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35章

070-奇效良方(1)-第35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肺,肺属金,悲则气并于肺,而肝木受邪,金太过则肺亦自病;恐伤肾,肾属水,恐则气并 
于肾,而心火受邪,水太过则肾亦自病;炅伤脾,脾属土,思则气并于脾,而肾水受邪,土 
太过则脾亦自病。寒伤形,形属阴寒,胜热则阳受病,寒太过则阴亦自病;炅伤气,气属阳 
,热胜寒则阴受病,热太过则阳亦自病。凡此七者,更相为治,盛衰之理,经曰∶脉滑者多 
血少气,涩者少血多气,大者气血俱多,脉来大而坚者,血气俱实,小者血气俱少,脉来细 
而缓者,血气俱虚,代者气衰,细者气少,浮而绝者气辟,大而滑中有短气,尺脉涩而坚为 
血实气虚,尺脉细而微者,血气俱不足也。刘立之《脉理玄要》曰∶下手脉沉,便知是气沉 
,极则伏涩弱,难治。其或沉滑,气兼痰饮,且人身禀天地阴阳以生,藉血肉以成其气,一 
气周流以成其神,形神俱备,乃谓全体,故阴阳升降,血脉流行,营卫运转,五脏六腑,相 
养相生,皆气之使也。盖天地有五行,而变化生风寒暑湿燥之顺逆,顺之平,逆之害;人有 
五脏,亦生喜怒忧思恐。故曰根于化育者,天地之泰和,其体自安,发于 疾者,阴阳之乖 
戾。大抵气郁在上,宜以散之,气郁在下,当以利之。此则举其大略言之,工于医者,当推 
脉证治之。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阴多阳少,手足厥冷,气刺壅滞,胸膈噎塞,心下坚痞,呕哕酸水。 
木香 丁香(各半钱) 陈皮(去白) 浓朴(去粗皮,姜制) 益智仁 缩砂仁 香 
附子( 
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时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三焦痞滞,气不宣畅,心腹痛,呕吐痰沫,五噎五膈,并皆治之。 
沉香 木香 丁香 藿香叶 人参(去芦) 白术 甘草(炙,各半钱,) 肉豆蔻 桂 
花槟 
皮) 青皮(去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入盐少许,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三焦气滞,不能宣通,腹胁胀大,便秘。 
紫苏叶 枳壳(麸炒) 陈皮(去白) 赤茯苓(去皮) 槟榔 甘草(炙,各一钱) 沉 
香 
炒,各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空心温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肾气不和,腹胁膨胀,饮食难化,噫气吞酸,一切冷气结聚,腹中刺痛,并 
石莲肉(去皮,半钱) 莪术(煨) 益智仁(去壳,炒) 荆三棱(炮) 甘草(炙, 
各三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盐一捻,同煎至一盅,不拘时热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气不升降,胸膈痞闷,时或引痛,及酒食过度,噫气吞酸,心脾刺痛, 
刺痛,并皆治之。 
木香 苍术(米泔水浸) 桔梗(去芦) 茴香(炒) 干姜(炮) 陈皮(去白) 缩 
砂仁 浓朴(去皮,姜制,炒) 丁皮 良姜(炒) 肉桂(去粗皮)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盅,不拘时热服,入盐少许亦可。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心腹胀满,呕吐酸水。 
青皮(去白) 茴香(炒) 苍术(米泔水浸) 陈皮(去白) 肉桂(去粗皮) 良 
姜(去芦,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盐少许,沸汤调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一切气逆,胸膈噎塞,心脾卒痛,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血气,并皆 
沉香 胡椒(各一两半) 缩砂(去壳) 桂心(去粗皮) 木香(各一两) 干姜(炮) 
莪术 
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姜紫苏汤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冷,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膀胱小肠,肾气疼痛,及妇 
并皆治之。 
延胡索 肉桂(去粗皮) 干姜(炮,各半钱) 苍术(米泔水浸一宿,切焙) 甘草 
(炙, 
苓(去皮) 青皮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连根葱白一茎,煎至一盅,空心热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诸气痞塞不通,胸膈膨胀,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口苦咽干,大小便秘 
陈皮(去白,二钱) 半夏(汤洗七次) 浓朴(去皮,姜制) 青皮(去白) 紫苏 
叶香附 
榔藿香叶 木香(不见火) 
香白芷 赤茯苓(去皮) 白术 干木瓜 人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盅,不拘时热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冲,胸膈刺痛不已,及脾胃虚冷,呕吐泄泻,膀胱小肠 
血气,并皆治之。 
缩砂仁(去壳) 苍术(米泔水浸二宿) 茯苓(去皮) 草果(去皮煨) 川芎 肉 
豆蔻 茴 
制,炒) 陈皮(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入盐少许,煎至一盅,空心热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心脾引痛,中脘气滞,停积痰饮,胸膈胀满,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并皆 
香附子(炒,去毛) 肉桂(去皮) 赤芍药 天台乌药 良姜(炒,各二钱) 甘草 
(炙, 
上作一服,用水二钱,入盐少许,煎至一盅,空心热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一切气留滞于胸膈之间,不能流畅,以致痞闷、噎塞不通、大便虚秘。 
木香(不见火) 丁皮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 大腹皮 大腹子(炮) 桑 
白皮 草 
去皮毛) 藿香(去土) 紫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去核,灯心十茎,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七情之气,郁结于中,心腹绞痛,不可忍者。 
人参(去芦) 肉桂(去皮) 甘草(炙,各二钱) 半夏(汤泡七次,焙干,半两)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专能顺气化痰。治传尸骨蒸,诸虚劳瘵,卒暴心痛,鬼魅瘴疟,赤白下痢, 
证,并皆治之。 
沉香 麝香 诃黎勒(煨,去核) 丁香 青皮 安息香(别研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 
膏) 香附子(炒,去毛) 荜茇 白术 白檀香 犀角 朱砂(研飞,各二两) 薰陆 
香(别研) 龙脑(研) 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 
上件研为极细末,和匀,用安息香膏并炼蜜和剂,每一两作五丸,不拘时用温水化下一 
丸,或温酒化服,或生姜汤磨化服亦可。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五种噎疾,九般心痛, 癖气块,冷气攻刺,腹痛肠鸣,呕吐酸水,丈 
人血气,并皆治之。 
茴香(炒)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莪术(炮) 川芎 甘草(炙,各一两) 生 
姜(四 
半两) 胡椒 阿 
上为细末,用阿魏和面糊丸,如鸡头大,朱砂为衣,每服二三丸。丈夫气痛,炒姜盐汤 
下;妇人血气刺痛,醋汤下。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喘促短气。又治脾胃留饮,噫醋吞酸 
沉香(四两半) 缩砂仁(十二两) 甘草(炙,三十两) 香附子(去毛,一百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不拘时。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七情所伤,遂成七疝,心胁引痛,不可俯仰。 
檀香 木香 乳香 沉香 丁香(并,不见火) 藿香(各一钱半) 玄胡索(炒) 片 
子姜 
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一盅,食远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疝气连小腹,痛甚不已,诊其脉沉紧,是肾经有积冷所致。 
益智仁 干姜(炮) 茴香(炒) 甘草(炙,各二钱) 乌头(炮,去皮,三钱) 青 
皮(去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入盐少许,煎一盅,空心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体虚气中,脉息大弱,饮食不进。 
干姜(炮,一钱) 益智仁(四钱) 青皮(去白,三钱) 川乌(生,去皮脐,一钱 
半) 附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盅,食前服。入木香一钱煎亦可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气不宣流,或成疮疖,并闪挫腰胁,气滞疼痛,并皆治之。 
舶上茴香(炒) 穿山甲(用蛤粉炒,去粉,各二两) 延胡索(炒) 白牵牛(炒) 陈 
皮(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热酒调,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饮酒者,煎南木 
香汤调下。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心脾气痛。 
延胡索 五灵脂 草果 没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热酒调下。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男子妇人五脏不和,三焦气壅,心胸痞闷,咽塞不通,腹胁膨胀,呕吐不 
急,咳嗽痰盛,面目浮,四肢肿,大便秘涩,小便不通,忧思太过,郁结不散, 
走注疼痛,香港脚肿痛,并皆治之。 
紫苏草 青皮(去白) 当归(洗) 芍药 乌药 茯苓(去皮) 桔梗 半夏(汤洗) 
川芎 
腹皮 槟榔 枳壳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时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男子妇人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胁疼,气促喘急,心下胀满,饮食不思 
紫苏 五味子(去梗) 桑白皮(炙) 陈皮(去白) 桔梗(去芦) 草果仁 大腹 
皮茯苓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煎一盅,入盐少许,食远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气滞不匀,胸膈胀满,虚痞,宿冷不消,心腹刺痛,噎塞,呕吐恶心,并皆 
丁香 檀香 木香 白豆蔻(各二两) 藿香叶 甘草(炙,各八两) 缩砂(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一字,沸汤调服,不拘时。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得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宜服。 
香附子(二钱)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桔梗 莪术 官桂 藿香 益智仁 半 
夏(汤洗七次)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盅,食远服。 

卷之十五气门(附论)
气通治方
属性: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 
此七情所为也。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饮呕逆恶心,并皆治之。 
半夏(汤泡五次) 茯苓(去皮,各二钱) 紫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