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与如家-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小概率事件,精心的谋划、市场的空间、机缘巧合,甚至四位创始人的性格和心胸,都或多或少影响着这个团队的创业结果。
他们四个人有点像一个机构。
—IDG
VC合伙人
章苏阳
《网络社会的崛起》
1999年3月梁建章和季琦商讨开办网络公司之时,距离他们初次接触互联网,已有数年时间。
季琦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在1994年。
一个文字感性的记者曾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季琦在甲骨文公司初识互联网的情景:
“坐落于硅谷的甲骨文总部是三栋数据库形状、气势雄伟的大楼,位于斯坦福大学的西北。而相距不远的雅虎则位于斯坦福大学的东南方,与甲骨文隔街而居。
1994年9月17日,一个如同往常一样的周末,其时的雅虎还刚刚起步,而甲骨文总部大楼里,却有两个年轻的中国人正为前所未有的体验而共同感受着未来无与伦比的撞击。”
这两个年轻人自然是季琦和他在甲骨文的同学,在同学的提议下,两个人用早期版本的Mosaic浏览器,上了杨致远刚刚开发的搜索引擎,查到了季琦需要的资料。
按照那位记者的描述:“甲骨文总部东面是一个湖,在夕阳的映照下,湖面上飞翔的鸟群和漂亮的甲骨文总部大楼,构成了一幅华美而精致的印象派图景,在季琦转头离开的一瞬,这幅图景和从此挥之不去的互联网就永远地链接在一起,并深深地铭刻在了季琦的脑海中。”
抛去那些华丽的辞藻,季琦初遇互联网的情景和互联网给他带来的冲击基本如此。
当时季琦的一位大学同学在甲骨文开发中文和日文的全文检索,季琦的数学比较好,两个人经常研究算法。有一天两人聊到了互联网,季琦的同学告诉他,有个叫杨致远的人,编写了一个名叫Yahoo!的搜索工具,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任何你想要的资料。这激起了季琦的好奇心,他想看看这个东西是不是那么神奇,于是他随口说了一句:“那我们找找《蒙娜丽莎》。”
在甲骨文总部的大楼里,两个人用当时速度最快的个人电脑和最快的网络,用了两个小时,终于将《蒙娜丽莎》下载下来。看着这幅达R26;芬奇的名画在屏幕上一点点展开,季琦深受震撼。“我随口说的一样东西,就能通过互联网找到。我和我的同学当时都有一个想法,就是互联网一定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能改变现在的商业模式。”比起旅居美国时,对互联网惊鸿一瞥的季琦,在美国接受教育,又在甲骨文公司工作多年的梁建章对互联网的认识要全面得多。
1999年年底,梁建章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网络社会的崛起》。现在看来,这不过是一本对中美两国互联网发展的介绍和预测,里面充满了第一轮互联网高涨期的乐观精神和对互联网彻底改变人们生活的期望。
这本印数只有3000册的图书,当然没有成为畅销书。实际上,只有后来记者在采访梁建章的时候,才会提起这本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书毫无价值,正如当时的新浪网执行副总裁茅道临所说:“作者充分显示了他在技术、管理、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深厚功底,他对网络营销的理解、对美国和中国网络发展的大环境的分析,尤为精辟。”
作为图书推荐,茅道临的这番话自然有其溢美之处,但是毫无疑问,这本书反映了梁建章对于互联网的理解。
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前言中,梁建章写道:“我们称21世纪是网络时代,不仅因为网络将以更快的速度普及到千家万户,而且因为网络将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网络会给全球的经济运作模式、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社会生活格局,带来深刻的变革。”
在整本书中,梁建章都不遗余力地介绍互联网已经和即将给社会带来的变革,他把全书分成“概论”、“生活篇”、“经济篇”、“企业篇”、“社会篇”和“未来篇”六个章节,用一个个案例来支持他的观点。在梁建章看来,未来的网络社会,是一个以透明化、个性化、直接化、扁平化、全球化、多元化和微型化为特征的社会。
在《网络社会的崛起》出版六年之后,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托马斯R26;弗里德曼也出版了一本描写互联网改变世界的书,这本名为《世界是平的》,畅销全球,连比尔R26;盖茨都高度评价的畅销书,实际上基本观点与梁建章的并无二致,都是在讲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如?消除传统社会和商业的障碍。只不过梁建章以放眼未来的姿态来描绘即将到来的时代,而弗里德曼则是满怀信心地讲述当下的故事。
为什么是旅游网站
当携程获得成功之后,所有企图追寻成功者轨迹的人都在追问一个问题:在无数可能性之中,梁建章和季琦为什么会选择做旅游网站?是灵光闪现还是有思想脉络可寻?
大部分媒体报道都做出了类似的解释:“拍卖、游戏、旅游、打折书行业,或者门户网站都是新公司举棋不定的目标。后来觉得做书、做游戏市场都太小,感觉比较难做。只有旅游市场最大,当时在美国旅游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旅游也被美国电子商务业界认为是市场最大的一块。”
但是也有人觉得这个答案不够神奇,2002年《钱江晚报》的一篇文章把梁建章的选择描绘成了“言情故事”:“据说,这个13岁设计程序、用电脑辅助诗词创作,15岁进入复旦大学少年班,20岁获得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脑系硕士的‘小超人’创办‘携程’网,竟然是因为带女友郊游时的一次迷路体验,这,也许可以称为‘冲冠入网为红颜’吧!”
这个道听途说而来的故事确实有其原型,2002年梁建章在接受上海电视台专访时曾经讲过他的“迷路体验”,故事发生在美国。
梁建章是个旅游爱好者,他喜欢拿着地图,自己开车,自己订酒店,自己寻找旅游路线。在美国生活的时候,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开车去旅游。“有一次我和女朋友一起到一片森林去旅游,那时天已经晚了,我们按照地图指示的道路走进森林里,才发现路原来很长。这时候天色渐渐暗下来,路上的人也越来越稀少,到最后只剩下我们两个人,被周围巨大的树木包围着。我心里想这下惨了,可能今天走不出去了,我们没带任何野营的工具,也不知道森林里有没有猛兽。幸好我们发现地图上还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到公路上,我们沿着小路走出去,终于在天黑的时候到了公路上,搭便车回了家。”
第二章 携程团队(2)
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 作者:朱瑛石、马蕾 2008…02…03 03:17
一次有惊无险的迷路经历,多年后仍然让梁建章记忆犹新,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他30多年生活一直是在平安顺利中度过。但把日后创办旅游网站归因于此,则未免太过牵强。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梁建章和季琦的思路其实与大多数创业者一样:拷贝美国现成的模式,或者把某个行业搬到网上。最初,梁建章看中的是网上书店,以销售图书为主的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亚马逊公司(Amazon)这时候风头正劲,1998年年底,亚马逊的股价一度突破300美元,到1999年2月,亚马逊的估值已经达到250亿美元。模仿亚马逊模式的卓越网副总裁陈年曾感慨,1999年的时候,亚马逊是全球最红的互联网公司,国内网站受亚马逊影响最大。
梁建章也深受亚马逊的影响,在他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描写的第一个互联网公司案例就是亚马逊,在他看来,“亚马逊书店是网上最早、最大和最成功的商场,其网上的销售方式一直是整个网络世界的典范。虽然有很多模仿者,但迄今为止,亚马逊书店的网站仍是网上购物的最优秀的网站”。
他甚至在书中大段描写自己使用亚马逊的感受:“我是在回到中国后,才发现亚马逊书店的。刚回国时,由于买不到最新的原版外文书籍,就试着用电脑上网到亚马逊书店订购,用我的美国信用卡付款。没想到两个星期后,书籍就寄到上海家里。此后我在亚马逊书店上购买了十几本书籍,并向朋友推荐,有不少朋友,由于没有美国信用卡,还托我在亚马逊书店代买书和唱片。”深受亚马逊影响的梁建章想要学习亚马逊的模式。
除了亚马逊,梁建章也动过别的念头。互联网改变了企业招聘的模式,由于能够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一个颇有成效的双向选择平台,招聘网站从一诞生就表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在美国,招聘网站Monster大获成功,它的中国模仿者,51job和中华英才网也表现不凡。大多数中国网站还在“花钱赚吆喝”的时候,51job就已经达到千万元级别的营业额了。梁建章曾考虑过招聘服务,甚至还注册了一个CHINAJOB的网站。
与梁建章借鉴国外成功模式的思路不同,季琦的最初想法来源于家庭装潢市场的爆发式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对家庭装潢的需求激增。1996年,国内装修产业的产值仅为450亿元,到1998年,全国用于住宅装修的费用就达到了1000亿元。上海的发展更为迅速,在1998年,上海家装行业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占了全国1/5。
1999年1月,瑞典家具公司宜家在北京开店,这是宜家在中国的第一家店,追逐时尚和潮流的人们立刻接受了宜家的家居概念。季琦当时想做的,就是抓住家装市场快速增长的机会,在互联网上出售装修装饰的所有材料,他甚至想好了网站的名字:“网上宜家”。
不过,亚马逊和网上宜家的模式都绕不开一个重要的环节:物流。由于中国地域的广阔和物流业的相对落后,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而招聘网站,在国内已经有不少家,对于梁建章和季琦来说,他们进入这个领域,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最终选择旅游业,确实与梁建章和季琦的爱好有关。当时两个人的太太都不在上海,按照季琦的话说,两人经常凑到一起“喝点小酒,吃点小菜”。季琦也是一个旅游爱好者,两人周末就开车去上海周边的景点逛。
在把备选的方向一个个否定掉之后,旅游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梁建章最早想到了这个方向:“干脆我们做一家旅游网站。”
三人为众:沈南鹏
三人为众,如果只有梁建章和季琦,携程的商业故事也许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在考虑新公司做什么的同时,梁建章和季琦也在琢磨扩充创业团队。“那时候流行‘TEAM’(团队)这个词,我一想,我跟梁建章两个人,没办法组成一个团队。我们还缺一个有钱的人。”季琦和梁建章想到了他们都认识的一个熟人,这个人是季琦同届的校友,与梁建章在美国相识。他的名字叫沈南鹏。
如果从早年的经历来看,1967年出生的沈南鹏介于顺风顺水的梁建章和出身贫寒的季琦之间。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