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西安事变-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清楚的告诉世人:直到二十五日晨,蒋仍未承诺杨所要求的条件,所以张才会想出潜行〃妙计〃。
二十五日上午,张把自己简单的行李交给端纳,要他不要声张。'注72'蒋不肯化装潜行,直到二十五日十二点半过,张通知蒋氏夫妇:〃飞机已准备,然一切尚未决定。〃清楚的告诉世人:直二十五日十二点半过,蒋仍未诺杨所要求的条件,因而〃一切尚未决定〃。
最後经张学良至诚的说出他的担心:〃现在不走不行啦!夜长梦多,不知会出什么大乱子。〃同病相怜的杨虎城,不能不有此同感。杨虎城原以为劫蒋,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始料未及的是他劫蒋後,却为不少人创造了劫杨献杨,救出蒋,向南京邀功,建千古之奇功的机会。反倒将他自己置於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火山口上,在西安的不满杨的人士,均在磨拳擦撑,如西北原将领张鸿达,就巳联系上他昔日的部下沈玺亭、唐得楹密谋救出蒋,取杨而代之。杨虎城的十七路军重要将领李兴中也收到匿名信:要他认清形势,把握时机,救出蒋,建千古之奇功。杨渠统也潜回西安,密谋救出蒋。'注75'杨虎城多扣蒋一分钟,就给这些人物多一分钟救出蒋,建千古之奇功的机会。也给杨自己多一分钟被取他人取而代之的危险。其实杨虎城也已〃草木皆兵〃,甚至怀疑宋文梅也要起兵造反的程度。'注88'杨虎城与张学良一样,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不知会出什么大乱子〃,於最後一刻同意无条件释蒋,即直到二十五日下午二点半,杨虎城同意无条件释蒋时,杨所希望的条件仍未获满足,〃爱国抗日〃说,无法解释此一释蒋过程。
另据宋子文日记,张学良要枪毙杨虎城,说明直到张学良要枪毙杨虎城那一刻,蒋公仍未许诺杨所希望的条件,而杨虎城坚持索取条件,因而张学良才想出了用杀人的方法来解决此矛盾,证实直到张学良要枪毙杨虎城那一刻,仍不存在所谓六条承诺。此後会怎么样呢?张学良甚至宁愿枪毙他的同党杨虎城,也要迁就蒋,如此张学良能为了他要枪毙杨虎城,而得罪他要负荆请罪,亲自送回洛阳的委员长吗?能威逼他要负荆请罪,亲自送回洛阳的委员长,来满足他要枪毙的杨所要求的条件吗?
张的的确确是无条件释蒋的,还可从杨虎城以下谈话中得到印证,杨虎城後来在他们内部,有一段内容非常深刻的谈话:〃这次西安事变之不成,完全在於当时日本与苏联都在拉南京,苏联已经比日本先了一步,因此它力主中国应在蒋的领导下实现和平统一,当然不会援助西安之举,这是西安事变事实上不能成功的关键。〃'注82'杨虎城这段内容深刻的谈话,值得认真研究,此谈话至少提示我们应很好的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西安事变不是抗日迟、早之争,而是国家统一与军阀割据之争,力主中国统一的〃它〃(苏联),当然不会援助他杨虎城与张学良所发动的西安事变,要求割据西北这样的破坏中国统一之举,而导至他们的革命义举不能成功;第二、他们并不是把他们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与蒋谈判上,即他们并不是想通过〃兵谏〃达到立即〃抗日〃的目的,而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苏联援助上,苏联的援助予否,才是他们〃革命义举〃成功的关键,间接的承认他们发动的西安事变并不是〃兵谏〃。而是寄全部希望(即关键)於苏联援助的〃革命〃,即夺权(按毛泽东的定义,革命问题就是政权问题);第三、杨虎城承认他与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失败了,即他们的各种条件并没有获得对方接受。
此外,宋子文随後的仕途,辅证了张学良迫於形势,而不得不无条件释蒋。'注72、73、74'大量事实证明,蒋公对於在他最困难时,出现使他摆脱困境的情景,印象极深,对帮助他摆脱困境的人,也尽力报答。著名的例子如陈赓曾背负蒋公撤出一次战斗,後来陈赓在上海中共特科,杀害大量无辜,可算罪恶累累。陈赓被政府抓住後,蒋公亲自劝降,劝降失败後,竟暗示陈逃跑,即实际上放陈走,显然蒋公此举,是为了报答陈曾背负他撤出那次战斗。像蒋公这样性格的人,倘若真的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张释蒋是因为宋子文与张讨价还价的结果,宋子文就有大恩於蒋,蒋不会不报答冒着生命危险,救他出危境的大舅子,可是西安事变後,宋子文的仕途一直不顺。'注85'证明蒋公亲临其境,根据他亲自掌握的现场资料判断,张无条件释放他,是迫於形势,而不是宋子文斡旋的结果。
其实只要对张学良行事规律稍加考察,就会发现张学良无条件释蒋,是张的意志、气质必然结的果,与张学良的行事规律相符。张学良劫蒋的原因,是误以为如此做,可〃释苏前嫌,遂多年联苏的愿望〃,因而张劫蒋後,兴致勃勃的向莫斯科邀功:〃唯一希望〃,〃尤愿知〃,〃格外关心〃,〃乞告〃苏联对他们的〃革命义举反应如何〃,期待外国主子的嘉奖。但是张学良做梦也没有想到,斯太林此时意识到蒋公的存在,对苏联的安全至为重要,不但没有嘉奖张,反而严厉遣责,无苏联的援助,继续坚持与中央为敌,必败无疑,无条件释蒋,是最能保他个人安全的方法。正如张学良在萍乡期间,曾有过〃勇敢〃的游猎冲动。'注86'在卫兵用冲锋枪护卫的情况下,跃武扬威的〃出征〃。但因张学良极端怕死的先天性心理因素,使张仅仅看到几个野兽蹄印,能当做那么多部下的面,吓得缩头回府。'注86'在九一八前夕,这位只重视眼前的享受,极端贪生怕死,并不具备作为军人,所必须具备的把军人荣看得高於生命的军人必备气质的边防官司令长官,能当着全中国人民的面,在日军枪声未响,仅仅听说土肥原织织暗杀团,就已吓得称病躲入後方医院保命;如此张学良当然也能当着他亲信的面,不管之这些〃激进分子〃,〃群情激愤,破口大骂。私做主张释放蒋介石,(也不理会除他张学良外)几乎所有的人都主张有条件释蒋。〃'注72'而〃无端放走蒋介石〃,'注72'甚至连他本人也躲入洛阳保命。
欲以外蒙为师,步盛世才的後尘,以发动中国十月革命,推翻中国沙皇,救中共於危境这样激烈的革命行动,来〃释苏前嫌,遂多年联苏愿望。〃从而能像外蒙与盛世才那样得到苏联大力支持,而有持无恐的据西北称雄的张学良,在事与愿违,俄援完全绝望时的处境,是境局外人很难了解的,为了更好的理解张学良在此绝望时的处境与心情,回顾一下张学良在顺境时对东北军的估计是有益的,即使在顺境时,〃其旧有技术干部,他(指张学良)无一信任。〃〃甚至,在东北军的上层,这时也不乏愿意贯彻南京中央政府旨意之人。〃〃关於张学良所最担心的东北军改造问题,目前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坚决肃清东北军内的反革命分子(指坚决地走军队国家化道路的职业军人。)〃〃他(指张学良)手下没有可以运用的组织系统。〃这样一群在他顺境时,尚且〃无一信任〃又〃没有可以运用的组织系统〃的军队,在中央军大军重重包围,〃黑云压城,城欲摧〃人心浮动的逆境,且暗藏〃不乏愿意贯彻南京中央政府旨意〃的一大批〃内奸〃已渗透到东北军各部,〃甚至,东北军的上层〃,只要这些暗藏的〃朱序〃们,一声〃秦兵败了〃,张学良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再加上孙蔚如的〃把蒋放了,把张扣起来。〃时常在张耳边迥响,使张学良惊恐万分:〃现在不走不行了啦!夜长梦多,不知会出什么大乱子。〃以及〃暗中流泪,手脚发抖,……,深为自己安全担忧。〃直到他离开西安此一危境後,才能(在洛阳)呼呼入睡。如此张学良怎能不无条件释蒋呢?张学良劫蒋,惨杀蒋公的侄孙蒋孝先,并准备对蒋〃取最後手段〃,但仍受到蒋的优待,以致能活到一百零一岁的高龄。相比彭德怀,仅仅在庐山会议中,提了一些不同意见,就被毛泽东整得死去活来,而不得不多次检讨,苦苦向毛泽东求饶,仍未被毛宽恕,最後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毛活活整死。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效忠毛,且张学良又有大恩於毛,救毛於危难之中,但毛仍未能手下留情,张学思惨死於毛的秦城监狱中。假若张学良仍留在大陆的话,他的命运决不会比他的弟弟张学思好。
通过以上分析,可清楚的看出,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与动机,绝对不是张学良急不可待的要去抗日,收复东北,也不是政见之争,攘外与安内先後之争。而是张学良要以外蒙为师,步盛世才的後尘,以发动中国十月革命,推翻中国沙皇,救中共於危境这样激烈的革命行动,向苏联邀功:〃唯一希望〃,〃格外关心〃,〃尤愿知〃,〃乞告〃'注2,19'讨取斯太林的欢心,以能〃释苏前嫌,遂多年联苏愿望。〃从而能像外蒙与盛世才那样得到苏联大力支持,而有持无恐的据西北称雄。
因而苏联态度是张学良思想转变的关键,左右张学良的决策与蒋公的命运,张学良等西安事变策划者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斯太林此时意识到蒋公的存在,对苏联的安全至为重要,这是因为西安事变之前仅仅十七天,即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德、日签署了共同防共协定。且此时汪精卫正在欧州访问,汪精卫曾试探加入德、日共同防共协定。只有蒋公的存在,才能拆散酝酿中的汪、日、德防共国际联盟,使苏联摆脱四面受敌的危境。因而斯太林意识到蒋公的存在对苏联的安全至为重要,竭尽全力救蒋出危境,不惜用最严厉的措词,如〃中共必须运用他们的影响释放蒋。否则莫斯科将杷他们谴责为土匪,向全世界公开批判,并与他们断绝关系。〃'注34'以及多渠道救蒋,如通过宋庆龄转发电报。'注34'发动全苏联的重要报纸及广播电台猛烈评击,官方严厉谴责等。迫使西安方面务必放弃除蒋的预谋。
究竟甚么时候,张学良知道莫斯科并不认为他发动的西安事变,是〃伟大的中国的十月革命〃呢?一九三六年代,资讯已相当发达,他们的革命义举,不要一秒钟就会传到莫斯科,我想当时除中共外,最先知道莫斯科真的不支持西安事变的是盛世才,而最先接到斯太林〃务必保蒋安全〃指示电的是宋庆龄,盛於西安事变当天上午,兴致勃勃的组织他的部下讨论西安事变,并布置他的部下,每人写一篇论述西安事变的文章,当天晚上交卷。可是到了下午,盛态度突变,再也不提西安事变,并通电全国声称他与西安事变无关;宋庆龄也一样,先天对来访的孔祥熙说:她不但支持张学良,甚至她还会做得更激烈些。但随後宋庆龄态度也突变,反倒要劝中共保蒋安全,以(在上海的)杜重远与宋庆龄的关系,相信杜重远也会在第一时间知道莫斯科的态度,再以张学良与盛世才、宋庆龄、杜重远的关系,且上海早已有黎天才布署的张学良电台{注7',相信张学良也只沉迷於〃委员长退休,由我张学良来干〃梦到十二月十三日,蒋公後来与他人谈话中,也谈到张学良第一天态度恶劣,甚至〃余知叛部之意甚险。〃{注28'随後蒋公清楚的观察到张学良态度变化,在给何应钦停战手令中,提到此种变化。(而在前面第三节中,笔者将西安事变分期定在十六日,这是考虑到张学良仍幻想此恶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