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土匪的历史 >

第25章

土匪的历史-第25章

小说: 土匪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羌芷钡玫嚼帐晔保驮谝黄鹑攘业靥致酃郝蚰男┒骼创虬缱约海热绱ち斓慕醵猩弦隆⑺砍窨阕印⒄感碌耐夤ぱァ⒅楸脱劬档取1920年,“老占东”匪部攻陷佳木斯,匪徒们抢来服饰,个个穿得里三层外三层,有的把女人的花衣服穿在里面,外面再套上其它颜色的衣服;有穿皮大氅的,有穿皮大袄的,有穿长袍马褂的;头上的帽子有貉壳的,有狐狸皮的,有毡帽头,还有缎子面帽头顶上带个红色帽搭疙瘩的……五颜六色,千奇百怪,乍看起来真像正月里的大秧歌队(参见李春科《张学良怒铡老占东》。)。    
    第二、土匪对制服和洋装的兴趣。因为制服象征着出类拔萃和受人尊敬的身份,制服的颜色、款式、镶边、纽扣好像都显示了一种威风,他们借此来表明自己也成了体面之人,而不再是被人瞧不起的九流末徒。曾被土匪绑架过的厄普顿·克洛斯于《在笑脸佛陀的土地上》记载了他这方面的发现:那些匪徒“穿着六、七种制服——军服、警服、列车员制服、学生服、甚至童子军服——可是没人有一套完整的制服,不管是哪一种。”(转引自菲尔·别林斯里《民国时期的土匪》,第169页)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土匪,不失聪明地发现,洋人好像特别受到政府显要们的尊敬甚至畏惧。因此,他们绑了洋票以后,总是喜欢体验一下身着洋装的感觉。曾被匪徒绑票的霍华德在《和中国土匪相处的十周》中记述说:“每天……首领跳下来脱我的夜礼服,穿上皮尔斯的浅黄褐色的、袖口有花哨的波纹的驼毛晨服;再把布卢的军帽歪戴在自己头上,然后跳上甲板发号施令。”(转引自菲尔·别林斯里《民国时期的土匪》,第169页)    
    在河南的一个匪帮里,也有俘虏发现,匪徒们“特别喜欢穿上进口的内衣,然后像野人一样四处奔跑。”(转引自菲尔·别林斯里《民国时期的土匪》,第169页)    
    第三、土匪对女性服饰的兴趣。对于这一点,别林斯里归因于女性服饰色彩的艳丽,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性饥渴的外在表现,是性心理和性欲望的变态的满足。或许二者兼而有之,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后者,因为土匪圈里基本上是男人的世界,他们对性的占有多是暴力强迫。平时蜷缩在匪窝里,是难以见到异性的,于是就产生了对女性饰物的恋物癖,这是一种性心理的变态表现。临城劫车案中,一个被俘者就发现,他的大多数东西土匪都没有动,只是拿走了他妻子的白鞋子和白帽子;另一位女士则注意到,他们特别垂涎于她的绿玉色拖鞋和晨衣上的粉红色丝带。被俘的美国人露公·奥尔德里奇小姐在《与中国土匪共度周末》中写到:“我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中国人头上戴着麦克法登小姐的那顶蓝色乔其纱帽子,帽上的羽毛在微风中飘动……他还炫耀两串蓝色的念珠……马蒂尔达后来告诉我,她看见一个年轻匪徒戴着我的带有花边的奶罩……”(转引自菲尔·别林斯里《民国时期的土匪》,第169页)    
        
    吃粥的土匪    
    2、饮食    
    至于各地土匪具体的穿戴,因所处地域的不同而各有所异,但与本地居民的服饰相差并不很大,这里不再赘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土匪饮食方面的特点。由于土匪行业的与众不同,决定了其饮食方面的独特性——美酒佳肴与冷劣饭菜并存。匪帮里有首歌谣可以作为佐证:“打梗米,骂白面,不打不骂‘星星散’(小米饭)。”匪徒们抢劫成功后,就暴饮暴食,尽享酒肉佳肴。今天要吃“漂洋子”(饺子)或“翻张子”(油饼),明天又要吃“翘脚子”(小鸡)或“江错儿”(猪肉)。但他们平时吃的也只是一些极普通的饭菜,遇到被官兵追捕的时候,就只有风餐露宿,甚至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土匪的食物通常只有小米、高粱饼、煮玉米等,在南方有大米,吃的是冷的,而且常常发霉。其生活并不像有些小说所描绘的那样:“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他们能有一顿饱饭吃就不错了。    
    3、居住    
    接着,我们再看土匪的居住情况。虽然各地土匪因活动区域、实力强弱的差异而各不相同,但地处隐秘、高墙重垒却是其共同特点。土匪既以暴力来蹂躏社会、对抗官府,当然也会受到他人的顽强抵抗和官兵的武力镇压,这样,注重安全就成了他们选择住所的首要考虑。    
    长年在山区活动的土匪,一般都出没在地广人稀、交通闭塞的密林大山里,而且多处于数省或数县的交界地带,地方政府鞭长莫及。他们盘踞在山林的险要地带,建有易守难攻的山寨。如桐柏山区的著名匪穴“母猪峡”,就是个天然要塞,它四面都是悬崖绝壁,只有一条小道与外面相通,而它又处在附近六个县的交界地带,便于出袭,也利于逃避。1913年,白朗在这里设伏打败了前来剿匪的张锡元;10年以后,“老洋人”的兵匪遭到吴佩孚军队的追杀,也逃到这里避难休整。广西平南县大桂山匪巢,方圆数十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山里有条深沟,长几里,两岸悬崖峭壁,树林荫蔽,藤蔓覆盖,崖下沟边是狭长的石巷。土匪栖息其间,外人看不见,枪打不到,火烧不着。湘西匪酋师兴周盘踞的八面山也是异常险要之地,只有四条山路可以直通山顶,沿途尽是峭壁悬崖,匪徒们又在山岩路口和岩梯上设有闸门、碉堡,堆集大量滚木擂石,易守难攻。湘西另一匪酋龙妹堂隐身的两羊山,是一个天然的独立山区,为万溶江的两大支流所合抱,形成一个独立的山岛,岛上洞壑危岩,交错钩连,边缘是峭壁深渊。境内两座对立的奇峰高耸入云,形如斗羊;中部凹下,形成了7条长垅和两块小盆地,与外地相通的只有5条深谷溪水和一条崎岖险路,确是险要天成。加之此地与外地相距甚远,故明清两朝以至民国初年,统治者都视之为“不可王化之生界”。龙匪占据此地后,虽有官兵来剿,但见此天险,也多是望而生畏,兴叹而还。永顺地区的匪首李兰初占据的云岩山五连洞,高山突兀,云雾缭绕,五个天然洞穴并排于山腰悬崖之间,洞下是万丈深渊,洞中又筑堡屯粮,实为难破的天险。李匪曾吹嘘:“要破五连洞,除非搬来齐天大圣!”临城劫车案的孙美瑶匪部,其大本营抱犊崮的上端是突出的悬崖绝壁,顶上宽平,广数顷,过去为耕种崮顶田地,由于路险,牵不上牛去,只好抱个小牛犊上去,养大了再用它耕地,因而得名“抱犊崮”。其状宛如茶杯倒置,周围尽是峭壁,只有北面一线鸟道可通。鸟道中间最险处,凭石匠凿的半环形扒手,方可手脚并用,攀援而上。其余都是峭立的绝壁,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闽南土匪高为国的老巢福山腰也是一处隐秘的险要之地。它背靠双阳山,山高林密,洞穴密布,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高匪在此建有炮台一座,架设大炮一尊;设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在吕铺,第二道防线在福山腰村前,第三道防线在村子的前后左右,每道防线都安设有电网,建有防御工事。村后双阳山上密林掩映,大小石洞不计其数。山岗有一特大岩洞,可容上百人,经高匪整修,分为上下两层,作为秘密据点,这里极为隐秘,一般人是找不到的。行踪诡秘、狡猾无比的东北惯匪“座山雕”,其老巢隐藏于林海雪原之中,军阀张作霖和日本侵略军也未对付得了他,就是杨子荣所在的部队也花了数月时间才找到他的踪迹,从而将其智擒。    
    平原地区的土匪则大修工事,高筑堡垒,建立独立王国,以维护自己的安全。如东北土匪杜立三盘踞的三界沟,地处辽阳、新民、海城三县的边缘,沟渠纵横,堤道骈联,碉堡四立,重门深巷,就是一个深沟高垒、难以攻陷的匪穴。雁北乔日成匪帮的驻地新堡,四周筑有土围墙,墙的上部和腰部有散兵掩体,挖有射口;下部地面统有交通战壕,壕上盖木板堆土掩盖,战壕通向堡墙外,有射口,出击暗道,与堡墙外的伏地碉堡相连;堡内匪军院落修有地道,同堡墙内的交通战场相通。这样,就构成上中下三层防御体系和火力交叉网,易守难攻。旧有“土匪王国”之称的豫西,其中心就被称为“有围墙的匪都”。据说,许多村寨都更像要塞,而不像和平的城镇。    
    海盗一般以沿海地势险要、舟楫方便的沿海岛屿为巢穴,如为害南中国海二十余年的海盗吴品三、陈顺、曾伯崇,就盘踞在闽粤之交的南澳小岛上。渤海匪盗傅瑞五、窦同义、李景文、陈二虎等部则占据浅海滩涂,活动区域沟汊交错,沼泽连片,芦苇丛生,人烟稀少便于出击和隐没。湖匪则主要是在内河湖泊港汊里作案,如太湖、巢湖、洪泽湖、微山湖、洞庭湖、鄱阳湖等,皆水面辽阔,地形复杂,又系交通要道,是土匪活动和隐藏的好去处。他们或终日泊于水上,或占据湖中小岛,也有的藏身于湖边的隐秘之处。    
    至于各地土匪具体的居所,则难以强说有什么统一的特色,此处从略。    
    4、出行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土匪“行”方面的特色。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北大漠、草原地区的土匪向有“马贼”、“响马”之称。由名可知,他们多是骑马劫掠。大漠、平原和草原地势平坦,骑马行动,来去飘忽,行劫时令人措手不及,遇有官兵追剿,又可迅速逃遁。所以,“马贼”、“响马”的行动是难以离开马的。如东北匪酋杜立三就拥有二百多匹精良健壮的好马,这些马被分为青、黄、红、白四队,每队一色,施以严格的训练,跨沟越壕,穿林涉水,迅如疾风。出去抢劫时,匪徒们在青纱帐里跃马驰骋,践踏禾稼,遇有车马行人,就横截道路,肆行劫掠(参见王寿山《辽西土匪杜立三》)。    
    青海的马步芳、甘肃的马仲英、蒙疆的巴布扎布、热察绥的卢占魁等西北大漠的巨匪就是凭借着精锐骑兵称雄一时,为害千里。海盗、湖匪、河匪等自然是依靠舟楫之利,而山匪因山路崎岖,难以行走,就只好步行了。总起来说,土匪“行”方面的特点似乎不甚明显,暂且就说到这儿。    
        
    陆路土匪    
    六  婚丧礼俗    
    大多数匪帮是清一色男性的世界,他们是无妻室的光棍汉。在旧中国,尤其是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已陷入了全面的危机。农村的破产,使广大农民无法继续在小块土地上生存下去,不得不从农村游离出来,落草为寇,他们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又何谈什么娶妻生子呢?而且,相当一部分土匪认为,女人是不祥之物,其“阴气”会给匪帮带来厄运,威胁他们的生存,所以,不能进入土匪的“神圣领地”。据说,河南匪首王天纵,就因与一上海知识妇女结婚并将她带回嵩山领地,而威信一落千丈。在东北土匪中,也有些绺子规定,当大掌柜的人都不能娶媳妇,否则就会分散军心。但这些禁忌,也有许多土匪不以为然,并不遵循,因为许多土匪加入匪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个老婆。所以,他们除了在烧杀劫掠的行动中,肆行奸淫外,也常常在营地里娶有老婆纳有小妾,这些女人多数是匪徒们劫掠而来,强行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