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帝王之死 >

第10章

帝王之死-第10章

小说: 帝王之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无敌。而今,赵雍先生再度作为见证。可是,从此之后,改革变法之举,在中国却成了绝响。我们真搞不懂,当权老爷为啥不走这条立竿见影的路,却坚持着僵化了的传统。坚持的结果是,逼出革命,玉石俱焚,身败名裂,政权
覆亡。偏偏当权老爷宁可身败名裂,政权覆亡,也不肯改革变法,使自己强壮如牛。这是中国的传统悲剧,嗟夫。
  赵雍先生征服了云中之后,雄心更炽,他要以云中为根据地,率大军南下,穿过戒备松懈的义渠部落(陕西北部),征服秦王国。为了亲自考察秦王国关隘山川形势和了解秦王国国王跟政府官员的能力,他施出诡计。于是,他派特
使赵招先生前往秦王国报聘,却自己冒充赵招,而由赵招先生作为助理。物色几位测量师,以随员名义,随他前往秦王国首都咸阳。这是一次最可怕的冒险,赵雍先生如果不溜得快,结果可是非常明显。他将先楚怀王芈槐先生一步,成
为秦王国的囚犯,而且还得不到同情。盖赵雍先生这种做法,不但是严重的失礼,而且是严重的冒犯。假如秦王国立即派人搜查,当场搜查出地图,赵雍先生以国王之尊,兼干“死牌”勾当,纵是五花大绑,刑场斩首示众,各国也没啥说的
。这正是赵雍先生的性格,永远发动挑战。
梦中美女——吴娃
  然而,他的雄心壮志,却因为他自己的一项错误决策,全付流水,不但事业全付流水,还断送残生。这项错误的决策,在秦国王嬴驷先生的问话中,可得到信息。嬴驷先生问他:赵雍既在壮年,为啥把王位早早地传给儿子?呜呼,早
早传位给儿子,是赵雍先生又一项突破性的构想。盖传统上,当老君王在位时,王储不准过问政治,不准跟大臣们结交,他阁下只好整天躲在巢穴(东宫)里跟女人睡大觉。主要的目的是防范儿子反叛。专制政治下,包括君王在内,都
缺少安全感,连父子都互相猜忌,更别说对其他人等矣。可是,一旦老君王死了他娘的,王储登极,对他面对的庞大政权,就像一个文科学生突然间接管一个核子反应炉一样,自然危机重重。赵雍先生的创见是,早一点使儿子面对困难
,老爹则站在背后指导,有朝一日撒手人寰,儿子已成了熟练工人矣。
  构想是突破性构想,原则也是极正确的原则。可是,在实践的节骨眼上,却出了岔。他早日传子的制度很好,他传子的方法却不对。
  赵雍先生原配妻子,原是韩王国皇族女儿,生子赵章,名实俱符的嫡长子,赵雍先生宣布他当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太子。十六年后,也就是说,太子赵章先生已十五岁时,有一天,老爹赵雍先生视察到大陵(山西文水),做了一个梦
,梦见一位貌美如花的姑娘,鼓琴而歌。词曰:美女轻轻盈盈啊
  娇脸儿像花瓣上的粉绒
  命中注定的啊
  谁欣赏我的颜容《史记》原文:他日,王(赵雍)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赵雍先生对梦中的美女,念念不忘,不但不忘,还对他的大臣们宣传他的梦中艳遇。于是,大臣之一
吴广先生说:他有一个女儿,似乎正符合梦中美女的条件。赵雍先生大为兴奋,就在大陵行宫(大陵之台)召见。这位吴家千金——吴孟姚女士,羞羞答答,袅袅婷婷,上得台来,杏脸含春,仪态万方,长相跟梦中那位美女,竟然一模一样
。请她弹琴,悠扬清澈,是第一等造诣。赵雍先生魂不守舍,立即迎进皇宫,作为小老婆之一。
  中国人一向早婚,吴孟姚女士既然还没有嫁出去,年龄总不会超过十六七岁。赵雍先生爱这位小妻子爱得发紧,昵称她“吴娃”,黄河流域一带,小民口中之“娃”,即“小孩子”之意,亲热之词也。第二年,她阁下生下一个儿子,赵何。好
运气接踵而至,正宫娘娘韩女士恰好一命归天,吴孟姚女士遂成了王后。
权力使人糊涂
  吴娃女士既当了王后,而且又有了儿子,宫廷中的夺嫡斗争就不可能避免。是吴娃女士先起此意乎欤?(她老爹吴广先生可能就是主谋。)或是赵雍先生爱小妻子爱得昏了尊头,用以取悦乎欤?史书没有记载,反正两者必居其一。于
是,有一天,赵雍先生撤销长子赵章的太子封号,宣布尚不过是一个顽童的赵何小子接任太子。并于公元前299年,传位给赵何小子。赵雍先生当然成了太上皇,可是他拒绝这个富贵的头衔,改称“主父”。
  这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赵雍先生一连串强有力的顺利勋业,使他逐渐眼花。呜呼,权力使人糊涂,绝对权力使人绝对糊涂,他认为只要他愿意,想做什么,都铁定地可以达到目的。然而传位给赵何小子五年后,公元前2
95年,事情发生变化。
  读者老爷一定还记得楚王国芈商臣先生的故事,一个宫廷流血政变,迫在眉睫。
  时候终于来到,公元前295年,赵雍先生率领全体皇族和政府高级官员,前往首都邯郸东北直线距离六十公里的沙丘(河北平乡)度假。商王朝最末一位君王子受辛(商纣王)先生时代,沙丘不叫沙丘,而叫“钜桥”,在那里建有世
界上最大的粮食仓库和一座高台、两座离宫。身为太上皇(主父)的赵雍先生,跟身为国王的赵何先生,各居一宫,相距三公里,被罢黜的前任太子赵章先生的行营,就设立在两宫之间。
饿死沙丘宫
  阴谋在赵章先生行营中进行,他和他的智囊田不礼先生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再不发动,以后可能后悔。田不礼先生尤其积极,他曰:“赵何那小子,远离首都,离宫守卫的力量,十分薄弱,不堪一击。”然而,虽然警卫不堪一击,但
赵章先生考虑到自己的进攻力量,也没有成功把握,如果霸王硬上弓,以硬碰硬,万一攻不陷离宫,一击不中,就没有第二击的机会矣。田不礼先生曰:“我们可假传太上皇(主父)的命令,声称有紧急事故,召唤赵何小子晋见,赵何小子必
然经过我们营地,我们就伏兵截击,一刀杀掉。”赵章先生曰:“杀掉国王,怎么善后?”田不礼先生曰:“只要杀掉赵何小子,再多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届时再假传太上皇旨意,号召军队。那时候你是王位的唯一继承人,谁敢违抗?”
  这是一个具有百分之百成功可能的安排,却想不到肥义先生事先吩咐过一句话,任何宣召国王赵何小子的命令,都要先报他知道。
  一个伪装的太上皇赵雍先生的特使,深夜前往离宫通报曰:“太上皇忽然得了急病,要面见吾王,请火速驾往!”侍卫官高信先生记起肥义先生的警告,立即转报肥义先生裁夺。这是生死关头,一个错误的决定,将使历史改变。肥义先生
有点怀疑,他曰:“太上皇御体,一向健康,怎么恰恰深更半夜就发了病?这件事有点蹊跷,必须慎重。”于是共同晋见赵何小子,肥义先生曰:“我想到一个办法,由我带着大王的护卫,先行前往,如果有变,我首当其冲,你们可有充足的
时间准备。如果平安,大王再去,也是一样。”嘱咐高信先生曰:“你和侍卫军要加强戒备,紧闭宫门,除非特殊情况,千万不可打开。”
  忠心耿耿的肥义先生和他所带的皇家护卫,在意料中的,全体死于伏兵。可是等到田不礼先生燃起火把,清查战果时,才大吃一惊。跟赵章先生曰:“消息已经走漏,后患莫测。我们唯一的生路是,在事情没有爆发前,火速进攻离宫
,能攻破离宫,杀掉赵何,结果相同。”呜呼,前已言之,在离宫没有戒备情形之下攻击,还不能期其必胜,何况此时。
  离宫正在危急,救兵杀到,原来是赵雍先生的叔父大人赵成先生,跟皇家教习(太传)李兑先生,在首都邯郸坐卧不宁,唯恐赵章先生有什么变化,分别各率一支军队,赶来沙丘保驾。想不到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赶上恶战。赵章先
生的军队大败,四下溃散,他这时才慌了手脚。田不礼先生曰:“你先投奔太上皇,涕泣哀求,他可能庇护你。事已至此,由我率残兵抵抗他们的追击,使你有脱身的时间。”
  李兑先生击斩田不礼先生后,判断赵章先生别无他路可以逃生,只有投奔太上皇一途。于是,就在赵雍所住的另一离宫的四周严密布防,然后唤开宫门。李兑先生和赵成先生入见赵雍先生,要求赵雍先生交出赵章。赵雍先生一口否
认赵章先生来过,李兑先生再三再四警告说:凶手必须归案,赵雍先生就来个没嘴葫芦,闭口不言。李兑先生曰:“事已至此,不得不发,我们只好搜查,搜查不出,再叩头请罪。”赵成先生赞成这个意见,大势急转直下。
  赵雍先生现在遇到他此生第一次无法克服的困难,没有人帮助他,当他也打算出宫时,宫门已在外面反锁矣。李兑先生大军把离宫包围得水泄不漏,插翅难飞。几天之后,宫中粮食吃尽,赵雍先生开始挨饿。在饥饿难忍时,他爬到
宫墙上向外哀号,许诺他从此降为平民,不问国事。他呼唤李兑先生和他的叔父大人赵成先生,合围的军士们都流下眼泪。可是李兑、赵成二位,为了保护自己,仍然无动于衷。政治无情,变局发展到这种地步,谁也无法解开这个结。
最后,赵雍先生爬到树上搜索一些鸟蛋充饥,又支持了一月有余,终于饿死在寂无一人的空屋之中。一代英雄,如此长逝,千载之下,我们仍为他痛哭。他为国家做了太多的事,也为他错误的决策,付出可怕的代价。
  李兑先生之流的叛徒,直到三个月后,才敢开锁进宫探视,可怜的太上皇赵雍先生,肌肉已被鼠蚁啃了个净光,只剩下一具枯骨。就把他安葬在代郡(河北蔚县)西南五十公里地方。现在,山西灵丘,就因赵雍先生的陵墓而得名。到过
灵丘的骚人墨客,徘徊瞻望,依稀看到叱咤风云时和倒卧在空屋中活活饿死时,两副对比的形象,娇妻爱儿,以及彪炳勋业,不过一场幻梦,都会低头叹息,不能自已。
(本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