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30章

070-奇效良方(1)-第30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上用老酸石榴皮,微炙为末,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滑则加附子赤石脂 
一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赤白痢新旧疾。 
上用盐霜梅三个,用黄泥裹于慢火内煨干,研为细末,用米汤调下。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营卫气虚,风邪袭于脏腑之间,值肠胃虚弱,糟粕不聚,便利赤白,或作脓 
疼痛,心胸痞满,里急后重,烦满渴逆,胁肋胀闷,腹内虚鸣,四肢倦乏,不进饮 
御米壳(四两,以蜜炒黄色) 干蒸饼(切如骰子大,以蜜炒焦色)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大,每服一粒,用水一盏,煎至化为度,不拘时热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赤白痢及治野鸡病。 
上用鲫鱼作 食之,止暴下痢,和蒜食之有少热,和姜酱食之有少冷,温二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一切虚寒,下痢赤白,或时腹痛,肠滑不禁,心腹冷极者可用。 
针砂(四两,炒) 白矾(半两) 官桂(一两) 
上为末,和匀作一包,冷水调摊皮纸上,贴脐上下,以帛系之,如觉大热,即以衣衬之 
,药干,再以水湿令润,其热如初,可用三四次。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消虚积,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脓血相杂。 
乳香(别研,一皂角子大) 砂(别研,一皂角子大) 蝎(二枚,去毒) 续随子 
(四十九枚,去皮) 粉霜(别研,半两) 腻粉(别研,半两) 黄丹(别研,半两) 朱 
砂(一钱,别研,留一半 
上末共和匀,用磁器内熔蜡成汁,入麻油半茶脚许,后入药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丸 
,乳香汤下,小儿丸如黄米大,每服一丸,乳香汤下,食前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赤白痢,日夜无度,服之立瘥。 
人参(五十文) 紫苏(连梗) 糯米(各三文) 罂粟壳(二十文,蜜炙) 陈皮 良 
姜灯 
上二豆捶破,水一大碗,同诸药煎一盏半,入熟蜜少许,去滓通口服,不拘时候。噤口 
如肠溃者只两服。传于临汀学正赖简敬,赖得于赵守兼善,兼得之余丞相叵言。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上用诃黎勒三枚,上好者,两枚炮取皮,一枚生取皮,同末之,以沸浆水一两合服之, 
淡水亦得。若水痢加甘草末一钱匕,若微有脓血加二钱匕,若血多加三钱匕,昔刘禹锡 
传言方》云∶予曾苦赤白痢下,诸药服遍,久不瘥,转为白脓,令狐将军传此方,服之效。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白滞痢,腹脏撮痛。 
肉豆蔻(面裹,煨熟) 草豆蔻(面裹,煨熟) 枇杷叶(去毛,炙) 缩砂仁 母丁 
香(各 
上为细末,烧粟米饭为丸,如樱桃大,每服二丸,食前用米饮化下。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脾胃久虚,大肠积冷,下痢白脓,或肠滑不固,久服诸药不效,服之神验, 
后,皆可服,立效。 
人参 当归(切焙) 草豆蔻(炮,去皮) 嫩茄茸(酥炙) 乳香(各一两半) 白 
术阳起石(火 , 
热) 沉香 白姜(炮) 
皮,姜制) 白茯苓(各一两) 地榆 大麦 
钱,炮,去皮脐) 肉苁蓉(二两,净洗,用酒浸一宿,切焙 罂粟壳(和米者二十枚,炙) 
上为细末研匀,用木瓜十五个,去穣蒸烂,同药末捣和所得,丸如梧桐子大,晾干,每 
服三十丸,食前用米饮下。频并者加至五七十丸。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一名艾叶丸)治赤痢腹痛,四肢羸困。 
伏龙肝 艾叶(炒) 木香 地榆 阿胶(炒燥) 当归(切焙) 黄连(去须,炒) 赤 
芍药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用温粥饮下。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赤痢腹痛,或下纯血。 
黄连(去须,炒) 车前子(各二两) 地榆 山栀子仁 甘草(炙,各半两) 陈皮 
(汤浸 
上 咀,每服五钱,以浆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空心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赤痢,下黄水,或黄赤脓,四肢烦,皮肤冷者。 
黄柏(去粗皮) 黄连(去须,炒,各二两) 熟艾(半两) 黄芩(去黑心,一两一 
分) 
上为细末,用白蜜三两炼熟,入蜡一两,溶化入前药末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 
丸,空心用米饮下,日晚再服。一方作汤煎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上用黄连为末,用鸡子清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即瘥。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血痢。 
蒲黄(三合) 干地黄 桑耳 甘草 芒硝 茯苓 人参 柏叶 阿胶 艾叶 生姜(各 
二两) 禹余粮 黄连(各一两) 赤石脂(五分) 
上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作五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下血痢,腹痛。 
龙骨 龙胆草 羚羊角 当归 附子 干姜 黄连(各三十铢) 赤石脂 矾石(各一 
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先食前米饮下十五丸。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血痢,心神烦热,腹中痛,不纳饮食。 
茜根 地榆 生干地黄 当归(微炒) 犀角屑 黄芩(各一两) 栀子仁(半两) 黄 
连( 
上 咀,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豉五十粒,薤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 
温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下血,或痢不止。 
乌梅(十个,捶碎) 甘草(二寸,生用) 丁香(五十个) 桂心(二寸,去粗皮) 罂 
粟壳 
上同拌匀,作一服,以水一盏半,于银石器内煎至七分,忌铜铁器,去滓温服,滓用水 
二盏再煎,至小半盏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昔有人忽见水浸甜瓜,心酷喜之,连皮食数枚,脓血皆已。人言下痢无正形,是何言也 
?人只知痢是虚冷,温之燥之,洗之截之,此外无术矣,岂知风暑火湿燥寒六者皆为痢,此 
水甜瓜所以效也。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下痢清血,腹中刺痛。 
上用椿根白皮,不以多少,晾干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 
空心用米汤送下。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男子妇人小儿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所谓虫痢者,治之殊效。 
杀五脏虫。 
上用侧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亦为末,二味同煎为汁服之,或用热水调二钱服亦可。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血痢酒痢尤妙。 
川百药煎(半两) 薄荷煎(两贴) 陈槐花(半两,炒) 感应丸(一贴) 麝香(少 
许) 
上件为末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服,男子用龙牙草煎汤下, 
女人用生地黄煎汤下。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上用鲫鱼蘸,白矾烧灰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米汤调下。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脓血痢,里急后重,日夜频并。 
赤石脂 白芷 天雄(炮裂,去皮脐) 当归(切焙) 龙骨(各一两半) 肉豆蔻(去 
壳) 黄连(去须)浓朴(去粗皮,姜汁炙) 地榆 白术 官桂(去粗皮) 诃黎勒(煨, 
取皮) 木香(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肠 痢候,或稀或稠,便但似脓,每便极滑,痢无常期。 
肉豆蔻(面裹煨) 丁香(各三两) 细辛 附子(炮) 干姜(各四两) 黄 人 
参(各五 
上捣筛为散,以饮下之,初服一方寸匕,日再稍稍加至二三匕,忌生葱猪肉冷水。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下痢脓血热毒。 
黄连 黄柏(各一两) 黄芩 赤茯苓 赤芍药 白术(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如腹痛加栀子二枚同煎。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一切下痢,脓血频并,脐腹绞痛不可忍。 
当归(切焙) 芍药(各二两) 御米壳(蜜炙,四两) 甘草(炒,一两) 茯苓(半 
两) 黄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一名神圣香姜散) 治脓血痢,久患脾泄泻。 
黄连(去须) 生姜(并细锉,各一两) 
上二味,同入银石器内,炒焦赤色去生姜,取黄连为细末,每服二钱匕,食前陈米饮 
调下。一方用腊茶清下,甚者不过二服瘥。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痢下,五色脓血,或如烂鱼肠,并无大便,肠中搅痛不可忍,呻吟叫呼 
粉霜(研) 轻粉 朱砂(研) 砂(去砂石,研) 白丁香(各一钱) 乳香(半 
钱) 巴豆(二十粒,去壳,不去油) 
上为末,蒸枣肉为丸,婴儿三丸,如粟米大,二三岁如麻粒大,四五岁每服三四丸,并 
旋丸,煎 汤吞下,仍间服调胃药。此证缘久积而成,故小儿多有之。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下痢脓血。 
木香(一钱) 地榆(二钱) 酸石榴皮(二钱) 罂粟壳(一两半,去蒂萼,蜜炙) 
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陈米泔一盏,煎六分,食前服。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下痢数年不止,消谷下气,补虚羸。 
官桂(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脐) 黄连(去须) 当归 陈曲(炒黄) 干姜(炮) 
麦 
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四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一方 
用粟米糊为丸。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脐腹 痛,里急后重,发歇无时,日夜无度,及下血 
不饮食。 
罂粟壳(蜜炙) 白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五两) 浓朴(去皮,姜制,十两) 人 
参(去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大淮枣三枚,乌梅一个,煎至一盏,去滓, 
腹痛加木香,赤多加黑豆十五粒。 

卷之十三痢门(附论)
痢疾通治方
属性:治久痢经年不瘥。 
云母粉 白茯苓(去黑皮) 附子(炮制,去皮脐各三分) 赤石脂 龙骨(各半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