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尼古拉耶夫斯克 (庙街)上游一百五十英里的马里因斯克也建立了哨所,
以此加强它的地位;同时又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开放南京条约的口岸
让俄国贸易。海军中将普提雅廷伯爵在前往日本的途中驶进了上海,次年又
在上海作短期逗留,这使清当局对俄国人的用心感到忧虑。
出国去欧洲的穆拉维约夫在1854年回俄国,此时俄国正与英法进行克里
米亚战争,所以英法对俄属远东的真正威胁是存在的。总督得知划定中俄的
满洲边界之事时很生气,立刻加以制止,这样就更使北京对俄国的意图困惑
② 斯拉德科夫斯基:《商业经济关系史》,第202 页。
③ 纳罗契尼茨基:《殖民政策》,第117 页。
① 罗班诺夫…罗斯托夫斯基:《俄国与亚洲》,第138 页。
② 奎斯特德: 《俄国在东亚的扩张》,第31—34、37 页;又见赵中孚:《清季中俄东三省界务交涉》,第
26 页。
… Page 223…
不解。鉴于英国拥有威胁俄属远东沿海的占压倒优势的海军力量,穆拉维约
夫说服沙皇尼古拉一世采取一项积极的政策。穆拉维约夫争辩说,如果俄国
不采取行动,英国人可能夺取库页岛或黑龙江下游。他还得到俄国在北京传
教士团的大司祭鲍乃迪 (N。N。卡法罗夫)的支持,后者告诉他:在北京,实
际上已经在议论把黑龙江北岸让给俄国的可能性,其理由是“黑龙江诸地……
①
根据传统的权利更应属于俄国,而不属于满洲人。”因此俄国政府得到鼓舞,
相信清朝可能不会反对俄国使用黑龙江,因为这样将会保护黑龙江免遭英国
等外国的侵犯。在同一年,即1854年,穆拉维约夫派一支军事远征军沿黑龙
江而下以防卫库页岛和黑龙江三角洲,同时知照理藩院说,由于俄国与英法
正在交战,他正派一支远征队去保护黑龙江和沿海区,使之免遭敌人的攻击。
在以往,黑龙江和吉林两地的清朝守军都大大超过了一万人,但随着太
平军叛乱的爆发,清政府抽调这里大部分守军去与叛军作战,结果,在黑龙
江下游和满洲其他地方的军事力量十分虚弱,已经无力阻止穆拉维约夫为所
欲为了。在瑷珲的守军只有一千人左右,装备极差。“他们大部分拿一根顶
端涂黑了的杆子以 表示是长矛;少数人持有火绳枪,绝
大部分人肩上挂着弓和箭筒。”还有“几门大炮装在做工很粗糙、样子又难
看的大车上”。①
理藩院对穆拉维约夫的照会未予置复,于是俄国的远征军通行无阻地沿
黑龙江而下。但是最后,清政府开始获悉俄国人已在黑龙江下游定居。事已
如此,北京对采取什么行动路线依然迟疑不决,黑龙江的鞑靼将军上奏说,
阻止俄国吞并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汉人移民来填补空旷的黑龙江地区,但这份
奏折未收效。
英国和法国在 1854年对位于堪察加东南海岸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发
起牵制性攻击,在 1855年一支英法联合舰队两次企图在阿扬湾登陆,从而证
实了穆拉维约夫的警告。在德卡斯特里斯湾,俄国守军阻止了一次同样的企
图,但英法联合舰队给阿拉斯加的俄国定居点造成了相当的损失,英法军舰
攻击了俄美贸易公司的双桅船鄂霍次克号,迫使该船的水手把它凿沉。俄国
人把自己的一支小舰队藏在黑龙江的三角湾内才使之幸存下来。同时,正在
黑龙江区加固俄国新要塞的穆拉维约夫通知清朝说,俄国已经击退了英法舰
队的炮击,正计划派第二支远征军至黑龙江更下游地方以阻击英法的第二次
进攻。他为了言之有据,声称英国人正在广州和其他地方供给太平军以武器
弹药。使北京政府震惊的是,这一情报与关于英法联军正在积极支持叛乱者
的其他报告不谋而合。
可是北京仍对穆拉维约夫的远征军提出抗议,并且想到了尼布楚条约,
所以强调必须划定边界。但是国内叛乱运动正方兴未艾,虚弱的满洲八旗军
已无力抗御穆拉维约夫的远征军了。因此,穆拉维约夫率领的俄国远征军沿
黑龙江顺流而下。在萨哈连乌拉河屯(瑷珲),清当局甚至通过提供给养、
马匹和向导的方式来帮助俄军调动,并且不受任何报酬,因为在黑龙江是禁
止与外国人作交易的。但是清当局确实接受了礼品,清朝将军富勒洪阿在直
① 《驻北京传教士团团长鲍乃迪与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通信》,载《俄国档案》,第10 期(1914
年)第177 页。
① 拉文斯坦:《俄国人在黑龙江》,第119 页。
… Page 224…
接与穆拉维约夫会面时通知后者,今后俄国远征军如无清帝明确的批准,将
不得通过。富勒洪阿在向上级报告时,假装他已坚决拒绝与俄国人合作。①
在马里因斯克,清朝谈判划界的代表团会见了穆拉维约夫,对他所提的要求
大感吃惊,这些要求是:割让黑龙江的左岸给俄国;俄国人保留一切新殖民
地;在黑龙江航行;把受影响的清朝北满臣民移往清境的其他地区。清朝谈
判者提醒穆拉维约夫说,俄国政府1853年的照会已经承认黑龙江两岸为清帝
国领土,当然,他们还必须把整个问题向北京汇报。
穆拉维约夫在1855年春夏两季开始向黑龙江北岸殖民,建立了伊尔库次
克村、博戈罗次克、米哈伊洛夫斯克、新米哈伊洛夫斯克、沃斯克列森斯克
和一个在马里因斯克对面岛屿上的哥萨克村,然后上溯黑龙江转回圣彼得
堡,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那里授与他与清政府谈判和再率领一支军事远征
军沿黑龙江而下的全权。②
太平军叛乱不但抽空了满洲边境的旗兵,因而削弱了清帝国与俄国人谈
判时的讨价还价地位;而且叛乱还弄得省库空虚,使政府放松了对吉林和黑
龙江汉人活动的各种限制,造成边境盗匪猖獗,社会秩序瓦解。政府因缺乏
兵员,不得不停止旗兵每年的狩猎活动。政府入不敷出,不能再供养其满洲
旗人,并且很快就拖欠了军饷。
特别在满洲,清廷已取消只有满人和蒙古人才能担任满洲边境将军的规
定,并且在1853年任命了一名汉族旗人任吉林将 军。政府还改组了吉林和
黑龙江两省的财政。在此以前,中央政府几乎要负担吉林省五分之四和黑龙
江全部的行政费用。中央政府已不可能再负担这样的支出了;因此户部将贴
补吉林和黑龙江的责任分摊给其他各省。这项措施收效不很大,因为负分摊
之责的各省经常不能完成任务,结果满洲边境诸省开始自己发展财源,它们
征收新税,开发官办屯田和军垦以支付各项费用,还特设了一种“随缺地”
以补旗兵每年收入的不足。
清政府在1853年停止发许可证给挖人参的汉人,使人参的收益可用作军
饷,但是它随即准许汉人的私营企业垄断金银矿的开采权,而由官府征税。
政府早在1815年以同样方式准许采煤,没有发生过麻烦;但是围绕开采贵金
属——特别是黄金——所出现的情况就不同了。在开采黄金的矿工中出现了
那么多亡命之徒,以致政府最后不得不再次取缔对黄金的开采。①
这些措施远不能创造一个安全的满洲边境,甚至也不能作一次强大的武
力炫耀,足以使穆拉维约夫犹豫不决,使清朝赢得时间。清政府显然把征剿
汉人的内地看得比防卫满洲边境更重要。另立王朝的太平天国叛乱无疑具体
化了满洲人的传统恐惧,即汉人可能有朝一日会把他们推翻和赶出中国;但
满洲人所处的地位与处于叛乱时期的任何王朝是一样的,并且作出了任何汉
族王朝都会作出的选择。中国本土这时是满清的心腹之地,所以在必要时,
以牺牲边缘地区为宜。
1856年,当穆拉维约夫的第三支远征军沿黑龙江顺流而下时,满洲当局
除了掩盖真实情况外,别无其他选择。从此,俄国人以保护该地区不受英法
① 斯拉德科夫斯基:《商业经济关系史》,第221 页;巴尔苏科夫:《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伯爵》,
第2 册第131 页;参阅奎斯特德:《俄国在东亚的扩张》,第55—56 页。
② 奎斯特德: 《俄国在东亚的扩张》,第39—54、57 页。
① 罗伯特·李:《清代历史上的满洲边疆》、第37—38、76、89、91、133 页。
… Page 225…
的攻击为借口在那里随意出没,其实在穆拉维约夫的远征军被派出之前,1856
年的巴黎会议已经结束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移民建立了许多新城镇,开发
了一些大林 区作为耕地。也是在1856年,圣彼得堡政府没有通知中国就单
方面设立东西伯利亚的滨海省,来管理俄国在堪察加、库页岛 (根据1855
年下田的俄日条约,该岛在俄日之间仍未“划分”)以及黑龙江河口所占有
的土地。新省份的首府是尼古拉耶夫斯克。
正当清政府继续追求把汉人移民排除在北满以外这一目光短浅的目标
时,俄国政府则把俄国移民移居到这个地区,这样,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
北黑龙江流域和滨海的领土上已经大部分是俄国人了。根据俄国的官方材
料,这些地区的总人口约为两万四千人——黑龙江区为8,370人,滨海区为
15,594人。其中6,349人为俄国人;在黑龙江区者为2,950人,在滨海
地区者为3,399人。中国人只有约2,400人——约1,500人在黑龙江区(主
要在黑龙江…结雅河流域),约900人在滨海区。到1858年,有四艘俄国轮
船往返于黑龙江水域,同年俄国海军又从喀琅施塔得增派了七艘。在蒙古和
①
满洲接壤的俄国边境,驻有16,000名俄国军队,配备着四十门大炮。另一
方面,黑龙江的旗兵一直没有超过几千人。例如,瑷珲“有能容纳几千名士
兵的造得很好的营房,但没有看到一名士兵——甚至岗亭也是空的”。②
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使俄、英、法三国都腾出了手来重新在中国展开
活动。不久,英国和法国政府开始计划向清帝国提出要求,以争取修改条约
和同意让欧洲商人按照欧洲的传统做法在 中国沿海经商。英国人和法国人还
向俄国政府建议,俄国应对它们的要求予以合作,但圣彼得堡拒绝了这一建
议,反而宣称它对清帝国既不使用武力,也不进行恫吓。可是圣彼得堡明白,
俄国可以利用英法侵略的事实来为自己取得英、法可能获取的一切贸易权
利,同时还可以重新划定在满洲的中俄边界。俄国政府打算通过外交手段达
到这些目的,于是派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