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春秋大义 >

第107章

春秋大义-第107章

小说: 春秋大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羊传·哀公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齐国夏曷为与卫石曼姑帅师围戚?伯讨也。此其为伯讨奈何?曼姑受命乎灵公而立辙,以曼姑之义为固,可以距之也。辙者曷为者也?蒯聩之子也。然则曷为不立蒯聩而立辙?蒯聩为无道,灵公逐蒯聩而立辙。然则辙之义可以立乎?曰:可。其可奈何?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是父之行乎子也。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
    50《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
    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由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久之,以病免,终于家。京师纪之。后赵广汉为京兆尹,言:“我禁奸止邪,行于吏民,至于朝廷事,不及不疑远甚。”廷尉验治何人,竟得奸诈。本夏阳人,姓成名方遂,居湖,以卜筮为事。有故太子舍人尝从方遂卜,谓曰:“子状貌甚似卫太子。”方遂心利其言,几得以富贵,即诈自称诣阙,廷尉逮召乡里知识者张宗禄等,方遂坐诬罔不道,要斩东市。一云姓张名延年。
    51《汉书·萧望之传》:三年,代丙吉为御史大夫。五凤中匈奴大乱,议者多曰匈奴为害日久,可因其坏乱举兵灭之。诏遣中朝大司马车骑将军韩增、诸吏富平侯张延寿、光禄勋杨恽、太仆戴长乐问望之计策,望之对曰:“《春秋》恶士丐帅师侵齐,闻齐侯卒,引师而还,君子大其不伐丧,以为恩足以服孝子,谊足以动诸侯。前单于慕化乡善称弟,遣使请求和亲,海内欣然,夷狄莫不闻。未终奉约,不幸为贼臣所杀,今而伐之,是乘乱而幸灾也,彼必奔走远遁。不以义动兵,恐劳而无功。宜遣使者吊问,辅其微弱,救其灾患,四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义。如遂蒙恩得复其位,必称臣服从,此德之盛也。”上从其议,后竟遣兵护辅呼韩邪单于定其国。
    52'清'惠栋《九曜斋笔记》“经术饰吏事”条:“汉儒以经术饰吏事,故仲舒以通《公羊》折狱,平当以明《禹贡》治河,皆可为后世法。”
    “经术”条:“潜邱语:以《禹贡》行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断狱,或以之出使,以《甫刑》挍律令条法;以《三百五篇》当谏书;以《周官》致太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斯真可谓之经术矣。”
    53 '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序:其中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解云:……“非常异义”者,即庄四年,齐襄公复九世之仇而灭纪……若其常义,则诸侯不得擅灭诸侯……故曰“非常异义”也。
    54《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汉既诛大宛,威震外国,天子意欲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是岁,太初四年也。”——后来南宋要打金国、恢复中原,论者也多持这个理由。明代“三大案”,王之寀又把这一番“春秋大义”用在了宫廷政治上面:“二年二月上《复仇疏》,曰:《礼》,君父之仇,不共戴天。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曩李选侍气殴圣母,陛下再三播告中外,停其贵妃之封,圣母在天之灵必有心安而目瞑者。此复仇一大义也。乃先帝一生遭逢多难,弥留之际,饮恨以崩。试问:李可灼之误用药,引进者谁?崔文升之故用药,主使者谁?恐方从哲之罪不在可灼、文升下。此先帝大仇未复者,一也。……”(见《明史·王之寀传》)有趣的是,“红丸案”一般除了这里适用“齐襄公复九世之仇”这则大义之外,更适合“许世子进药”,详见下文。
    55有趣的是,朱熹以一代儒宗之尊,却没有写下什么关于《春秋》的著作。清代汪绂《春秋集传》自序里说:“《春秋》为朱子所难言,予小子何堪僭妄。”这样讲来,《春秋》就连朱熹都觉得很难,汪绂自知比不了朱熹,所以虽然写了《春秋集传》,却赶紧得谦虚一下“予小子何堪僭妄”,我呢,水平又远低于汪绂,可谦虚的话却都被汪绂说到家了,难啊!^_^
    56钱穆:《孔子与春秋》,收录于《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版,第264-265页)。
    57见于《艺文类聚》引纬书《孝经钩命决》:“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以《春秋》属商,以《孝经》属参。’”这话的真实性大可怀疑。后两句当中,“商”指子夏,“参”指曾参,说这两人分别是《春秋》和《孝经》的嫡系传人。——我们虽然不必当真,古人却有不少当真的,比如汉代公羊学大师何休就说:“昔者孔子有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此二学者,圣人之极致,治世之要务也。’”(何休注《公羊传》序)
    58'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孔子既著《春秋》,而丘明受经作传。盖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后人。或曰传者,传也,所以传示来世。案孔安国注《尚书》,亦谓之传,斯则传者,亦训释之义乎。观《左传》之释经也,言见经文而事详传内,或传无而经有,或经阙而传存。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信圣人之才羽翮,而述者之冠冕也。”
    59'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七十搜集这两传的相关记载。关于《邹氏传》:“《汉书》:‘王吉兼通五经,能为《邹氏春秋》。’班固曰:‘邹氏无师。’阮孝绪曰:‘建武中,邹、夹氏皆绝。’《隋书·经籍志》:‘汉初,公羊、榖梁、邹氏、夹氏四家并行,王莽之乱,邹氏无师夹氏亡。’杨士勋曰:‘五家之传,邹氏、夹氏口说无文,师既不传,道亦寻废。’”——从这些话,尤其是最后杨士勋的话来看,邹氏和夹氏原本都和公羊、榖梁一样,只是师生之间的口头传授,后来公、榖两传“著于竹帛”,形成文字了,这就便于流传,而邹、夹两家始终没能形成文字,结果一遇到社会的风吹草动,失传也是很正常的。
    关于《夹氏传》:“班固曰:‘夹氏未有书。’按:《夹氏传》《汉志》注云有录无书,而《宋史·艺文志》载有《春秋夹氏》三十卷,不知为何人拟作,其书今亦无存。”
    60'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春秋五传”条:韩昌黎诗云:“《春秋》五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今本刻作“三传”,非也。《前汉艺文志序》云:“《春秋》分为五。注云:左氏、公羊氏、榖梁氏、邹氏、夹氏。”不知汉后此二氏何时亡佚,倘至今尚存,则古事可与三传互证,岂不快哉!
    61有人还专门统计过。清嘉庆六年,张焘为牛运震写的《春秋传》(应该叫《春秋牛氏传》)作序,提到“夫前世传《春秋》者多矣,左、公、榖而外,宋有胡氏安国传,刘氏敞传,程氏颐传,刘氏绚传,陆氏佃后传,叶氏梦得传,郑氏樵传,陈氏傅良后传,凡十有一家。先生后出,岂欲以掩十一家之长哉?”——张焘一一数过,在牛运震之前的《春秋传》除去“三传”之外共有十一家,加上牛传就十二家了。后来再加上《春秋熊氏传》,就十三家了。^_^
    62比如明代姜宝为徐浦的《春秋四传私考》作序,说:“胡氏传最晚出,而最为学者所宗。”徐浦这部书把“《春秋》四传”并列就更说明问题了。再比如明代贺粲然为黄正宪《春秋翼附》作序,提到:“国朝说《春秋》者无虑千百家,而“四传”为最著。”及“国朝绌‘三传’独尊康侯。”——当初“最著”的东西如今却没多少人知道了,一本书的成名需要多少的因缘巧合啊。
    清代陆奎勲《春秋义存录》自序说自己“少阅胡氏春秋,喜其文笔之清刚而寓……”(熊逸按:别怪我只引半句话,实在是我这本《春秋义存录》在“喜其文笔之清刚而寓”这里盖着两个大印,后边的字被印章压住了。^_^)
    63'明'黄正宪《春秋翼附》贺粲然序:“胡氏传立于学宫,士人类墨守其说,顾安国去古益远,臆断于千百年之后,若射覆然,能一一悬中乎哉?”
    '清'顾炎武《日知录》:“取《胡氏传》一句两句为旨,而以《经》事之相类者合以为题,《传》为主、《经》为客,有以彼经证此经之题,有用彼经而隐此经之题:于是此一《经》者为射覆之书,而《春秋》亡矣。”
    64'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八十五:“胡传专以复仇为义,割经义以从己说,此宋之《春秋》,非鲁之《春秋》也。”
    65'明'徐浦《春秋四传私考》姜宝序:“盖尝譬之《春秋》犹天然,其照临、沾濡、焦杀、摧击之用尽备左氏,公、榖则为之日月、为之雨露、为之霜雪、雷霆,胡氏则又总其用以成岁功者也。”
    66'清'毛奇龄《春秋条贯》卷一:“康熙二十四年奉命考进士,阅春秋房卷主考主考者授题法一本,曰如是则中,不如是则不中。按旧法,《春秋》四题:一单题,二双题,一脱经题。单题者,单传也;双题者,合两经为一题,而两传之语适相对也;脱经题者,题在此经,而是题之义则在他经之传中,即他经与此经俱无关也。国初儒臣谓脱经题不可训,其遵胡氏传则得矣,将置孔氏经文于何所?请去脱经题,但取两单两双而为四,而于是三百年来专取胡传阅卷之陋习为之稍轻。”——这里提到了科举考试中的《春秋》题目的格式,有单题、双题、脱经题之分,而毛奇龄与某考官的辩论一节更为可看。
    毛奇龄还曾写过一部《春秋毛氏传》,清人著作中提到《毛氏传》的就是指这部书。不过这书非但没能和“三传”并列,连《胡氏传》的地位也没有过。
    67其间经过大略,可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七·经部二十七·胡安国《春秋传》条目:“……顾其书作于南渡之后,故感激时事,往往借《春秋》以寓意,不必一一悉合于经旨。《朱子语录》曰:‘胡氏《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有开合精神,亦千古之定评也。’明初定科举之制,大略承元旧式,宗法程、朱,而程子《春秋传》仅成二卷,阙略太甚,朱子亦无成书,以安国之学出程氏,张洽之学出朱氏,故《春秋》定用二家。盖重其渊源,不必定以其书也。后洽《传》渐不行用,遂独用安国书,渐乃弃经不读,惟以安国之《传》为主。当时所谓经义者,实安国之《传》义而已。故有明一代,《春秋》之学为最弊。冯梦龙《春秋大全·凡例》有曰:‘诸儒议论,尽有胜胡氏者,然业已尊胡,自难并收以乱耳目。’则风尚可知矣。爰逮本朝,敦崇经术,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