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213章

070-奇效良方(1)-第213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必愈。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杂病第四
属性:虚汗实汗,皆汗也,虚热实热,皆热也。是以疮疹倒靥,有虚有实,方论皆称倒靥而已 
,可不分而辨正之。盖以疮痘始发,或斑或血 未结痂 之际,或因久不食,或因自利,或 
感寒邪,里虚寒不能营运荣卫,至不能出者,疮疹虽黑靥则出,宜猪尾膏,使心既通,荣卫 
将复,则气和神苏,疮疹自结痂 矣。夫蕴毒作斑点,斑点作血 ,血 如豆,起于肌皮之 
上,名曰痘疮。既作血 ,血 作脓 ,脓 结痂 而愈。今作血 ,而日数当结脓窠而不 
结脓窠者,是毒瓦斯尚有,复入于里。古人处方,心凉热毒,气不能复侵于心,若毒在肌肤, 
则无虑矣。以此观之,疮痘至血 ,是毒已尽在外也,后用猪尾膏,则毒瓦斯不能复入也。今 
有医者及病家,见斑点或见血 出迟,便用猪尾膏,殊不知毒瓦斯未出尽,而心胃寒凉,毒瓦斯 
不能出,误人者多矣。猪尾膏是毒瓦斯已未出尽,未结脓窠者,热气与血相搏,尚可同荣卫出 
入周流,恐其毒瓦斯入里而用之也。又论小儿方书,亦用脑子猪血等药服之,遂斑点出而愈。 
者,此言为害尤甚,非疮痘之药也,乃是治伤寒瘟毒热证,危急用之,热散然后斑出而愈, 
是治发斑者,非治疮痘之斑,后人不为祖述,以误敷误而用之者,可怪矣。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杂病第四
属性:贵贱不同,形志有异。士贵之人,形虽乐而志苦,动虑关心,所禀多虚。未三日天晴, 
而中暑心间,未阴雨则寒,嗅荆芥薄荷而腹痛,服桂附茸乳而宜温之。盖皆里寒不能营运荣 
卫故也。又有疮疹始发,或斑或血 ,未结痂 时,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见神鬼,大小 
便秘,腹胀渴而能食,若毒瓦斯发而黑色者此为实,宜用猪尾膏、夺命膏、宣毒膏、良方猪血 
龙脑膏,皆可从渐而与服,以知效为度。常人不辨别虚实,既用药又不能撙节,小热遂以大 
凉药治之,热疾未去,冷病为害者多矣。又有疮疹自斑点,结血 疮,六七日当结痂 ,设 
或六七日不结痂 者,此是毒瓦斯盛实,心火既躁,热毒内外贯注,故令不结痂 ,当此宜 
用猪尾膏,曾用之进一服,随时结痂 ,神速特异。以意思之,人常遇天气节令寒暄不时, 
脱着衣服以避寒温,必先呷冷水一二呷,即不感冒,是心凉腠理秘而敛,则风寒不能侵之也。 
今疮痘用猪尾膏,是心属火而躁,居于上焦,又加之被蕴热毒瓦斯,并于心脏,热气既盛,则 
毒瓦斯内外贯注,古人用猪尾血,乃以心血归心,用龙脑香以凉其心,荣卫得香而行,遇臭则 
止,心得血引龙脑,香已行荣卫,血 始结脓窠,脓血结痂 ,余证自退矣。大抵用猪尾膏 
之意,岂不观伤寒厥阴证,土败木贼,用承气汤下之,脾间毒去,脾土既和,则水升火降, 
寒热作而大汗解,不知其热,此富贵之人常态也。田野之人,其形虽苦,其志甚乐,其神甚 
安,所禀多实,嗅姜桂而热发,服橘实而便秘,负危亡而不知其忧,此田野之人常态也。虽 
幼稚霜露中,向日不知霜露之寒,此皆素习以为常态也。是以医者当察富贵贫贱之不同,用 
药亦异,不可一概而治也。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杂病第四
属性:前辈言治老人之病,当先助火。盖老人者,自然阴盛而阳微,谓不欲见其虚而治其虚, 
预以温之。治小儿则曰当先泻火,为小儿自然阳盛而阴微,预以药导引,以平为期,不至生 
热也。此治之大略也。若老而实,幼而虚,此为当随时变通,不可执于一曲也。又曰∶五实 
当泻,五虚当补。何谓五实?身热脉大,大小便不利,无汗为实。有此证者,下之愈。何谓 
五虚?身冷皮冷,大便自利,汗出为五虚,温之愈。又曰∶用利药者,候大小便秘而利之愈 
;用温药者,候大小便利而温之愈。二者合利而利,合温而温也。又有外证合利,大小便已 
自利,何必利?外证合温,大小便已秘,何必温?大抵治病最嫌阴阳偏绝,则无能救药。善 
用药者,但令阴阳不偏,则人不死也,故因而知。又有热泻冷秘之辨,此好事者必言之,则 
终是不同,热泻者,渴水心烦,小便赤,手掌心出汗,宜利小便。冷秘者,不能食,胸满吐 
清涎,面青瘦而不能食者,冷秘也。其证少,又非暴病,不可不知。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杂病第四
属性:病有外同而内异,又有病中遇天气寒暑躁湿不同,感异气者,又有病中喜怒哀乐不节, 
病变异不常,书中无名者,仲景谓之目睛不了了,睛不和是也。目睛不了,医未识其证也。 
了睛不和,用药不中其病,此外同而内异也。大抵治病多调适寒温,治热热去而不冷,治冷 
冷去而不热,阴不亏而阳不损,无不愈者。治风以治风药,治以治冷药,治劳治气无非用治 
劳治气药,后人不能究其病之源流紧要,一概用四君子汤参苓之类,药性温平,为不能知病 
之由,欲逃其差误。殊不知纵令病热弥漫,卒不能救,误人者多,不可不知。要之用和缓之 
药,各从其类而和缓,但不致刚烈尔。且防风白术治漏风,川芎当归治血风,川芎荆芥治头 
风,独活羌活治高风,天雄附子治虚风,干姜细辛治寒风,大黄荆芥治热风,木瓜天麻治筋 
风,各随虚实寒热而治之,何尝治风而不用风药,治冷而不用冷药,但令病去而不生他证为 
妙也。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杂病第四
属性:禀受有虚实,病后亦有虚实,安得一概而论?且疮疹病后须解利之,解利须观虚实而用 
药也。且小儿禀受既实,平时荣卫充壮,疮疹后须观热气浅深,热者必大便难,咽干作渴, 
面赤而烦,小便或赤有热证者,方可解利。大段热甚者,以大黄散。胃有余毒,呕吐口赤有 
疮,或下利黄赤,黄连散主之。烦喘而小便利,灯心汤。余热温壮,齿龈宣肿,牙疼不能嚼 
物,面赤而黄或烦,甘露饮子槐花散。肝脏余毒不解,叫怒不能睡卧者,调肝散。疮疹出而 
恐入目,净心散。出后余毒未退,渴水仍下血疼痛,牛蒡子散、黄 散,痘痈才发者,小柴 
胡汤、犀角地黄汤为良。今才见病疮疹当解利,不问虚实,便乃解利,误投凉剂者多。盖解 
利是治其有余毒者,用之疮疹后无热毒者,但当随宜安养之。又有禀受怯弱,因天气不常, 
冬温邪热,遂成疮痘,疮痘既出荣卫,为斑,为血 ,为脓血,为痂 ,其荣卫大虚,坐立 
战摇,大便不秘,小便不赤,身无诸热证,宜用胃爱散、七宝散、双和散之类安养之。候其 
乳食如故,不畏风寒,肌肤稍充实,而少以解利药无害。常见疮疹,不问虚实,便解利之, 
或为寒中,或为下利,生病多端,故因而及之。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
预截热毒第一
属性:一、初生服生地黄汁。仲景云∶孩儿初生下时,宜进生地黄汁,点在孩儿口中,即下黑 
屎,至壮年亦不害疮疹。 
二、冬温服生油剂。扁鹊云∶小儿脏腑伏于热毒,未成疮疹疾候,四肢微觉有热,食物 
似减,头发干立,或时额多微热,宜服生油剂方。 
上用生油一小盏,似人体温热水一小盏,旋旋倾热水一小盏入油盏内,不住手以杖子打 
搅,直候入尽热水,更打令匀,如蜜即止。夜卧时,三岁前至百日,及一 内,每服二蚬谷 
,五岁至七岁,每服三蚬谷,十五岁以前至十五岁,服三蚬谷至半合,直至大人每服一合至 
二合,量大小增减与服之。服后良久,令卧少时。服三五服,大小便利,四肢热退,疮痘不 
生也。《万全方》云∶扁鹊论可先服以油剂,服之行解四肢热极,或疮痘已出,不可以油剂 
服,但服和平药,疗于肝脏,解其大热,虑热毒太盛。 
三、冬温服三豆饮子。大凡有时行瘟毒,天行疮痘者,宜预服之。 
赤小豆 黑豆 绿豆(各半升) 甘草(一两) 
上用水九升,煮候豆熟为度,逐日空心任意饮之,七日后疮必发快。庞氏云∶冬月温暖 
,小儿辈必发疮痘,宜预服三豆饮子以解之。 
四、欲不患疮疹服茜根汁。治时行瘟毒,疮痘正发,欲不患疳候者,预煎汁入酒以饮之 
,则解之,累用甚应。本草云∶茜味苦寒,治一切虫毒。又治一切血病,月经不止,肠风痔 
排脓,治疮疖尿血,扑损于血,皆宜服之。 
五、觉温壮热服葛根散。天行热气,欲发痘疮,作热疼者,宜服解肌出汗。 
葛根 麻黄(各二两) 石膏(二两) 黄芩 芍药 桂枝 甘草(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半盏,温服取少汗出。若先自汗者,即去麻黄。 
六、桦皮汤。治伤寒时气,豌豆疮毒。 
上用桦皮木锉煎温服。取安桦皮,味苦平,无毒,治肌热黄胆,治时烬热,热毒疮,今 
豌豆是也,及治乳痈,初作肿硬,欲结成脓者,一服愈,以桦皮烧存性为末,酒调服之即安 
,能治痈肿,其治疮痘可知。 
七、必胜散。治疮 出未能匀遍,此药透肌解毒,或未利其疮毒,已先发者,宜解毒服 
之。 
上以牛蒡子,不限多少,炒令熟,杵为细末,每服一钱,入荆芥二穗水一盏,同煎至四 
分,放温与服,如疮疹已出,更与服尤妙。牛蒡子,本草云∶痈未破者服一枚,能出痈痘头 
,故出而未透匀者宜用之。又云∶通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既通,毒瓦斯出齐无阻矣。 
八、凉惊丸。治疮疹五脏皆见,木胜土,木归心,故预防发痫者。 
龙胆草 防风(各末) 青黛(研,三分匕) 牛黄 麝香(各一字匕) 黄连(末, 
五分匕) 龙脑(一钱匕,研) 
上同研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五丸,至一二十丸,煎金银汤送下,温服。 
九、栝蒌散。治斑生于心,心生热,热则生风,风属肝,二脏相搏,风火相争,故发搐 
也,治之当泻心肝,补其母,宜用之。 
栝蒌根(末) 白甘遂(末,各二钱) 
上同慢火上炒焦黄,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服。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
病疑似间解利第二
属性:十、升麻汤。治大人小儿时气瘟疫,头痛足冷,脉数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疑贰之间 
,并宜服之。或未经解利而疮毒已发。又云∶证候未全或未明者,但可与解散之也。又云∶ 
患疮疹,大便自如常者,亦可服升麻汤。盖用升麻,其性苦寒无毒,主解百毒,杀鬼邪,辟 
瘟瘴虫毒,中恶腹痛,咽喉口疮皆毒也,疮痘亦毒故也;其次用葛根性平,治消渴大热,解 
肌发表出汗,开腠理,治头痛。升麻葛根二药,皆治伏热毒,动心恍惚,惊悸烦躁。大抵疮 
疹是蕴热毒,葛根解热,升麻去毒也。病热而药性微寒,冷热相攻,则芍药治时行寒热,又 
活血痹,使疮痘易出也。又利小便,疮疹有大热者,则利小便也。次有甘草调和之,况《新 
书》言疮疹渴躁甚者,亦用炙草散主之。四者解毒治热调荣卫为治,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