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古代中期经济史 >

第30章

世界古代中期经济史-第30章

小说: 世界古代中期经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客“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①。封君能在封邑内收租税并进 

行有效的统治与这种武装侍从是有关系的。在封君进行的政治、军事、 


… Page 89…

外交活动中,宾客常常出谋划策、参与执行、奔走效命,在其中起重大 

作用。如,孟尝君使秦就是靠宾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而逃离秦国的,平 

原君与楚合纵、信陵君夺晋鄙兵权救赵等等都是靠“客”的力量取得成 

功的。此外,“客”还有种种其他作用。这些事实说明,“客”是为封 

建政治、经济服务的力量。“客”投靠主人后一般在法律上保留着平民 

身分,人身较为自由,可以离开其主人,如平原君的客与其美妾发生冲 

突,客以其爱妾贱士,去者过半,后杀美妾,宾客复归。再如孟尝君为 

齐相被废,宾客皆去,唯冯驩一人留,等等。然而,决不能由此类事实 

得出结论说,客的人身是完全自由的,和主人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事实 

上只要“客”投靠主人,接受其供养、馈赠,就必然要不同程度地丧失 

其人身自由,为主人尽种种的封建义务。客投靠主人后虽然在法律地位 

上还保留着平民身份,但和有种种封建特权的封君谈不上什么平等,在 

实际生活中,“客”的内部都有贵贱尊卑的等级之分,客与主人讲平等 

自然更非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客为主人而死节,如智伯的客豫让、 

信陵君的客侯赢、田横的客五百壮士等等都是如此。这正说明客与主人 

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是强烈的。因此,战国时封君的“宾客”、“食客” 

是一种封建依附人口。 

     总之,封君与封户、客民和宾客、食客的关系均属封建性的关系。 

这点应无疑问。 



      (3)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相应的封建依附关系 

     战国时,一方面封建国家实行受田制,一方面土地占有的不平均和 

土地私有制又在发展。不承认这种矛盾的现象,许多史实无法解释。如 

银雀山汉墓出土 《田法》在说明土地耕垦与国家盛衰的关系时说: 

           “什八人作者王,什七人作者■(霸),什伍人作者存,什四 

     人作者亡。一人而田大亩廿(亩者王,一人而)田十九亩者■(霸), 

     '一人而田十'四亩者存,一人而田九亩者亡。” 

这里把劳动力数与从事农耕的人数比例与国家兴亡的关系分为四种情 

况:十人中有八人从事耕作的国家称王;十人中有七人从事耕作的国家 

称霸;十人中有五人耕作的国家还可以存在;十人中四人耕作的国家灭 

亡。同时又把每个劳力垦田的亩数与国家兴衰的关系也分作四种情况: 

一人耕田二十大亩的国家称王;一人耕田十九亩的国家称霸,一人耕田 

十四亩的国家可以存在;一人而耕田九亩的国家亡国。从这些情况可以 

看出:有的国家从事耕田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达到了十分之 

七、八,而有的国家才达到十分之四、五。有的国家每个垦田的劳动力 

耕田二十大亩,而有的国家才耕田九亩。这种状况的出现当然是和土地 

占有的不平均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战国时,各国都用田宅奖励战士,用田宅奖励有功之士,这对私有 

制的发展无疑起了重大作用。《管子·侈靡篇》:“甲兵之本,必先于 

田宅”。《管子·八观篇》:“良田不在战士,三年而兵弱。”《荀子·议 

兵篇》:“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 

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头盔)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 

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这就是说魏国被选中当武卒可以得 

到上好田宅,并复免赋役。战国时魏国在几次战争中动用的兵力都在十 


… Page 90…

万人左右,所以魏国的武卒是不会少于十多万人的。这十多万到二十万 

的武卒就成了魏国农民中条件好的富裕农民,如果条件具备,很容易上 

升为地主。《韩非子·诡使篇》也说:“陈善田利宅,所以厉战士也。” 

这里说的应是战国时各国的一般情况,韩非是韩国人,韩国的情况也是 

如此应无疑问。这里说“善田利宅,所以厉战士”应是指战士在战争中 

立功要用好的田宅来奖赏。这方面其他东方各国是如何作的不甚了解, 

秦国可以说是这方面一个有代表性的国家了。 

     秦在商鞅变法后奖励耕战。 《商君书·境内篇》载商鞅变法后规定 

士兵作战时“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宅九亩”。《史记·商 

君列传》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 

差次名田宅。”此外,商鞅变法后又奖励耕织,规定“僇力本业耕织, 

致粟帛多者复其身”①。而“致粟帛多”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扩大耕地 

面积。在上述情况下,秦国内立有军功的战士和军官,及耕织有成绩的 

人,都可以多占有土地变为地主。所以杜佑说秦在商鞅变法后“任其所 

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此外,秦国还通过对高级官僚 

和将领的赏赐造就了一批大地主。《史记·王翦列传》载王翦灭楚前“请 

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患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 

有功终不得封侯,……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这一记载说明 

至少在战国未年,秦国一般不封功臣为列侯衣食封邑中的租税,所以王 

翦要及时“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为子孙业”,也就是向秦王要土地作 

①私有财产以传给子孙。这自然大大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发展。《汉书·食 

货志》载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正说明商鞅变法在土地私有制发展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 

     战国时,除秦国之外,赵国的土地私有制也比较发展。春秋末,赵 

鞅在前线誓师说“克敌者,……士田十万”②,开了军功赏田的先例。 

赵鞅 (赵简子)曾赐名医扁鹊“田四万亩”③。按照张政烺先生的解释 

这里的田是步为单位的,即一方步为一田④。周代一亩为一百方步。所 

以“田十万”应为“田十田”,即一千亩。赐扁鹊“田四万亩”,应为 

四百亩。《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战国初,赵襄子任中牟二贤士中章、 

胥已为中大夫,随“予之田宅”。此事在当地引起轰动,导致了“中牟 

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现在,有的研究者认 

为“弃其田耘,卖宅圃”说明当时耕地尚不能买卖,只能“卖宅圃”。 

此论难以服人。因为,“弃其田耘”一语,并不能说明当时耕地不可以 

买卖。耕地可以买卖,但不一定什么时候都可以卖出去。由于当时中牟 

之人随文学者“邑之半”,丢弃耕地的人很多,人们无法耕种,自然不 

必去买。况且,按照周代的惯例,授田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时赵国“宅 

圃”可以买卖了,而耕地不能买卖,又没有其他史实作根据,怎么能让 

人相信。战国后期,赵国是“田宅”联在一齐都是可以买卖的。如秦赵 

长平之战前夕,赵“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於王曰:………今括一旦为 

将,………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①, 

就说明田宅连在一齐可以买卖已成一种习惯。 

     大约从战国中期后,北方经济发达地区,土地私有制日渐发展,并 

出现了中小地主,应无疑问。战国中期人苏秦曾说:“且使我有■阳负 

郭田二顷,吾豈能佩六国相印乎?”②此记载所反映的时间是苏秦佩六 


… Page 91…

国相印前的青少年时期,正是战国中期以后;所说的地区是东周王室的 

所在地洛阳郊区。这里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有“二顷”土地可能就是 

个令人羡慕的小地主了,所以苏秦说他家如果有二顷地过安定富裕的生 

活,他就不会去从聿政治活动“佩六国相印”了。这正反映了战国中期 

后经济发达地区土地私有制与中小地主的发展情况。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其相适应的封建依附关系也出现了。《商 

君书·境内篇》载:“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 

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子。”这句话的意思 

是说:有爵者可以得无爵者作庶子,每一级爵可得到一个;有爵者没特 

殊役事时,庶子每月给大夫服役六天;有爵者有特殊役事时,要供给服 

役的庶子粮食等生活用品。 《商君书·境内篇》又载:战争中能斩敌甲 

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除庶子一人”。这说明秦代 

因军功得到爵位的人,不仅可以得到赐田,而且还赐给服役的劳动者庶 

子。这种庶子就其性质来讲应属农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贫富两 

极分化,社会上出现了“无立锥之地”的“至贫”者。这些“至贫”者, 

有的就转化为“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的佃农。韩非曾说:“徭役多 

则民苦,民苦则权势起,权势起则复除重,复除重则贵人富。”这说明 

当时有“权势”的“贵人”,利用他们可以使隐蔽的人口“复除”徭役, 

招诱大量苦于“徭役多”的民众逃归他们门下,成为他们奴役剥削的对 

象。这些封建依附者中自然不排除佃农的存在。有的“至贫”者则转化 

为雇工一类的“庸夫”,“庸客”。此外,有的则转化为奴婢。 

     从上述土地占有和阶级状况来看,战国应为封建社会,而且是属于 

封建地主制社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其一,战国时庶民地主发展 

虽不充分,但各国统治者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地主阶级发展,整个 

社会在发展方向上是向着地主制轨道前进的,其二,国家是最大的地主, 

受田制下的广大农民就是国家的封建依附农。其三,战国时的各级封君、 

官僚衣食封邑中的租税和俸禄,是封建地主制范畴中的特权者与官僚。 

封君与既掌握着领地上的土地占有权又掌握着领地上的行政、军事、司 

法等大权的封建领主是有区别的。因此战国属于封建地主制社会。战国 

时社会上虽有役使奴婢的奴隶制经济成份存在,但不占统治地位,决定 

不了社会性质。 


… Page 92…

                      六、公元前8至前3世纪各 

                          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本书以上各部分叙述了公元前8至前3世纪经济发展的历史,从中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一)公元前8至前3世纪,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各地区和各个国家 

取得的一个共同成果是铁器的普通使用。在这个基础上,农业、手工业、 

商业等部门迅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古代的灿烂文明。这时期各个地区、 

各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