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 >

第23章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第23章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表人物有马奈、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塞尚等。 

     美术史上常把马奈说成是印象派的创始人。其实马奈在创作初期是倾向 

于现实主义的,而莫奈才是印象派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也是把印象派的外光 

理论,从创作上加以彻底完成的一个人。 

     ①马奈(1832—1883年)生于巴黎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兼任司法的行 

政官员。马奈16岁时因考航海技校未被录取而立志学画。在巴黎入托马·库 

丢尔画室学习,因对这位学院派画家的教学法不满意,于是他经常去鲁佛尔 

和私人收藏家那里观摩藏画,象提香、西班牙画家格列科、里欠拉、委拉斯 

贵友、戈雅、哈尔斯以及鲁本斯的技法对他都有很多启示。马奈创作的最惹 

人注目的是1863年展出于沙龙落选展览会上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据 

说拿破仑三世在参观时被这幅画气坏了,皇后则背转身去不看。《草地上的 

午餐》上边画了两个衣装整齐的绅士和一个全裸的妇女,三个人坐在草地上 

野餐,远处还有一个穿睡衣的妇女。这是一幅用传统的构图大胆描写法国中 

产阶级现实生活的图画。画家在描绘中最感兴趣的不是情节和题材,主要是 

色彩的和谐,是阳光透过青叶在女体上反映出来的明快的色彩效果。画家在 

绿色主调中涂以白色的点,以求得全体色调的和谐。所以在远处又描写一半 

裸女子在水中嬉戏。马奈另一幅引起争议的作品是《奥林匹亚》。画家采用 

传统的描写躺着的维纳斯的构图。画面所表现的则是当代巴黎少女的形象。 

画家在女性人体、枕、褥、深青色的背景和黑人女奴婢中,寻求色彩互相影 

响所形成的微妙关系和色调的统一与谐和。 

     对于马奈的成就,作家左拉在 《论马奈》的长文中,作了精辟的论述。 

左拉认为,马奈的独到之处在于“不可多得的简练”,是一种“粗犷、精确 

而又典雅的画风。”说:“他的画总是金光闪烁,光线犹如一条宽广的白色 

流水洒落下来,柔和地照亮着物体”。左拉认为,这种独特的视觉感受和绘 

画的表现方式是体现了“艺术家的血肉”,“体现了人类才智中至今未被发 

现的一面”,而且这是“由个人气质决定的富有人性美的对现实的表现方 

式”。 

     马奈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画家,他的一系列肖像画,都是以淡雅明净的 

色调和轻逸潇洒的笔触,描写对象给予画家的瞬间感觉印象,特别是外光的 

新鲜感,打破了传统的色调,开阔了肖像画的新意境而受到人们的赞赏。如 

早期的著名作品《一杯啤酒》则为版画家贝拉所作的肖像。《左拉像》、《吹 


… Page 82…

笛的小孩》、 《弹琴的人》,后来又有《在船中》、《莫奈在船上作画》、 

 《咖啡店中的女侍者》等。 

     马奈还创作了反映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的作品。1867年,他创作了油画 

 《枪决马克西米连皇帝》,曲折地反映了同年6月发生的政治事件。他还创 

作了两幅记录巴黎公社被镇压的场面的作品。一幅是《国内战争》(石版), 

描写社员们的尸体横卧在血泊中。另一幅是《处决公社社员》(水彩),描 

写凡尔赛军在向被俘的社员们射击。马奈晚期受到赞赏的作品有1882年创 

作的 《福利斯——贝热尔酒巴间》。 

     ②莫奈(1840—1926年)印象派最有代表性的画家。莫奈生于巴黎,在 

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渡过了少年时代。父亲是勒阿弗尔的一个经纪人。莫奈 

18岁跟布丹学画,23岁进入格莱尔的画室,和雷诺阿、西斯莱、巴齐耶同 

学,并结成莫逆之交。由于对格莱尔的教学法不满,便很快离开画室,一起 

到巴比松附近森林区写生。此间莫奈对库尔贝、马奈的艺术发生浓厚兴趣。 

法国美术史上的巴比松画派出现于19世纪30至40年代,一群对学院派和 

贵族化的洛可可趣味表示厌恶和反抗的现实主义画家集合在巴黎南部叫巴 

比松的村落,主张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国农村风景,有的还定居下来。因 

而形成了巴比松画派。巴比松位于枫丹露森林的进口处,以风景优美著称。 

     继马奈之后,莫奈进一步地沉醉于光与色彩的科学实验,他运用自然科 

学实验的成果来完成自己的画,尝试着以分解和观察阳光和空气中的色彩的 

方法,用三棱镜来分析太阳光的色彩,发现了七原色。因此,他把太阳的光 

和空气中的色彩,分解出许多明亮而强烈的原色,用这些原色错综交并地组 

织在画布上,成为光幻华丽的色彩组合。在这种华丽色彩和鲜明的阳光感觉 

中显现出他所描绘的物象。他的早期作品有1866年的《卡美伊》,1867年 

的《花园中的妇女》。 

     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作风景画《日出·印象》,此画是莫奈第一次在巴 

黎露面的作品,由此而诞生了“印象派”的名称。莫奈对表达阳光的迷恋, 

使得他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表现外光的探索上。从早到晚,从乡村到 

城市,从春天到冬天,从街道到河流,他都细心地观察自然界阳光和气候的 

变化。在《圣拉扎尔车站》、《羊垛》、《林荫道上》、《卢昂教室》、《泰 

晤士河景色》、《白杨树》、《威尼斯的达姆拉宫》、《雪景》等画中,他 

对外光和空气氛围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如《圣拉扎尔车站》一画,从汽笛 

与车厢中散发出来的蒸气,与晨间的湖雾混合成一片,在半透明的微弱的阳 

光下照射出来的华丽色彩,莫奈看到了其中的变化和自然的美,黑色火车头 

是用许多深度色彩,褐、紫、青等色调和并列在画布上描绘出来的,原来是 

烟煤熏天的车站景色,在莫奈的笔下,变成了灿烂壮阔的画面。 

     在莫奈的作品中最能体现的是印象派画家眼晴中的世界是色彩和光的 

世界。莫奈侧重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光和色的一种独立的 

美。这种追求在他晚年创作的《睡莲》组画中达到高峰。创作《睡莲》时, 


… Page 83…

他已年迈体弱,视力衰退,但他以极大的毅力,用更为老练、成熟的表现光 

与色彩的技巧,使他的创作达到了印象派绘画的高峰。 

     ③雷诺阿(1841—1919年)是印象派中著名的画家,而且很有特色。他 

主要画妇女肖像和裸体。他善于运用印象派的光和色彩的理论,表现其在人 

体上的效果。 

     雷诺阿出生在一个穷裁缝的家中,少年时期随彩陶匠学徒,这种职业培 

养了他对透明色的鉴赏力和背景上用色彩制造装饰效果的能力。1861年,他 

入柯莱尔画室,与莫奈、西斯莱、巴齐耶相识,并一同到枫丹白露森林作画。 

他曾在普法战争中参加法国骑兵队。战争结束后,他又与莫奈等人在塞纳河 

畔的阿尔让特伊作画,并仔细研究阳光在水面上的反映。不过,他更注意研 

究阳光照射在人体上的反映。他醉心于描绘女性人体润泽而有弹性的美,对 

于模特儿的理解,自然性更重于社会性。但其基调是健康的,是着重给人以 

审美享受和艺术创造的启发的。他也创作了不少有价值的儿童肖像画。画家 

笔下的儿童通常是以天真烂熳、逗人喜爱的形象出现在画布上。雷诺阿对生 

活充满热爱,他的画总是充满着生活的欢乐和喜悦。匈牙利文艺理论家卢纳 

察尔斯基称他是“描绘欢乐的画家。”雷诺阿较为著名的作品有《读书的女 

人》、《红磨坊的舞会》、《沐浴的女人们》、《游艇上的午餐》、《扎头 

巾的青年女子》、《莫奈像》、《夏庞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萨玛丽夫 

人像》、《拉·格勒鲁依叶》等。 

     ④西斯莱(1839—1899年)是印象派中活跃的画家之一。他的父母都是 

英国人。他出生在巴黎,曾被送到伦敦做生意,可他的兴趣在文学和绘画上。 

1862年回到巴黎后,也进了格莱尔画室,与莫奈、雷诺阿、巴齐耶是好友。 

印象派的几次展览他都参加了。西斯莱是印象派中以描写风景为主的画家。 

画风与莫奈相近,比如在运用明亮的色调和迅疾的笔触方面。但他又有着自 

己的特点。莫奈是把不同的色彩混合地涂在画布上,形成一种色团来描绘处 

理和解决光色问题,而他却以明显的笔触把色彩并列在画布上,构成互相辉 

映的效果,虽不及莫奈作品的宏伟气魄和深邃的意境,但也颇有一番抒情和 

诗意。西斯莱对水天融合一致的表现有很好的把握,特别是对雪景描绘,更 

是得心应手,十分精采。他善于从白色和灰色中取得色彩和谐,并且能用色 

调的对比创造一种喜悦和乐观主义的情绪。 

     西斯莱对绘画有着独到的美学见解,他主张风景画的情节和主题一定要 

表现得朴素易懂,要删除多余的细节能使观众循着画家的方向去寻味,并使 

之首先发现作者所神往的地方。他的代表作有《鲁弗申的雪》、《马尔港的 

洪水》、《洪水泛滥中的小舟》、《圣马丁运河》、《阿尔让特伊小广场》、 

 《莫雷的铁匠铺》等。 

     ⑤毕沙罗(1831—1903年)生于西印度群岛中的圣托马斯岛一个犹太人 

家庭。12岁时来巴黎,17岁回到西印度群岛。在父亲经营的贸易机构中任 

职。因想从事绘画,不久以后回到巴黎入丹麦画家梅尔比画室学习。毕沙罗 


… Page 84…

的绘画风格受库尔贝、柯罗的影响较大。1870年以前,他的作品不断地在沙 

龙中展出,但是他并不满意学院派艺术。1859年与莫奈相识,并参加了1863 

年的“落选沙龙”,以后他参加过印象主义的历届展览会。 

     毕沙罗的风景画在印象派画家中颇具特色,是因为他注意描绘农村的土 

地和景色,作品更带着田园的味道,更具有劳动生活的气息。毕沙罗画了许 

多农村景象的作品,农民们在打谷场上收谷物,背着草的农家女在草地上休 

息,农夫赶着牛从地里回家等。每幅作品都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人的兴趣和表 

现出对劳动者的同情。曾经有人称他为“印象派”的米勒。从他的作品来看, 

的确与米勒有相通之处。《草地上的农家女》那种因劳动疲乏不堪而露出的 

倦容;《农妇》的沉默含蓄而带有忧虑的表情,不能不承认都或多或少带有 

米勒的感伤味道。毕沙罗的早期作品如《蓬图百兹的河岸景色》,流露出巴 

比松画派的影响。从1869年起,开始注重外光的表现。到了70年代末期, 

更重视色彩和光的运用。晚年曾一度迷恋点彩法,但很快又放弃了这种画 

法。所以,有人曾把毕沙罗看成是“点彩派”,即新印象派的始祖。毕沙罗 

晚年体弱多病,使他不能外出写生,但他从画室的窗口眺望市景,仍旧画了 

许多市街景色的作品。 

     毕沙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