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死亡阶梯 >

第24章

死亡阶梯-第24章

小说: 死亡阶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结论都是一样的:其他的尸体被大量抛掷在露天而隐蔽的场所。

白华山的谷底是这样的场所,其他隐蔽的山谷也同样是这种场所。

如此一来,搜索的范围缩小了很多。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种隐蔽的山谷数不胜数,什么地方都有可能是犯罪组织抛尸的场所,白华山只不过是其中之一。但因为白华山是第一批白骨被发现的现场,首度的搜索就从白华山周围展开——对这点,江阔天同样不抱希望——既然组织能从全国各地招收被害者,当然也可以在全国各地抛掷尸体,如此严密的组织,不会愚蠢到将尸体集中抛掷在同一个山区。

然而,这一次他想错了。

直升飞机在白华山周围的山谷上盘旋时,在三四个空中俯视状况比较好、没有树木遮碍视线的山谷中,发现了大片白色物体。这一发现让人们首先就联想到了白骨,地面上的人一接到飞机上的报告,立即派人下去察看,果然不出所料,山谷里横陈着大量的白骨。

小罗接到电话报告时,搜索队的人已经调来了大批武警,将南城南郊的荒山群团团围住了。

“一共发现了多少?”江阔天问。

“不清楚,”小罗兴奋得有点气喘,“法医们都出去了,听说人手还是不够。”

江阔天的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疲劳的神经再次被激活了,赶到走廊里时,到处都是人,整个局里弥漫着一股骚动不安的高昂情绪。局长简单地说明了情况后,几个组的人都暂且放下手头的活,纷纷赶往现场。一路上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关于案情的分析和猜想将车厢里的空气刺激得异常活跃。江阔天起初还讨论几句,后来发现大家都没什么新的想法,加上车子一颠一颠地如同摇篮,竟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前所未有的香甜,醒来时已经到了山脚下,其他人也都睡着了,正陆续醒来。连续多日的加班,让大家累得仿佛被抽了几根筋,这一小段路程的安睡,让人全身舒坦,仿佛吃了补药似的,一个个脚底下如同安了弹簧,飞快地朝山上爬去。

江阔天他们被分配勘查鹿儿峰下的山谷。

鹿儿峰和白华山相对应。当初发现第一批白骨的时候,曾经考虑过尸体是否是从鹿儿峰顶抛下的,然而经过距离测量,最终确定是白华山,鹿儿峰就这样从凶杀案中脱身了,没想到它终究是脱不了干系,虽然朝向白华山一面的山谷里没发现尸体或者白骨,但背着白华山的那一面谷底,却发现了大量的尸体。这些尸体不是从高空发现的。鹿儿峰和白华山一样,土质比较好,树木肥沃,从空中根本无法看到谷底的情形。搜索队的人从空中发现四处山谷里有白骨之后,将现场保护起来就没他们什么事了。然而,他们兴奋的神经已经被调动起来,一个队员突发奇想,认为既然从空中这么一瞄就能发现这么多尸体,没准有更多的尸体被藏在其他空中发现不了的山谷中。这种说法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大家正好刚攀了几座不深不浅的山谷,对他们来说仅仅算是热身,手脚刚活动开,也不想就这么回去,便各自领了任务,在附近的山谷中搜查起来。这一搜不要紧,真让搜索队的人们开了眼:平生没见过这么多的尸体。

“这不是死亡山区吗?”一个队员喃喃地道。

说是死亡山区,真是毫不过分。每一处山谷里都布满了尸体或者白骨——有些地方和白华山一样,尸体已经完全白骨化,也有几处山谷里,尸体仍旧处于腐烂或半腐烂状态。

鹿儿峰就是其中一处山谷。

江阔天下到谷底时,法医们已经来了。鹿儿峰谷底的尸体几乎是刚刚开始腐烂,对于法医们来说价值极高。法医的人手本来就严重匮乏,现在既然发现了这种尸体,白骨就暂且被抛到了一边,毕竟白骨放多久也还是白骨,尸体则是越早检验越好。

虽然戴了口罩,嘴里塞了防腐臭的药物,冲鼻而来的强烈恶臭还是让人头脑一昏。江阔天站了半分钟左右才适应谷底恶劣的空气,心中暗自觉得,这种情况下应当给法医们分发防毒面具,不然真有可能被这气味活活恶心死。

眼前的山谷和白华山谷底的情况差不多,灌木和腐叶覆盖着谷底,那些破碎的尸体东一具西一具地随意摆放着,或者挂在灌木上,或者栽在腐败的落叶上,一律没有头。这些还好,不幸落在岩石上的尸体被摔得稀烂,看一眼就让人后悔吃了早餐。

法医们忙碌不已,江阔天他们暂且坐在一边等着。有个法医大概忙昏了,手里拿着支粉笔在地上划圈,划到江阔天脚边时,嘴里嘀咕着:“这具尸体保存得相当新鲜。”

“还没死。”江阔天说。

那法医吓了一跳,猛然抬起头来,不好意思地笑笑。

这法医面孔生得很,江阔天不认识他,大概是从别处调来帮忙的。最近多了很多生面孔的法医和警察,起初大家还互相认识认识,后来人一多事一忙,就顾不上打交道了。

等了一会,可以进入现场了,江阔天站起来,四处走动着,察看现场的情况,脚底下小心留神别踩上尸体——这和白骨不同,踩上去就是一脚的腐肉和脓液。

尸体似乎比白华山谷底的还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腐烂,有的刚刚开始腹部膨胀,有的已经高度腐败,全身像充了气般地膨胀。在某些轻度腐败的尸体上还能看出生前遭受虐待的痕迹。

“你看这。”老王指着一具还没有开始腐烂的尸体。这具尸体挂在灌木枝上,一半身子沉到了腐叶当中,老王将覆盖着他身体的叶片扒开,露出全身。和其他尸体一样,这名死者同样不着寸缕,身体上到处都是紫红色的斑点,好几处地方均被锐利的东西划得稀烂。

“这是生前还是死后造成的?”江阔天问。
  “不好确定,你看,这具尸体根本没有开始腐败,甚至连尸斑都还在扩散期”老王说,他伸手压了压一处尸斑,那里很快变成了白色,他把手拿开,尸斑又恢复成紫红色,这是中早期尸斑的典型特征,他又压了压另外几处红斑,却未显现出同样的特征,“这些伤痕肯定是血斑,如果是尸斑,会集中在尸体朝向地面的一面,朝上的一面不会出现尸斑,并且只有早期的尸斑才会在挤压下变成白色,血斑不会。可以肯定这人生前或者死后不久曾经遭受虐待。这人抛下来大概就是昨天的事,被害不会超过14个小时。”

“啊?”江阔天无法置信地望着老王。这一段时间,白华山几乎被警察们占领了,谁还有胆子到这里来抛尸?

“谁知道?”老王伸了个懒腰道,“这里的尸体很有价值,我们肯定能得到很多情报。起码有一点我可以肯定。”
“什么?”(**首发***君***子***堂**** )

“这些尸体不是同一天抛下来的。”老王说,他指着遍地的尸体,“这里的尸体分别处在腐败的不同阶段,有还没有开始腐败,有的却已经呈现出巨人观(巨人观:法医学名词。死后5…7天,尸体腐败扩

  展到全身时,使整个尸体膨胀成一个庞然大物,称巨人观),这说明死者不是同时被害,否则尸体的腐败进程不会相差这么远。”

“最远相差多久?”江阔天问。(**首发***君***子***堂**** )

“不清楚,几个月吧,也许更长。”老王说着又忙自己的去了。

江阔天围着那具刚死了不到一天的尸体转悠了许久,始终不明白,凶手到底是如何躲过如此多警察的视线将尸体抛下来的呢?

或者说,凶手明知这里到处都是警察,为什么竟然要冒这么大的危险将尸体抛到这里?难道连抛尸的地点也有特殊的意义?

而最让他困惑的是,这么多的尸体,居然不是同一批处理的,这在具体实施犯罪的时候,不但麻烦,而且危险,难度也比较大,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实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在附近找了找,又发现一块石块,和上次在白华山谷地发现的差不多,同样的阶梯状符号,黑色的箭头朝上指着,江阔天不由自主地抬头望去,头上,是陡峭山壁围出来的一小块圆形的天空。


 第三十三章 一无所获

这么多的尸体和白骨,现场勘验就用了不少时间,将尸体运上来的场面蔚为壮观,这段时间内,法医们几乎就没离开过南城的荒山群。在这一带15个山谷中,一共发现800多具尸体,这么大的数量让每个人都感到不寒而栗。媒体的消息被彻底封锁了,谁也不敢向外界再多说一个字。武警们将荒山群包围得铁桶一般,连苍蝇也飞不进去。

搜索尸体的工作还在继续,其余的山谷陆续派人下去查探过,再也没有发现新的尸体。

也许系列案件到此为止了。

也该到此为止了,无论是为了什么,800条人命,都该足够了。

这个数量比已知的失踪人口数还要多,江阔天他们又细细地排查了一遍,确定符合本系列案件特征的失踪者已经完全筛选出来了。这多余的300名死者,肯定在他们搜集的失踪者范围之外。对失踪者的资料收集是从2003年初到2005年7月,现在多出来300名死者没着落,只能将这个时间范围朝两端扩充。朝前推显然已经没必要了,从已知的资料来看,符合条件的失踪者都是在2004年开始申报失踪,2003年全年没有一例类似的申报记录。只能将时间后延,这次索性一次性后延到了办案的当天,又弄到了200多名失踪者的资料。

失踪者的资料由专门的资料员负责整理,江阔天他们顾不上这一头,手头又有了新的线索。外调那边回来几个人,找到了几个接到猎头电话但又没辞职的,将他们都带了回来。这几个人家境都比较好,那8万元的安家费没能让他们动心,江阔天和另外几个组的负责人分别找他们谈话。江阔天负责问话的是长济一家建筑公司的设计师,这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三处房产,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接到那个猎头的电话时,觉得有些好笑,根本就没作理会。江阔天问了好一阵,什么也没问出来,只是知道了约定的地点。这个地点他早就告诉了先前调查的人员,并且已经调查过了,是郊区一处破产企业,被人租用了几天,谁也不知道用来干什么,只知道对方出手挺大方。

“猎头怎么找上你的?”江阔天问,“你对外发过自己的资料?”

“没有啊。”这人也觉得莫名其妙,“我好好地把自己的资料发出去干什么?”他又嘀咕了一句,“再说他们说的资料也和我的情况不符合。”

“哦?怎么回事?”

“他们说的资料,倒也的确是我的个人资料,不过那是两年前的旧资料了,那时候我正好准备从原单位跳槽,就到处发简历,他们说的正是那个时候我的资料。这点也让我觉得有些奇怪。”

“两年前的资料?”江阔天沉吟了一阵,“你是今年7月份接到电话的?”

“对,”他说,“7月初。”

“两年前你向哪些地方投过简历?”江阔天问。

“记不清了。”他摇了摇头。

江阔天叹了一口气,挥挥手让他出去了。

其他几个人的情况都差不多,他们分别属于几个不同的城市,电话上指名的地点都是在郊区偏僻的地方,对方所说的资料,都是他们两年前的资料——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都曾在两年前向外投放过自己的简历,因为应聘的单位较多,具体有哪些单位也记不太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