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作者:糯米水晶糕(晋江银推vip15-03-09完结) >

第85章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作者:糯米水晶糕(晋江银推vip15-03-09完结)-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玄奘加上了头发,正正好就是陈祎的外貌了。
    这么看来,其实李治的长相还有点像从前的陈祎,就是不知道这是不是巧合了。
    李治细细看了去,画的下角还题着:
    “回溯回溯,莫若前顾。大唐贞观八年六月十三日静姝题”
    对的,这署名三不像四不像的题字也是武颜琢磨的,用隶书一气呵成,取意于让李治放下过去的包袱,转而向前看。
    李治把画卷又卷好,放在了屋里的博古架上,又施展了障眼法,让清理屋子的宫女不会注意到它。
    做完这一切,早就过了李治平日里该睡觉的时辰了。
    小包子李治在床上打了个滚,衾被把他裹成了卷饼状。卷饼的“馅儿”在里面挣扎了好一会,还是没能爬出来,于是气急了,施展法术让被子飞起来。
    咕咚一下,软嫩的小包子李治才从“衾被妖怪”里脱身,小脸蛋红扑扑的,头毛也乱翘,李治搓了搓被头发搔弄得痒丝丝的苹果脸,兀自傻笑了一会儿,就睡下了。
    次日,贴身太监阿保发现晋王殿下又睡过身了!
    眼见到了快要去崇文馆的时辰,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把晋王殿下唤醒。
    好在李治脾气很好,被唤醒了也没有发怒,而是老老实实换好了衣裳,用青盐洗漱了嘴巴,又用帕子擦了脸,吃过汤饼,去崇文馆。
    李治比往日要晚了一些时间到,刚进门就看到武颜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从前堪称“不解风情甲天下”的李治忽然就明白过来,她是想要知道自己看到那幅画之后的反应,便抿了抿红红的小嘴儿,眨巴了一下圆溜溜的眼睛,传音入密道:“很好看,画得——很像我。”
    一个,长头发的陈祎。
    武颜觉得这个夸奖不够诚挚,不过念在李治估摸着几十几百年都没耍过嘴皮子,也就接受了这一份简单的赞美。
    时间不紧不慢地过去,虽然武颜还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避免日后成为李二后宫的一员,但是在这太极宫里接受整个大唐最顶尖的教育,真的是与从前在西梁皇宫的感觉不一样——明显大唐的祭酒、博士们学识渊博多了。
    文学方面,难不倒武颜,如今她更多的是学习古筝,争取早早练习出好技艺——打小就羡慕那些特长生,如今也可以说自己是有特长的人了。
    期间,武颜与晋阳公主李明达的关系也是愈加密切起来。
    晋阳公主早慧且聪敏,性格也温柔,比同龄人要早熟得多。原先宫里的公主们,最亲近的就是一母所生的长乐和东阳,可是长乐早早就出嫁了,如今的东阳公主与晋阳的年岁也相差很大,李明达往往都是被东阳哄着玩儿。
    别的公主是庶出,被养的娇娇怯怯的,生怕在嫡出公主李明达面前丢了丑,说话都小心翼翼地;又或者心眼子很多,说话都要打机锋,李明达觉得和她们一起说话、玩耍很没意思。
    而她身边的女官、宫女都是长孙皇后早早挑选过的,无一不沉稳,又怎么会与公主玩笑玩闹?
    是以,晋阳公主李明达在高妙言生辰宴上发现了,先是谨守礼法对着崔安儿的挑衅视而不见、而后在家门被辱及之时又毅然出声的武颜,李明达是很感兴趣。
    等到武元华成了自己的伴读,李明达才发现她不仅有一手好箜篌的技艺,楷书也被博士认可——要知道,崇文馆的博士很严苛,得到一句“尚可”已经是殊为不易了。如今短短三个多月过去,武元华不仅能写出一手带着行云流水之意的行书,还能熟练弹出很多筝的曲子。而闲暇的时候,也给自己展示了蒙眼投壶的技艺。
    李明达记得当时自己都看傻了:原来应国公嫡次女能够蒙眼投壶十发十中,真的不是讹传!
    傻傻的晋阳公主问道:“元华姐姐,这是怎么做到的?”问出了她身边女官和宫女的心声。
    武元华文绉绉地来了一句:“无他,唯手熟尔。”
    当然,之后还是细细讲解了,如何在蒙眼之前就测算好壶与自己的距离、如何试出每一次投箭枝的远近、如何控制力道、如何根据箭枝落地的声音判断结果。
    这都不是瞎掰,而是确有其事的。只不过以前西梁国大将军母亲吕齐是让武颜用小石子,蒙着眼去敲击不同的鼓——是不是很熟悉?对,就像《十面埋伏》里瞎眼的小妹跳舞那样子。武颜觉得自己也能够跳那个《佳人曲》了,不过是没找到机会显摆——也懒得显摆。从前是西梁丞相,本身就万众瞩目没必要再博眼球;如今是前程未明贸然出风头万一变成武才人就哭瞎!
    武颜练习了很久才有了如今的手艺,除了在投壶上显示有天赋之外,再也没显摆了。这一手手艺当年练了整整一年,这还是有jj大神开挂的结果,果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事后李明达把武颜的这一番关于“手熟”的话说给父皇和母后听。
    长孙皇后赞叹了一句:“武士彟的这个女儿心性倒是不错。”
    李世民却说:“可惜了是个女儿身,不然凭这份毅力,也可以去战场上博一个功名。应国公之位何愁后继无人?”
    长孙皇后笑道:“可是那应国公夫人杨氏是继室,先头的相氏留下两个儿子,俱已成年,若是武元华真是男儿身,只怕应国公府不得安宁了。”
    “对了,那桩婚事还是太上皇亲赐的。”
    说着说着,帝后二人就说起了给太上皇建造的永安宫了。
    小小国公嫡次女,能被皇上和皇后念叨几句,在别人眼里也是莫大的福气了。
    …………………………
    兜兜转转到了中秋。
    大唐的假日真是棒棒哒,中秋也能休息。
    武颜八月十五一大早,收拾了东西,由腊梅领着,往两仪门外走去。
    门外有应国公府的牛车早早在车马处候着了。
    武颜与一众小娘子们别过,再次回家。
    应国公府。
    准备哺食的杨氏把两个儿媳和大女儿、小女儿支使得团团转,看到武颜回来了,倒是没有让她来帮忙,反而说:“元华回来了?先去歇下吧。等到了时候,我让元芳去喊你。”
    武颜当然是要假意客气一下的,毕竟整个应国公府的女眷都在忙碌着,就独独自己去休息,有些说不过去。
    可是小相氏和赵氏也附和了婆母说的话:“元华才刚从宫里回来,快去洗漱歇歇。”
    既然娘亲和嫂子都这么说,武颜从善如流地去休息了。
    此间,武元芳倒是也很想和二姐一起离开,可是被杨氏瞪了一眼,又不敢说要走了,只得心里想着:不知今晚能不能再和二姐姐一起睡?前些日子二姐姐回来,都不肯我与她一起睡,说是天热,凑在一块儿腻得慌。现在都入秋了,许是没问题了?
    武元芳越想越开心。
    武颜不知道小妹又想要和自己挤在一张床上了,她回到屋里,见到奶娘徐氏并大丫鬟青桐、翠柏也在忙个不停。
    徐氏见到小姐回来,自然是要上前行礼的,武颜挥挥手让她们各自去忙自己的事去。
    这一边武颜回府,悠哉得很。
    那一边宫里的李治却没能如此惬意。
    你道为何?
    却是长孙皇后今儿一大早开始发动,要生了!
    长孙皇后今年三十又三,在现代也可以说是高龄产妇了。虽然之前生育了太子、魏王、晋王、长乐、东阳、晋阳六个孩子,按照民间的说法“一回生、二回熟”,这一回是第七个,该是瓜熟蒂落很顺利的了。
    但是自从这一胎怀上之后,长孙氏就一直身子不利爽。她又有气疾,为了不伤害胎儿,暂缓了用药。
    按理说小皇子/小公主还没足月,可是偏偏迫不及待要出来了。

  ☆、第十四章

孩子迫不及待要出来了。
    那有啥办法,接生啊!
    避忌着男女之嫌,太医是没有办法亲自给皇后娘娘接生的,只能在旁边的屋子里候着,由早就准备好的医女(家世清白、政审过关)搀着皇后进入侧殿产房。
    这么一来,李世民也没心思过中秋了,长孙所出的孩子们也都赶过来,包括已经嫁人的长乐公主李丽质。
    李二陛下看到围在外面的小屁孩一堆,又有来做忠心状的后宫妃子,还有表示孝心的庶出子女,眼花得紧,挥挥手让宫妃们回去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又把年纪最小的李治和李明达也赶走了:这两个一个六岁一个五岁,还是不要在产房外面呆着了,万一看到什么冲撞了就不好了。
    虽然晋阳公主李明达担心母后,很不想离开,但是看到父皇已经是一副心烦意乱的样子了,扁扁嘴,顺从地让许尚仪牵着走了。
    李治看着一脸担忧的小妹妹,念在毕竟里面躺着的是这具身体的亲生母亲,自己虽不是夺舍,但毕竟欠了血缘之情,便开口安慰:“兕子放心,母后必定会平安无事的。”
    小公主锁紧的眉头显示了她有多么担忧,可是还是肯定地点头:“雉奴哥哥说得对。”
    李世民倒没有把两个最小的孩子弄出立政殿。而是让他们去了远一些的院子。
    李治觉得干坐着不是个事儿,让阿保去承庆殿给自己取来惯用的文房四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算不算是矫枉过正呢?从前的旃檀功德佛,如今能把道家经典倒背如流。
    李治一面默写,一面分神关注着长孙皇后的情形——早先他与武颜说过,没有办法改变一个人的寿数,却在被武颜一再嘱咐要早日吃透金蝉子传承下来的功法之后,发现,一个人的寿数固然是很难改变。譬如说,命定应国公明年会一命呜呼,在他即将呜呼之时替他续命,便是逆天改命,代价极大;而若是这长孙氏,命定后年寿终,却不是没有办法更改的。
    且听细细分说:其一,长孙氏与李治关系密切,天长日久的接触频繁胜过从未谋面的应国公;其二,命定寿数不能更改,可是一个人的运势能变动,日积月累的运势量变,最终会产生质变。
    当然,量变引起质变这类辩证法的观点,李治自然是没有办法精辟地说出来,这是武颜听闻小包子李治前些日子讲解了运势与命定之间的关系后,脱口而出的。
    因为知道武颜最担心的就是入宫为才人,李治想要试一试改变长孙皇后的运势。
    武颜劝说不住,最后只能一再嘱咐李治,不可莽撞行事,毕竟事关什么因果、什么天理的,对于武颜来说,太高大上了。
    李治答应武颜不会做出有损自己修为的事。
    此时,长孙皇后那边的情形不是很好,李治不太懂医女和太医说的话,但是能看出来长孙氏快力竭了。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李治不好贸贸就对着长孙皇后施展法术,写完整卷《道德经》之后停笔。
    三两下之间,李世民派人去请来了袁天罡,为皇后开坛做法祈福。
    袁天罡确实是有神通的,他召唤来福禄寿喜之气,往产房传去。
    不过,凡人毕竟是凡人,气息却是不够充裕,李治原先不会道家法术,见到袁天罡施展,居然能够依样画葫芦做出来——实在是艺高人胆大。
    袁天罡只觉得忽然有一股高深莫测的功法助自己召唤各方吉祥之气,也没有时间细细分辨来自哪里,反而借势催动着往产房送去。
    等到医女对着御医又一次报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