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182章

070-奇效良方(1)-第182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证闭目则浑身麻木,昼少而夜甚,觉而开目,则麻木渐退,则绝无常开其目。此证不得惧其 
麻木,不敢合眼,致不得体皆重,时有痰嗽,觉中常有痰而不利,时有燥作,气短促而喘, 
肌肤充盛,饮食不减,大小便如常,惟畏其麻木,不敢合眼,是其苦楚。观其色脉,形病相 
应而不逆。《内经》曰∶阳盛瞑目而动轻,阴病闭目而静重。又云∶诸脉皆属于目。《灵枢经》 
云∶开目则阳道行,阳气布遍周身,闭目则阳道闭而不行,如昼夜之分,知其阳衰而阴旺也。 
且麻木为风,三尺之童皆以为然,细按之有区别耳。久坐而起,亦有麻木,为如绳系缚之人, 
释之觉麻木而不敢动,久则自已。以此验之,非有风邪,乃气不行也。治之当补肺中之气, 
麻自去矣。知经脉中阴火乘其阳分,火动于中为麻木也,当兼去阴火则愈矣。时痰嗽者,秋 
凉在外在上而作也,则实其皮毛以温剂。身重脉缓者,湿气伏 而作也,时见燥作,当升阳 
助气益血,微泻阴火,与湿通行经脉,调其阴阳则已矣,非五脏六腑之本有邪也,补气升阳 
和中汤主之。 
黄 (五钱) 白芍药 人参(各三钱) 当归身 白术 橘红 泽泻(各二钱) 草 
豆蔻仁 黄柏(酒制) 升麻 白茯苓 生甘草梢(各一钱) 苍术(一钱半) 佛耳草(四 
钱) 炙甘草(四两) 
上 咀,每服五钱,煎法如常,巳时间服。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虚劳血弱,肌肉枯燥,手足多烦,肢节酸痛,须发脱落,面少颜色,腹中拘急,痛引 
腰背,去血过多。崩伤内竭,胸中气短,昼夜不得眠,情思不乐,怔忡多汗。 
熟地黄 当归(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米饮送下。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妇人劳倦。 
虎骨(五铢) 防风 本 甘草 白芷 茯苓(各二铢) 当归 芍药 续断 白术 附 
子(各三铢) 
上为粗末,生姜枣煎服,不拘时。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妇人血气不足,夜间虚乏,有汗,倦怠少力。 
黄 当归 茯苓 五味子(各半两) 芍药 远志 人参 白术 浮麦(各一分) 甘 
草(三铢) 
上锉,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服。 
理中茯苓汤 曾治一妇人六十岁,病振寒战栗(太阳寒水客也,)呵欠嚏喷(足少阳溢 
也,) 口亡津液(足阳明不足也,) 心下急痛而痞(手少阴受寒水,故急痛,足太阴血滞 
为胜,) 身热近火(热在皮表,寒在骨髓,亦有振寒战栗也,) 脐下恶寒(丹田有寒,) 满 
身黄而白睛黄(寒湿也,以表证之炮其寒也,) 溺黄赤而黑频数(寒湿胜也,)自病来身重 
如山,便着床枕(至阴湿胜也,) 其脉诊得左右缓,并尺命门中得弦而急极细,杂之以洪 
而极缓(如急为寒,加之以细者,其方寒水,杂以缓,甚者湿胜,出黄色也,又洪大者 , 
心火受制也,)左尺按之至骨,举指来实者(壬癸俱旺也,) 六脉按之俱空虚(下焦无阳也,) 
先以轻剂去其中焦寒湿,兼退其洪大脉,理中汤。 
人参 白术 干姜 茯苓(去寒湿)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冰令寒服之,谓之热因寒用。其寒已对足 
太阳之假热也,以干姜之辛热,以泻真寒也。故曰∶真对真假对假,若不愈,当以术附汤冰 
之,令寒以补下焦元气也。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妇人上肢沉重自汗,上至头,际颈而还,恶风,头燥热。 
黄 (一两) 白术 人参(各半两) 五味子(二钱) 细辛(三分) 柴胡 升麻 
(各一钱) 当归身(一钱半) 吴茱萸 川芎(各半钱) 黄柏(酒制) 羌活 甘草(炙, 
各二钱)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大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前服。腹中不快, 
加炙甘草一钱,汗不止,加黄柏一钱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妇人崩中,漏下不止。 
地榆(锉) 熟地黄 鹿角胶(捶碎,炒令黄燥) 漏芦(各一两) 川芎 当归(锉, 
炒,各三分) 伏龙肝(一两半) 干姜(炮) 桂心 甘草(锉,炙赤,各半两) 
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竹茹一分,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妇人崩中漏下,不问年月远近,渐至黄瘦,四肢无力,腹内疼痛,不思饮食。 
柏叶 续断 川芎 生地黄 当归 鳖甲 龟甲(各一两半) 禹余粮(二两半) 阿 
胶牡蛎 地榆 赤石脂 艾叶 鹿茸(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下。一方有丹参,加鹿茸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三四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或醋汤亦可。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冲任气虚,崩中漏下,经脉不调,每遇月候将来,脐腹腰脚先痛,渐减饮食,四肢乏 
力,及带下三十六疾,悉能疗之。 
人参(去芦) 熟地黄(洗,焙) 艾叶(醋炒,各一两) 乌贼鱼骨(烧灰) 当归 
(洗,各二两) 川芎(七钱) 干姜(炮,半两) 阿胶(蛤粉炒成珠,七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妇人诸虚不足,久不妊娠,骨热形羸,崩中带下。 
白薇 牡蛎( ) 白茯苓 鹿角霜 山药 白术 白芍药 乌贼鱼骨 白芷(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妇人崩中漏下不止,虚损羸瘦。 
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白龙骨 鳖甲(涂酥,炙令黄,去裙) 熟地黄 白 
芍药 白石脂 乌贼鱼骨(炙黄) 续断(各一两) 肉苁蓉(一两半,酒浸一宿,刮去皱 
皮,炙干)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下。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四物汤(一两) 人参(二钱) 吴茱萸(一钱) 
上锉碎,每服半两,姜枣煎服,食前五六服,寒热腹痛皆退,崩漏末止,续服后熟附丸。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熟附子 木贼(去节) 龙骨( ) 赤石脂( ,各半两) 川芎 当归(各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 一妇人年五十 
以上,经断七年,忽然经行,遂成崩漏,发热腹痛,两月不瘥,予诊其脉,虚细疾数,予曰 
此乃阴虚而致,宜服此药。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阳伤于阴,令人下血,前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当以此药治之。 
小蓟叶(洗切,研原汁,一盏) 生地黄(取汁一盏) 白术(一两,锉) 
上入水一盏,煎至一半,去滓温服,或用小蓟茎叶。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室女二七天癸至,亦有当时未至而后至者,有卒然暴下淋沥不止,有若崩漏者,失血 
过多,变生诸证,悉宜服之。 
川芎 熟地黄(洗焙) 川当归(去芦,酒润,切焙) 白芍药(各一两) 香附子(炒, 
去毛,一两半)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如血色鲜而不 
止者,去熟地黄,加生地黄煎服。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妇人血崩不止,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生地黄 当归尾(各半钱) 黄连 黄柏 知母 本 川芎 升麻(各二分) 红花 
(少许) 柴胡 防风 川羌活 黄芩 细辛 荆芥穗 蔓荆子 甘草(炙,各一分) 
上 咀,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稍热服。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荆芥 莲房壳(各等分,各烧作灰)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崩中,下血不止。 
锦灰 黄绢灰 马尾灰 艾叶灰 藕节灰 莲房灰 油发灰 赤松皮灰 棕榈灰 蒲黄 
灰 
上等分,研匀用醋煮糯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米饮送 
下。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下血不止。 
锦片 木贼 棕榈 柏叶 艾叶 干漆 鲫鳞 鲤鳞 血余 当归(以上逐味火化存性 
,各等分研末) 麝香(少许,研) 
上研匀,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服。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气,脐腹冷极则汗出如雨,尺脉微小,由冲 
任虚衰,为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可灸关元百壮,在脐下正中三寸。 
鹿茸(燎去毛,酥炙) 赤石脂 禹余粮(制,各一两) 艾叶(一方无) 柏叶 附 
子(炮,各半两) 熟地黄 当归 续断(各二两) 
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一方炼蜜丸亦可。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妇人血崩,及治男子脾积气。 
五灵脂(不以多少,炒令烟尽,研末) 
上研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此药兼能解毒,及蛇蝎蜈蚣咬,涂伤处立愈。一方每服三 
钱,水酒童便各半盏,煎至八分,通口服,名抽刀散,治产后有病,服三服,散恶血,或心 
腹胁肋脚痛不可忍者。或止用童子小便尤佳。或中风即入草乌头半钱同煎,亦治肠风下血。 
如不饮酒者,煎乌梅柏叶汤调下。如心烦口干渴者,加蒲黄炒减半。一方烧存性霹雳酒下。 
然此药气恶难吃,烧之存性极妙。一方治妇人经血不止,加当归两片,酒一盅,与药末同煎 
服。昔亲戚黄守正卿为和剂局日,内子凌夫人,忽苦此疾危殆,百药不动,偶得此方,旋即 
遂愈。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属性:治有热久患血崩。 
当归(头尾俱用) 白芍药 大川芎 熟地黄(洗焙) 大艾叶 阿胶(蛤粉炒,如珠 
子) 黄芩(去黑者,各半两) 
上锉碎,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七分,空心温服。 
(有一医,疗血崩,往 咀药铺市药,其方则四物汤加阿胶大艾也。就铺分作八服,又 
为铺索黄芩半两,加在药内,铺家亦医者,曰此药何为加黄芩?医曰∶非汝所知,吾与此药 
,政以黄芩为主。夫心主血,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止,病者一服而愈,服即八服,至今无恙 
。又见数妇血崩者,亦用此医,以黄连解毒汤加大艾,治无不效者,又当量其虚实用之。) 

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