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215章

070-奇效良方(1)-第215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拘时候呷之,以少解利热毒即住。若疮出迟,当常服紫草饮子,方见疮疹初出门。大人当 
针两腕砚子骨间,男左女右取之。或灸一壮,亦助发疮痘毒瓦斯,已发不必用。 
三十二、紫草如圣散。疮疹初出急服,方吃乳婴儿与乳母兼服之,四五岁已外,只令儿 
服之。 
紫草(二两) 陈皮(去白,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葱白三寸,煎至五分盏,去渣温服,量儿大小与服 
。《妙选方》云∶疮疹气匀即出快。紫草滑窍,去心腹邪气,陈橘皮快气,葱白发散而开泄 
腠理也。 
三十三、化毒汤。治疮疹已出未出,并可服之。 
紫草 升麻 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如麻豆大,水二盏,糯米五十粒,煎至一盏,去滓放温,分作数服。刘氏傅云∶麸 
豆疮欲出,浑身壮热,不思饮食,若服此一服即内消,已有一两颗出,即解其半。若令出即 
当日头焦,只三服瘥。详其前人处方药与化毒之名,至于主治之证,无不切要,但看人临时 
用之何如尔。且疮疹病无他病加兼,无不愈也,又在人禀受虚实不同,冬夏各异,又乘异气 
所得之因,由风寒食惊不一,当随时而曲顺安养之。又如仲景治伤风云∶正患伤寒,如其人 
有故疾者发动,则兼以故疾药攻之。《活人书》云∶治伤寒云∶病中又感异气者,乃时令寒 
暑躁湿风不节,脉息与少阳相异,证候与伤寒不同者,当随宜以法治之,不可泥于一曲也。 
此药化毒,但能化实热之毒。若禀虚而浮热而伏冷者,皆当调适,以平为期。 
三十四、调中散。 
白茯苓 人参 紫河车 甘草(炙)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作两三次服。 
三十五、紫草木通汤。治小儿疮疹。 
木通 紫草 人参 茯苓 糯米(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粗末,每抄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放温,分二三服。小儿疮痘热,热甚 
则出,热心主之,热甚则小便赤涩,其热蕴蓄而生病,此药利心火,以躁脾土,心清则不生 
他疾,脾平五脏自安也,木通导心火,糯米归脾土也。 
三十六、如圣汤。治小儿疮疹,毒攻咽喉肿痛。 
桔梗(炙) 甘草(炙) 牛蒡子(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点,细细呷服,入竹叶煎尤妙。董汲方同,以牛蒡子为恶实 
,盖异名也。 
三十七、蝉蜕甘草汤,发小儿斑疮。 
大蝉蜕(二十一个,去足) 甘草(一钱半) 
上用水半碗,煎至一小盏,旋旋与服,效,已用验。 
三十八、紫草枳壳汤。治疮子出不快,倒靥。 
紫草 木通 甘草(炙) 枳壳(麸炒) 
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小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大抵壅瘀则荣卫不行,令 
出不快则倒靥。用枳谷宽大肠,木通利小肠,紫草滑窍,治心腹蕴蓄邪气,皆易出也。大小 
便秘涩者,无不可用。 
三十九、当归散。治小儿初得病,便惊狂身热汗出,问之不增寒,不恶风,脉洪数者, 
当下之。如觉得有此证,疮痘未发之前,宜服当归散。 
当归(一两) 甘草(一钱,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豆豉十粒,同煎至半盏,去滓,量儿大小服,以利为 
度,逐日冷吃甘草汁,三岁以下,一岁以上,加减服之。 
四十、快毒丹。治小儿疮疹,气匀即出快。盖血与气相随,若内有邪热,即血妄行,使 
气不匀。大抵疮疹气快自匀,宜快毒丹,疮疹出,皆宜服之。 
牵牛(黑者,略炒) 木香(以上各一分) 肉豆蔻(半两) 青皮(一两,半生半熟) 
上件捣罗为细末,滴水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七粒至十粒,浓煎紫草葱白汤下,乳前服 
之,量大小加减。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
防备熏沐用之第六
属性:四十一、胡荽酒。治小儿初觉不安,辨证是疮疹,或已发未发,以出而快者用之。盖疮 
疡烦躁痛痒,皆出于心,胡荽味辛,能通心窍,故以胡荽酒煎喷之立出。心主疮疡,主烦躁 
,主痛痒,主惊悸。凡为疮疹,数证必备,是胡荽能通心窍,而通之则疮疹易出也。若辨证 
是疮疹,而大便利者,紫草胡荽二药皆未可用,恐紫草性寒,胡荽利大肠故也。则宜先温之 
,脏腑如常,疮疹证未退者宜用之。 
上用胡荽三两,细切,以酒二大盏,煎令沸沃胡荽,便以物合定,不令气出,候冷去滓 
,微微从顶以下涂儿面颊眼目之间,喷背膂及两脚胸腹令遍,勿喷于面。钱氏用好酒二盏煎 
一两沸,入胡荽四两再煎。又云∶病患左右上下常令有胡荽气,即令辟去汗气恶气,疮疹出 
快,忌外人及向秽触之物。虽不可受风冷,然亦不可壅遏,常令衣服得中,并虚凉处坐卧。 
四十二、葡萄酒。治时气发疮疹不出者。 
上以葡萄研酒饮之。葡萄味甘平,利小便,取穗出快之义也。 
四十三、烧赤术猪甲。 
仲景谓疮疹表出之间,宜于房室烧赤术(乃苍术也) 猪甲二物辟恶气,父母常戒其色 
欲,亦令人守房室门户,勿令外人入房,恐触犯,令小儿疮疹难出。或有触犯,得上喘面青 
黄色者犹轻。因此犯而死者,不可胜数,宜谨之。 
四十四、烧乳香。熏疮疹法。 
如疮疹正发,则忌诸臭秽恶气,以逆荣卫,恐陷伏倒靥也。于房室中常令烧乳香不绝, 
可去恶气,疮疹无不效者。 
四十五、黄土末敷疮痘已出者,不可发表。如又表之者,更增斑烂,若发脓痛甚者,即 
用干净黄土罗为细末敷之,仍数数食蜜为妙。 
四十六、芒硝猪胆汁,如疮斑烂为不合,表之太过,一手一足,面脑腹背,皆各为一片 
疮相似。令不忍观之者,用芒硝猪胆汁调涂疮上,勿令动着,直候疮痂落,有大段疮发不通 
卧席者,用麦麸簟卧,将息为妙。 
四十七、黑牛粪烧灰贴疮疹,治已出而未平,切忌见杂人,恐劳力之人及狐臭熏触故也 
,未愈不可风,当风则成疮瘢也。如脓 出,可 黑牛粪贴之,令速愈而无瘢痕也。 
四十八、黄柏膏,小儿疮痘出后,即须爱护面目,勿令沾染,欲用胡荽酒,喷时,先用 
此方涂面上,然后喷四肢,大人婴孩有此,悉宜用之。 
黄柏(一两) 绿豆(一两) 甘草(四两,生) 
上件捣罗为末,再研令细,后以生麻油调如薄膏,从耳前眼唇并浓涂三五遍,上涂面后 
,可用胡荽酒喷也。早用此方涂面上,令不生疹痘也。如用此方涂迟,纵有疹痘亦少。诸家 
方爱护面目者,皆以此方治疗,分两用法皆同,惟疹痘论,一料用缘豆粉三两五钱。 
四十九、白芥子散。治小儿患疮疹,令不入眼。 
上用白芥子为末,水调敷脚心,则疮不入目矣。 
五十、烂肉汁治豌豆疮。 
上用烂肉汁洗之,干脯亦得。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
微表而欲散第七
属性:五十一、蝉蜕散。治疮疹渐作,身热似伤寒,只耳尖脚稍冷,或腹痛大便秘者,是疮疹。 
上用蝉蜕二十一个,洗去泥为末,水一盏,慢火煎至半盏,去滓,量儿大小温服之。如 
疮疹已出,便根据前服三五次,不是疮疹亦无害,小儿疮疹欲发出,加甘草一钱半,煎半盏, 
旋旋与服,累效,小儿伏所蕴积热毒,蝉蜕味咸寒可以制,况有暴感风作热,客于表者。蝉 
蜕亦治风毒充于皮肤,瘙痒不止,惊痫夜啼,癫疾寒热惊悸,皆宜服之。 
五十二、猴梨酒,治疮痘出不快。 
猴梨子(五个,又名山果子) 
上用酒煎,入水浸服之,疮痘即出。 
五十三、麻黄紫草汤。治疮子不出。 
麻黄(去节) 人参(各一分) 杏仁(七枚,去皮尖)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用紫草五寸,同煎至一盏,去滓,分为三四服,分作二 
日服末,可服诸药。 
五十四、水解散。治疮疹出不快,烦躁不得眠者,或出而身体尚有热者。 
大黄 黄芩 桂心 甘草(炙) 芍药(各二钱) 麻黄(去节,四两) 
上为末,患者以生熟汤浴讫,暖水调下二钱,相次二服,得汗利便差。强实人服二方寸 
匕,此调风实之人,三伏中亦宜用之。若去大黄,则春夏通用之。凡人饮酒食瓜果,多以生 
熟汤浸身,皆为酒及瓜气味。以此观之,先用此浴身,亦出其毒矣。 
五十五、玄参升麻汤。治伤风伤寒,风热惊食等,热运于肌,或汗或下后,毒瓦斯不散, 
表虚里实,热发于外,故身斑如锦纹,甚则烦躁谵语。兼治喉闭肿痛。 
玄参 升麻 甘草(炙,等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抄三钱,水一小盏,同煎至半盏,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五十六、麻黄黄芩汤,治疮疹出不快,烦躁不得眠。 
麻黄(去节,一两) 黄芩 赤芍药(各半两) 甘草(炙) 官桂(去皮,各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暖水调服,日三服,兼治天行热气,出豌豆疮不快。盖烦躁昏愦 
,或出尚身热疼者。 
五十七、升麻黄芩汤。治疮疹出不快,烦躁不得眠。 
升麻 黄芩 干葛 芍药(各三钱) 甘草(炙,一钱半)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若时行疮疹,出不快,烦 
躁不眠者,加木香一钱半。 
五十八、葛根散。治天行热毒瓦斯,欲发疮痘,作热甚疼者,宜服解肌出汗。 
葛根 麻黄(各一两) 石膏(二两) 黄芩 芍药 桂枝 甘草(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自出汗者去麻黄。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
微下而自消第八
属性:五十九、四顺散。患疮疹至四五日,不大便,疮子又盛出,即喘粗气急腹胀,小便赤涩 
,须用此方。 
大黄 甘草(炙) 芍药 当归(各一钱) 
上为粗末,每服抄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若得气通不喘,腹 
不胀,便休与此药。若初觉有赤点子,大便如常,小便赤涩,须用药通大便,要出快也。若 
出得色红而快,更不须通也。 
六十、利毒丸。治小儿疮疹欲出,胃热发温壮,气粗满,大小便赤涩,眠中惊,烦渴口 
舌干,手足微冷,多睡,时嗽涎,实脉沉大滑数,便宜服之。 
大黄(半两) 腻粉 大青(各一钱) 龙脑 朱砂(各五分) 槟榔 生牵牛 黄芩 青 
黛(各一钱半)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二岁小儿服八丸,生姜蜜水下,不动再服,量儿大小 
虚实加减。 
六十一、夹食者,紫霜丸。治头疼壮热,胀为夹食。 
方见和剂方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
疮疹出太盛解毒第九
属性:六十二、消毒散。治疮疹已出,未能匀透,毒瓦斯壅遏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睡 
卧不安,大便秘涩,及治大人小儿上膈壅热,咽喉肿痛,胸膈不利(治造与鼠粘子同,但如 
防风为鼠粘子汤)。 
牛蒡子(炒,六两,一名恶实) 甘草(炙,二两) 荆芥(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盏,煎至四分,去滓,食后临卧服之,此药治大便秘涩, 
是治里热故也。况本草云∶恶实味辛平,其中治证,治风肿,治暴餐,热肉生风,解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