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老子思想批判-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有学者认为,老子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的利益鼓与呼的。我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因为没有丝毫历史依据可以支持此种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历史的事实倒是证明了老子“绝学”、“绝圣”、“不尚贤”、“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鼓吹,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次的焚书坑儒,将学者当作敌人进行镇压,大肆破坏与毁灭中华文化的理论根源!
历史上的秦始皇,一是按老子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②,劳民伤财,动用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遍寻不死之药。另一件事,就是按着“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以及“绝学无忧”④的主张,而坚决实行焚书坑儒的。是时,除了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和秦史外,其余各种文化典籍“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言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⑤第二年,秦始皇便向知识分子开刀,有学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⑥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
① 贾谊:《新书·修政语》引。
② 《道德经·五十九章》。
③ 《道德经·六十五章》。
④ 《道德经·二十章》。
⑤ ⑥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谁都知道,汉代以前没有造纸和印刷术的应用,书籍都是用毛笔抄写在简牍上的,因此每一种书的数量都不会多,秦始皇在全国的大量焚书,给中国历史文化造成的巨大损失是可想而知的。
焚书坑儒,不论是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秦始皇不是第一个实行者,也不是最后一个。特别一些篡权者、叛乱者、侵略者,焚毁历史文化典籍,都是毫不手软的。在这方面,秦始皇并不孤独。例如,有些史学家、考古学家,认为中国始有文字创造并使用,距今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有统一文字使用的历史,至少始于黄帝之时。五帝时期的史料严重缺乏,就同夏禹这个野心家颠覆了五帝时期帝位选贤制度,建立“父传子、家天下”的君主独裁政体后,为掩饰自己不光彩的行为毁掉史料有关①;至于秦始皇以后,有史可稽的焚书事件也不少。如:公元190年,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不仅焚烧宫庙、官府、民居,还焚毁馆藏古籍七十车②;公元549年,侯景作乱攻陷会稽,烧尽东宫藏书③;公元554年十一月,西魏攻破江陵,俘获梁元帝,城陷时,焚毁古籍十四万卷④;清兵入关后,为达到政权永固,必欲消灭中原文化,以满族文化取而代之。先是强令全国人民都一律剃头而留满人发式,不从者就一律杀头,而且对此不准有任何奏议,这就是杀头没商量。此后,就一次次大兴文字狱,借机毁坏文化典籍…… 在西方,
——————————
① 赵汝珍:《古玩指南全编》,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258~259页。
② 《风俗通》。
③ 《三国典略》。
④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每辞书出版社会性983年12月版,第216页。
古希腊侵入亚里山大港,焚毁那里图书馆费了九百多年收集的藏书①。同样,希特勒、日本侵略军也没有一个不是焚书狂!
我们再回头仔细看看:“善治国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替谁着想,而又是说给什么人听的呢?
学者做学问,不论自己的水平高低,最起码的一条,就是不能闭着眼睛说瞎话!同样,“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没有一条不是为统治者的愚民之治服务的。
绝学无忧口号的提出,对那些执政为个人或某一阶层私利的独裁统治者实行“愚民”统治,可能会有某种暂时的利益,但是,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立场上说,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中间自然也包括那些统治者。因为,自然界在事物阴阳相感、相引、相交、互动、互渗、互为己根,以及事物同性相斥、竞争、极反、互灭等诸种客观自然规律的作用下,是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的,人类要得到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也就必须不断地研究这种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解决一个个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地了解它的新变化。因为,只有及时地掌握这种新事物的变化规律,才能趋利而避害,取得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而造福于人类自己,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就是中国一句最普通的老话“学无止境”所揭示出来的客观真理。
而“绝学”的提倡,则不啻为一剂毒药,它比前不久那个动乱年代制造出来的“读书无用论”还毒。这是因为,“读书无用论”,只是宣扬读书的“无用”而已,在客观上影响人们的学习积极性。而“绝学无忧”论,则已经不是什么“有用”与“无用”的争论,可学与可不学的自由选择,而是一种断然的“根绝”措施,而且说只有这样,统治者才能高枕“无忧”,否则就会产生忧患,就会有祸害发生!
————————
① 席振常:《中国文化之谜》第四辑《序》引汤因比说。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历代国家动荡时期,新兴的统治者登台统治人民之后,往往都要搞一阵子毁灭中华文化的罪恶活动,而其信奉的,就是老子的“绝学无忧”理论。老子的“绝学无忧论”是不是比“读书无用”论更有害呢?我相信,只要是不抱偏见的人,就都会得出一个正确的认识。
当今世界,正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互相交流、碰撞、融合、产生优胜劣汰大变化,由此而导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中国,也正是处在上下一心,团结奋斗,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以彻底改变历史造成的落后局面,努力赶超世界科技先进、发达国家,以实现中华民族历史复兴的时期,学哲学、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正是为实现这种理想所需要大力提倡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老子鼓噪的“绝学”、“绝巧”、“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等一系列谬论不是进行批评,而是反对进行批评,乃至对其进行美化与吹捧,给其戴上“哲学之父”的高帽,大喊其思想如何“奇妙”,乃至喊出“老子的书就是国际性的智慧经典”,“在21世纪,中国还需要老子,世界也还需要老子!”这种吹捧之肉麻,夸耀之无状,无论怎么说,我都认为这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第六节 尚贤与不尚贤的理论不同
在黄帝的治国思想理论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尚贤任能。其言论有:
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贵贱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天地之恒常:四时,晦明,生杀,柔刚;万民之恒事:男农,女工;贵贱之恒位:贤、不肖不相易;畜臣之恒道:任能毋过其长;使民之恒度:去私而立公。①
王天下者,轻悬国而重士,故国重而身安;贱财而贵有智,故功得而财生;贱身而贵有道,故身贵而令行。令行天下,天下则之。②
不重学,去师道,无以建生。当者有极,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而异理,审知顺逆,是谓道纪。以强下弱,何国不克?以贵下贱,何人不得?以贤下不肖,何事不成?③
一言而利事者,士也。一言而利国者,国士也。是故,君子卑身以从道,智以辨之,强以行之,贵道以并世,柔身以待时。王公若知之,国家之幸也。国大人众,强之于始,身载于后。④
—————————
① 《黄帝经·经法·道法》。
② 《黄帝经·经法·六分》。
③ 《黄帝经·经法·四度》。
④ 《黄帝经·十六经·前道》。
行憎而索爱,父弗得子;行侮而索敬,君弗得臣。①
吾苟能亲亲而兴贤,吾不遗亦至矣!②
黄帝治国,强调尚贤重士的观点,不仅是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且是防止政治腐败,为害于民,遗祸于国,保证执政权力始终掌握在“体正信以仁,慈惠以爱人”③者的手中,使政治实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由此而制定了上至帝王,下至大臣的选贤任能制度。后世将五帝时期的帝位选贤任能制度,或谓之“禅让”,或称之“推位让贤”。如:黄帝有子二十五人,这二十五人之中没有一位继承帝位者。在黄帝死于涿鹿大地震之后,是其子青阳居少昊代为理政。青阳是黄帝在二十五子之中最为倚重的一个,力牧与大山稽在论及战蚩尤之中,就曾称赞:“战盈六十,而青阳未失”④。涿鹿之战后,黄帝就又派青阳司职于少昊之地,且施政多有建树。依照其时情形,青阳若称帝并把帝位传于己子,是不会遇到任何反对意见的。但是,历史的事实是,不仅青阳自己始终虽主政治国而未称帝,也未让自己的任何一个儿子登上帝位,而是精心挑选培养着一个帝位的继承人——高阳,最后选定高阳继承黄帝,登帝位而治国,这就是帝颛顼。因为,高阳在少昊之地佐青阳理政之中,就显示出了“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⑤的卓越才华与品格。帝颛顼也同样未将帝位传于自己的任何一个儿子,而是在晚年将帝位传于桥极之子高辛,高辛即位为帝,这就是帝喾。
——————————
① 《黄帝经·称经》。
② 《黄帝经·十六经·立命》。
③ 《黄帝经·十六经·顺道》。
④ 《黄帝经·十六经·正乱》在传抄中,误将青阳抄作了“高阳”。
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在五帝时期的帝位传承中,只有帝喾一个人是将帝位传给了其长子挚。对此,后人或以为在帝喾之前并不存在帝位“传
贤”的制度,如郭沫若先生就有这种认识①。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五帝时期的帝位“选贤任能”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选贤任能”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其一,这种“帝位选贤禅让制度”是只在帝王的后裔中选贤,而不是在天下百姓中实行;
其二,它还承袭有自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方国之时形成的“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的旧制约束。如少典传轩辕以“帝”位,因其姓姬,是长子,任榆罔为“后”职,因其为姜姓,为庶出,为次子。其后,黄帝重用的青阳、青阳选贤承绪帝位的高阳,以及高阳选贤继承帝位的高辛,虽然破除了帝位传长不传幼的旧习,但可能还存在着先嫡而后庶的习惯。因为,青阳、高阳、高辛,都是“姬”姓。高辛之子中有弃、契、放勋等。其中挚为姬姓,而放勋为伊姓,且帝喾传帝位之时,放勋只有十余岁。在颛顼的后代中有老童、鲧等,皆不若挚与放勋为贤。故帝喾传位于挚。
其三,“选贤任能”的标准是“贤”。中国自古在推举贤能人才之中,就有一个“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行为品德标准。所以,我们不能以五帝时期有帝喾将帝位传于其子挚,而贸然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