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 >

第22章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第22章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色区域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中就提出 

了关于电影的行动纲领,它清楚地规定了左翼电影应当面向工人、农民和城 

市小资产阶级的基本方针,提出左翼电影应当暴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 

级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描写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阶 

级斗争,以及小资产阶级的出路。提出了理论战线的建设和对各种反动电影 

理论及其作品的斗争的任务。并根据这些方针和任务,提出一些具体的斗争 

策略和工作方法,以及干部的培养和壮大等问题。总之,“最近行动纲领” 

规划了左翼电影运动的战斗方向。 

     “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进一步觉 

醒。中国电影界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有些电影工作者冒险拍摄抗日新闻片、 


… Page 78…

纪录片和动画片。如明星公司的《上海之战》、《十九路军血战抗日——上 

海战地写真》、《抗日血战》、动画片《民族痛史》;天一公司的《上海浩 

劫记》等等。这些影片上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和舆论的肯定赞扬。 

     但是,战争也给中国的电影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一二八”事变前, 

上海公开营业的电影院有39家。事变后,有16家不能营业,不少电影制片 

公司也不得不停业。国产电影市场更为缩减。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影界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 

孕育了1933年左翼电影创作的高潮。 



                           11。阿拉伯国家电影 



     阿拉伯电影是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古老的阿拉 

伯文化的影响,在电影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都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 

思想特色。但是阿拉伯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埃及是阿拉伯电 

影生产的最重要的基地。也可以这样说,埃及电影代表着整个阿拉伯世界的 

电影。它的电影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广。说埃及是阿拉伯世界 

的电影首都一点也不过分,称它为“阿拉伯电影之母”也名副其实。如果按 

其历史先后和发展规模来看阿拉伯电影,首当其冲的是埃及,然后是叙利 

亚、黎巴嫩、伊拉克、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 

     从整个阿拉伯世界创作的电影来看,注意从阿拉伯民族历史文化和本国 

现代文学作品中吸取题材是他们的共性。阿拉伯民族的许多历史故事、人物 

传奇和英雄史诗,如《一千零一夜》、《昂泰拉传奇》、《莱拉的情痴》等, 

都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阿拉伯国家当代知名作家的作品也被改编搬上银幕。 

     另外,阿拉伯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甚至是他们生活中最基本的 

娱乐。所以,无论是观众还是电影工作者都很重视音乐歌舞在电影中的作 

用。这就决定了歌舞在阿拉伯电影艺术中的独特地位。 

     阿拉伯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戏剧味道较浓,这是因为阿拉伯电影 

一开始就同戏剧艺术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阿拉伯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大多数是 

戏剧工作者,这就使得电影结构具有话剧特点,演员表演带有舞台痕迹。 

     在阿拉伯世界中,埃及同欧洲文化接触较早,联系也广泛。当1895年 

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创造的电影在巴黎第一次公开放映一周之后,即 

1896年1月6日,电影就出现在埃及北部的亚历山大城。在这座城市内法国 

人开的咖啡馆里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到站》、《海水浴》和《工 

厂的大门》等短片。由于受到热烈欢迎,外国电影商纷纷在埃及的一些大城 

市里竞相开设影院。到1917年,这些影院已达80家,但放映的影片都是进 

口片。1918年,意大利人奥沙托用埃及人当演员在埃及拍摄了短故事片《游 

牧人的荣誉》、《杀人的花朵》、《走向深渊》。但被认为埃及电影真正诞 

生的是1927年11月16日由埃及人依斯梯A·鲁世梯导演、阿齐扎·埃米尔 


… Page 79…

主演的长达90分钟的故事片《莱依拉》的上映。这是埃及电影史上出现的 

第一部真正的国产故事片。 

     该片描述农村姑娘莱依拉拒绝地主阔老的引诱,同本村一名青年真心相 

爱。后来这个青年迷上了一名外国女郎,将已有身孕的莱依拉抛弃,私奔外 

国。莱依拉因未婚而孕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亲人的打骂,被赶出家门,后 

被过路汽车轧死。埃米尔在影片中扮演莱依拉,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被抛弃 

的农家善良的妇女的典型形象。这部影片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起伏的戏剧 

冲突,是埃及无声电影中的佳作。 

     电影《莱依拉》的诞生,还应归功于阿齐扎·埃米尔(1901—1952年) 

的不懈努力。埃米尔出生于埃及北部的一座小城。她自幼丧父,15岁随母迁 

居开罗,开始学习各种文化知识。18岁跟一位富有的亲戚去欧洲游历,接触 

了戏剧和电影艺术,产生了拍电影的强烈愿望。1925年,她进拉美西斯剧团 

当演员,漂亮的扮相和演戏的才能使她成为开罗话剧界的一位明星。1927 

年,在丈夫的支持下,埃米尔成立了“伊泽斯影片公司”,开始了她的制片 

生涯。几经周折,终于完成了埃及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故事片《莱依拉》。紧 

接着,她又开始制作第二部故事片《尼罗河姑娘》。影片描写一位留学归来 

的青年抛弃了青梅竹马的未婚妻,逼得她跳尼罗河死去。埃米尔在影片中扮 

演女主角。这部影片在开罗公演,又获得了成功,埃米尔这两部故事片的成 

功,无论是题材,还是艺术风格方面都为埃及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她被阿拉伯人称为“埃及电影艺术的奠基人”和“埃及电影之母”。 

     正当埃米尔在开罗从事电影制作的同时,亚历山大的拉马兄弟也在做着 

同样的努力。他们也被公认为是埃及电影事业的先驱者。拉马兄弟先后拍摄 

了30部故事片。 

    在无声电影时期,最为著名的一部影片是穆罕默德·克里姆根据埃及著 

名作家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于1914年出版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改编 

而成的《泽娜白》。它通过一出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控诉了罪恶的封建礼 

教,触及了埃及农村黑暗的社会现实。克里姆用电影语言对小说作了成功的 

艺术处理。1930年在开罗首映,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 

    在埃及电影史上,克里姆(1892—1972年)是第一位现实主义电影大师。 

他的拍摄手法简明、朴实、真切,重视实景拍摄。《泽娜白》一片具有突出 

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并被认为是埃及电影史上出现的第一部现实主义的电 

影杰作。与此同时,还有一位较为著名的电影工作者得托果·米兹拉希。他 

自导自演的反吸毒片《可卡因》以及另一故事片《5001号彩票》都获得了成 

功。这两部以社会问题为题材的影片对埃及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 


… Page 80…

                                 六、绘画 



     绘画是一种渊远流长的艺术,目前发现最早的作品是15000年前旧石器 

时代晚期产生的存在于西班牙和法国的岩洞石壁上。经过深长的历史发展, 

绘画早已成为各个国家的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 

     绘画属于依赖视觉来创造、感受和欣赏的造型艺术。它充分调动光、色、 

线、形、空间等造型因素创造静态视觉形象。因此,画家在对客体的观察、 

理解和感受中,势必融入个人修养、气质、性格和才气等主观因素,按照个 

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进行艺术再创造。这就是绘画风格新陈代谢、百花 

齐放的主要原因。 

     19世纪世界绘画艺术的中心在法国。1789—1794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 

革命的意义是深远的。列宁曾指出:“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 

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人类文明和文 

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的标志下度过的”。19世纪的法国绘画,获得了全面 

的繁荣,并且影响着欧洲各国绘画艺术的发展。 



                          1。独领风骚的法国绘画 



     19世纪,法国的绘画获得了全面的繁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 

义和印象主义等等,不但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人类艺术地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 

的方法,而且影响着欧洲各国文艺的发展。 

      (1)印象主义 

     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1874年,一群青年画家在巴黎组织了一个他们 

自己的画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这些看起来违反传统的作品遭到了嘲讽 

和抨击。同年4月25日,《喧闹》杂志上发表文章,以戏谑的口吻,借莫 

奈的《日出·印象》一画,把这个展览会叫做“印象主义者的展览会”。这 

群青年画家接受了这个带着嘲笑味道的帽子。此后,“印象派”这一名称便 

广为流传,并且载入了美术史册。 

     但是,印象派运动并不是1874年才开始的。印象主义的历史应当追溯 

到1863年的“落选沙龙”。由于许多作品在正常展览沙龙中被排斥而引起 

公愤,促使拿破仑第三批准举行了这个展览,即所有落选作品的展览。“落 

选沙龙”中最著名的是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从那时起,在巴黎便逐渐形 

成新的艺术团体。一批年轻的艺术家以马奈为首,在巴黎盖尔波瓦咖啡馆定 

期会唔,讨论艺术上的各种问题。经常参加这里集会的有莫奈、雷诺阿、毕 

沙罗、塞尚等。印象派画展从1874年到1886年共举行8次。在第3、4次 

展览时,它已经成为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的艺术派别了。 

     印象主义在理论上是受了当时光学科学发展的影响。当时,几种有关光 

学和色彩的著作相继发表,如德国科学家赫尔姆荷尔兹的《色调的感觉》和 


… Page 81…

 《生理学的光学》,以及法国科学希凡诺《色彩在工艺美术上的应用》等书, 

印象主义画家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应当从光的角度来观察,而一切物象又是 

各种不同色彩的结合,离开了“光”和“色彩”便没有这个世界。于是,印 

象派就把如何去表现“光”和“色彩”当作他们的研究中心,并以此开展他 

们的创作活动。印象主义创作原则在当时无疑具有革新和进步的意义。 

     但是,关于哪些画家是属于印象派,而哪些画家又不能归入印象主义者 

之列,曾经在美术史上有过争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印象主义画家的主要 

代表人物有马奈、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塞尚等。 

     美术史上常把马奈说成是印象派的创始人。其实马奈在创作初期是倾向 

于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