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速成经济学家[美]约翰·查理斯·普尔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

第5章

速成经济学家[美]约翰·查理斯·普尔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授,有一个问题我还未真正搞懂,就是债务与赤字究竞有什么区别呢?”
    “赤字指在一个年度中政府收入与支出间的负差额,而国家债务则是指多年
以来所积累的尚未清偿的赤字累计领。”
    “也就是此我们过去所产生的赤字到头来都变成了国家债务。”
    “正是如此。”
    “那么,当我们听到说1983年的赤字约为1950亿美元时,应该理解为是指政
府当年的支出比收入超出1950亿美元吧。”
    “你说对了。”
    “最终这1950亿美元又全部划到国家债务的帐目上,是吧?”
    “完全正确。”教授在帐单上签了字又说道:“我们去上课吧。”他的口气
理所当然,脸上露出毋容置疑的神色。我已经没有它选择余地了,时间也已经快
到1 点半了。
    当我们穿过大厅时,教授解释说:“今天是本学期开始的第一天,我要去看
看选修了这门‘管理经济学’课的研究生。我想,讲到现在你一定会感觉到,了
解经济本身是如何运行的这个问题,对于一个经理来说是多么重要了吧。不过话
说回来,对于经理的日常工作来说,真正要掌握的是企业运行的原理。这就是我
带你一道去上课的道理。请记住:除非我在黑板上写了,否则你无需做笔记。而
我在黑板上写的,你都要把它记下来。”


                   第二章  经理人员须会微观经济学
    当我走进教室时,出乎意料地发现贝琪也坐在那里。当然,教室里还有许多
别的学生。教室的墙壁漆作淡绿色,两块很大的黑板横放在教室前端,还有一块
则挂在侧面的墙壁上。有三排半圆形的长桌,每排后面都放着7 至10张柔软的可
以旋转的座椅。教授走到教室前端,把讲义夹放在讲台右侧。不知准在讲台前面
用粉笔写了一行字:“自从我的马死了以后,我的马鞍就无用武之地了。”
    看到那行字大家都爆发出一阵大笑,教授整理完他的那一大堆材料后,教室
里还静不下来。教授脸上挂着笑容,但是很明显,他是知道那行字的存在的。
    “下午好。”教授以宏亮的声音向大家问侯,整个教室立刻安静下来:“我
是马歇尔教授。本课程编号为5l——640 ,即管理经济学的研究生课。请把这张
花名册传下去,如果上面没有你的名字,请到教务处D 号窗口去登记,也就是那
个总是排着长队的窗口。我这门课并不要求你每次都必须来,而对于你来说,到
这上课的唯一理由是你想有个成绩,如果你要拿学位的话。”
    教授继续说道:“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在这门课程里我们将要研究的几个主
要经济学概念,以及隐藏于这些概念之后的普通常识。我们这门课程的大部分时
间将运用相应的数学来进一步说明和发展这些概念,运用这些概念。至于这里所
用的数学其实就是我们吃经济这碗饭的人故意搞的一种障碍,用来愚弄那些门外
汉,借以减少那些想自命为经济学家的人的数目,从而使我们自己变得奇货可居,
物以稀为贵嘛,对吧……”
    听到这番宏论,贝琪不禁笑出声来,别的学生也跟着笑起来,教室里的气氛
显然轻松了不少。
    “大家也别误会,我当然认为经济数学是很重要的,况且你如果不懂经济数
学就根本无法蒙混过关。关键在于你在努力搞懂这些经济数学的同时,要真正明
白它所表示的经济学含义。”
    “没错,事情就是这样。”我暗自嘀咕。

                           利润的诱惑
    “好了,让我问一个问题作为这堂课的开始。一个经理需要知道经济学的什
么内容?”
    “怎么赚钱!”一个上身穿黄色棉布衬衫,下着一条水磨牛仔裤,看着挺精
神的小伙子自告奋勇地答道。
    “是怎么处理企业财务吧。”一个长着红头发的很显眼的始娘说。
    “大概是如何有效地经营企业吧。”坐在后排的一个留着胡子的年青人回答。
    教授有遗憾地摇着头,然后环视四周,想听听是否还有其它看法,学生们再
没什么反应。“也许我该换个方式问。”他说,“企业经营是干什么的呢?”
    “有各种各样的经营,我的意思是说不能简单划一的。那个留胡子的年青人
说。
    那个穿黄衬衫的小伙子又补充道:“企业不是制造商品就是提供服务,再不
就是从事销售,或者,……”
    “利润。”贝琪回答说,“企业做生意就是为能有利润。”
    “完全正确。利润才是真正的目的,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而你们这
些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不仅仅是创造‘一点儿’利润,你
们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接着教授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道:

    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就是要探讨这个公式。让我们用最简单
的方式想一下。如果你要推出一种新产品,假设是一把用太阳能为动力的可以变
速的电动牙刷,也可以是具备以上功能的另一件东西。你准备生产的数量是多少?
你确定的价格又是多少?”
    没人回答。
    “很明显如果没有更多的资料,仅凭刚才所说的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作
为一名经理,你首先应该进行市场调查,确定这个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至于市
场调查的方法想必诸位已经在市场学那门课程上学过,倘若还未学过,很快就要
学到的。现在,假设你已做完了市场调查,汇总、分折了所有的资料,而且决定
以25美元一支的价格进行销售。我们再进一步假设,按25美元一支的定价,一个
月可以销售1000支,那么你每个月的总收入是多少呢?”
    “25000 美元。”留胡子的青年男子答道。
    “很好。现在假设你生产一支牙刷的成本是18美元,你的总成本又是多少呢?”
    “18000 美元。”红发女郎答道。
    “那么,你每个月的利润又是多少呢?”
    “每月是7000美元。”穿黄衬衫的小伙子答道。
    “不错。现在的问题是:这是你最好的成绩吗?这是你所能创造的最大利润
吗?”
    这次可没人吭气了。
    “显然,继续回答这个问题,你就需要更多的资料了。你要搞清楚的最重要
的一点是:如果价格,或者是生产和出售的数量有了变化,总收入和总成本会有
什么样的反应。对吗?”
    似乎没有人反对这一点。
    “那好,我想我们举的例子越简单越好。我们先假设生产成本并不重要,而
且把这种太阳能变速牙刷的供货假定为源源不断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成本不
会因销售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情况下的最大利润就取决于可能的总收入最大
化,即成本不变条件下利润大小取决于总收益的多少。为了使我们牢牢记住这一
点,教授在黑板上写道:

    如果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获得最大总收益就获得最大利润。

    “您又如何达到达一目标呢?”穿黄衬衫的小伙子问道。

    “问得好,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可以降低价格,试试看能否卖得更多一点。”留胡子的年青人建议说。
    穿黄衬衫的小伙子沿着讨论的方向继续说:“提高价格又会怎么样呢?”
    “让我们来试一试。”教授说“假设价格降到每支22。5美元,销售额增加到
每星期1100支,你的总收入将会是多少?”
    每个人都开始东翻西找,取出袖珍计算器。贝琪抢先答道:“总收入下降到
24700 美元。”
    “看得出这样干并不好。”
    每个人似乎称赞同他的意见。

                          需求的价格弹性
    “你们瞧,”教授说,“假如你想通过调整价格来增加收入,最好先知道市
场对你的产品的需求知识。换句话说,要知道价格变动对产品销售量可能会起什
么样的影响。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要知道你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
    说着,教授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大橡皮圈,其中红色的那根较细,棕色的那根
要粗许多。他把两个橡皮圈交给穿黄衬衫的那个小伙子,“你就当它们是两种不
同的产品,哪一根弹性略大一些?”
    小伙子拉拉这一根,又拉拉那一根。边上的人都看出来那根红色的橡皮圈的
弹性要大些,而那根棕色的橡皮圈由于太粗,根本就无法拉开。“红色的这根弹
性大”小伙子说。
    “你说得对。”教授肯定地说,“弹性的基本概念其实很简单,就是指反应
程度。我们的问题是:相对于价格变动,产品的需求量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反应
程度,从企业经理的角度来说,了解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弹性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只要知道了产品的需求弹性,你就能够知道价格变动对销售量的影响程度,
进而知道它对总收益产生的影响。如果市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所产生的反应相当
敏锐,我们便称之为‘需求有弹性’。”他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道:

    需求有弹性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具体来说,当需求富有弹性时,即使是价格百分比有非常微小的变化,也
会导致需求量上一个更大百分比的变化。因此,需求有弹性时,价格降低会引起
市场需求量相对大的增加。总收益当然会因而提高。例如,价格降低5 %,由此
而引起的需求量提高了10%,我们就说这个产品的‘需求有弹性’。反过来说,
你的价格只下降了5 %,而销售量却因而扩大了10%,总收益当然会比过去增加
5 %。”
    “另一方面,如果价格提高5 %,销售量因而减少了10%,这是‘需求有弹
性’的另一种情况,但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总收益会降低,这个例子中是下降5%。
现在,我们知道了,对于‘需求有弹性’的产品来说,降低价格是增加总收益的
办法,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提高这种产品的价格,那可是要比以前亏本了。”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产品的需求无弹性。就好像刚才那根棕色橡皮圈。”
他又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

    需求无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程度小于价格的变动程度。

    “当一个产品的需求是无弹性的时候,需求对价格的反应就不甚明显。因而,
对于需求无弹性的产品而言,增加总收益的办法就是提高价格,对这种产品来说,
价格上任何百分比的提高只会引起市场需求量——即销售量较小百分比的降低。
例如你把这个产品的价格提高15%,而产品销售量下降的百分比小,可能是8 %。
很明显这个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总收益会因而增加7
%。另一方面,当产品的需求是无弹性时,而你却降低价格,你的总收益必定会
减少,因为在这种情况中,价格降低的幅度会大于销售量增加的幅度。
    “可以看出,作为经理,你要确定一个适当的价格,就必须了解产品需求的
价格弹性的详细知识。在这里我告诉你们一个小插曲。大概是在两年以前,我认
识一位在此地某公司管理一条生产线的经理。当时我教的这门课也正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