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0-奇效良方(1) >

第130章

070-奇效良方(1)-第130章

小说: 070-奇效良方(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见。又名首功玄黑散。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诸般肿毒,疔癖恶疮。 
蟾酥 轻粉(各半钱) 白矾(枯) 寒水石 铜绿 乳香 没药 麝香(各一钱) 朱 
砂(三钱) 蜗牛(二十个,另研) 
上为细末,将蜗牛别碾烂,入药末同捣匀为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入酒糊些小,每 
服一丸,生葱白三五寸,病者自嚼烂,吐于手心,男左女右,包丸药在内,用热酒和葱送下 
,如重车行五七里,汗出为效,重者再服一二丸。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疔肿,一切恶疮。 
蟾酥 轻粉 乳香 没药(各一钱) 莲花蕊 川乌 朱砂(各二钱半) 麝香(半钱)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碗豆大,每服一丸,病重者服二丸,根据前法服之,取汗。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痈疽疔肿,及无名肿毒。 
桂枝(七分) 人参 黄 红花 苍术 柴胡 连翘 当归身 羌活 黄芩 防风 甘 
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一盅,酒一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疮为寒变而内陷者,脓出清解,皮肤凉,心下痞满,肠鸣切痛,大便微溏,食则呕, 
气短,吃逆不绝,不得安卧,时发昏愦。 
附子(炮,去皮,二钱) 干姜(炮) 羌活(各一钱半) 益智 丁香 沉香 水香 茴 
香陈皮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疮皮色肿硬,发热而呕,大便闭,脉洪实者。 
黄连 当归 芍药 槟榔 木香 黄芩 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一钱) 连翘 大 
黄(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一切恶疮发背,疔疽便毒,始发脉洪弦实数,肿甚欲作脓者。 
大黄(三钱) 当归(二钱) 栝蒌根 皂角刺 牡蛎 朴硝 连翘(各一钱半) 金 
银花 赤芍药 黄芩(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酒各一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诸热肿,一切风热疮证,发热多汗,大渴便闭,谵语结阳之证。 
大黄(一两,半生半熟) 芒硝 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病重者一丸至二丸,食后童便入酒化服, 
或白汤入酒化服亦可。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疮毒痈肿,发燥烦渴,脉实洪数者。 
大黄(四钱) 黄连 山栀 漏芦 泽兰 连翘 黄芩 苏木(各一钱半) 犀角(一 
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诸疮肿,初觉一二日,便厥逆喉咽塞,发寒热。 
乳香 木通 大黄(各一钱半) 连翘 沉香 木香 独活 桑寄生 丁香 射干 升 
麻麝香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初患痈肿疮疖,热 疼痛,消肿毒。 
大黄(不拘多少) 
上为细末,用浆水调摊贴之,醋摩亦得。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毒瓦斯入腹托里,若有异证,于内加减。 
丁香 木香 沉香 乳香(各二钱) 麝香(三分) 
上作粗末,作一服,水二盅半,煎至七分,空心服。若呕者去麝香,加藿香一钱,渴者 
加人参一钱。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诸疔肿发背,曾经汗下,毒瓦斯攻心,迷闷呕吐而痛,可服二三服。 
乳香(明净者,一两) 真绿豆粉(四两) 
上研细和匀,每服三钱,不拘时甘草汤调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一切疮肿,疼痛不可忍,如年少气实,先用疏利,后服此药。 
粟壳(去筋膜,炒,二钱)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乳香 没药(各一钱半) 官桂(一 
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一切疮肿,疼痛不止。 
乳香 没药(各一钱) 丁香(五分) 粟壳 白芷 陈皮 甘草(炙,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诸疮破后,食少无睡,及有虚热,秽气所触者。 
黄 (二钱) 人参 白术 麦门冬 苍术 陈皮 升麻 五味子 当归身 黄柏(炒) 
甘草(各一钱) 炒曲(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疔肿诸疮,发热而渴。 
淡竹叶 黄 人参 麦门冬 川芎 当归 芍药 黄芩 石膏 半夏 甘草 
(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诸疮,血出多而心烦不安,不得眠睡,此亡血也。 
川芎 当归身 生地黄 熟地黄 人参 黄 (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诸疮肿发背,已破后,虚弱无力,体倦懒言语,食无味,少睡,脉涩,自汗口干,并 
宜服之。 
黄 人参 茯苓 麦门冬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熟地黄 官桂 远志 甘草(炙, 
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顽癣疥癞,风疮成片,流黄水,久不瘥者。 
羌活 独活 明矾 白藓皮 硫黄 野狼毒(各一两) 轻粉(二钱半) 白附子 黄丹 蛇 
床子(各半两) 
上为细末,油调成膏,搽之。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一切风癣,多年不瘥者。 
乌蛇(酒浸,去骨) 白附子(炮) 附子(小便浸一宿) 天麻(各二两) 全蝎(炒) 
羌活 乳香 僵蚕(炒,各一两半) 苦参(十两) 槐花(半斤) 
上为细末,用生姜汁一斤,蜜一斤,二味同熬成膏,入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 
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夜晚荆芥汤送下。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妇人乳中结核。 
升麻 连翘 青皮 甘草节(各二钱) 栝蒌仁(三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细细呷之。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乳痈。 
连翘 川芎 栝蒌仁 皂角刺 橘叶 青皮 甘草节 桃仁(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肠痈,小腹肿痞,按之即痛,小便如淋,时时发热,自汗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 
可下之,当有血,洪数者已成,不可下。 
牡丹皮 栝蒌仁(各一钱) 芒硝 桃仁(去皮尖,各二钱) 大黄(五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一盅,去滓,入硝再煎数沸,不拘时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肠痈,腹中 痛,烦躁不安,或胀满不食,小便涩,妇人产后虚热,多有此病,纵非 
痈,但疑似间,便可服。 
薏苡仁 栝蒌仁(各三钱) 牡丹皮 桃仁(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时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肠痈,内托神妙。此药不问老幼,皆可服之,无不作效,最止疼痛,不动脏腑。 
黄蜡(半两,要黄色者,一方用七钱) 白矾(一两,要明者,细研) 
上熔化黄蜡和矾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食远用温白汤送下。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便毒,内蕴热气,外挟寒邪,精血交滞,肿结疼痛。 
川大黄(三钱) 泽泻 牵牛 白芍药 桃仁(去皮尖,各二钱) 辣桂 甘草(各一 
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一盅,食前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便毒初发用此。 
南木香 延胡索 天花粉(酒浸) 舶上茴香(炒) 白牵牛(炒) 白芷 当归 甘 
草(各一两) 青木香(半两) 穿山甲(酒浸,炙焦,二两) 
上为细末,服二钱,食前温酒调服,木香汤亦可。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雄黄 乳香(各二两) 黄柏(一两) 
上为细末,用新汲水调敷肿处,自消。 
牡丹散治肺痈。胸乳间皆痛,口吐脓血,气作腥臭。 
牡丹皮 赤芍药 地榆 苦梗 薏苡仁 川升麻 黄芩 生甘草(各一钱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肺痈吐脓后,宜服此排脓补肺。 
嫩黄 川白芷 北五味(炒) 人参(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蜜汤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宽中和气,滋益脾土,生肺金,进美饮食。 
沉香 木香 乳香 丁香 藿香(各五钱)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薏苡仁 山药 桔 
梗白扁豆 莲肉 缩砂 粉草(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紫苏盐汤调服,枣汤亦可有汗加浮麦煎汤调服。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面目身体生斑,或痒或瘭子肿起,不即治,甚杀人。 
上用羚羊角烧为灰,研令极细,以鸡子清和涂之,极细。无鸡子,水和涂亦妙。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上取白药根烂捣,敷贴,干则易之,无生者用末,新水调涂之亦得。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疮肿。 
上用牛蒡根三茎,洗净,煮令烂,于盆中研令细,去筋膜,汁中即下米煮粥,咸淡任性 
,服一碗,甚良,无忌。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治诸恶毒疮,红肿突起,用药箍疮,四围不令滋蔓,走疰毒瓦斯。 
南星 大黄 苍耳根 盐霜白梅(各一两) 白芨 白蔹 防风 川乌(各半两) 草 
乌雄黄(各三钱) 
上为细末,先以苍耳根霜梅捣烂,和余药调成膏,如干入醋调得所,于疮四围,用药作 
铁箍涂上,止留疮高突处,如药干,以鸡羽蘸水扫之,日换二三次,大妙。 

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属性:上以马齿苋水煮,冷服一升,及涂疮上。治湿癣白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