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剑桥中国隋唐史 >

第122章

剑桥中国隋唐史-第122章

小说: 剑桥中国隋唐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方式,这种雄图大略的拓边观念也在最先被放弃之列。外域人马上出现在 
中国的大门口:吐蕃人占据了陇右道,回纥人前来帮忙,但是要价是很高的。 
     如上所述,安禄山之乱以后外事方面极度紧张的状态终代宗之世都是这 
样。它的经济影响也很深远。维持一支足以延缓——即令不足以停止的话— 
—吐蕃人前进的边防军,其费用成了经济上的沉重负担,何况帝国的经济由 
于安禄山之乱及其后果已经陷入混乱状态。这时期为了保卫长安而花费的供 
应每年超过150万缗,尚不包括每年得花100万匹绢以交换回纥人的战马, 
因为中国的养马地和牧场现在都已没入吐蕃人之手。边境地区的军屯制度也 
已被破坏,而要使这一制度适应新情况的努力则需要几十年才能见效。 
     到779年,吐蕃人对西北的入侵已使双方的军队呈衰弱之势。唐德宗在 
780—781年决定向吐蕃人议和。双方的会议在最初是讨论一些具体问题,例 
如怎样遣返被拘留在拉萨的唐朝的使节问题。吐蕃人对中国人的意图抱疑虑 
态度,但是新上任的吐蕃首相尚结赞立刻看出,那时与中国缔约比继续攻战 
有利得多。783年开始谈判并于次年签署的条约规定了两国之间的边境和无 
人地带应在沿甘肃和陕西的当前军事控制线上。它还规定了交换俘虏和难 
民。条约还把吐蕃人现已占领的大片土地正式割让给吐蕃人。德宗之所以同 
意订立此约,主要是因为河北诸镇在781年爆发了叛乱。事实上,这是一项 
很重要的外交成就,因为它保证了唐帝国的西部边境的安全,使中国军队能 
腾出手来承担东线的任务,其代价不过是承认既成的事实而已。 
     可是,在783—784年的战争危机之后,休战协定又被两个签字国所破 
坏。吐蕃人曾经保证要帮助唐政府讨平叛乱,但是在784年,有一支前往解 
救中国人的吐蕃部队反而投向了叛乱皇帝朱泚。在唐政府方面,它收回了把 
安西和北庭的亚洲内陆殖民地割让给吐蕃人的含蓄的诺言。结果又爆发了敌 
对行动。尚结赞因为深知唐政府已被内部战乱所削弱,就采取了攻势,在785 
年和786年深入到陕西腹地。他深深了解唐王朝的宫廷政治情况 (顺便说一 
句,这个例子说明在当时使用间谍和国家之间搞阴谋诡计的活动是多么广 

… Page 367…

  泛),他派人刺杀了中国军队中最优秀的将军们。他的计划两次得逞,而在 
  787年,第三位将军也几乎在谈判期间被杀,其实这次谈判是吐蕃人所设的 
  圈套。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为“平凉劫盟”,使得中国朝廷为之哗然。中国和 
  吐蕃长远利益的各不相容,现在已是很明显了。德宗遗憾地被迫放弃了他曾 
  认真地考虑过大约八年之久的与吐蕃结盟的想法。 
        回纥人是中国另一个自然的择友对象。回纥人在6世纪中叶到7世纪中 
  叶时原是突厥大草原帝国的臣属,但是从7世纪40年代起,他们自己也变成 
                                                                                      ① 
  了突厥语游牧民的九姓回纥(突厥文为To…quz oghuz)新联盟的首领。突 
  厥帝国大约在7、8世纪之交得到复兴,但在744年被九姓所推翻,从此九姓 
  便变成了亚洲内陆大草原北部占统治地位的大国。直到840年,回纥人 (我 
  们仍用它为九姓的总称)在今蒙古地方的鄂尔浑河上的首都斡耳朵八里进行 
  统治,这里很靠近未来成吉思汗的大帐。回纥人,在北方称尊的时候逐渐进 
  入半定居生活。他们有文字,有文化,并建有富丽堂皇的帐篷城做宫室之用。 
  回纥人通过粟特人传教士皈依了摩尼教;这些粟特人传教士最后在回纥国家 
  取得了很大的世俗势力,他们或者做政治顾问,或者当可汗的使臣,或者赞 
                    ② 
  助粟特的行商。这些商人以厚利吸引回纥投资者入伙经商,特别在进行横穿 
  亚洲的长途贸易时许以厚利:这条路线是从中国的西北部出发经过回纥领 
  土,再穿过天山而直达撒马尔罕、布哈拉,最后抵达波斯和地中海。回纥人 
  为了维持他们的半定居活动,很注意保持他们赖以生存的游牧骑兵;这种骑 
  兵在9世纪30年代还一直是东亚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如上所述,回纥骑兵部队曾在安禄山之乱中帮助过唐皇室,但是德宗因 
  回纥的傲慢的将领那时曾给他以羞辱而有一段辛酸的回忆,因此他在8世纪 
  80年代无意与他们结盟而不计后果如何。吐蕃人的和约失败以后,宰相李泌 
  在787和788年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来说服皇帝捐弃私嫌,而以国家利益为 
  重。李泌对付吐蕃人威胁的计划是泛亚洲规模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 
  玄宗时代的将军们在中亚的开拓精神。李泌论证说,中国如果与回纥、今天 
  云南的南诏藏一缅部落联盟、阿拔斯哈里发国家(即大食,“在西域为最强”) 
  和印度 (天竺)结盟,中国就可以孤立吐蕃并使之国力耗竭。李泌坚持说, 
  与回纥会盟是他的这个建议的基础,他以辞职相要挟而终于说服德宗放弃不 
  愿讨论此事的顽固态度。回纥新可汗为了自己的原因也愿改进同中国的关 
                                 ① 
  系。在788年,中国和回鹘终于达成了三次重大和亲中的第二次。德宗的女 
  儿咸安公主嫁给了回鹘可汗为可敦,还有一大批丝绸和奢侈品作陪嫁;作为 
  回报,回鹘人答应帮助中国对抗吐蕃。计议中要与哈里发及印度联系的事从 
  未进行,但在中国与回鹘同盟 (它在840年以前一直是稳定的)的重建,对 
  于晚唐的历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关系也不是一帆风顺 
  的,也发生了许多把关系闹得很紧张的事件,其起因是回鹘人发起的以马换 
  中国丝绸的贸易的条件,另外干脆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即中国人对居住在长 

① 伯托尔德·斯普勒: 《突厥人出现以来的中亚史》,载《中亚史》(《东方学大纲》),第1 部分,第 

5。5 章第148—162 页;J。R。哈密尔顿:《九姓回纥与回纥人》,载《亚洲杂志》,250  (1962 年),第23—24 
页。 
② 见V。米诺尔斯基: 《塔明·伊本·巴赫尔在回鹘人中的游记》,载《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学报》,12。2 

 (1948 年)。 
①  788 年起回纥改称回鹘。——译者 

… Page 368…

  安和其他城市的回鹘人的粗野行为有着强烈的反感。中国与回鹘的联盟大大 
  地耗费了唐王朝的国库,但它至少使中国免遭北方游牧民的蹂躏,这与唐代 
  初年突厥和契丹几乎不断的威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是,在8世纪80年代后期还不能立即看清楚,李泌的全盘战略是否真 
  能取胜。790年吐蕃人大举进攻安西 (今吐鲁番)和北庭的中国军事哨所, 
                                                                                       ② 
  这两地是唐王朝在7世纪为了分别监护天山南北路而设置的都护府的故地。 
  这些边远城镇因吐蕃入侵甘肃而孤立于绝域,已有约30年之久,只是偶然有 
  几个向北横穿回鹘领土的旅行者带回一些消息。与此同时,回鹘人出于贸易 
  的缘故,对安西和北庭特感兴趣。790年,他们会合少数滞留的中国军队反 
  击了吐蕃军队,但是在次年秋天,吐蕃决定性地打败了大批回鹘部队。791 
  年中国从此结束了在东突厥斯坦的行政权力,几乎达一千年之久。 
       由于南诏脱离吐蕃而回到唐王朝的势力范围内,亚洲内陆的战略均势在 
  8世纪90年代又变得有利于中国。南诏是六个大的部落集团结成的联盟,在 
  人种上是藏缅族,它约从650年到900年统治着现今的大部分云南省。虽然 
  南诏很早就向唐朝进贡,但它与中国的关系在8世纪的第二个25年加强了, 
  那时唐玄宗派特使册封了南诏王。这个国家逐渐提高中央集权的程度,并把 
  国都建立在今昆明西北洱海边的大理。8世纪初期的几位南诏君主自觉地模 
  仿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制度。但是,在安禄山之乱以前不久,南诏王可能被中 
  国在他的边界迅速增加行政机构所激怒,攻打了附近的唐王朝都护府衙门。 
  南诏借助吐蕃之力粉碎了中国随之而来的讨伐行动。后来由于唐政府越来越 
  专心于对付河北叛乱,南诏就投入了吐蕃的怀抱。南诏统治者向吐蕃称“弟”, 
                                           ① 
  他的某些部队也并入了吐蕃的军队。自此以后,南诏便成了位于南诏之北的 
  剑南西川 (在今四川和西藏的西康地区之间的边界上)的真正威胁。中国两 
  位很能干的将军崔宁 (从767年到779年为节度使)和后来的韦皋 (从785 
  年到805年为节度使),在西南边疆对吐蕃和南诏部队打了一仗又一仗。如 
  果他们牵制南诏的努力失败,唐王朝就会陷入深深的困境,因为剑南西川一 
  旦被蹂躏,长安就不大可能阻挡来自西方和西南方的钳形夹击。可是,对中 
  国说来很幸运的是,在8世纪80年代末期,南诏对吐蕃的附庸关系在新南诏 
  王异牟寻(779—808年在位)的影响下开始有所削弱。韦皋写了一系列信给 
  大理,希望利用异牟寻对吐蕃人的沉重赋税和征兵压力的烦恼情绪。大约到 
  了792年,唐朝的压力开始初见成效,794年初南诏正式宣告不奉吐蕃的宗 
                                        ① 
  主权,而恢复了中国属藩的地位。这两个国家在795年联合起来于昆明附近 
  攻击吐蕃军队,并且在韦皋的领导下于801年进军深入到吐蕃腹地。这些重 
  大胜利,再加上坚决反对中国的吐蕃赞普和首相在796至797年期间相继死 
  去,以及吐蕃的北部和东部边境面临着牢固的联盟等等因素,促使这个国家 
  放弃了战斗,从而结束了唐王朝半个世纪的对外战争。到了805年,新皇帝 
  宪宗得以安心地把注意力放在国内事务方面了。 

② 布尔达·埃克塞迪:《北庭的回鹘人和吐蕃人(公元790—791 年)》,载《匈牙利科学院东方学报》(布 

达佩斯), 17 (1964 年),第83—104 页。 
① 佐藤长:《古代西藏史研究》,卷2,第675—677 页。 
① 佐藤长:《古代西藏史研究》,卷2 第677—686 页;樊绰:《蛮书》,向达的《蛮书校注》本(北京, 

1962 年),附录4。 

… Page 369…

              宪宗时代的中央集权进程 (805—820年) 

       河北方镇叛乱爆发时宪宗不过是个幼儿,当叛乱结束时他也还只是个孩 
  子。但是在他于805年即位时,他已经是27岁的成熟青年人,而在他的成长 
  期间他亲闻目睹了他祖父的屈辱和他父亲的孤立无助的处境。从他在位期间 
  的作为可以充分看出,宪宗既很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