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210章

070-奇效良方(1)-第210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矣。盖阳热无阴气以守之,当此之际,岂不观大便坚秘,小便皆如血,若有此证者,猪尾 
膏化斑汤犀角地黄汤犀角玳瑁汤,可选而用之也,用之则毒散,荣卫无滞,疮疹自出矣,皆 
常用已验之法。姑条次于下,其疾始觉,头疼发热,或微热而后作寒,烦躁咽痛者,则以四 
味升麻汤。瘙痒或瘾疹者,则以荆芥汤。面赤大便秘,小便赤而呕者,以小柴胡汤。不恶寒 
,但烦躁而小便涩,又多渴而成赤斑点者,以竹叶汤、犀角饮子。大便不通者,与四顺饮子 
。昏甚谵语,大通不通,与承气汤。若大便自利黑黄色,毒瓦斯亦有所出,大便已利,又得调 
气药以助之,其疮亦稀,肌生斑者,此自然出者,不可表也,斑生而至足。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疮痘已出后复生他疾第三
属性:夫饮乳婴儿者,由人之生,胃气未固,肤革未成,饮乳易伤,风邪易入,脏腑娇嫩,血 
气懦弱,肌体不密,精神易弊,故用药当审其大小轻重而用之可也。盖差之毫厘,立见危殆 
,安可与能食童子同用药也?且能食童子,自绝乳后,食火灼炮炙之物,酒面甘肥,鱼肉滋 
味,安可与饮乳婴儿同用药也?夫婴儿有疾服药,但与乳母服之为要法,譬如童子吃食,与 
婴儿饮乳同,乳母既服其药,必流入乳,儿亦饮之,是以童子能食服药也,免其剽悍毒烈之 
药,蒸熏脏腑,亦为良法。且能食童子,谷气既实,脏腑充盈,如生疾病,能食不大便,里 
急后重,手掌心并腋下有汗,当令大便如常,遇心热啼哭,小便不通,心神不安,当利其小 
便。饮乳婴儿有斯疾,但将斯药与乳母服,是亦婴儿服之也。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疮痘已出后复生他疾第三
属性:夫伤寒表证,须看荣卫浅深,故仲景有发汗者,有调荣卫者,有和解者,三者分轻重虚 
实浅深也。疮疹固蕴热毒而斑生,亦看热气深浅,故疮疹本稀者,为不可表,小儿数日热运 
于少自快,但以升麻汤荆芥散主之。出虽少,足心有者,此出齐不可表也。出齐皆成血 , 
或已出脓 ,或水 ,或至于痂 者,皆不可表。此脏气既平,荣卫既和,自然而愈。妄加 
治疗,补之则热,泻之则寒,表之为斑烂,愈生多疾矣。何谓疮本稀?盖疮疹无定数,如汗 
之无多寡,但看所蕴热毒之微盛尔。且疮疹出而不甚热,既出而喜笑如常,无寒热,无烦躁 
诸证,盖有少便脓血痂 ,此皆疮本稀,不可表也,但解毒而已,若本稀而强欲发之,则为 
斑烂,为倒靥,为虚脱,为中寒,为虚热,不可不知。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疮痘已出后复生他疾第三
属性:病有迟速,盖日数待荣卫以祛运其蕴毒而出也。且疮疹热数日,运热毒为赤斑点,出于 
肌肤中,至足有方为出齐。盖斑点长成血 ,血 成脓 ,脓 结痂 ,此虽大略之言,疮 
疹必先斑次血 ,又次脓 ,又次结痂 ,此自然之序。善治病者,不可先时而后,亦不可 
后时而先也。盖伤寒表证,出汗而愈,其有一二日便汗出者,则名为狂汗,虽出之必复重。 
又期六七日,正汗出则愈矣。伤寒里证,当下则下之,若下早为结胸,为痞气,盖病深在里 
者则可下。以此言之,比之治疮疹,或表或下,若太早则病毒不去,真气受弊,有如疮疹, 
自然出快,不胜其幸,若反加妄表妄下,适以为害。然发表则热气承表而出,不知自然微盛 
,为斑烂,为倒靥,为虚脱者多矣。妄下则为内虚,为陷伏,为夭伤,宜审慎之可也,合表 
合下证各别,具详之矣。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疮痘已出后复生他疾第三
属性:病生于里而达于表,观其表而知其里,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且疮痂起而能食者,盖疮疹 
出于表而里虚,当食少,今阳气出表能食,为里不虚而有热,本方用大黄丸下之,亦更看脉 
与外证,然后用之。若疮 起而能食,大小便秘而喘满,面赤冒闷者,则宜下之。若无此证 
,知其热便下之,则误矣。岂不谓疮痂起而能食便下之,但知其中不虚尔,虽疮起而能食, 
无别热毒证,则不必下也。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疮痘已出后复生他疾第三
属性:夫黑靥世俗之称有二∶二曰陷伏。且倒靥有四证∶一则感风寒,二则毒瓦斯弥盛,心热与 
外热壅郁蒸不消,毒复入里,三则饮食少而内虚,脏腑或泄利,无阳以应之,遂倒靥,四则 
不禁房室,秽气冲触。名同倒靥,所得之由既不同,用药救之,岂得不异。若不究其源,一 
概论之,则无不夭伤。不特此尔,一者,疮疹正出,坐卧当风,或失于盖覆,感外风寒,转 
于肌肤之中,荣卫受寒,必发热而恶寒,头痛鼻流清涕,当此之际,宜以温辛药表散寒气。 
若失于治疗,荣卫受寒不解,加寒战而喘闷,则为倒靥者一也。二者,五脏蕴积,其热出于 
肌肤,小儿阳盛而阴微,热毒瀚漫,心热壅搐而不收,使外不得作脓结痂 ,内不得毒瓦斯消 
散,当此之际,用凉药解毒,利小便药以治之,令其毒瓦斯渐消则愈。苟失其治疗,则为倒靥 
者二也。三者,其人禀受气怯,或因患而饮食少,遂致脾胃虚弱,因虚而生寒,因寒而下利 
,因利而内虚冷,当此宜急用进食固脏腑药以温之。脏腑既平,因饮食进,手足温暖,则疮 
疹复出矣,世有医者,疮子是热,不敢用温药,遂致倒靥者三也。四者,疮疹正盛,内外无 
寒热,无虚实证候而不出者,此由不能禁忌,秽气冲冒,房劳触犯,若有此犯,则疮疹不出 
,毒瓦斯入心,闷乱而毙。若已出之后触之,则令其疮黑烂,痛极如刀割,其瘢痕经年黑色, 
此仲景所谓疮疹未发之间,宜于房室烧赤术猪甲二物辟恶气,谨戒淫欲,常令人守房室门户 
,忌生人入房,恐有触犯,令儿疮疹难出也,其他或得上喘面青黄者轻,甚而至毙者,不可 
救药,此谓倒靥者四也。夫一日感寒宜温表,二日内盛毒复入里,宜利小便解毒,三日内虚 
宜温表,四日触犯宜禁忌。凡此四者,治疗失度,用药差殊,则难救矣。夫所谓倒靥,其不 
发寒者为轻,倒靥发寒者为重,盖脾之土弱,反被肾水所胜,故钱氏用百祥丸泻膀胱之毒, 
要之黑靥而发寒,此是误认疮疹证候为他疾, 而重下之,脾暴虚极,至于发寒,以致危殆 
。钱氏百祥丸以泻膀胱经毒,是阳气复还,以助脾土者则可矣,若言泻膀胱经水,必令脾土 
自胜,此好奇者之言,盖黑靥属肾,但泻膀胱经毒尔。殊不知先误下之,则脾土虚,又言泻 
膀胱经水,岂不知脏腑根本皆虚,是谓重虚。前人之意,但泻去膀胱经毒瓦斯也,故曰黑靥而 
未发寒者稍轻,况黑靥是逆而发寒者为重,愚因而详论之。正如《活人书》云∶厥阴证土败 
木贼,乃胃土受肝木所克,则心火肾水不能既济,令人胃昧,以大承气汤下之。胃毒既去, 
水升火降,则寒热作而大汗解矣。承气汤或百祥丸,皆去毒之意也。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疮痘已出后复生他疾第三
属性:疮痘出大盛,为血 在肌肤之上,至三日或五六日,当结脓血痂 而愈。今疮痘六七 
日不结脓血痂 者,此由毒瓦斯盛而里外贯注,若不速解之,毒瓦斯复入为倒靥,宜猪尾膏。 
看脉与外证审谛,方可下之。其血 至五七日不结痂,能食而喘,发渴腹胀,昏睡谵语不大 
便者,用承气汤川黄散下之。如作渴发热,面赤闷乱,大小便涩,或大吐者,当利其小便, 
宜通关散主之。又疮疹已出定,大便不通,疮出脓汁不干者,牛黄丹。又有疮疹证而未出, 
胃热发温状,气粗腹胀满,大小便赤涩,睡中惊悸,烦渴口干,脉沉大滑数,此是毒盛而不 
能泄,当用利毒丸下之。里无滞气,荣卫升降,疮疹自出矣,此皆合下证也,又有疮黑陷, 
大便自利腹胀者,乃虚寒证也,当温之,不可下。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杂病第四
属性:夫痘子出而复不出,或大泻而渴,或有此候,皆因疮痘出而服外药,逼热毒在肺中也。 
故烦躁迷闷不食,或大小便难,皆恶候也。疮痘带白脓者,其毒轻,或紫黑色隐,又在于肌 
肉里者,其毒重。甚者五脏咽喉内皆有疮,其不大小便,兼便涩出血而痛,黑靥不生脓者死 
,鼻有黑气者死。或痘疹未出,毒瓦斯内通,目瞪上窜惊叫,有如惊风者,此乃疮欲出之候也 
。若误认为惊痫调治,必使毒瓦斯内蓄,邪热不泄,亦乃死候。或有疮痘既出,谵语不止,此 
亦恶候。或见是疮,以药解利,见疮疹反没者乃死,宜急温之,复出乃愈。或疮作白 ,忽 
然伏入脏腑,渐作紫黑无脓,日夜烦闷啼哭,其证尤恶,服化毒散,其毒从手足心出乃瘥, 
此是五死一生之候。若便血疮陷无脓者死。其有瘟毒痘疮不出者,一法以地黄雄黄令饮,不 
可太多,多则反有所损。前证皆恶候。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杂病第四
属性:夫气盛者,夏酷暑而不热,冬严寒而不冷,此里实而寒暑不能侵之也。禀气弱者,未寒 
先寒,未热先热,故未有十日天寒,日阴则感寒湿而濡泻,未有十日天温,日明则伏热而中 
,虚弱之人常态也。盖先知节气者,能辨阴阳寒暑出入之盛衰。《素问》云∶阳盛人能冬 
不能夏,阴盛人能夏不能冬。此亦人之虚实与寒暑相为否泰者矣。且立夏气变纯阳,万物茂 
盛,用药者用热远热,如桂枝麻黄大青龙汤,并诸热药,必加知母升麻石膏辈,是不尽其热 
药也。且立冬两阴俱尽,气合纯阴,用药者用寒远寒,如服诸凉剂,服汤利过者止后服,不 
必尽剂,是不尽用凉药也。是寒月不尽用凉药,若尽用凉药,表里皆寒,人不能当故也。治 
疮疹亦当根据此,随虚实寒温,阴阳出入而用药也,岂可拘一证一药为尽而已矣。病患素有盛 
实,或素有虚者,并用古方,不在加减尔。且春分阳渐在外,而阴渐在内,秋分阳渐在内, 
而阴渐在外,用药者岂得而同诸?此按四时阴阳,迎合脏腑内外虚实而用之,故时当阳出而 
阴入,则实者愈,阴出而阳入,则虚者愈,故阳出而阴入者虚者病,阴出而阳入者实者病, 
此其常理不变者也。如冬温虚者安而实者病,夏寒则实者安而虚者病,此皆节气阴阳虚实使 
之也。冬温暖,夏寒凉,非节气为病者,在人将摄而可尔。所以钱氏治疮痘,言春夏顺而秋 
冬逆者,是论阴阳出入迎合表里之意也。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
论杂病第四
属性:伏积热毒,甚者为疮疹,方其荣卫被热毒所蒸,毒出为斑痘,方其出肌肤受痛,静以守 
之,则顺出而愈。若加触以不馨之气,兼以行房触犯,阴阳相感,毒瓦斯着于人,则使疮疹入 
里,毒瓦斯入心,闷乱而死。若已出之后触则令疮黑烂,极如刀割。纵或疮疹得安,瘢痕经年 
黑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