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性爱与文明 [奥地利] 弗洛伊德 >

第26章

性爱与文明 [奥地利] 弗洛伊德-第26章

小说: 性爱与文明 [奥地利] 弗洛伊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值得爱的,但一旦爱上之后,又要求她们对自己忠诚。这种爱情免不了经受一段艰难的磨折。我们知道,本来,无论哪一种热恋行为,多少都具备一种强迫的性质(Compulsion)。
  但这类男人的强迫欲望却又更进了一步,当他们爱上自己无法不爱的女人时,这种强迫冲动,就更是无法阻挡。他们的恋情的确诚挚热烈,十分专一,但若以为他们一生只有这样一次热恋,那就错了。事实上,这类独钟的爱缘在他们一生中不断出现,每一次差不多都是上一次的翻版。随着这个人生活条件的改变,如迁居或改行,他们的情妇也会换人,到最后,他们的这种经验会愈积愈多。二、在这类人的性格中,最使人惊奇的是那种渴望成为其爱恋对象的拯救者的欲望。他们坚信对方永远需要他,认为如果没有自己的支持,她们一定会出错,落到凄惨可悲的境地。因此,他觉得自己必须成为她的保护人,而要保护,就得管住她,不让她出去。如果女人确是浪荡惯了,不值得信赖,或者她的生活的确无所依赖、艰难备至,这种保护冲动还情有可原。但问题是,即便在没有上述状况时,他的这种保护冲动仍然非常强烈。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人,平时,他在女人面前总是花言蜜语,温存备至,使尽一切巧计加以诱惑,一旦得到一个女子,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征服她对自己“忠诚专一”。
  现在还是让我们暂时回忆一下这种人的上述各种特征吧:他们所爱的女人必须属于别的男子;她们必须是轻浮的,他也需要这种轻浮;他的强烈的嫉妒心,每次都渗入骨髓;虽然信誓旦旦,却又不能保持一生;他对爱恋对象总是具有一种特有的“保护”冲动等等。要想从这种种表现中寻找到一个单一的根基,看来并不简单,但这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当我们运用精神分析法对这些人的性生活进行审视时,便可以得到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们发现,这些男人选择对象的条件和爱恋的特别方式,其渊源与正常人的爱情大致是相同的,这就是他们幼儿时代对自己母亲的那种眷恋之情的固置。这种固置可能表现为许多形式,而这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对于正常人来说,他们选择的对象固然还保留着“母体原型”的痕迹(如年轻人对成熟妇女的爱恋),但他们的原欲脱离开母亲的意象还是非常容易的。这类人就不同了,他们的原欲在母亲身上倾注得过久,因此即使越过了青春期,其母亲的特征仍旧很大地影响着他们对爱人的选择——她们之间的相似使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对象乃是他母亲的替身。对此我们可以用一个有趣的比喻加以说明:婴孩如果生产顺利,他们的头一般都是圆的;如果不幸诞生时遇到困难,延误时间过长,他们头部的形状,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从母亲的骨盆中塑出来的。这类人的爱情条件和爱恋方式的确源自恋母的情感,但只这样说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提出一些合情的证据来。最容易论证的是第一个条件,即“所爱的女人必须属于别的男人”,或“不能缺少被伤害的第三者”。从这点我们立刻可以想到,在一个于家庭环境中长大的男孩子看来,母亲属于父亲所有,这是使母亲成为母亲的最正常性质。至于这类人在恋爱中表现的那种专一性,即感到他爱的人是他心上独一无二的人,不能被别人所取代,这同幼小男孩的观念也有类同之处。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母亲,同母亲亲近是他求之不得的,也是不能由别人所替代的。如果这类人选择的爱恋对象的确是母亲的替身,那么对另一个矛盾又该作何解释呢?这个矛盾便是:他虽然每次总是疯狂地爱着一个女子,似乎至死不渝,终身不二,但一生中却总免不了一次次地转换恋人。从其他方面的精神分析中,我们曾发现过这样一个固定的规律:人的潜意识中对某种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东西的热恋,会表现为一种永无止境的追寻活动。这是因为,替身终归是替身,它永远不能像真身那样满足他的渴求。小孩子在到达一定的年龄之后,会变得极喜发问,对这种现象同样应作出这样的解释:他们本想只问那个他们最关切的问题,但这类话却不管怎样也说不出口。同样,对那些整天唠叨不休的精神病人,也可以作出相同的解释:他们心中承载着某种秘密的重压,极需一吐为快,但无论如何也不肯说出来。至于这种爱情的第二个条件,即选择的对象必须具有淫荡的性格。似乎与母亲的意象完全不合或简直就是冲突的,因此不可能有因果关系。在成年男子的内心深处,母亲总是被神化了的,有着贞洁的美德。假如同别人的交谈中自己母亲的这种品质受到些许怀疑,他就感到极大的耻辱。如果自己也猜忌起来,则感到十分痛苦。母亲与“妓女”间的这种极其鲜明的对照,激发我们去对这两种情结(恋母情结与恋淫荡女人的情结)的发展史作深入探讨。我们只能从潜意识中去探寻这二者之间的关联。很久以来我们就已经发现,两种在意识(注意:与潜意识不同)中相互排斥的东西,可能在潜意识中正属于一体。所以我们想到了孩子生活史中的一段,这就是几乎在其青春期到来之前的那一段。这时,他似乎知道了一些成人性生活的真实情况。这种对性生活秘密的理解,一般是借助某些流传于口头的粗俗语言达到的,在这些语言中使用的形容词当然都是恶意的或敌视的(把性生活贬为极低)。
  这种对成人性生活的了解,与长辈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是极不相称的。那些第一次了解这些事体的小孩,会马上想起自己的父母。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这样斥责说:“你爸爸妈妈才是那样子的,我的父母决不会干这种事。”
  随着这种“性的启蒙”,他们又进而得悉,世界上有很多女人是凭借与人性交来维持生活的,这些人多半都为人鄙视。小男孩大概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会瞧不起她们。一旦他了解到,通过这种女人他自己也可以拥有成人们才有的特权,即进入的性生活领域时,便开始对这些女人怀有一种渴望而又恐惧的感情。后来,他便不再相信,这种人人几乎都有的“丑恶”性行为在他父母身上就没有,于是只能以嘲弄的态度对自己说,既然父母做的事与她们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母亲与妓女之间便没有太大差别了。又加上他此时得到的见闻重新挑动了孩提时代的印象,那时的欲望和情感于是得以复苏。最后,他会在这些新知识的挑动下,再次欲求得到母亲和仇视碍事的父亲,这就是说,他再次陷入伊底帕斯情结里了。使他耿耿于怀的是,母亲只允许父亲有与她性交的特权,而他就不允许。在他看来,这确是一种不忠的行为。假如这样一种激情不能很快消除,那就只能通过某种方式将它发泄出来。这种方式只能是种种荒唐的幻想——在这种幻想中,母亲的形象总是以奇特的变形形象显现出来,幻想造成的性刺激迅速增强,最后只能以“自淫行为”为结束。由于恋母和仇父这两种倾向总是同时出现,他就很容易幻想着母亲的不贞。那些在幻想中与母亲有私情的情夫,又总是有着与男孩自己相似的性格,或者说,就是他在理想中所希望的自己成长为能同父亲匹敌的样子。我在很多地方提到的“家庭浪漫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男孩通过种种奇特的幻想所交织成的一厢情愿的结局。我们一旦理解了儿童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女人的放荡性格为什么成为男人爱恋的条件,就很明白了。这种现象应追溯到恋母情结,追查到这一根源,它的奇特性和自我矛盾性便消除了。很显然,我们所讨论的这一类型的男人,其早年情欲在个体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不难发现,他日后所做的事情,正是他青春期之前童年幻想的凝聚。此外还应看到,青春期中过分的手淫也或多或少促成了这件事情。在清晰的意识看来,“拯救”爱人的冲动与支配着这个人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的幻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和明确的关系。即使有关系,也是一种松散的关系。这就是说,既然他所爱的人天性放荡、情爱不专一,便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窘迫之地,所以他有责任尽自己的能力去保护她。这种帮助就是使她注意自己的贞操,不要继续做坏事。但通过对遮蔽性记忆、幻想及夜梦的考察,我们便发现到,这种解释只是对潜意识动机的一种恰到好处的“合理化处理,(在羞于承认自己某种行为或思想的潜在动机时,便在无意中用其他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来搪塞)。就像一个极成功的”梦的继发性加工过程“常常可以瞒过我们一样。这种”拯救“的观念,自然也有其原因和独特的重要性。实际上,它同样来自”恋母情结“,或者更确切地说,来自“双亲情结”。当一个儿童听说自己的生命来自双亲,或者听说是母亲生下了他,他的感恩戴德之情中便会夹带着一种长大后独立自主的想往,并期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以某种珍贵的礼物回报父母的恩惠。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个小男孩为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许会说出这种话:“我并不想从父亲那儿得到什么,他现在给我的东西,将来我一定还给他。”由此他可以编造出种种幻想,如从某些危难中救了父亲一命,大恩回报之后,他便坦然地离开了他,与他断绝了父子关系。一般来说,这样的幻想需经过伪装以后才能进入意识,所以“拯救”的对象往往不是父亲,而变成皇帝、国王或某个大人物,这些幻想往往成为名诗的材料。在“拯救”仅针对父亲时,其幻想中包容的意思主要是保持自尊;如果这种拯救是指向母亲,它包含的就主要是一种感恩的激情。母亲给了他生命,这是不可能用任何别的礼物来报答的,但是只要在潜意识中稍稍变一变“拯救,母亲的含义(这在潜意识中是很容易的,即使在意识中,许多观念不是也有许多歧义吗?),感恩的欲望就可满足了。改变的方式仅有一个,那就是给她一个孩子,或者使她再生一个孩子。当然,这个孩子必须像自己。这样一种变化后的含义与原来的含义(“救了母亲的命”)相差并不太远。这种改变看上去还是合理的,因为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母亲给了自己以生命,他报答时又归还给她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小孩。做儿子的力求让母亲生一个像他一样的孩子,以表示感恩图报,这就是这种“拯救”的本质。在这样的拯救幻想里,他无意中已拿自己替代了父亲,在他期望着“自己做自己的父亲”的时候,他的所有的天性、爱好、恩情、欲望、自尊、自重和自立等,统统都得到了满足。在这样一种“含义转换”里,就是连“拯救”中的危险意味也不曾失去。因为一个生命的出生本身就是一种危机,这个生命依赖于母亲的受苦而存活下来。因此人们常常说,在整个人生中,出生乃是人生第一危机。实际上,这第一次危机乃是日后人生旅途上遭遇到的各种危机的原型,这一原型经验在人内心深处有着深刻的烙印,一再造成我们称之为“焦虑”的情绪性表现。人们对这第一次危机有着一种莫名的畏惧感,所以在苏格兰的一个传说里,由于主人公马克多夫出生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