑者,并宜服之。 
人参 茯苓(去皮) 白术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干姜 缩砂仁 胡椒 麦 (炒) 
神曲(炒) 山药 扁豆(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细嚼,用白汤或温酒送下。常服育养 
神气,和补脾胃,进美饮食。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治脾胃不和,气不升降,中满痞塞,心腹膨胀,肠鸣泄泻,不思饮食,宜此最 
人参 白术 青皮(汤洗,去穣) 陈皮(汤洗,去穣) 神曲(炒) 麦 (炒) 缩 
砂仁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细嚼,用米饮送下。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脾胃虚乏,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 
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 
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 
黄 (二两) 半夏(汤洗,此一味脉涩者宜用) 人参(去芦) 甘草(炙,以上各 
一两) 防风(以 
去白,四钱) 茯苓 
各三钱) 黄连(二钱) (何故秋旺用 
故因时而补,易为力也。)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三盏,生姜五片,枣二枚,去核,煎一盏,去滓,温服,早饭 
午饭之间服之,禁忌如前。其药渐加至五钱止,服药后如小便罢而病加增剧,是不宜利小 
便 
升 
力 
得安静尤佳,若胃气稍强,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者也。 

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脾胃通治方
属性: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 
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 
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慌慌无所见,小便频 
结秘,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回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难舒伸,胸中 
闷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胛眼皆痛,头痛时作,食不 
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庚 
为热所乘而作。当先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以此药主之。 
黄 (一钱,如自汗过多,更加一钱) 升麻(六分) 人参(去芦) 橘皮(不去白) 
麦门 
草(各二分) 五味子(九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远或空心服之,忌酒湿面大料 
物之类,及过食生冷物。 
如心下痞闷,加黄连(二分或三分)。 
如胃脘当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五分)。 
如胁下痛或缩急,加柴胡(二分或三分。)。 
如头痛目中溜火,加黄连(二分或三分),川芎(三分)。 
如头痛目不清利,上壅上热,加蔓荆子、川芎(以上三分), 本、生地黄(以上各二 
分) 
如气短,精神如梦寐之间,困乏无力,加五味子(九个)。 
如大便涩滞,隔一二日不见者,致食少食不下,血少,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 
、生地黄、麻子仁泥(以上各五分),桃仁(三枚,汤泡,去皮尖,另研。) 
如大便通行,所加药勿再服。 
如大便久不快利,勿用别药,少加大黄(煨,五分) 
如不利者,非血结,血秘而不通也。是热则生风,其病患必显风证,单血药不可复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