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斯坦福的银色子弹 作者:王文华 >

第2章

斯坦福的银色子弹 作者:王文华-第2章

小说: 斯坦福的银色子弹 作者:王文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谠け缚纬讨校鲜Ω颐翘致劬砣顺;崤龅降牡赖履烟狻K康鱉BA不能只是一群精打细算的机器,更应该有超越数字的良心。

  当时我觉得这堂课真无聊,怎么念MBA还要上公民与道德?毕业后我才慢慢知道:虽然是预备课程,这却是MBA最该学的东西!多少经理人绝顶聪明,却吃干抹尽。多少经理人业绩亮丽,帐本却有不同Copy。做一个MBA很简单,做个经理人也不难。最难的是,在MBA和经理人的责任之下,做一个〃好人〃!一个诚实、体贴、有感情、有规矩的好人!

  参加预备课程,也让我第一次看到斯坦福校园。斯坦福在旧金山南边四十分钟车程、一个名叫〃PaloAlto〃的小镇。旧金山、PaloAlto,和更南边的SanJose这一段,就是有名的硅谷。硅谷虽然发达,但PaloAlto是典型的乡下地方。斯坦福俗称〃农场〃,整个校区像一座森林公园,起伏的山坡上尽是草地、树木、松鼠、鹿。商学院大楼在学校椰林大道的尽头,简称〃GSB〃(GraduateSchoolofBusiness)。我站在GSB门口,猛力吸一口新鲜空气,想起梭罗的话:〃我搬到森林,是因为我想要认真地生活……〃我求仁得仁,终于来到了可以吸干生命精华的地方。  

第7节:要优秀?先多元
   新生训练时,我终于见到了所有未来两年的同学。我们那届358人,有明显的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是积极热情的个性。不管是哪个国家什么北景,每个人都活泼、外向、喜欢社交、注重玩乐。笑声比较亮、打嗝比较响,连吃起薯条来感觉味道都比较香。十月的加州下午,一桶啤酒,教室外就像婚宴般嘈杂,大家才刚认识,已经像多年的老友。这种社交精神,是商业的本质,要做商人,就不能孤芳自赏。

  同学的不同点在于背景。做过投资银行(服务企业的银行,不做消费者业务)和企管顾问的人当然占大部分。但也有医生、建筑师、空军工程师、红十字会义工、芭蕾舞者、小提琴家、奥运选手,甚至职业赌徒!(他大概不用参加数学夏令营)这些没有商业经验的,被叫做〃诗人〃。但明明是商学院,为什么需要诗人呢?

  企管教育的方法和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由老师主讲,商学院由大学讨论。其他学科阐述理论,商学院只谈实例。商学院所有的课题,都在分析真实企业面临的问题,从分析的过程和结论中归纳出经商的道理。由于这些企业遍布不同产业,问题五花八门,所以案例要分析得彻底,必须同时有来自不同产业的商人,和精通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不同学科的〃诗人〃,各自根据独特的工作经验提出看法。MBA选学生强调多元化,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企业要成功,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提出多样化的看法。组织成不成熟,就是看它能不能容许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意见也许短期会造成混乱,却是成长和突破的唯一方法。  

第8节:一个精英比不上一群庸才
   多元化容易造成混乱和冲突,要把混乱和冲突导引成进步的动力,靠的是团队合作。但MBA个个自命不凡,学商的人本性又喜欢竞争,要叫这些人团队合作,哪有可能?在某些名校,大学为了打败别人,会在课常上抢着发言,并攻击同学论点以突显自己的聪明。有人甚至把图书馆里老师指定的书籍藏起来,让其他同学看不到。〃TeamWork〃是合乎潮流的绝妙好辞,人人都说得起劲。但真心诚意做到的学校和企业,少之又少。

  斯坦福在选学生时,从申请者写的文章和工作经验中,就过滤掉那些有倾向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开学后,又设计出机制确保团队合作。机制一:同学的成绩,除了当事人外,不对外公布。来学校征才的公司拿不到同学的成绩,同学也不可以告诉公司。这就是避免大家为了成绩而恶性竞争。机制二:在每一堂课上,老师都要求同学成立读书小组,很多作业是由小组共同回答,每个人的成绩有一大部分取决于小组的成绩。这就是先跟大家预告:将来进了公司,没有所谓个人表现,只有所谓公司成绩!没有股东在乎员工个人成绩单,股东只在乎公司的财务报表。

  MBA的竞争性本来就比常人高,这是不能改的。斯坦福要改的,是MBA在学校时的相处模式。因为如果学生能在学校中培养出健康的相处模式,那么未来进入公司,就比较有可能不变成猪头主管。斯坦福的使命是培养未来的精英,因为精英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但如果精英的诞生要以牺牲别人为代价,那很抱歉,企业宁愿把成功建筑在庸才的团队合作上!斯坦福的学生当然不是庸才,但它为了要培养大家合作的精神,连成绩都不公开。把比分数的心魔拿掉,这些从小到大习惯骑在别人头上的人,可以开始学会尊重别人。

  拿讲义当椅子

  注册后,我们拿到各堂课的案例。每一门课有10公分厚,堆起来可以当椅子。除了案例,每一堂课还有很多教科书,教科书排起来,就是桌子了。在斯坦福,你不用买家具,所以可以专心读书。每门课一学季上20次,每次上课前要读完一个案例、几十页教科书。老师在开学前把20堂课的应读材料全部列得清清楚楚,让你能提早准备。经济学老师甚至在案例第一页当头棒喝地写着:〃好了,你们玩够了,现在可以开始念书了!〃

  还没开始念书,我已经学到很多。开始之后呢?那一间间马蹄形的教室,将会怎样改变我的人生?我是诗人,将要在MBA课程中,寻找新的诗意。  

第9节:冰冷呼叫
   我不再有过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只剩下〃吞吞吐吐地open案例,别人迫不及待地举手取代我〃的尴尬。我的嘴巴动了20多年,才发现从来没有讲过话。站上世界的舞台,才发现我连说〃Sorry〃都会结巴。我的颈很冷、脸很热、口腔有点苦,自尊没穿衣服。压力来了,没想到,我并不是自以为的那么聪明。

  昨晚,你准备了没?

  〃诗人〃要变〃商人〃,得先练基本功夫。第一学季四门必修课是:个体经济、会计、决策分析(使用MicrosoftExcel等数量分析工具来做决策)和组织行为学。除了组织行为,其他三堂都要用到数学,令诗人吐血。我第一次后悔高中时没有好好学数学,也开始尊重能把Excel的工作表,做得像比萨那么大,然后还翻来覆去煎的同学。  

第10节:冰冷呼叫2
   但对诗人来说,MBA最大的挑战还倒不是数学,而是课常上的〃冰冷呼叫〃(〃ColdCall〃)。商学跟文学、哲学等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它建筑在实用、也必须发挥在实用上。因为实用的特性,MBA通常不收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你没有在企业待过,怎么能体会课常上讨论的企业问题?也因为实用的特性,上课方式不是由老师讲大道理,而是由同学讨论案例。

  不管哪一门课,每次上课都有一个案例。所谓案例,就是一篇又臭又长、后面还有一大堆图表的文章,描述的是一家真实公司碰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或解决,彰显了那堂课所要教的观念或技巧。

  理想状态下,我们应该在上课前一晚读完了三四十页的案例和教科书的章节,一开始上课就主动举手,滔滔不绝地各抒己见。但我们都知道理想状态在人生中通常不会发生,于是上课时被老师点到就格外冰冷……

  嘿,我们诚实一点。你住在日日阳光普照的加州,你正处于阳光普照的年龄。哪有可能每天待在家里,每次上课前都念完三四十页的案例?况且你是诗人,本来就比较内向,纵使事先读完了40页,大庭广众下恐怕也无法天花乱坠地发言。因为这两项弱点,于是有了〃读书小组〃。读书小组通常有8个人,是我在斯坦福生死与共的战友。

  现代企业已经把〃TeamWork〃当作廉价口号,在MBA课程中,〃TeamWork〃是救命绝招。我们8个人事先分配各自应读的段落,读完后写下笔记,上课前开会把各自的笔记印给大家,并讨论老师事先公布的问题。如果有人没来开会,或没做笔记,我们的准备就出现漏洞,于是只好祈祷,明天老师不会瞄到我们坐的这排。  

第11节:爱我,请羞辱我
   但老师永远会瞄到。MBA教室通常是马蹄形,桌面的前缘有一条细缝。学生坐下后第一件事是把名牌塞到细缝中,老师站在前面,张三李四,一览无遗。〃今天谁要来'Open'(开始阐述)这个案例?〃老师进来后立刻说。若是没人举手,老师就开始点人。平常趾高气扬的MBA纷纷低头,看指甲或抱琵琶,只怕被老师点到。

  〃王文华,你觉得怎么样?〃

  恭喜你,你被〃冰冷呼叫〃了!

  爱我,请羞辱我

  每个老师〃冰冷呼叫〃的方式不同,有的专点心虚低头的人,有的为此设计一套类似幸运轮的电脑程式,一按〃Enter〃键,荧幕上的圆圈开始旋转,指针会慢慢停在某个倒霉鬼的名字上。就像乐透开奖,当指针停下时,全场发出一阵惊呼。那一刻,时间静止了。所有的同学转头看你,你可以听到墙上时钟秒针走动的声音。

  在斯坦福,有几个〃定义时刻〃,意指当下你的表现,定义了你这个人的能力和前途。接到录取电话是定义时刻,工作面谈是定义时刻,冰冷呼叫,当然是最佳定义时刻。这时你若说不出话来,除了丢脸,也丢分数。大部分的课程,课堂发言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所以被冰冷呼叫,其实应该感到庆幸,因为至少你得到了发言机会。平常乱军中你举手,老师还未必看得到你。但人毕竟是人,我们除了是人,还是外国学生。突然这样被叫到,纵有满腹经纶,也来不及在脑中演练一下再说。所以要么就支支吾吾,要么就空泛胡扯。讲完后全场静默,你却可以听到所有的人无情的嘲笑声。羞辱吗?当然!脸烧起来了吗?绝对!没关系,回去冰敷一下,痛苦一天就没事了。在斯坦福,羞辱,是长大的过程。爱我,请羞辱我!  

第12节:小甜甜布兰妮
   当然,不是每个人被冰冷呼叫时都会结巴,有的人甚至迫不及待在你结巴时举起手来。老师问题还没问完,同学的手已经万箭穿心地向老师射去。上课时若觉得灰尘大,不是天花板塌了,而是十几双手同时举起的结果。

  火鸡宾果

  为了争取高分,每班总有几个爱现的同学,永远主动举手,而且讲得头头是道。我们不敢发言的嫉妒他们,把他们称为〃火鸡〃。当火鸡在聒聒乱叫、长篇大论时,我们便磨刀霍霍,玩起〃火鸡宾果〃。

  一般宾果游戏的卡片上,很多小正方格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每个小方格内有一个数字。主持人每叫到一个数字,玩的人就把那个数字打X,X最先连成一线的要大叫〃宾果〃。

  〃火鸡宾果〃卡上,小正方格内都是那些爱现的〃火鸡〃的名字。每个玩的人卡片上火鸡的名字排列不同,某个火鸡发言一次,我们就在卡片上有他名字的那格打个X,最先连成一线的,当然不能在课堂上大叫〃宾果〃。此时他要主动举手,针对当时正在讨论的问题发表高见。只不过在严肃的论点中必须没头没脑地插入一句大家事先约定好的暗语。比如,宾果了的人要站起来说:〃经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