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留美幼童 >

第15章

留美幼童-第15章

小说: 留美幼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律调回”的奏折。  和十年前的“曾李会奏”一样,这同样是一份应当加载史册的奏折。1881年6月8日(光绪七年五月十二日),总理衙门奏:    臣等查该学生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若如陈兰彬所称,是以外洋之长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经习染,已大失该局之初心。四月二十六日,李鸿章来咨,现调出洋学生二十名赴沪听候分派,是亦不撤而撤之意。臣等以为与其逐渐撤还,莫若概行停止,较为直截。相应饬下南北洋大臣,趁各局用人之际,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    是日奉上谕:依议,钦此。  这四个字,和当年批准留学计划的上谕完全一样。  1881年7月9日,容闳写信给推切尔牧师:“昨天又收到一份中国来的急电,所有的疑团全部解开。肄业局结束了!”


第三章 归去来兮第31节 在避难山教堂的钟声里

  1881年8月21日,晚,避难山教堂,暮色里的钟声悠远而低沉。推切尔牧师在这里为即将离开的中国幼童举行告别晚会。  许多“留美幼童”已经在这熟悉的钟声里生活了十年。他们已经不再是天真的孩子,他们中有50多人进入了美国各所大学,人生的崭新的蓝图就要展开,可是,命运突然发生了逆转。  美国舆论密切关注着中国留学计划中途夭折的事件:  1881年7月15日,《纽约时报》报道:“有迹象表明,大有前途的中国留美教育计划项目很快就要终止。……如果对这个项目的放弃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话,将非常遗憾。……这些从中国优秀家庭挑选出来的孩子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处处受到人们的喜爱。”  1881年7月16日,《纽约时报》评论:“提及计划被终止的原因其实并不隐秘,因为中国的官员担心,这些没有保持严格传统教育的中国青年将来无法真正为自己的国家效力。不管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政府开展了这个留学项目,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对于这项事业看站的意义远没有容闳博士看得那么远。”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发表社论称: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这些孩子已经学会了电报技术,而眼下中国政府还不准许在天朝圣国的土地上建设哪怕是一英里的电线。他们已经学会了铁路建设知识,而大清国刚刚拆除了国内唯一一条铁路线。他们深知公民的自由意味着什么,而他们要把这些危险的学问念头带回一个不负责任的独裁政府那里。这个政权如此的复杂神秘,以至于他大多数高贵的臣民根本不知道这个政权的准确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来避难山教堂为孩子们送行的有他们的美国同学和朋友,还有他们美国家庭的成员。幼童吴仰曾的主人巴特拉的女儿,玛丽·巴特拉在教堂提笔给吴仰曾的母亲写了一封信:    吴夫人:  我确信,当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的时候,你一定会引以为荣的。在过去他留学美国的漫长岁月里,他和我们一家人共处,现在我们已经难舍难分了。不论在学业、在品行方面您的孩子一直努力上进,我们坚信他必将成长为一个有用的公民去为他的祖国服务,同时让他的父母以他为荣耀。  我们对他,以及所有那些明日即将归去的中国孩子将长念不忘,我们衷心地祝福他们未来的事业顺利成功。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次见到他,如果无缘再相间,我们将永不停息地为他祝福!  带去我们诚挚的致意  您最忠诚的 玛丽 巴特拉    1881年8月21日    幼童分批撤离美国。第一批幼童离开哈特福德时,在火车站,他们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个城市的人们已经对这批孩子非常熟悉了。学生们身穿的西式服装,象大街上每天穿着考究的绅式们一样。长长的黑发编成一条长长的辫子垂在身后,底端细心地卷起放在了衣服旁边的口袋里。不少人戴着眼镜,悠闲雅致的神情就像当地的新英格兰人。许多他们居住的美国家庭的成员都来火车站送别,大家都希望这次召回只是短暂的。恐怕由于寄予了这种希望,使得那天的告别比预料的要让人好受些。但是依然有许多告别的眼泪。  最后一批孩子于9月26日离开哈特福德,又一次有大批的人前来送行。仿佛象征着中国教育使团在美国的历史的结束,所有的孩子外套钮扣眼里挂着一条告别的黑白丝线。  在避难山教堂的钟声里,火车开动了。  10月6日,推切尔牧师收到幼童容尚谦(良)在爱荷华的车站寄来的一张明信片。他说,你那天没有到车站去为中国学生是非常正确的,因为——  “那是我经历过的最令人心碎的场面。”


第三章 归去来兮第32节 凯蒂!你可愿意继续与我通信?

  第三批“留美幼童”中的薛有福是福建漳浦人,1874年到美国时12岁。他最初生活和读书的小镇是麻省的霍利约克(Hollyoke),后来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是1884级学生。  在高宗鲁先生搜集整理的《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中,保留了薛有福写给女友凯蒂的两封信。    第一封信:1881。9。1 于旧金山皇宫大饭店    凯蒂吾友:  经历极愉快的旅程,上周一我们安抵此地。到此之前,我们在尼加拉瓜大瀑布停留,游览了该地。那瀑布真是壮观,我们顺道到加拿大南部一游。  我们通过落矶山(Rocky Mountains)后,看到许多印地安红人,该处山色雄伟,但我认为加州风景仍属第一。  我们真高兴,能看见这么多地方,此间一切与东方迥异。以后我将邮寄一些礼物,纪念我们共处的时光。那些礼物将来自中国,我希望你会喜欢。  凯蒂!我想问你一件事,当我们分手之后,我却忘了问你:你可愿意继续与我通信?  在这遥远的天边,多么希望听到你的信息,以便得悉朋友们在世界那端的情形。  我们在美国的相逢是太愉快了,至少对我是如此,渴望你继续为我的好友!  本月六日,我将乘“北京城”(City of Peking)号返回中国,我焦急地等待着你的回信。   你的挚友     薛有福    第二封信: 1882。1。10 于中国厦门    我亲爱的朋友凯蒂:  你的信在十一月八日寄到我家,等转到我手上时已十二月二日。当时我在马尾,我的家人以为我会很快回去,故没有转来,高兴我终于收到了。  我们在旧金山停留了一周,看了许多地方,令人兴高采烈。九月六日下午我们乘“北京城”号起碇返中国,那艘船很大而且设备极佳。在码头送行的人真多,我们与岸上的朋友挥手告别,直到人影模糊不见。几小时后,我们沐浴在海洋的微风中。  起初,在甲板上我们散步自若,也许被海风吹得太久了,入夜大家全生病了。海浪汹涌,船身颠簸不定。我也病倒了,但不是晕船。接连两天,非常疲乏,坐在大餐间,不敢进食。所以我是否是生病,请让你来判断好了!  由第三天起,我真正开始享受着愉快的海上旅程。同船旅客很多,也有很多传教士,他们都去过中国,故我很乐于与他们交谈。  当我们在遥远的海上时,目光所及,除却蓝天白浪,一无所见,只有群群海鸥跟随我们结伴而行。有时,可以遥见天边的船影,因为无所事事,立刻引起大家的注视。在这孤寂的海上,无论是帆船或轮船,都是难得一见的。  我常呆坐凝视半日,直到船影消失在天边。一天下午,当我在船舱中正与朋友聊天,突然汽笛大鸣,人声吵杂,水手纷纷冲上甲板。我也以为必然发生以外事件,立刻爬上甲板,却原来是一次救火演习。已使全船震动,尤其女士们的惊慌无措,令我们狂笑不止。  我常常独坐看海,那海鸥或前或后,争啄船上抛下的残食。我常想它们长飞竟日不息,入夜必然停栖在海上了。  我们海上旅程非常愉快,太平洋名副其实。只有在旧金山到横滨的途中,我们碰上一次暴风给骚扰了两昼夜。当时船长为为安定人心,说这是轻微飓风,其实正是九月的暴风。当时怒海狂浪,风急雨骤。船身似婴儿的摇篮,使人无法安坐,只能蜷伏在椅中,或则抓紧舱位。说也奇怪,我觉得颇有趣。  晚上夜黑似漆,船身摇动,使游子倍感惆怅。我走上船舷,观赏浪中的磷光大小如棒球,闪亮无比。我真愿有你同在,不知你可喜欢?!  我们的船大约每小时行十个半海里,顺风时可达十三海里,逆风则慢到八个半海里。十三天后,我们到达日本横滨,这算是很快的记录了,因为通常要二十天到二十四天。在横滨,我们住进日本旅馆,并且乘“黄包车”——一种用人拉的小车——游城一周,颇新奇有趣。  横滨为日本重要港口,我们也去了距横滨十九里的日本首都东京,也看到许多有趣的事物。在日本逗留了四天,我们改乘“东京丸”开赴上海。  由横滨到上海,风和日丽,万里无波。中途我们停了神户,一个依山而建的美丽城市。由神户到长崎,我们穿过濑户内海,岛屿星稀,山水如画。我们的船由碧波中轻轻划过,风光明媚动人。  十一月六日,我们安抵上海。虽然我曾盼望在美作较长的逗留,但重踏故国土地令人兴奋异常。在上海我在表哥家住了六周,然后转往福州马尾,最后回到家中。  此间天气不冷,正如美国八九月季节。现在你那里一定冰雪交加,而此处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我真希望你能来此,共赏快乐的季节。  真抱歉,邮寄你的礼物竟然遗失了。我想,我们班上仍然每月聚会两次,夏天全班一定海是去诺诺塔克(Mt。Nontuck)山区度假一天吧。  我把你的致意转告舍妹,她向我打听你的情形,并且很高兴知道你。我期望我仍在美国,可与好友相聚。我把我的地址用中文写给你,你可以把它贴在信封上,来信寄厦门我家即可。  希望你一切好,并且生活愉快。我静待你的回音。  你的挚友  薛有福  敬上    薛有福提到了福州马尾,那是他回国后分配到海军的服役地。1884年,薛有福在中法海战中阵亡——这一年,本来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之年。


第三章 归去来兮第33节 “爸!”“妈!”——

  耶鲁大学学生,曾经在哈特福德高中比赛演讲的黄开甲,曾写信给他的美国“家长” 巴特拉夫人。这封1882年1月28日发自上海的信,让后人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留美幼童”回国后的景况——    亲爱的巴特拉夫人:  我自觉现在情形较好,也比较复原了,故可以给你写信,虽然乏善可陈。  我感染了“上海热”,躺在床上5个月,时时都想写信给你,可是手连被褥都拿不起来,故实无法提笔。我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听听我们回到宽大祖国的不幸遭遇。  你一定惊愕,我们备受祖国政府苛刻待遇的事。可能你已经风闻此事,但我愿意重述经过,立此存照。  当我们乘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