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200章

070-奇效良方(1)-第200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香 莪术 砂仁 青皮(去白) 朱砂(细研) 代赭石( ,研,各二钱) 大丁 
香(一钱) 巴豆肉(纸压去油,一钱) 
上为细末,和匀,飞白面糊丸,如麻子大,风干,每服三五丸,至十丸,乳伤乳汁下, 
食伤米饮下,不拘时。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宿食不消,肚腹饱闷。 
京三棱 蓬莪术 川楝( ,取肉) 青皮(去穣)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芫 
花(先用醋浸一宿,炒渐干,次入三棱莪术同炒赤色,又入橘皮川楝一处,再炒令微焦,取 
出等分,各半两) 
上前件为细末,另入杏仁细研一处,醋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临睡熟水送下 
,使日间所餐之物一夜而消化,永无疳疾之证。一方用巴豆十粒,同杏仁研,有癖积者可用 
常服,只用杏仁乃七圣丸也。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食积过饱,饱后噫酸,调理脾胃。 
石莲肉(一两) 蓬莪术 益智仁 京三棱 甘草(各三两) 青皮(去穣) 陈皮(各 
二两) 浓朴(姜制,一两)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盅,生姜三片,枣一枚,盐少许,煎至五分,不拘时服,作末 
,淡盐汤调服亦可。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香附子(炒,去毛,五两) 乌药(二两半) 缩砂(去皮) 粉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紫苏三叶,盐少许,煎沸汤调下,不拘时服。如大便秘,橘皮汤 
调服,又名宽气散。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人参 缩砂 香附子(炒,去毛) 三棱(煨) 莪术(煨) 青皮 陈皮 神曲(炒) 
上为末,煮粳米捣烂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汤下,盐汤服亦可。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木香 丁香 檀香 甘松 丁皮(各三钱) 陈皮(去白) 缩砂仁(去壳) 三棱(醋 
煮) 莪术(醋煮,各半两) 白豆蔻(二钱) 益智仁(三钱) 香附子(炒,去毛,一 
上为细末,水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淡姜汤送下,米汤亦可。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糖球(四两) 陈皮 茯苓 半夏曲(各半两) 萝卜子(二钱五分) 白术 使君子 
上为细末,水发为丸,如萝卜子大,每服一钱,不拘时,米饮汤送下。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阴阳不和,脏腑怯弱,乳食不调,心腹胀满,呕逆气急,或肠鸣,泄泻频并,腹 
中冷痛,食症乳癖, 气痞结,积聚肠胃,或秘或痢,头面浮肿,不思乳食。及疗五种疳气, 
八种痢疾,肌肉消瘦,气粗腹大,神色昏愦,情意不乐。常服散冷热,调和脏腑,去疳积, 
止泻痢,进饮食,生肌肉,悦颜色,功效非常,不能尽述。 
萝卜子(二两,煨炒) 陈皮(去白) 青皮(去白) 京三棱(炮) 莪术(炮,各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用萝卜煎汤,或姜汤送下, 
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清上实下,补脾治痰,及治伤食,乳不消化,大便酸臭。 
木香(半两) 槟榔(三两) 全蝎(二十个,去毒) 枳壳(一两,去穣,面裹煨) 丁 
香肉豆蔻 缩砂 半夏(姜汤泡七次,各三钱) 
上除肉豆蔻外,七味为细末,次入肉豆蔻,再研极细末,用米饮和丸,麻子大,每服三 
五十丸,空心乳汁或米汤送下。 
丁奚哺露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突,号哭胸陷,或成谷症,是名丁奚。 
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食吐虫,烦渴呕哕,是为哺露。二者皆因脾胃久虚,不能消化水谷, 
不荣血气,致肌肉销铄,肾气不足,复为风冷所伤,柴骨枯露,亦有胎中受毒,脏腑少血致 
之,此皆无辜种类之疾,并难治,宜服此药。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莪术(煨) 白豆蔻仁 川芎 五灵脂 芦荟 鸡心槟 
榔(各半两) 木香 蛤蟆灰 使君子肉(焙,各三钱) 
上为细末,用猪胆汁浸糕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不拘时米饮送下,有热薄荷 
汤下亦可。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脾胃衰弱,渐不能食,血气减损,肌肉不荣,羸瘦,脏气不宣,呼吸苦热,及头 
骨开解,翻食吐虫,烦渴呕哕,并皆治之。 
麝香(另研) 当归(酒洗) 枳壳(去穣,麸炒,各半两) 木香(炮) 代赭石( ) 
朱砂(另研,各三钱) 巴豆(去油膜,一钱) 
上为末,面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食后姜汤送下。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谷症等证。 
青皮(去白) 木香 莪术 代赭石(火 淬,研极细) 五灵脂(去沙石) 大黄(各 
三钱) 巴豆(去油,一钱) 
上为末,醋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食后姜汤送下。 
鹤膝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禀受不足,血气不充,故肌肉瘦削,骨节呈露,如鹤之膝。 
熟地黄(八钱,焙) 山茱萸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各 
三钱) 加鹿茸(酥炙) 川牛膝(各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三岁以下一丸,三岁以上二丸,空心温水化下。 
乳癖 气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 癖疳积。 
木香 莪术 砂仁 青皮 代赭石( 研) 朱砂(研细,各二钱) 大丁香 川巴豆 
(纸压去油,各一钱) 
上为细末,和匀,飞白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乳积乳汁下,食伤米饮汤下 
,不拘时服。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腹中结癖块痛。 
代赭石( ,研细) 川大黄(各半两) 木香 五灵脂 朱砂 鳖甲(醋炙黄) 桃 
仁(浸,去皮,焙) 辣桂(各二钱半) 巴豆肉(去油,一钱二分半) 
上为细末,汤浸糕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姜汤下,不拘时服。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一切食积。 
青皮(炒黄) 干姜(炮存性) 五灵脂 莪术(各一两) 巴豆霜(一钱) 
上为细末,捣米饭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米汤送下,不拘时服。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 癖,腹有积块,坚硬如石。 
浓朴 黄芩 当归 草豆蔻仁 黄连 半夏 广术 益智仁 红花 吴茱萸 升麻(各 
二分) 生甘草 柴胡 泽泻 神曲 青皮 橘皮(各三分) 如渴加葛根(四分) 
上作一服,水一盅,先浸少时,煎至六分,食前服。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贴小儿癖。 
木鳖子(去壳,多用) 独蒜 雄黄(各半钱) 
上件同杵为膏,入醋少许,摊于蜡纸上,贴患处。 
胁满积聚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肝之积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如鳖状,久不愈,发咳疟,呕吐,其脉弦而细。 
当归头 苍术(各一两半) 青皮(一两,炒) 蛇含石( ,醋淬,七钱半) 莪术 三 
棱铁胤粉(各三两,与三棱莪术同入醋煮一伏时) 
上为末,醋煮米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食远,用当归浸酒送下。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肺之积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久不愈,病洒洒寒热,呕逆喘咳,发为肺痈,其脉浮而 
毛。 
半夏(汤洗七次) 吴茱萸(汤洗) 桂心 人参 甘草(炙) 桑白皮(炙) 葶苈 
(各二两半)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盅,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五分,食前温服。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久气积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绞痛,攻刺腰胁,小腹 胀,大小 
便不利。 
半夏(汤洗七次) 槟榔 当归(各七钱半)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麸炒) 桂 
心(各二两) 茯苓(甘草炙) 附子(炮,去皮脐) 川芎 枳壳(去白,麸炒) 浓朴 
(姜制) 吴茱萸(汤泡,洗,各一两)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盅,煎至五分,不拘时服。如大便不利,加大黄。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心积起于脐上,至心大如臂,久不愈,病烦,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其脉沉而芤。 
茯苓 浓朴 人参 枳壳(去穣,麸炒) 白术 半夏(汤泡) 三棱(煨,各等分) 
上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不拘时服,作散,酒调服亦可。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脾积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病四肢不收,黄瘅,饮食不为肌肤,心痛彻背,背 
痛彻心,其脉浮大而长。 
大乌头(炮,去皮脐,二钱半) 附子(炮) 桂心(各半两) 赤石脂( ,醋淬) 川 
椒(炒出汗) 干姜(炮,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二十丸,不拘时用米汤送下。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肾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 
沉而滑。 
甘李根皮(焙干) 干葛(各一两二钱半)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甘草(炙) 黄芩 
(各二两) 半夏(汤泡七次,二两半)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盅,生姜三片,煎至六分,不拘时服。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五积六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 痛,上气窒塞,小腹胀满,大小 
便不利。 
益智仁 陈皮(去白) 京三棱 莪术 青皮(去白) 桔梗(去芦) 肉桂(不见火) 
藿香叶(各一两半) 甘草(炙,七钱半) 香附子(炒,去毛,一两半)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盅,煎至五分,食前服。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五积,破痰癖,消症块,及冷热积聚。 
木香(不见火) 丁香(各半两) 京三棱(酒浸一宿) 枳壳(去穣,麸炒) 青皮 
(去白) 川楝子(锉炒) 茴香(炒,各一两) 莪术(一两,细锉去壳,巴豆三十粒同 
炒黄色,去巴豆不用)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炒生姜盐汤下,温酒亦 
可,不拘时服。 
腹痛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属性:治小儿热证腹痛,血热蕴结壅滞。 
大黄(米上蒸,晒干) 赤芍药 当归 甘草(微炙) 加青皮 枳壳(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盅,煎至五分,不拘时服。 

卷之六十四小儿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