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cctv发现之旅 >

第8章

cctv发现之旅-第8章

小说: cctv发现之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前5世纪; 由于周王朝统治的日渐衰落; 中国进入了烽烟四起、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就在这一时期里; 一个在北方的大山深处逐步壮大起来的古老民族——鲜虞; 在经历了无数年的苦斗后; 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中山国。前414年; 中山武公率领他的子民开始越过太行山; 向东部平原迁徙; 并定都在诸侯国势力薄弱的地带。 但是; 这个弱小的国家; 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来自强敌的不断侵扰; 终于在前407年; 被〃魏国所灭; 成为魏的属国。
  国破家亡; 逃避到大山之中的桓公; 经过反思后逐渐成熟起来;经过20多年的抗争; 再度出山复兴了自己的国家。此后; 中山国逐渐国富兵强; 不仅参与“五国相王”; 开疆拓土; 也埋下了招人嫉恨的种子。公元前296年; 国力日衰的中山国都城——灵寿; 终于抵挡不住强敌的连续进攻而陷落; 一代强国至此宣告灭亡。
  在中山国灭亡的2270年后; 考古人员在平山县三汲乡意外见到的这块石头; 与这个神秘王国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 或者; 这些文字仅仅只是一道咒语?
  古文字专家——李学勤首先肯定了这块石头属于战国时代的遗物; 并对石头上的文字进行了翻译。
  “监罟(gu)有(you)臣公乘得守丘其旧将曼敢谒后俶(Chu)贤者”。这些类似密码般的古文字; 实际是; 战国时代一个叫公乘德和一个叫旧将曼的人; 留给后人的一段自我介绍。
  2000多年前; 两个守墓人留下的这段话语; 证明了这个古墓比较集中的区域; 是战国时代一个王家园陵的所在。那么; 它到底是哪一个王家的园陵呢? 人们首先想到的; 就是那个神秘的中山国。
  人们先在距离古墓群不远的地方; 发现了一些手工业作坊的遗址。大量作坊遗址、居住遗址和零星文物的发现; 为最终搞清古墓群与中山国都城之间的依存关系开了一个好头。与此同时; 一个更加深入的考古发掘行动从编号为1号的古墓开始了。
  1号古墓是古墓群中体形最大的一个; 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 地上封土仍然高达15米; 东西底边长92米; 南北底边长110米。封土平面基本为方形; 由下到上构成三级台阶; 第二级台阶以上还残存着建筑的遗迹。
  随着勘探范围的扩大; 人们在1号墓的外围又先后发现了6座陪葬墓、2个车马坑; 1个杂殉坑。尽管这些墓葬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盗掘现象; 但仍残留了丰富的文物。
  陪葬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葬船坑的设置; 这在中国北方的古代墓葬中十分罕见。
  1974年的冬天;考古人员对1号古墓周围; 陪葬墓和殉葬墓的发掘结束了。此次发掘的一个重要成果; 就是证实了主墓中人物的君王身份。但是; 对主墓的发掘并没有被马上列入计划。
  1975年秋天; 考古人员开始对6号墓实施发掘; 这是一个在外形上比1号墓小一些的古墓; 但墓道也长达了90米。可是; 这个墓的主墓室曾遭到过严重的盗掘; 已经一无所有了。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民工在主墓室侧面的平台上; 意外踩空的一脚; 竟踩出了一个宝库。
  一个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 从来没有见过的墓葬格局出现了。在主墓室的两侧; 仅然还有两个与主墓室互不相连; 用来放置陪葬物品的仓库。这种超常规的墓室结构设计; 被以后的发掘证明为; 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王陵墓所独有的。也正因如此; 才使得中山国王墓葬中的大多数宝物; 在2000多年中一次次逃过盗劫; 被保护了下来。在主墓室东西两侧的宝库中; 一次就出土了几百件文物; 其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品。
  在经过了两年多的铺垫后; 人们期待已久的; 1号墓的挖掘终于开始了。
  更深入的勘探说明; 1号墓在墓室构造上完全接近于6号墓。不同的是在主墓室的东北方向又多出了一个宝库; 这说明墓中这位君王的地位更加显赫。
  接下来人们在高大的封土北侧发现了一个斜插进墓室的盗洞。此次发掘; 遗憾已在所难免。发生在战国时代晚期的那次盗墓行动; 使主墓中最大的椁室里; 除了几个吊棺用的大铜环和一些文物残片外; 几乎一无所有了。盗墓人在洗劫之后又放了一把火; 把整个墓室烧得面目全非。
  但是; 谁也没有想到; 由于盗墓者的疏忽; 在主墓室一角; 还留下了一个稀世珍宝; 此刻; 它就埋在这些石头的底下。
  首先出土的这对错银双翼神兽;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风神“飞廉”的形象。它怒目圆睁; 张口咆哮; 似乎随时都在准备腾空跃起。神兽的表面采用粗细不同的银片、银丝镶出的变化无穷的斑纹; 更使这威武勇猛的神兽显得生动而又神秘。
  1号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中; 有象征王权与礼乐的钟鼎编磬和青铜礼器; 大量的则是奇巧瑰丽的生活用品。
  东边的宝库清理完之后; 人们打开了东北库; 但出乎意料的是; 这竟是一个空库。即没有被盗掘的痕迹; 也没有摆放过器物的痕迹。
  西边的宝库也被打开了; 里面出土了更多的文物; 这多少让人们遗憾的心情; 得到了弥补。
  刘来成:“ 结果我们把西库清理出来以后; 首先看到的是一大堆玉器。挖完了; 还不知道里边能有字呢。最早发现的字是哪个呢; 就是那个方壶。”
  陈应祺:“我们的同志就清理; 用竹签清理了壶上面土锈; 一干了以后更显了——中山王。”
  这件高63厘米、重28公斤的巨大酒壶上; 四面刻满了450个字的铭文。它告诉后人; 这里埋葬着中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他的名字叫“错”。铭文中; 还特别记载了征伐燕国的战争。文中提到“皇祖文武、桓祖成考”; 说明在“错”之前; 还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四位先王。此前发掘的6号墓; 埋葬的是中山王世系的第四代君王——成公。1号墓中的“错”是中山国的第五代君王。
  这一时期的中山国; 逐步发展成为了“千乘之国”。但是; 伐燕胜利后的第二年; 中山王“错”便一病不起; 不久就辞世了。公元前313年的这一天; 灵寿城里鼓号哀鸣; 纸钱抛洒; 举国上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王“错”去世的时候; 与中山国相有世仇的赵国正在实行“胡服骑射”;而中山国内; 却已经是士兵疏于武备; 农夫惰于种田; 政治腐败; 人心涣散了。
  公元前296年; 当赵国的铁骑隆隆开过来的时候; 第六代中山国王出逃别国; 客死他乡。危乱中; 当时还健在人世的国王“错”的夫人被流放。随着这位前代王后的离去; 一个曾经在动荡不安中放射出异彩的国家消散了。

刻着字的神秘河光石

手工业作坊遗址

中间墓主人佩带的三排玉佩

出土玉器

殉葬坑中两只狗的骨架

葬船坑

摆放在船舱中的编钟

出土文物

银贝币

错银双翼神兽

出土了大量生活用品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

错金银虎噬鹿; 原是一座屏风的底座

青铜器上的铭文

目前惟一发现的中国古代帝王陵的设计图



 考古中国 第二部 王者归来 山洞里的宫殿



  满城是中国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县城西北面1。5公里的地方,矗立着一座 海拔236米的山丘,山丘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陵山。 
  在陵山的附近还有两个名叫守陵的村庄,村里的老人都说他们的祖先是守陵的,可是究竟给谁守陵,陵在哪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谁也说不清楚。直到1968年5月,当地驻军的那次爆破,才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
  施工人员无意间在陵山的主峰发现了一个山洞,并发现这个巨大无比的山洞中,藏着难以计数的古物。军人们把这个发现立即报告了上级,消息很快传到中央政府,施工被命令停止了,一支考古队火速赶往满城。
  卢兆荫是当年陵山考古工作队的成员,据他回忆,考古队当时是直接利用施工爆破发现的那个洞口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
  考古人员发现,山洞的岩壁上没有一根杂草,显然是人工修建而成,专家判断,这里应该是一处古代的墓葬。
  借助灯光,人们看到从洞口进入的这间墓室中,到处都是车马器的遗迹,从马的尸骨和遗存的车辆金属饰件推测,墓室中一共有16匹陪葬马和4辆车。
  在这间足有16。5米长的墓室北端,有一条东西向的通道,考古人员认为这是整个墓葬的甬道。
  穿过甬道,人们来到对面的一间墓室。这里好像一个大仓库,地上摆放着数百件器物,比南面那间墓室还要拥挤。
  这些酒缸能盛下几千公斤的酒,看来,墓主人生前是个好酒成性的人。
  从北边墓室出来,考古人员顺着甬道向西,进入了一个大厅。大厅东西长15米,南北12米,近7米高的穹隆让人感觉置身于天空之下。在平坦规整的地面上,分三个区摆放着数百件用途不同的器具。
  从大量的朽木和瓦砾判断,大厅原来建有瓦顶木结构的房屋,已经朽烂倒塌。考古人员从朽木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铜质构件。白荣金对这些铜构件作了认真的研究,确定那是古代帷帐的构件,并复原出这些古代的帷帐。
  在清理地面器物时,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古钱币,它们属公元前二世纪前后西汉王朝的“五铢钱”,而在一些铜器上,人们还发现了刻有“中山府”、“中山内府”、“中山宦者”字样的铭文。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河北保定、满城一带就有一个叫中山的古王国,它在争霸中被强大的敌人灭亡,但中山这个名字却一直保留下来。到了西汉年间,古中山国一带被皇帝分封给诸侯王,封国仍取名为中山。
  从钱币和铜器上的铭文看,墓主人应该是西汉中山国的一位诸侯王。在一些器物的铭文中,考古人员发现有纪年的标注,如32年、34年、36年,最多的达到39年,墓主人在位时间至少在39年。
  根据《史记》《汉书》的记载,中山国的王在位有超过三十年的,职位超过三十年的,只有第一代就是中山靖王刘胜。他,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的儿子,一位显赫的诸侯王。
  根据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形制,考古专家判断,在中厅的正西面,应该还有一个放棺椁的后室。  人们细心地拨开腐烂的堆积物,希望能找到墓主人的遗骸。但是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宝物——金缕玉衣。由于玉衣随葬制度到汉朝末年被废除,除古文献上的记载,后人从没有见过真正的玉衣。
  陵山墓葬中出现的这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是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当时在现场的人员都激动万分。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来到了陵山挖掘现场。据郭老解释;分等级使用玉衣的制度,是在西汉中晚期才严格执行的,而刘胜所处的西汉中前期并不严格,再结合陪葬品上大量清晰的铭文,确定墓主人为刘胜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考古人员来说,能够确认墓主人的身份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因为眼前的一切都有了答案,这些尘封在墓洞中2000多年的文物,就像一条时光隧道,把他们带到了刘胜生活的那个遥远年代。
  史籍中记载的刘胜从不问政事,整日盛宴狂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